《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解读传统:新闻报道的“老城”叙事分析

吴奇志 《 新闻战线 》(

    向现代化都市发展的进程中,北京新城的开发和老城的改造进入新闻媒体视野。国内外很多媒体在呈现城市保护与改造之争的同时,创新叙事表达,再现老城文化传统,深化报道议题,但涉及原住民日常生活细节的内容所占比重不大。老城叙事应根植于居民生活,不断增强新闻的思想力和厚重感。

    北京老城区     新闻报道     传统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土地有偿使用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并进阶段。北京在建设国际大都市和改造旧城过程中,位于市中心的老城成为城市开发的主要地段,大量具有老北京特色的传统街巷胡同被列入改造和保护计划,老城的改建、保护和传承成为媒体的重要叙事对象。笔者通过分析近20年来境内外媒体的老城报道发现,相关报道覆盖城市保护与改造话题的方方面面,包括原住民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但对老城整治后形成的新文化形态、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新老居民社会关系的变化等问题缺乏深层关注。在呈现老城生活空间巨变的同时,观察居民日常生活细节的变化,有助于重新发现“老北京”,深入解读老城文化传统。

    记录旧城改造,再现老城生活

    北京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中心城内大面积保留着以胡同四合院为主的历史文化保护区。20世纪以来,经济发展使老城处于不断变化之中。1983年,北京修改十年城市规划相关条款,首次提出“旧房翻新”和“危房改造”,但因投资巨大被搁置。1990年4月,北京市政府提出的老城区改造方案涉及22个胡同片区。根据规划中提到的“旧房危房翻新改造工程”,将分阶段对胡同片区的旧房危房进行修补和改建。1993年,北京将危旧房改造工程扩展到221个地区。①

    在此背景下,境内外媒体跟踪报道北京旧城改造进展,就“保拆”之争进行观察,通过展示城内居民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再现文化传统,深化报道主题。

    老城改造与保护议题的冲突性使其具有不同一般的新闻价值,这是引发境外媒体关注的原因之一。多数外媒在报道中描述了老城居民生活环境和状态,为其呼吁保护老城的观点添加了注脚。以《纽约时报》为例,2009年9月13日刊登文章《漫步北京胡同中,小商贩的叫卖声令人想起过去》(Roaming Beijing’s Alleys, Shouting Vendors Sow Echoes of the Past),从标题即可看出其对旧城独特生活环境的浓厚兴趣。该报2011年7月3日发表的《北京寺庙的新邻居》(Beijing Monastery’s Newer Neighbors)呈现了胡同中有别于现代化大城市的生活气象:质朴的老屋、简单的交通工具和沉静悠闲的生活空间,叙事手法朴素、亲切。文章称:“没有比小巷更让北京有古老感觉的地方了。在这里自行车穿行过住宅区,铃铃的响声提醒行人保持警觉。”②

    旧城改造议题同样是国内媒体的报道热点,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5年这段时期。《南方周末》2000年前后刊登的文章呈现了胡同拆迁现场,着重通过讲述居民的安家故事、搬迁经历来表达感受和建构民意。其中,有些文章跟踪报道了原住民搬迁前后生活状态的变化,以唤起人们对昔日生活的记忆,成为记录旧城“保拆”之争的有益补充。题为《老北京活在胡同里 胡同只残存在梦中》的调查性报道描述了胡同往日的生活环境:“一位老太太居住这里(孟端胡同)已经60年了,在她的记忆里,这所四合院的特别之处是院子里没有树,树都植在院子的四周,而且都是果树,海棠、桃、柿子、枣、白果、核桃……让人时时感觉到安全与丰足。”该文还讲述了胡同的一位居民搬迁到大兴农村新居后的感受:“我喜欢四合院的感觉,乡下可以住院子,你看我特意保留了屋子的高台阶,这和孟端胡同我家的高台阶一样。门口常常也有叫卖声,让人感觉好像是孟端胡同里的叫卖一样。”③

    参与老城保护,延续传统风貌

    老城的保护和利用是世界性难题。2004年1月,北京市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承诺“整体保护北京旧城”;2005年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次提出“整体保护北京旧城区”;2017年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再次提出老城的整体保护与复兴。规划用“老城”替代“旧城”,“从字面上讲,‘老’比‘旧’更有历史感。说‘老城’,是对城市历史积淀的尊重,是一种价值的认可和体现。”④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老城保护并不是新话题,多层面多角度的报道反映了媒体对老城保护的观察与思考。为留住传统,主流媒体在记叙街巷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留下不同的时代记忆

    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老城的传统建筑形态,新华社发布的相关报道叙述了老城街巷的治理、重建原则及整治后的新面貌。《南锣鼓巷:中国知名胡同商业街寻求转型蜕变》《北京为南锣鼓巷“量身定做”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导则》等文章报道了历史文化保护区南锣鼓巷改造背景,描述了经整治后的示范院落。文章称,“该街区经过微整治的示范院(雨儿胡同15号)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前提下,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实现了传统与特色、统一与时尚结合”。另据一篇文章介绍,大栅栏地区杨梅竹斜街的保护修缮遵循“真实性保护”原则,将不同时期的建筑混合并置,留下不同的时代记忆。

    打造“活着”的胡同

    胡同的老北京味儿不仅体现在街巷建筑中,更体现在百姓身上。相关报道在关注街区建筑外观翻新、重建的同时,聚焦胡同居民,致力于打造“活着”的胡同。《社区故事汇:留住北京的胡同记忆》一文介绍了大栅栏石头社区发起的旨在讲述该社区老百姓故事的“故事汇”项目。大栅栏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有几百年的历史,而石头社区有13条胡同,每家每院都有故事,这些故事折射出普通老百姓在北京历史变迁中的命运轨迹,挖掘这些故事就是对非物质文化的一种“活的保存”。⑤

    重新“发现”老城,寻找传统踪迹

    中外新闻媒体近20年的老城叙事记录了北京老城巨变,围绕城市的发展与保护、老城建筑修缮后的得失等问题进行了长期跟踪报道。有些报道不是局限于表层叙事,而是通过回溯历史,再现胡同四合院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其文化态度和行为,提供了于物质空间之外“发现”老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线索。

    展现胡同生态

    通过追忆胡同里的名人轶事,还原胡同的邻里关系。2011年5月26日刊登在《南方周末》的文章《北官房胡同28号轶事》,作者讲述了在北官房胡同28号居住的30多年中与多位学者邻居交往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那时候,院子里的自来水是公用的,所以每个周末,我都看到沈阿姨杀鸡宰鹅的,有时沈阿姨也会给我们家送些她做的饭菜……吴先生有个嗜好,就是爱喝两口小酒,午饭和晚饭几乎都会来二两,也经常会在酒足饭饱之后,红着个脸和咂吧着油亮亮的嘴到我屋里来聊天……”,⑥这段叙事生动展示了胡同社区融洽的邻里关系,老街坊的淳厚民情清晰可见。

    追忆名人往事

    作为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历史遗存较为丰富的地区,老城内留下了无数名人的生活印记,名人故居是老城文化跨时空的索引。《南方周末》2017年5月24日刊登的《胡同深处的“都市蓬莱”》一文探访了朱光潜先生的故居慈慧殿三号,从这个没落的皇族宅院写到了当年先生在此创办主持的读诗会。文章写道:“朱光潜一眼就看中这个凋敝但浓荫密布的市井荒园,闹中取静,适合吟诗读经,还有老友做伴……”“朱光潜在这里组织起了北平的读诗会,每月一次,偶尔两次,为大家准备好茶点美食,吟诗、读剧本,讨论时髦的文艺现象,一时间名流云集……”⑦

    聚焦文化盲区,发掘突破路径

    近年来,越来越多新闻媒体意识到讲述百姓故事的重要性。具体到北京老城的报道,无论是拆迁还是重建阶段,都很关注居民的诉求和生存状况。但是有关老城居民日常生活细节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于他们所依赖、熟悉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什么等问题却较少探讨,不能不说这是老城叙事的一个盲区。

    诠释生活新变化

    新闻媒体对老城的报道,既涉及重建现场,也兼顾居民诉求,注重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故事。但有些报道更侧重呈现建筑材料、建造工艺和景观再造,居民感受却鲜有论及,其结果是,居民的日常生活体验被建筑物的一砖一瓦所遮蔽,这种现象在近年发表的有关胡同翻新重建的报道中较为常见。老城街巷的修缮整治效果和浓厚的“京味儿”不仅体现在新景观中,更需要用生活空间的改变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来诠释。乔治·凯兹在他的北京四合院生活回忆录《丰腴年华》中写道:“比起别处,这里的风俗显然更为细致与斯文,日常生活中最最平常简单的动作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出来,似乎也更为和谐可爱。”⑧居民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互为依存、相互映照。整治后的新环境究竟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这需要我们以同理心观察胡同里的家长里短,感知老城生活况味,进而发现原住民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传统。

    挖掘远未消失的传统

    人们常说,随着老房子、老社区的消失,独特的生活方式会悄然而逝,老城的传统文化也就不复存在了。但事实上,有些传统并不会立即消失殆尽,新生活并非完全独立于往昔,还会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两者的联系依然密切。原住民迁入新居后,会将过去的部分传统(生活方式)带入新生活,并把他们原有的价值观引入新生活。“京味儿”在原住民那里是有迹可循的,无论他们迁往何处。居民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要探求过去与现在的紧密联系,或许应该以发现自己与老城的关系为起点。奥地利学者、《我的灵都》一书的作者雷立柏正是在寻找自己与北京城的关系中对这座城市产生了爱。他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我对北京是另外一种情感——尊敬,因为了解多一点而尊重。很多‘雷老师’曾在这个地方建教堂、医院和学校,利玛窦等传教士的墓碑也一直在这里,拉丁语传入中国700多年,这是一个很悠久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了解这样的历史,一个人才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尊敬,才会真正爱一个地方,而不是唱唱歌或说说大话……”⑨用观望者身份和既定叙事模式参与老城报道,难以发现老北京传统文化的珍贵之处,更谈不上把值得我们感到自豪的文化传统展示给世界。

    (作者单位: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

    责任编辑:陈利云

    注释:

    ①(美)迈克尔·麦尔:《再会,老北京》(何雨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48页。

    ②高金萍、郭之恩、张海华:《北京镜像——2009-2016年度外媒北京报道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70页。

    ③南香红:《老北京活在胡同里 胡同只残存在梦中》,2004年12月31日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o/2004-12-31/10154680317s.shtml

    ④《城市总规将“旧城” 改为“老城”》,

    http://bj.people.com.cn/GB/n2/2017/0615/c82840-30329540.html

    ⑤沈晓波、王家全:《社区故事汇:留住北京的胡同记忆》,新华社新媒体专线(广州)2016年11月1日,http://travel.163.com/16/1101/19/C4QEQNSH00064M1B.html

    ⑥栗宪庭:《北官房胡同28号轶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813/06/28168735_777825410.shtml,《南方周末》2011年5月26日。

    ⑦黑马:《胡同深处的“都市蓬莱”》,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4859

    ⑧(美)迈克尔·麦尔:《再会,老北京》(何雨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261页。

    ⑨《对话雷立柏 让作为世界公民的中国人有所反省》,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7-06/24/content_686197.htm?div=-1,新京报2017年6月24日。

在更高的境界中耕耘
用融媒思维讲好“旧”报里的“新”故事
解读传统:新闻报道的“老城”叙事分析
跨文化视角下英语电视新闻的传播策略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