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无人机助力摄影记者“标本式记录”

黄孝邦 《 新闻战线 》(

    一位摄影记者,开始用照相机,后来更多地操作无人机,以特定视角长期持续拍摄贫困地区的发展变化,以此构建起拥有33万张堪称“标本式记录”的“脱贫攻坚摄影调研报道数据库”。他有3年“机长”经历,“驾驶”无人机体会颇多。

    无人机航拍     标本式记录     摄影报道

    无人机作为“会飞的镜头”,给摄影记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然也有挑战。2010年以来,我一直坚持到农村开展摄影蹲点调研,就几所学校、几个村庄、几个贫困县的脱贫工作进行标本式记录。后来使用无人机航拍,艰苦异常,也快乐无比,“标本式记录”快速增长,目前我个人的 “脱贫攻坚摄影调研报道数据库”已拥有33万张历史资料照片。在这一过程中,无人机功不可没。

    做不一样的飞行,不一样的航拍

    航拍,很多摄影师都曾无比向往但又因其门槛高而却步:技术复杂、成本高、投入大、效率低。

    2015年之前,我也曾想过使用航拍器,但当时无人机技术没有今天这么先进,一般需要两人甚至多人合作,而摄影记者大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在外采访,难以操控无人机。

    2015年春季,大疆推出精灵3系列产品,这款经典的无人机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出差在外的摄影记者独立操作。很快,“精灵”成为越来越多摄影师的标配——一个插上科技翅膀,可以自由飞翔的镜头。

    相对于无人机高度和视角的优势,我更看重它强大的图像采集能力,能为我的摄影调研报道服务,能为我构建的“脱贫攻坚摄影调研报道数据库”发挥重大作用。

    我是2015年6月开始尝试使用无人机拍摄的。一用上,就再也放不下了。2010年,我开始到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小学蹲点,并就这个学校的变化建立数据库。从这时开始,我有意识探索一种摄影报道的新模式,以特定视角长期持续记录和报道贫困地区的发展变化,并称之为“蹲点式调研采访”。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我蹲点调研的范围不断扩大,已覆盖广西融水、融安、都安等贫困县,调研采访的内容则包括教育、交通、住房、产业、干群状态、村容村貌、饮水、人物,等等。

    在“脱贫攻坚摄影调研报道数据库”中,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山区是很重要的一个区域,我已经在这里蹲守了8年。借助无人机,我第一次全面地了解了这片极度贫困的地区。在无人机的镜头下,它的地形地貌、交通状况、村庄分布等等,一览无余。

    那么,贫困山区需要航拍哪些内容呢?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贫困户搬或不搬,修路或不修路,村庄消失或建设、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从有到无或从无到有,农户从贫穷到致富,这期间的很多变迁,除了常规的地面上拍摄外,辅以无人机宏观角度的记录,会使整个计划变得更为直观、立体、全面。 

    以修路为例,大化县目前还有1400多个屯未通公路,其中20户以上的屯有470个。今明两年,该县要实施基础设施大会战,让所有20户以上未通路的屯实现公路梦。对于这470个即将通路的村屯,我要选择约10个屯进行记录,通路前后出行、住房等基础设施、孩子们上学路、交通工具、村容村貌以及生活方式等等,这些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内容很多可以通过无人机进行详细记录。 

    而那将近1000个未修路的20户以下的村屯,它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会消亡还是重建,村民们将搬往何处,生活有哪些改变?越来越多村屯会慢慢消失,是否意味着乡镇的重新繁荣呢?是否意味着城镇化会加快呢?无人机的画面可以将山区和城镇,甚至可以将更多的城镇和城市进行有机连接。 

    要利用无人机航拍记录这些,过程相当复杂和艰难。如今,不论是城市还是山区,变化的速度都很快,从农村到乡镇再到县城,过三五年,原来的面貌会大变,因此整个拍摄任务非常紧迫。

    为此,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我组织策划了飞“阅”广西系列报道,历时一年对广西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航拍,播发了《红土地上的农业奇观》《无人机镜头下的七百弄山区》《鸟瞰蜕变中的广西新区》《千年侗寨》《八桂山川舞银蛇》《十年扬帆北部湾》《绿色海堤红树林》《旅游茶叶来扶贫》《飞“阅”广西看扶贫》等10多个系列通稿,内容丰富,画面精美。其中,《看,家乡如此多娇》,采用了创新拍摄模式,将群众第一次看到家乡航拍照片时的自豪惊叹表情融入航拍画面中,让插上科技翅膀的图片报道充满浓浓的人文情怀。

    媒体无人机报道已经常态化,摄影记者唯有“深度飞行”,飞上“调研”之路,才能飞出新的高度。3年的航拍实践,极大地丰富充实了我的“脱贫攻坚摄影调研报道数据库”。

    我的航拍经验 

    3年航拍的感受,看似潇洒浪漫高大上,其中艰辛苦闷少人知。从“地上蹲”引入“天上飞”之后,采访要经历更多的艰辛,面对更多的困惑,承受更大的风险,克服更多的困难。

    大量的飞行,意味着更远距离的地上跑动和爬更多的山。2016年6月以来,我基本上每天都在飞,两年飞行总距离近8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的飞行都是在山区里,而为了航拍,自己驾车的里程已达5万多公里。更辛苦的是,要背着比地面拍摄更多更沉的设备翻山越岭。为此,当初在选择机器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更轻巧的“精灵”。朝五晚九、忍饥挨饿是常态——早上5点起床,然后按计划前往拍摄点,返回时往往都已天黑,工作期间八宝粥、饼干、粽子等成为我的“应急食品”。 

    几年的飞行,我经受了各种技能锻炼和风险考验,以下是我的一些航拍经验体会:

    定下详细的飞行程序,并严格遵守。如飞行前的检查,看看机身、桨叶是否有裂痕,电机转动有无异常,电池电量等。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很重要,尤其是无人机最大的杀手——电线,由于电线高度距离很难判断,一定不要冒险在有电线的区域飞行。飞行时,要先飞到一定高度后再作其他方向的移动。有一次,我在山区飞行拍摄时,按照以往的习惯在起飞爬升的同时向前飞行,而且没有观察飞行器而只盯着显示器,结果方向出现偏差,飞机飞出距离300多米、高度180多米时撞到山上,导致坠机。 

    如果飞机失联,一定不要紧张。大疆客服会提供非常准确的失联定位地图,可以帮助找到飞机。 

    返航时逆风飞行,电量不足怎么办?2016年7月,我在北部湾海边拍摄红树林时,飞机在返航时遇上逆风,无论是自动返航还是手动飞行,飞机都是原地不动,此时飞机距离我还有2公里左右,高度400多米,电量仅剩约40%。情急之下,我一边操作飞机下降,一边想办法使飞机和风向错开一个角度,飞机才慢慢加速成功返航。 

    飞行器电量不足强制原地降落时,怎么办?为提高航拍效率,我们总会将飞机飞得很远,受风向、高度等因素影响,有时APP会突然提醒:电量不足,飞行器将强制下降。此时飞机已经启动自动返航模式,只是飞机不会返航,原地降落。这时,可以手动控制飞机全速返航,飞行一定的距离后,取消一键返航,此时电脑会重新计算电量,剩余的电量不会再使飞机强制降落。因为飞行器在一键返航模式下,飞行的速度不是最大的。 

    最好对无人机进行定期保养检测。随着飞行次数增加,飞行器的电机、线路、电池会慢慢出现老化,最好能定期到专业维修店,对无人机进行全面保养检修。 

    不要逾越无人机航拍的道德红线。进入他人低空领域,应该事先沟通,这是对采访对象最基本的尊重,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最好不要在人群正上方飞行。 

    “个人低空领域”即个人、家庭住所、办公场所的超近距离,如个人上空30米左右的高度范围。在这个距离范围,对方无法判断飞行器来意,不知是否有危险性,是否具有攻击性。 

    2016年5月,我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村拍摄春耕时,在屋顶将无人机遥控飞至数百米外的一片农田上空,当时农田里正好有一位老农在犁田。我不断将无人机的高度降低,通过显示器画面可以看到,老农停止劳作,抬头望着头顶不远处轰鸣的“怪物”。当我将无人机的高度再次降低时,老农顾不上田里的水牛,大步跑开了。有过这样的经历后,我开始注意和采访对象进行沟通,把航拍的快乐和他们一起分享,于是就有了专题《看,家乡如此多娇》。 

    注意无人机航拍的法律红线。千万不要进入高铁正上方以及机场、军事管理区等禁飞区拍摄。 

    对于常年单兵作战的摄影记者,无人机的便携性最为重要。

    无人机航拍的管控和未来

    随着无人机在航拍、农业等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安全管控问题越发受到各方关注。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让无人机应用健康有序发展。

    消费级的无人机操作越来越简单,很多使用者没有经过严格的无人机操作培训。我对无人机航拍一直保持敬畏心态。虽然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多年,按说明书也能熟练操作无人机航拍,但我仍积极参加系统、科学的培训。2016年7月,我参加新华社首次举办的专职记者无人机航拍取证培训班,取得无人机“机长”合格证,为无人机报道“按规飞行、持证飞行、安全飞行”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6月,又通过了年审考试。

    摄影记者不能仅仅把无人机当做一个会飞的镜头,因为它已经成为新闻摄影的智能机器人——尽管现在只能算是初级阶段,但已经开始显示无所不能的趋势。现在的无人机已经可以根据事先设定好的飞行线路和拍摄任务,自主完成拍摄;它还具有自动避障、跟踪拍摄等功能。如果不考虑传统操控飞行的要求,我们甚至可以摆脱遥控器。

    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续航能力、画质不断提高,微型便捷化将是大众无人机航拍的一大趋势。未来某一天(也许很快就会到来),天空中漂来一个美丽的“泡泡”,飞来一只轻盈的“蝴蝶”,它们都有可能是高度智能的“航拍机器人”。更为神奇的是,无人机可能成天游荡在空中,实现低空“卫星化”。

    可以预见的是,无人机只是新闻摄影机器人的一个工具,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如GoPro)、VR等层出不穷,在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拍摄的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图片。可以预见,新闻摄影机器人时代即将来临,作为新闻摄影工作者,我们应当站在这一潮流的最前沿,去拥抱新科技新技术。

    首先要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熟练各种新媒体设备的应用,掌握图片视频的后期编辑技能,运用新媒体思维生产“图片+视频+文字”一体化的新闻产品,以受众喜欢的形式传播出去。

    其次,在影像的调研采集编辑上,更应加大专业化力度,提高职业素养,进行深度调研,并辅以新媒体技术。

    从数码相机到全民手机再到无人机摄影,面对专业摄影记者的空间越来越小的形势,我更坚定了构建“脱贫攻坚摄影调研报道数据库”的信念,策划、采集、归类、分析、存档、调取,我经常对图片数据进行梳理。我始终坚信,任何一个时代,有深度、厚度、温度,带着泥土芳香的作品,都深受广大受众喜爱。

    (作者系新华社广西分社记者)

    责任编辑:建  文

极致传播时代,梨视频如何保持定力赢得发展?
中国裁判文书网如何助力反腐调查报道?
胶东在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锻造
无人机助力摄影记者“标本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