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播格局下,专业报应扬长避短,发挥自身潜力、优势,激活版面,提高办报质量,以创新取胜,用特色占领市场,将历史与新闻有机结合,提升报纸的可读性。
史料 新闻 厚度
在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办报,纸质媒体如何面对激烈竞争,如何生存发展,是业界必须面对的难题。笔者结合专业报多年办报实践,紧跟新时期报道中心,精心收集和披露鲜为人知的史料,激活了版面,提高了新闻可读性,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历史厚度。
激活旧闻,将新闻与珍贵的历史进行巧妙链接
不可否认,对纸质媒体最有感情的是老年读者。人一到晚年就容易怀旧,针对这个心理特点,我们在处理一些新闻稿件时,注重选择与当前新闻有联系的历史旧闻,作为新闻历史背景的补充,或者是作为对比。这样,不仅会增加新闻的历史厚度,也会激活沉睡已久的历史旧闻,开阔读者视野,让版面生辉。
2017年11月2日,沈阳地铁报第11版《历史上的今天》栏目巧借沈阳解放纪念日(1948年11月2日),用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中国现代作家、新闻界前辈刘白羽写沈阳解放的旧文。从新华社1948年播发的解放沈阳的通讯中截取了几个片段:国民党“剿匪”记事牌写的“头可断,血可流,东北不可丢”;国民党官员从沈阳机场逃离的惨相;国民党兵向解放军投诚情形;战争结束后沈阳市政的迅速恢复。这篇70年前的通讯中,有许多生动具体的细节,还有沈阳军民举行盛大游行庆祝解放的老照片,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目睹沈阳解放过程中国民党军队的溃败逃散和解放军接管后的秩序井然。该版编辑在点评时赞叹:“如此,新闻才是活的;如此,70年前的新闻,到今天仍是活的;如此,才是真正记录时代,才能铸就不朽的新闻名篇。”这正好验证了美国报纸主编协会提出的新闻准则,“新闻有可能成为历史记录,与此不可分的是它作为教育者与诠释者所负有的责任”。
延伸背景,增加新闻的时间跨度和历史含量
这是改进当前新闻报道过于简单和碎片化一个有效的途径。专业报更应该精耕细作。现在许多城市,为了发展旅游,努力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但是,不少投入很大财力和物力打造出来的历史文化街区,更多的是在恢复或仿制老建筑、老街巷、老字号上下功夫。与之相比明显不足的是文化传承的内容和特色。
以沈阳市为例,也打造了反映沈阳历史风貌的文化街区。但是,由于过多注意“形似”,忽视了历史内容的挖掘和文化的提升,“有街少文”的弊端仍然显现。现在沈阳市正在缔造幸福沈阳,目的是通过强化城市的服务功能和政府的服务职能,让人们感到更加方便和幸福。沈阳市民幸福指数的提升,除了切身实感外,还需要宣传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幸福感。
作为媒体,我们应该挖掘和提炼更具有说服力的新闻素材和鲜为人知的历史史料,通过对比和新闻链接,把幸福沈阳的宣传做得更有新意和更有说服力。试想,如果将新中国成立前的沈阳与今天的沈阳做一个对比和链接,不知道是否有人会找到能说明沈阳经历了沧桑巨变的史料。其实,早在1946年春天,前文提到的刘白羽即以新华社记者身份访问沈阳,他是这样记载的:“沈阳面积非常之大,除旧城以外,有商埠地,有‘满铁’附属地,有铁路西的工业区。人口200多万,可是日本人占27万。到沈阳后,非常触目惊心的一件事,就是如果不进旧城,竟完全像是置身于日本三岛。日本式的建筑,神社,——那什么町,什么通的街名,商店招牌上的日文,满街穿木屐的日本人,日本女人在货摊上喊叫着,咖啡店播送着柔软的日本音乐。城里呢?巷子里是黑泥塘,气味熏人,从这两个世界的比较上,就可以看出一副‘殖民地’的缩影,那是多么悲哀。”如果不是刘白羽这段文字记载,我们很难想到当时沈阳总人口1/10以上的竟然是日本人。今昔对比,让人感慨万千。一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强起来了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为什么这样的史料未能见诸报端,其原因就是我们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忽视了史料的积累和选择。新闻史学界学术泰斗方汉奇曾提出:“每一个从事文字工作的人,都应该有较多的历史知识。要知道中国的今天,也要知道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则不但应该有较丰富的一般历史知识,还应该有较丰富的本专业的历史知识。”
注重藏书,掌握寻找史料和运用史料的本领
掌握史料,应该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必备的业务素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凡是办报所需的史料和资料几乎全靠网上搜索和网上阅读。快捷式的搜索,碎片式的阅读,一点之功的运用,确实是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但是,作为新时期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在这方面还必须向新闻界的老前辈学习,肯于下笨功夫,啃书本,努力做到博学多才。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笔耕五十余载,撰文累计四五千万字,汇编成书七十多种。生平喜搜集珍贵的第一手史料。新中国成立后,他数次回大陆采访,曾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他漫游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以太史公笔法,熔古今史地于一炉,写下不少见闻,让海外读者能从中了解祖国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新闻界熟知的邓拓,毕生勤于学习,博览古今中外书籍,除新闻写作具有特色外,对书法、绘画、品题古代艺术品,无一不精,为新闻界少见的热情而精深的人才。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在搞好新闻采编工作时,应该有工匠精神:在研究问题和收集史料时,应该有学者风范。在精通新闻学的基础上,要触类旁通,博学多才,努力学习历史、哲学、文献学、语言学等,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负责文化副刊的同行,还应该努力收集文学、戏曲、电影、音乐、绘画、书法、雕刻、摄影、体育、宗教、婚姻、礼俗、风尚、伦理、道德、建筑、医药、交通、饮食、服饰等文化史方面的一手资料。用史料和资料激活版面,用文化自信提升新闻诚信,这样办起的副刊和专栏,就会有历史韵味、文化品位、艺术风格。
(作者系辽宁老年报社总编辑)
责任编辑:武艳珍
参考文献:
①刘白羽:《时代的印象》,光华书店1948年版。
②方汉奇:《报史与报人》,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
③参见《编辑记者一百人》,学林出版社1985年版。
④刘明华:《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