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动力,是媒体最鲜明的主题。
改革开放,就是对既有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传统习惯的突破。突破就是创新。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们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能够持续不断地进步,一以贯之的就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传媒业转型与创新的40年。与时代同行的媒体,40年来最鲜明的主题和最强大的动力,同样是创新。
改革开放之初,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动员社会、影响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媒体主要是纸媒。无论是对“两个凡是”的反对,对“大包干”的肯定,真理标准的讨论,对“文革”的彻底否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报道,纸媒无不走在前列,率先发声,独领风骚。经济类报纸、行业类报纸、都市类报纸,风起云涌,各展其能,风头延续了20来年。
上个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随着视频传播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彩色高清晰度电视迅速普及,电视媒体崛起。《焦点访谈》、电视政论片霸屏,电视连续剧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居然可以成就或者摧毁企业。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10年以后,互联网彻底颠覆了媒体生态,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舆论引导的主阵地、意识形态的主战场。
随着人工智能的日益成熟,智媒开始崭露头角。智能机器人写新闻、写小说、写诗歌甚至谱曲演奏已不新鲜。智能机器的阅读理解能力已经非常接近人类水平,差距仅为3个百分点左右。2018年初,新华社上线媒体大脑(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到了年底,新华社再度实现技术突破,在全球推出首个“AI合成主播”,引发了传统播音员的职业危机感。未来,智媒蓝海很有可能主导传播江湖。
技术创新是传播形态创新的逻辑起点。演化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变迁,都是由包括信息传播技术在内的全新技术体系导致的。媒介系统的演化更是如此。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媒介,根据媒介补偿理论,后起的媒介始终是对既有媒介功能的补偿,这就决定了媒介系统的自我更新永远不会止步。回顾传媒业的“进化之路”,不难发现,从口头传播、结绳记事、岩画描绘、文字记载、纸媒、广播、电视到互联网,媒介一直在创新,传播功能在不断补偿。
苹果公司正是依靠一次次“技术对赌”的成功,不断掌握终端和系统的“创新秘钥”。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的“技术红利”。H5、闪卡、VR直播等热门传播形态和大量涌现的现象级传播产品,无不依赖于技术支持。比如,类似于“军装照”的沉浸式传播,必须依托“人脸融合”图像处理技术、腾讯云动态扩容技术,才能生成精准的互动产品,应对海量的用户请求。而技术创新又反过来激发媒体创意,不少产品策划的“金点子”都源于对传播技术的敏锐嗅觉。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重大传播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就是传媒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互联网技术不仅仅是工具,而且与石器、青铜器、铁器、蒸汽机、电气一样,是社会进步的阶段性标识和基础性动力。新兴媒介技术正日益成为主流媒体融合创新的基础设施,站在技术风口上,就意味着占领了创新高地。
当传播技术和形态创新积累到一定阶段,必然引发传播业态的重塑。业态是一个综合概念,涉及整个行业生态,包括生产和消费方式、盈利和管理模式、产业间的跨界和组合形式等。由新兴媒体技术引爆的“哥白尼式革命”,深度改写了传统媒体的行业规则和组织架构,重新定义了内容生产模式和信息消费习惯。因此,“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就成为当下的重要时代命题。传播业态是文化业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媒体创新的核心环节。
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传播业态创新的关键词是平台化。即媒体从传统的信息传播载体向内容集聚和分发平台转型。国内最大的信息传播者“今日头条”,自称“不是信息的生产者,只是信息的搬运工”。“今日头条”就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平台。同样,微信、抖音也是平台,脸谱、推特等社交媒体都是平台。在互联网时代,得平台者得天下。信息传播如此,其他领域也是如此。购物的淘宝、京东、拼多多、亚马逊都是平台,维基百科、互动百科等也是平台。平台化让资源共享,变互相竞争为合作共赢,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去中心化,利用群体的力量,相信群体比个体更聪明。
媒体的传播对象,经历了读者至上、受众本位、用户中心三个阶段。传统媒体时代,报纸主要服务对象是读者,广播服务听众,电视服务观众。后来,读者、听众、观众三者统称为受众。平台的服务对象,是“三位一体”的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也就是用户,这一称谓具有典型的互联网时代印记,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网络时代,在信息平台上,我们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很多人以为自己只是浏览信息,没有生产和传播。其实,浏览就是生产和传播信息,因为你的浏览标注和传播了信息的关注量,更不用说点赞和转发这些用户由习惯养成的几乎是下意识的动作。至于那些身在重大突发事件现场的人,手机一拍,一条信息就生产出来了;键盘一按,一条信息就传播出去了。信息生产者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信息通过平台传播,没有人把关,没有人取舍。原生态生成信息、与事件进展同步化传播信息,对我们的信息观提出了新要求。平台融合是未来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石。适应平台化这一信息传播新业态,将成为一个阶段内媒体创新的主流方向。
业态创新呼唤媒体人传播观念和能力的创新。媒体融合讲究“形神兼备”,如果说传播技术、形态、业态勾勒了融合之“形”的不同层次,观念和能力创新则是融合之“神”的重要内涵。传播技术和手段的“野蛮生长”,导致传播人才与传播业态的鸿沟空前拉大。借力传播业态革新倒逼传播理念和实践能力创新,提高媒体人的创新能力,是媒体创新的本质要求。
媒体人是媒体创新的主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产力有三个要素,人——劳动力是第一要素,也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在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的网络时代,在人工智能可以生产信息、传播信息甚至消费信息的未来,专业媒体和专业媒体人必须具备远远超过一般人,包括超过人工智能的过硬能力和水平,这是专业媒体人的立身之本。全知全能的“全才”可遇而不可求,但是,一专多能的“通才”可以培养。只有一技之长的“专才”,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受到限制。从当下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媒体人一专多能是基本要求。这几年许多融媒体爆款作品,都是传统媒体人策划和制作的。这就是紧跟技术步伐,工具加持、一专多能的效果显现。新技术都是人创造的。媒体人不仅应当拥有能够把世界上既有的技术和表现形式做到最优的能力水平,而且应当拥有能够创造世界上没有的技术和表现形式的能力和水平。创新的能力需要以能力创新作为基石。
面对传播新业态,媒体人首先要树立用户至上的观念。传统媒体高高在上,以灌输为使命,以引导为职责,把受众当作教育对象。互联网时代,用户集信息生产、传播和消费于一体,亦“予”亦“受”。职业媒体人就不能再高高在上,一心想着如何灌输引导,而是要把用户放在心中,知用户之所欲知,言用户之所欲言,让用户了解真相、获得真知,激发共鸣、达成共识。其实,用户至上就是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
其次要树立平台观念,从信息优先获得、渠道有效把控转向致力于平台的创建和开放。现阶段,不少媒体人对此还不太熟悉,不太认同,或者说认识还不太到位。许多传统媒体上了网,最初是利用网络转发传统媒体的内容,后来网站、客户端开始独立发稿,但是还在强调原创、首发等传统媒体的概念。而不是利用网络特长,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平台,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创新自由分享的场域。也就是说,还停留在信息载体观念上,没有确立平台观念。平台思维以开放、共享、聚合、交互为特征,要善于激发用户创造热情,把用户视为内容形态创新项目的“合伙人”,不断打造信息流淌不息的“内容池”。
第三要树立动态观念,信息的发布不是传播的终点,是传播的新起点,而且是更重要的起点。正如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告诫全党的那样,“夺取全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尤其是舆情引导也是如此。多少舆情,发生在传播之后。新闻的戏剧性反转更成为信息发布后的舆情“重灾区”。次生舆情造成的影响,往往大于原生舆情。信息一上网,传播无边界。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事件,可能引来全国甚至全球各方人士的评说。媒体,无论是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舆情的引导者,还是平台的开放者,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为汹涌的舆情所淹没,前期生产传播信息的努力不仅可能化为乌有,甚至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第四要树立技术观念,媒体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补齐“技术短板”是当务之急。传统媒体人的“本领恐慌”很大程度上源于“技术恐慌”。媒体创新,要把新技术,包括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作为基础性创新。顺应技术进步,站上新技术应用的风口,把新技术作为构建新型媒体的基础和骨架,才能在互联网这个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上顶得住、打得赢。值得期待的是,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低门槛化,将极大增强传媒人的“技术自信”。随着计算机运算和处理技术的提升,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传统意义上被专业计算机工程师所垄断的技术渠道将日益为非技术专业人士所掌握,每个人都可以在智能助手的帮助下生产自己的程序作品。也就是说,未来,人们不仅可以自主生产内容,更可以自主生产渠道,甚至自主研发技术。可以预见,一旦突破技术的“天花板”,媒体人的创新活力将几何级数释放,传播领域的创新成果必将竞相迸发。
《文心雕龙》专有《通变》一节,“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趋时必果,乘机无怯。”讲的就是为文之创新要义。今天,传播领域的历史性飞跃,使图、文、音、影皆可作为信息传播,以“日日新”为追求的媒体,恰逢前所未有的创新际遇。唯有趋改革之时,乘创新之机,才能彰显新时代的媒体气质。
责任编辑:冷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