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用融媒思维讲好“旧”报里的“新”故事

——人民日报、人民网短视频栏目《国家日历》评析

荣 翌 《 新闻战线 》(

    传播技术的创新加速了新闻内涵和外延的迭代,新闻不再仅仅是一种报道,更成为一种体验过程。短视频日播栏目——《国家日历》,充分挖掘人民日报历史报道资源,打造内容鲜活的融媒产品。通过重温党报新闻,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奇迹,刷新了互联网时代的读报方式,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报纸这一传统媒介的独特魅力。

    《国家日历》    旧闻新说       融媒互动

    有人说,“昨天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可曾想过,在快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昨天的新闻放在今天,是否依然可以成为新闻?作为中国新闻行业的排头兵,人民日报的报道包罗万象,是对党史、国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的新闻书写,也是一座值得深挖的内容富矿。在国家网信办等部门支持下,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与人民网人民视频联合策划制作了一档精品短视频栏目——《国家日历》(起初命名为《历史上今天的人民日报》),每日在人民日报旗下多个移动端平台播出,打造让人民日报可读、可听、可看的融媒产品。

    栏目以人民日报历史上的报道为线索,带领读者走向历史深处,倾听时代回音,连接昨天、今天与明天。有“旧貌幡然换新颜”的强烈反差,也有“精神火炬永不熄”的代代相传。栏目从2017年10月9日正式开播,至2018年10月8日收官,紧扣改革发展这条主线,用影像和故事记录变迁、致敬改革,串联起行进中的中国足迹,更蕴藏着每个中国人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精彩故事。

    重温新闻,见证中国改革发展巨大奇迹

    在人民日报长达70年的新闻实践中,报道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报道中撷取一页,作为节目选题的由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环。

    联结历史感和时代感。“重温党报新闻,感受时代变迁”是《国家日历》的开篇语,体现了节目的内容定位。“重温”的是已成历史的报道,“变迁”的是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社会面貌。栏目选取的报道远至解放初期,近至新世纪以来,时间跨度大、涉及领域广。让年代久远的报道穿越历史,吸引今天的用户关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激发受众兴趣,关键要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上下功夫。从《国家日历》每期选题来看,这种联系大致可以归为两类:

    延续性联系。即在当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其历史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比如,开国大典、恢复高考、设立经济特区、港澳回归等重大政治经济事件;青藏铁路建成、京九铁路通车、三峡大江截流、杭州湾跨海大桥贯通等重大工程建设;“神舟”飞天、“星火奖”设立、“长江学者计划”启动等重大科技创新突破;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公务员法、食品安全法等重大法治建设成就;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等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样本,等等。这类具有“历史坐标”意义的重大事件,奠定了当下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也给今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持续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所处的现实空间。在对历史报道的回顾中,观众被赋予改革开放见证者的角色,重新审视里程碑式的历史节点,深切感知今天依然清晰的时代印记。

    呼应性联系。即运用历史与现实的某种呼应,追溯同类事物和现象的“前世今生”,或惊人相似,或巨大反差,形成类比或对比。比如,2017年10月31日播出的《读者来信,群众监督不正之风》,以1985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读者来信为由头。这篇“豆腐块”出自一位普通商贩之手,揭露了当时市场监管队伍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政府管理问题。报道发表于30多年前,虽分量不算特别重,但它表达了群众对贪腐行为的痛恨和监督,与今天打虎拍蝇、正风肃纪的社会风气相吻合,由彼及此地联系到近年来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显著成效,赋予了这一选题强烈的现实意义。再如,2017年12月9日播出的节目中,回顾了1982年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关于农民私家车合法性的讨论,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思想阻力。30多年前,面对“私家车”这一新生事物,基层政府和农村群众充满了思想困惑,而随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今天农民拥有私家车已非常普遍。历史与现实形成对比,让观众发出“今非昔比”的时代浩叹。

    对于《国家日历》这类新闻栏目来说,回顾历史只是一种途径,最终落点还是在当今时代。这些报道增加了历史纵深感,是时代感的延伸与强化。

    平衡大格局和小视角。无论从哪个时间段的报道切入,《国家日历》的栏目内容都没有脱离改革开放这一大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可以说,改革和发展是栏目的“写意底色”,其中又不乏“工笔细描”。许多选题以小见大,着眼于生活细节、个体故事,以小视角投射改革开放、社会变迁的大格局。

    从生活细节透视变迁轨迹。比如,《超卖万斤粮 奖售自行车》,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农民超卖万斤粮食,就可以获得政府奖励,拥有购买自行车的资格,进而掀起了自行车行业的生产热潮。小小一件事,反映了我国从“凭票购物”时代的商品短缺迈向物质生活富足的巨大转折;《上海固定电话率先从7位升至8位》,一位数字的变化,折射出我国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40年前,影剧院公开售票成新闻》,一张电影票,见证着文化艺术产品面向市场,从“一票难求”到公开售票的可喜转变。这些细节,都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密切相关。这种生活化、细节化的处理方式,使改革成就可感可知、触手可及。

    用典型个体标记时代风貌。比如,2018年2月4日播出的节目中,选取35年前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苏东霞不端“铁饭碗”》,讲的是苏东霞高中毕业后放弃进入事业单位和国企端“铁饭碗”的机会,选择到民办技校学习,并留校工作的经历。将普通群众的个体故事置于当时普遍崇尚“铁饭碗”的社会风气下,彰显了部分青年人打破思维定势、走出“舒适圈”的勇气,也反映了社会择业观的悄然变化。从计划经济时代吃“大锅饭”,到今天鼓励多元择业、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苏东霞们”是这场改革的见证者、参与者。再如,2018年4月6日播出的节目,介绍了一家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选择这篇报道,是因为“北航食”具有的特殊身份,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首家合资企业,它打开了大陆企业的引资之门。这些个体,既是时代的特殊产物,又是时代的典型标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改革创新的非凡意义。《国家日历》捕捉到了这些闪光点,采撷改革长河中的几朵浪花,展现出浩浩荡荡的时代浪潮。

    在重大主题与社会生活、个体性与全局性之间寻求平衡,用细微笔触点染改革与发展的恢弘图景,为致敬改革开放40年的主旋律增添了一抹温情,也获得了“一滴水中见太阳”的传播效果。

    旧闻新说,回味经受时间考验的新闻价值

    作为一档依托人民日报、人民网的短视频日播栏目,《国家日历》与纯粹的历史文化栏目不同,它具有典型的新闻属性。新闻是公认的易碎品。《国家日历》以人民日报历史上的报道及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为由头,是典型的“旧闻”。要从“故纸堆”里寻找新闻性,需要回答好两个问题:

    “旧闻”为什么会新?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在这个公认的新闻定义中,“新近发生”明确规定了新闻的时间界限。信息时代的发展、媒介技术的飞跃,又使新闻越来越成为“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从这个角度看,新闻对时效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传播观念的变迁、媒介素养的提升,又使新闻的时间边界不断被打破。传统的新闻定义聚焦于who、when、where、what等浅层次新闻要素的呈现。而随着受众对why和how等深层次新闻要素求知欲的提高,新闻的外延和内涵都得到极大拓宽,受众对新闻的时间要求也有了更大宽容度。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发展、定制新闻的出现,使用户有了自己定义新闻的权利。对用户个性需求的强调,形成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新闻定义方式。甚至可以说,互联网时代,一千个读者就可能有一千种新闻的定义方式。对于一些不太看重时效性,而更关注新闻深度和内涵的用户而言,新闻不一定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从这个角度看,时效对新闻内涵的决定性作用正在逐渐淡化和稀释。

    新闻价值是由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要素组成的综合系统,时间并非唯一的价值维度。时代的变迁,不仅使时效的标准更为灵活,新鲜的内涵也在发生嬗变。“沧海桑田须臾改”,许多在当时看来新鲜的事物,今天显得稀松平常;许多在当时看来不算新闻的事物,在今天看来却成了新鲜事儿。这就给历史上的旧人旧事提供了“逆袭”的可能。只要其他几个维度的价值要素能够填补用户的信息需求空白,新闻价值就可以经受时间检验,拥有长久生命力。或者说,报道的旧与新其实是相对的,新闻价值也因人因需求而异。凡是用户不知晓的事物,都有可能成为有价值的新闻。

    突破狭隘的时间维度,用更开放的方式、以用户为中心的逻辑重新定义新闻,或许可以将新闻理解为“满足读者最新最现实信息需求的内容”。传播技术的创新加速了新闻内涵和外延的迭代,新闻不再仅仅是一种报道,更成为一种体验过程。从这个角度看,受众未知而欲知的信息就是新闻,关键在于能否瞄准读者今天的信息盲点和需求点,能否带给受众不一样的新闻体验。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旧闻”可以成为新闻栏目的素材了。

    如何让“旧闻”新起来?从对新闻内涵的重新梳理中不难发现,只要对往期报道的新闻价值进行二次开掘,找到新的讲述角度和呈现形态,昨天的新闻放在今天,依然可以是吸引人的新闻。《国家日历》依托历史报道,围绕如何让陈年往事“新起来”做文章。

    善讲故事,注重策划。“今天是X年X月X日,我们来看历史上今天的人民日报。”每期节目开头,主持人先播报当天日期,再带领观众回顾历史上这一天的人民日报内容。通过这种“翻日历”的形式,在时光流转中自然而新颖地引入主题。时间上的对应性,让相同的日期勾连起昨天与今天,立足当下,抚今追昔。“历史上的今天”成为通向过往时空的甬道,这种“穿越感”瞬间增加了话题的新鲜感。作为这条“时空隧道”的引路人,主持人是这类节目的核心元素,必须具备专业、权威而又善于讲故事的特质。同时,互联网还是一个讲究“人设”的空间,主持人的“人设”既要符合栏目风格定位,也要迎合受众心理期待。基于这样的标准,栏目邀请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担任主讲嘉宾,由这位拥有30年新闻从业经历和历史学博士学位的资深党报人,为观众亲述党报新闻和历史故事,抽丝剥茧,娓娓道来,在沧桑感中为栏目平添深沉厚重的文化格调。栏目注重用历史话语回应新闻舆论热点,力求让历史报道“新起来”。比如,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日历》推出特别策划“两会历史”系列,其中一期“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大规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由于从历史视角精准回应了两会舆论场热议的机构改革方案,播放量快速突破10万+,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

    巧用熟悉感、陌生感。对历史文化类节目,如能把握好远和近、疏离和亲切的关系,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栏目主题中,有许多重大事件,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亲身经历过的。回顾这些主题,如同经典影片的重温重现,而紧密结合当下社会情境的新解读,如同“3D版《泰坦尼克号》”,又为受众创造了新颖的“观影体验”。也有相当比例的“冷门”内容,其背景和意义是多数人不了解的,具有强烈的陌生感,而陌生感可以直接创造新鲜感。比如,栏目的许多选题突出纪念意义,强调“首个”“首次”“首届”等。这些曾戴上第一“桂冠”的新闻,或许已经隐没于历史的长河,但在当时却具有开创性意义;也有些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但人们对其源头和流变知之甚少。还有些主题,比如“扫盲”运动、爱国卫生运动、汉字改革等,为老一辈人所熟知,但在年轻一代眼中则是遥远而陌生的存在,这些岁月深处的社会记忆,同样可以唤起年轻用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兼顾思想性、趣味性。要增加“旧闻”的吸引力,就要善用历史报道中的“软新闻”。栏目选题中,体育和文化新闻出现频率较高。比如费翔首次春晚亮相点燃“冬天里的一把火”、比“阿尔法狗”还早30年的机器人棋王争霸赛、首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等,这类主题往往“自带流量”,尤其对年轻用户很有吸引力。人物是历史的血肉,名人故事不仅独具效应优势,更能让历史“活起来”。在《国家日历》播出的40余期名人故事中,既有梁思成、齐白石、闻一多等一代名家,也有朱伯儒、熊元启、陈篪等先进典型,还有爱德华博士、诗琳通公主等外国友人。他们的人生故事和可贵精神具有价值引领意义,既富有思想内涵,又饶有趣味。

    融媒互动,焕发传统媒体内容的新生活力

    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利用历史资源创新新闻栏目,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文摘报《旧报新读》、新华社《国家相册》等都属于此类。不同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上的历史文化栏目,也不同于微纪录片、微电影等新媒体平台的表现形式,《国家日历》顺应移动化、可视化、垂直化传播趋势,运用融媒思维,打造历史文化类栏目中的“轻骑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瞄准短视频“新风口”,突出可看性。作为一档短视频日播栏目,《国家日历》将每期节目时长严格控制在2分钟左右,尽可能浓缩报纸版面、珍贵图片影音资料、动态大屏等多种视觉形态,在有限节目容量里实现富有层次的视觉效果。

    多平台传播,多渠道发力。《国家日历》每期节目由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人民视频客户端三平台同步播出。2018年播出的281期节目,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平台的总播放量达6672.7万。其中159期节目播放量超过“10万+”,占节目总数56.5%,更有7期节目播放量超百万次。一些反响较好的节目内容,还在人民网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等平台转发。比如,2017年12月7日播出的《33年前,习近平在〈人民日报〉上谈“尊老”》,一经人民网微信公众号推出,阅读量很快突破10万+。栏目组趁热打铁,在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平台进行了二次推广,实现了传播效果最大化。

    延伸党报品牌,推动价值变现。对人民日报历史报道的新闻挖掘,本身就是盘活存量、实现增量的过程。栏目收官后,围绕播出的内容资源,人民网视频部继续策划研发相关的H5互动产品、文化创意“周边产品”,让人民日报70年来的报道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入亿万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极大延伸了党报的品牌价值空间,探索出传统纸媒焕发新活力的可行路径。

    2018年,40余家纸媒宣布停刊或休刊。但是,关于“报纸消亡论”的争议不再激烈,似乎越来越多报人已经承认报业颓势的事实。不过,得益于纸媒从业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每一次新兴媒体的出现,在对纸媒形成冲击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报业的生产活力。正如有学者所言,在媒介发展史上,还没有哪一种媒介能像报纸这样,在4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被一次次宣告死亡,却又一次次在调整、适应和演进中走出“死亡阴影”,续写新的报业辉煌。《国家日历》这类新型读报栏目,为纸媒“寒冬”带来了一丝暖意。它用实践证明,新媒体时代,报纸依然有其生存空间和独特价值,在记录和见证历史、传播与传承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打开一片新天地。

    这是一次有益尝试。可以预见,随着更多融媒体产品创意和技术创新成果的涌现,报纸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也将呈现更为丰富的形式,以更多受用户欢迎的新闻产品,不断促进报与人的融合。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社研究部)

    责任编辑:陈利云 

在更高的境界中耕耘
用融媒思维讲好“旧”报里的“新”故事
解读传统:新闻报道的“老城”叙事分析
跨文化视角下英语电视新闻的传播策略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