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炒作贫困”: 爱心不能承受之“重”

周云龙 《 新闻战线 》(

    今年有关高考招生的相关报道出现明显转向,不再热炒状元,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贫困学子。报道标题一目了然——《接到北大通知书,他正在工地上拌砂浆!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端盘子时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他却犯了愁!一句话太令人心酸……》《励志!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正在卖种子》……

    不看不知道,一看有奥妙。这些报道其实是“炒作状元”的一种时态后移,报道者关注的依然是当地被名校录取的高分考生,只是时间节点从“考分揭晓的当晚”到“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

    新闻资讯的传播,一般也有明线、暗线之分。明线是励志的主题,当然政治正确,而暗线则是爱心的主题。浅层看,报道唤起了公众的关注,尤其是贫困生校友、学长的关注,唤醒了扶贫济困的集体意识,唱响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强音,后续的报道显示,那些被关注的大学新生,大多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心资助;深层看,新媒体时代,这种唤起往往也有可以预期的副作用,容易引发“一人发倡议,八方被绑架”的圈群裹挟,“自愿”每每沦为“被逼”,“爱心”常常变成“闹心”。 

    这些变形、变味,可能在报道者、传播者的意料之外,在媒体的议程设置之外。不过,长此以往,“爱心”容易蜕变成“戒心”“疑心”,对慈善事业而言,或是极大的伤害。过去,被道德绑架的一直是明星、名人,如今,普通人在汹涌、喧嚣的舆情之下,常常也难幸免。

    事实上,现在的大学生,不会因为经济困难不能入学,国家和学校有助学贷款,另有助学金、奖学金,好多学校还开辟勤工俭学渠道,如担任助管、助教、助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全可以自食其力,完成学业。 

    媒体的好心,本是善意,但是可能暴露了当事学生的个人隐私,可能导致其他贫困学生的心理失衡,也可能导致相关学校的左右为难。显而易见,短时间内,连篇累牍的贫困生主题报道,对贫困学生群体的成长和发展,有害无利。假如一些媒体出发点就在于以贫困为卖点、博眼球,那就更得引起警觉。——前段时间,一句“感谢贫困”引发舆论海啸,正反辩论固然可以平衡社会各方意见,有利达成共识,但是,批评者有否从具体语境切入话题?是否考虑过当事人的真实感受?

    媒体上曾有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报道:南京理工大学根据在校本科生连续刷卡记录进行大数据分析,对每月食堂吃饭超过60顿、消费不足420元的学生,根据每餐不少于7元的最低标准,悄悄地进行补贴。这个面向贫困生的“暖心饭卡”,不需申请,不用审核,不会公示,当事人甚至完全不知情——“暖心饭卡”,给所有社会人上了“尊严”一课,也给媒体人上了传播一课。如何借鉴高校的“无痕扶贫”“精准援助”?有技巧可学,有文章可做。学做的主题便是,怎样既关注贫困生的昨天、今天,也关心贫困生的明天?怎样无声、无痕地为贫困学生心灵“减负”? 

    功夫在采访之外、在报道之外。题材要有选择,叙事当有节制。

高人一筹的“投稿”
“炒作贫困”: 爱心不能承受之“重”
地铁广告变相“催生” 考虑过乘客的感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