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屏幕阅读的兴起、手机摄影功能的强大和信息发布渠道的扩张,使得新闻摄影从理念到生产传播方式都发生了蜕变。面对冲击,传统媒体的视觉部门和专业摄影记者既要坚守为时代留影、为历史存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又要主动了解新趋势、拥抱新技术,积极转型参与移动媒介上的影响力再造。
移动阅读 新闻摄影 坚守 转型
手机摄影技术的进步和移动社交网络的流行使大众积极参与拍摄、传播影像。“数字时代将印刷时代对文字的恪守和尊重彻底打破,一切都有着视觉化的发展倾向。”①移动阅读时代,这种视觉化倾向使新闻影像的生产和传播出现了若干变化,给新闻摄影的理念、传统媒体视觉部门和专业摄影记者的工作带来巨大冲击。
移动阅读时代新闻摄影的变化
“公民摄影师”改变了新闻影像的生产方式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公众不再只是新闻影像的读者,还成为公共新闻影像的生产者,成为公民摄影师。同一新闻事件的多维度记录、多形态传播成为常态。
2005年伦敦地铁发生爆炸,乘客拍摄的手机照片在网络上以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两个多小时后,路透社、法新社才发出权威的新闻照片。这次由公民摄影师率先发布的新闻摄影报道标志着新闻影像生产方式的巨大改变。
一方面,手机摄影功能的完善、自媒体平台的流行、公民自我表达欲望的增强,彻底打破了职业摄影记者因持有专业拍摄器材和媒体发布通道对新闻影像的垄断。尤其在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传统媒体已失去了新闻影像的“第一发布者”和“独家发布者”地位;另一方面,公民摄影师通过新闻影像的拍摄和分享,自发营造新的社会热点,在社交网络上争抢话语权。例如,2011年1月25日,知名社科学者于建嵘在微博上开设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话题,引发全国网友的踊跃参与,这一网络“打拐”行动最终与公安部门、传统媒体等社会力量结合起来,成为一场道德与法制高度的大型公共事件。
新闻图片的视觉价值被弱化
同一幅新闻摄影图片,它的视觉价值在纸媒上被强调时,却在移动设备(主要是手机)的小屏幕上被弱化。
纸媒上,优秀的新闻图片常被放大置于版面显著位置,乃至占据整版、跨版,巨大的画面会让观者产生淹没感,从而激发恐惧和敬畏,“强迫”读者瞩目阅读。而移动阅读时代,手机屏幕的小尺寸更适宜呈现小景别、构图简单的新闻图片,场景恢弘、细节丰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则难以体现其优势。
同时,视觉轰炸也消解了新闻图片的感染力。
传统纸媒受制于有限的版面,常常以新闻图片作为视觉重点,并根据视觉平衡、色彩对比、视觉重点、图片比例、风格统一等原则进行版面设计,引导读者的阅读。而在随时更新的移动互联网端媒体上,新闻图片的供给呈指数级增长,其质量也良莠不齐,读者的注意力被不断分散,留给一幅照片的阅读时间极其有限,优秀新闻图片中的象征与隐喻不易被察觉和理解。
新闻影像的动态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阅读从纸上转移到屏幕,视频短片类新闻摄影作品大量涌现,新闻摄影的表现形式也从“静态瞬间”向“动态叙事”发展。作为国际专业新闻摄影的权威赛事之一,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从2011年起增设了多媒体作品比赛,并从2013年起细化为短片、交互多媒体以及专题纪录片三个类别。
在手机屏幕上,阅读照片通过翻页实现。平行且连续的阅读习惯,使照片编排的逻辑关系——或时间延续、或因果关系、或并列呈现等——比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更显重要。这种阅读习惯,使摄影组照的阅读感受越来越接近动态影像(电视、电影)的观看体验。
另一方面,手机屏幕小,读者留给单一照片的阅读时间短,要求照片的构图必须简洁、集中而明确;同时,数字化又给了新闻照片更多的展示空间,同一被摄主体的多视点、多角度、多景别呈现变得可能。照片长于用静态瞬间进行象征和隐喻,而画面的叙事逻辑、景别视角的变化则是动态影像所擅长的领域。如何结合两者的优势,成为新闻摄影的前沿课题。
职业摄影记者的坚守与转型
技术的进步,让新闻摄影的门槛变得很低,每个人都能通过相机或者手机去关注身边的状况。公民摄影师团体的兴起、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的复杂多变给职业摄影记者的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但新闻摄影对于大众认知世界的影响是其他方式不能替代的。职业摄影记者的专业素养、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是网民、拍客无法取代的,严肃的新闻摄影作品为社会提供的真相依然是稀缺资源。职业摄影记者必须在压力中坚守记者的社会责任和作品的专业水准,在变化中转型为适应融媒体环境的新闻工作者。
了解新趋势、学习新技术
今天,新闻摄影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拍摄和呈现方式,如无人机航拍、360度全景图片、3D动态图片、短视频等。与此同时,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超链接、地理位置信息等多媒介的新闻产品形态逐渐成为趋势。
随着诸多新技术、新媒介的涌现和应用,职业摄影记者不能仅仅局限于为报纸拍摄一些照片,必须主动了解新技术、新媒介的适用场景,尽量掌握与新闻摄影相关的专业技能,如新闻图片故事的采写、简单的视频采编等,做到“一专多能”,才能适应新环境下的采访报道要求。
另外,传统新闻摄影记者要主动融入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深入把握新环境下新闻影像的视觉传播规律,让自己的摄影作品更具传播力。
坚守有“温度”的题材和画面
有“温度”,就是用选题和画面的人性关怀打动人心。无论传播环境如何变化,人性关怀一直是全人类的主流价值观,有温度的新闻题材和照片总是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2015年6月5日傍晚,长江日报摄影记者陈卓用手机拍摄了《“东方之星”扶正出水》。这张照片在长江日报官方微博发布后,24小时内,阅读数超过5000万人次,不到48小时,阅读数突破1亿人次。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西方大通讯社同时向全球播发了这一照片。第二天,《华尔街日报》还将这张照片作为主打图片在头版头条刊发。
不同于直接展示灾难的惨烈、家属的悲恸、营救的紧张,这张图片拍摄了残阳晚霞中的沉痛哀思,构图方正、氛围肃穆,给逝者以尊严,慰生者以温暖,获得了读者的高度肯定。
除了在突发事件中选择有温度的“第二落点”,更多时候,摄影记者须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有温度的选题和画面。这要求摄影记者不能只关注摄影技艺,还要对社会日常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从中寻找到切合时代背景和人性关怀的角度。
2016年5月,新京报摄影记者陈杰把镜头对准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困难群众,发表了摄影报道《悬崖上的村庄》,引发了全社会对西南贫困山区的聚焦与思考。该报道以村庄上学儿童为切入点,更显关怀与温情,也更容易触动读者心中的柔软处。
拍摄“独家”的新闻图片
一直以来,在“新闻摄影”的定义中,视觉手段、现场纪实、传递信息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词。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在传媒不够发达的过去,摄影是大众认知外界的重要渠道,作为视觉信息的承载体,新闻图片的首要目的是传播新闻信息。然而,今天的新闻现场往往围聚着各种相机、手机,新闻现场的“独家”图片已不可能。唯有建立在思想观点和视觉表达上的“独家”图片,即主动表达观点、呈现形式独特的新闻图片,才能从视觉轰炸中胜出。
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赵青的《电视里的北京奥运会》获得体育专题类组照金奖。《电视里的北京奥运会》有别于新闻摄影的传统手法和一般思维对命题的阐述,它采用了类似于观念摄影的表现手法。②这组图片中的画面,没有夸张的视觉表现和戏剧性的冲突瞬间。这些没有观众入镜的日常电视画面如流水般平淡,却呈现出安静、疏离的统一气氛,“欲语还休”地探讨着北京奥运会、电视传媒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在众多北京奥运会的摄影报道中,这一观察视角别出心裁,彰显了作者个人的思考,更给予读者深入探索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艺术摄影手法出现在新闻摄影领域。有学者通过分析近年来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获奖作品,指出当下新闻摄影的新趋势:“在画面语言、创作观念、艺术手法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新闻摄影都表现出强烈的艺术化倾向,呈现出与传统新闻摄影完全不同的面貌。这与制图技术的日新月异、大众媒介的蓬勃发展、受众视觉素养的提升以及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关。”③
新闻摄影正尝试在传统记录、确证、传递的功能定位中,融入评价、阐释和审美功能,而后者恰恰是艺术摄影的常规功能。
强化个人品牌的营销意识
过去,职业摄影记者拍摄的图片大都只能在自己供职的媒体发表,由于版面有限,这些发表的作品只是其拍摄图片中的极少部分。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自媒体平台的兴起给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同时,这也给了职业摄影记者更广泛的展示空间。尤其当大量非专业、低水平的新闻影像充斥网络时,职业摄影记者完全可以凭借其专业优势,通过在个人社交网络上展示更具深度、更高质量的作品,树立个人的视觉影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扩大其所属媒体的影响力。
当然,由于个人作品与职务作品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通过新闻作品建立个人品牌的营销行为还须与摄影记者的供职媒体取得共识。
新闻视觉部门的坚守和转型
从纸媒时代跨入互联网时代后,传统媒体的摄影部门大都向工作内容更宽泛的视觉部门转型。当互联网传播进入移动阅读时代,传统媒体视觉部门的定位和工作又将经历一次重大的调整和变化。
近年来,传统媒体的视觉部门做出了不少有效尝试,例如坚守精品意识、加强选题策划和内容制作能力、引导公民摄影师参与新闻摄影、开发多元化影像产品,在多元化的移动互联网媒介上突出呈现自己的影像和声音。
坚守精品意识
庞大的公民摄影师和自媒体队伍极大丰富了新闻影像的即时供给,但同时,新闻影像也出现娱乐化、低质化的趋势。
今天,低质的“随手拍”新闻影像已过于泛滥。除了对即时性的考量外,读者出于审美、思考等因素,对优质新闻影像的需求也越发强烈。近些年,各大网络新闻平台纷纷推出自己的品牌图片栏目,征集高质量的新闻纪实摄影报道,例如腾讯的《活着》,新浪的《看见》,网易的《看客》等等,今日头条还投资收购知名图库东方IC。
必须看到,严肃而优质的新闻摄影报道依然是稀缺资源。新闻媒体视觉部门应当坚守精品意识,避免在新闻影像的即时性上与自媒体竞争,而要将自身力量集中在自媒体所不擅长的重大题材和深度报道领域,创作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像表现力强的优质作品。即使在冲突、灾祸等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视觉部门也可以凭借专业优势,准确把握“第二现场”作为切入点,对事件进行更深刻的观察和报道。
加强选题策划和编辑制作能力
摄影设备极度普及的今天,新闻影像的获取渠道十分丰富,摄影选题的策划能力和影像产品的编辑制作能力才是新闻视觉部门的核心竞争力。这要求传统媒体的视觉部门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策划和编辑团队,不仅能时刻把握时代热点和价值导向,同时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前方记者采集的诸多内容进行妥善编辑,并根据各传播媒介的不同特点制作形式各异的新闻摄影产品。
澎湃新闻2015年底推出的年终报道《一路向北》,就是新闻媒体策划执行重大新闻摄影专题的典型案例。《一路向北》向读者展示了中东难民大规模逃亡欧洲的历史性事件。澎湃新闻仅派出陈荣辉一名前方摄影记者,他在15天4000公里的行程中,完成了报道主体部分的图片和视频的拍摄、文字素材的采访。最终的新闻产品结合了文字、图片、视频、图表等多种表现手段,其策划、统筹、编辑、制作等支持团队多达十余人。
引导公众参与新闻摄影
传统媒体拥有采编力量、社会资源、公信力的优势,其视觉部门完全可以在新闻影像的组织整合上有所作为,尤其是引导公众摄影师参与摄影报道。这不仅可以扩大自身的新闻图片来源,还可借助公众摄影师和自媒体力量扩大报道的影响力。
实践中,借助公民摄影师的力量挖掘新闻线索已成为传统媒体视觉部门常用的手段。多家新闻媒体,通过搭建图片网站、微信公号、手机客户端等新闻网络投稿展示平台,联系、引聚了一批独立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例如,新华日报视觉中心建设了“视觉江苏”网,现拥有2600名签约摄影师,其中活跃摄影师400~500名。这些签约摄影师群体不仅每月为视觉中心提供万余张日常新闻图片,还成为中心策划摄影报道、举办摄影活动时不可或缺的力量。
探索开发多元化影像产品
为满足新传播环境下受众的多元视觉需求,越来越多传统媒体在坚持生产新闻摄影产品之余,积极开发形式多样的影像产品,以开放的心态探索新闻影像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将浙江日报视觉中心与浙江在线的视频部门进行整合,成立了全媒体视频影像部,把主要力量投入新闻视频产品的制作。
天津日报视觉中心依托自身保管完善的天津历史影像资料,建立了天津影像信息全媒体平台,包含了1861年至今天津城市发展所有重要历史节点的照片、底片及数码照片30余万张。基于历史影像资料库,该中心生产了历史图片系列报道、《历史照片背后的故事》系列视频,开发了2.5D历史影像动态图、着色老照片等形式的影像产品,还主办历史照片展览、出版历史影像书籍。
还有媒体将线上影像与线下活动相结合,让影像的影响力穿透生活。
都市快报创办了摄影网站“快拍网”及“快拍快拍”APP,通过名家讲座、设立工作坊、发现有情怀的摄影师等线下活动,打造有人情味的图片社区,以期实现新闻摄影人扶贫济困、为弱势群体鼓与呼的职业情怀。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则将影像作为其战略转型项目289艺术园的六大支撑产品之一,提供影像文化传播、影像内容生产、影像资源运营、影像产品营销等服务。
(作者单位:福建日报社)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任悦:《视觉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②梁力:《长进了的中国新闻摄影——解读第52届“荷赛”中国摄影师的获奖作品》,《新闻战线》2009年第7期。
③杨健:《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趋势解读——以近年荷赛获奖作品为考察对象》,《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