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创新主题报道 做“看不见的宣传”

王斗斗 《 新闻战线 》(

    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的看家本领。一篇好的主题报道,应把握好时度效,做“看不见的宣传”,找小切口,讲真故事,以“核”为轴;同时创新求变,改变语态,精准滴灌,拥抱视频;还要提前“谋局”,超前思维,使主题报道能对上受众的“眼”,主流价值被广泛认同。

    主题报道     主流价值     创新

    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的看家本领。一篇好的主题报道,应像一场好雨一样,把握好时(合时宜)、度(细无声)、效(润万物)。

    要“真小实”,不要“假大空”

    作为主流媒体,必须依靠优质内容,让严肃的主题报道打动人心。 

    找小切口

    法国作家加缪说过,要了解一座城市,比较方便的途径不外乎打听那里的人们怎么干活,怎么相爱,又怎么死去。面对大主题,在大量新闻素材中,要善于寻找小的切口。我们难以将宏大主题直接塞入受众心脑,但可以通过小切口,勾起受众某种情绪,激发情感共鸣。这个小切口,可以是一位平凡人物,也可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只要契合受众需求,适应时代要求,就可以深入挖掘。好的小切口,可以让报道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增强浸入感,让受众感同身受,更具说服力,赢得更多信任。2018年9月,法制日报开设《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40位人物访谈录》栏目,寻找见证、亲历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40位人物,讲述他们所经历的改革开放故事,既精于细节,拉近与受众距离,又放眼历史,直观展现中国巨变,很受读者欢迎。

    讲真故事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近年来,主流媒体在探索讲故事的方式上下足工夫,在主题报道中,新闻故事化运用极为常见,但是,媒体也要警惕“变了味”的故事。一是要杜绝“开头杀”。把故事当引子,开头吊足胃口,“击中”读者,后面却是材料堆砌、摘抄拼凑,受众感觉“上当受骗”。二是要防止为了故事而故事。把新闻写作当成写小说,不以采访素材为基础,而是以迎合受众为目的,“导演”故事,制造情节,严重影响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三是要防止“赞歌”式故事。好的故事,是立体的,不仅有泪点,还有痛点,甚至槽点。要改变主题报道“报喜不报忧”的惯性思维,正面报道也可以讲不足、说问题,让“不完美”的典型多些烟火气、更富人情味,真实可信立得住。

    以“核”为轴

    “核”是指文章的思想。再好的故事,如果没有主题思想,就如同空气没了氧气。故事的力量之所以强大,主要在于受众被故事背后的思想所折服。主题报道的重心,要始终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上,聚焦能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点。要用真实的故事、自然的情感,围绕 “核”去包裹,切记自嗨,偏离主线。要尽量告别说教、唱高调,用超强画面感、现场感,让受众自我判断、独立思考,感受文章背后隐藏的思想和理念,进而产生认同。“核”早已被塞入手心,受众却没有察觉到。此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不知不觉中传递了正能量。

    要“创新求变”,不要“千报一面”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主流媒体如果不在连接用户上做文章,就等于把受众拱手于他人。“不日新者必日退”,作为主流媒体,必须全身心拥抱互联网,做“不留痕迹”的宣传,探索最佳传播路径,最大限度吸引受众。

    改变语态

    在网络空间做好主题报道,必须迎合受众阅读习惯,在表达方式上有所突破。不要觉得正能量的主题故事就得板着脸,不要以为“一本正经”才有公信力。要主动放下身段,少说套话空话,多用口语白话,偶尔可以“皮一下”,适当来点“反差萌”,让受众在轻松活泼中把握主题深意。

    要讲究叙事结构,把最精彩的前置,酒香也怕巷子深,切记东拉西扯、长篇累牍。可以尝试“埋扣儿”,搞点悬念,勾着读者看到最后。当然,信息到达并不是终点,关键是感染受众,成风化人,只“有意思”而“没意义”的爆款,不要也罢。

    精准滴灌

    信息爆炸时代,人们眼花缭乱,注意力被分散,在获取信息更容易的同时,信息可信度却在下降,人们开始做减法,去过滤删除无用信息。在这一背景下,主流媒体深耕“个性”,精准滴灌,变得尤为迫切。当前,主题报道同质化现象严重,对于“同题作文”,很多媒体内容大同小异、千报一面,在专业化细分态势下,主流媒体只有更加明晰定位,专注优势,才能凸显“领军”地位,彰显公信力。要勾勒受众画像,了解内容偏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量身定做产品,精准触达受众,让“新顾客”成为“回头客”,不断扩大受众覆盖面。

    拥抱视频

    5G时代即将到来,未知远大于已知,但可以预测,短视频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应伸向哪里。如今,已有过亿用户涌入短视频,主流媒体必须主动适应,进军新阵地,把影响力延伸向更广空间。而主题报道的呈现形式,也必将随之发生巨变,短视频将成为主流媒体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短视频短小精悍,契合网络碎片化传播特点,比文字、图片更具说服力,人们观看直观的视频,对内容信任度更高。为此,主流媒体打造小而精的视频,设置常态化视频栏目,有助提升影响力。《半月谈》制作的《“理论达人”解读十九大》50集系列微视频,每集节目3到5分钟,以小故事切入,“不打官腔”讲理论,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移动端“火”起来,受众愿意看、看得进、看了信。在短视频传播中,主流媒体要讲究艺术性,告别新闻宣传口吻,带着温度传播主流价值。主流媒体还可共建主题报道矩阵,抱团形成合力,实现小视频呈现大主题、展现大时代。

    要“提前谋局”,不要“自乱阵脚”

    作为主流媒体,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保持头脑清醒,不急功近利,把眼光放长远,着眼打造让人一读再读的精品,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超前思维

    主题报道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宣传重点,媒体不能局限眼前任务,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使党的声音影响和引领更多人。面对海量信息,受众具有选择的自由,大规模、强势传播,不一定能够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主流媒体要研究制定精细的宣传举措,选择更容易赢得受众的策略,使受众在无意识中吸收所宣传的思想与理论。

    有效激励

    要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让主题报道变成经典之作,在网络等主阵地上赢得受众的关注。要激发创作热情,奖励具有深度、深意的精品。尝试“精品营销”,在每一阶段的主题报道中,媒体矩阵推送最优作品,力争制造“现象级”传播。要把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作为重要考量指标,奖励有思想、有品质的刷屏文章作者,鼓励打造更多“任仲平”“宣言”式的品牌,壮大主流舆论。

    建强队伍

    目前,各主流媒体负责主题报道的人员并不固定,要打破传统体制机制,抽调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深厚、擅长深度报道、精通可视传播的媒体人,组建重大主题报道组,必要时对他们开展培训,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目前,一些主流媒体的新媒体报道主要由新媒体部门负责,要打破原有格局,让核心主力直接“操刀”新媒体报道。另外,在一些主题采访中,由于点位多、时间紧,记者容易浮在面上、走马观花,要建立让记者真正沉下去的采访机制,聚焦百姓诉求,回应时代关切。还可以引入创新人才,把主题报道转化成引人入胜的故事。

    综上,无论是在“纸”端,还是“指”端,当主题报道对上受众的“眼”,他们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就会油然而生,如此,主流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力才能有效提升。

    (作者系法制日报社政文新闻部主任)

    责任编辑:杨芳秀

拓展重大纪念性报道的新思维
创新主题报道 做“看不见的宣传”
在融合发展中擦亮品牌
白山松水奏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