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媒体融合的起点是用户端融合

● 范建平 《 新闻战线 》(

    传统媒体的融合实践,实现了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多媒体发稿,多媒体处理,多端发布。但这只是媒体端的融合,不是用户端融合;只是供给侧融合,不是市场侧融合。媒体融合要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端的融合指导媒体端融合,以市场侧指导供给侧。

    媒体端融合     用户端融合     路径选择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传统媒体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那么,究竟是机遇更大还是挑战更大?

    挑战大于机遇

    个人认为,挑战更大。原因如下:

    资金问题

    媒体传播走向互联网,需要有持续的大投入,传统媒体普遍缺乏资金。各传统媒体有一些收入,但都不足以支持互联网应用的研发、持续迭代和运营推广。是否可以慢慢做,慢慢积累呢?不行!这个领域里有大量企业在用资金换时间,高速发展。慢慢发展,当你还在地面匍匐的时候,周边已经长起了参天大树!

    人才问题

    传统媒体的队伍结构是在传统业务模式上建构的。面对新媒体,队伍多有不适应,岗位存在缺失,结构不合理。要调整,问题来了:首先,不能适应的人员无处优化,得抱着背着;其次,优秀的采编人员容易被网络媒体挖走,从而成为网络媒体的培训基地;再次,营销、技术、管理等价值高的人员留不住,因为薪资水平太低;最后,自力更生培养人才,成本高,周期长,远水不解近渴。而且,对一个组织而言,最有效的队伍建设方式是引入,而不是培养。

    用户问题

    中国的商业类新闻平台没有采编权,只有转发权,它们努力整合全国的媒体内容,形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用户体验好的新闻聚合平台,产生了规模效应:无论PC端还是移动端,都吸引了网络新闻用户的绝大部分。反观传统媒体,自己直接拥有的用户在减少,需要把内容委托给聚合平台,才能获得较大的浏览量和传播范围。媒体如果没有了自己的受众,还算得上是媒体吗?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关乎传统媒体的地位、影响力和生存。

    基因问题

    传统媒体的业务模式、做事风格、管理机制、人员构成,都不能适应互联网业务的发展需要,不能基于互联网实现业务的创新,这是基因使然。这种基因正在阻碍着传统媒体真正走向互联网。

    机制问题

    其实,资金、人才问题都可以通过对接资本市场、引入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予以解决的。但是传统媒体很难做到,为什么呢?机制束缚是关键。引入资本,需要转企改制,改制是大动作,非常不容易实现。机制不变,超额奖励、团队持股等激励政策就没法实施。最终会发现,传统媒体所能创新的都是战术层面的措施,有一些量变,但无法形成质变。这样的措施形同挣扎。而今天的传媒,需要的是蜕变,就像知了,甩掉硬壳,才能从爬行蜕变成飞行,生存环境从地面转换到空中。

    上述五个问题,资金和人才问题涉及条件,用户问题是结果,而基因和机制则涉及传统媒体的本质属性,可以说一个比一个不容易解决。所以,我认为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目前,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大于机遇。

    当然,啥事都要辩证地看。挑战大于机遇,不是说没有机遇。要抓住机遇,需要看清形势,看到规律,有所谋划。

    怎么谋划?探讨两个问题:

    一是面对吸走了大量新闻用户的平台,传统媒体如何设定自己的角色定位,并设计出什么样的运营模式?

    二是媒体融合这条路的起点放在哪里?

    明确媒体定位

    今天,传统媒体正站在十字路口,有四个方向或曰四条路:

    做平台

    做平台的目标是吸引大规模用户。做成平台的关键要素有三点:

    第一是技术强。平台型的应用靠的是技术,以应用满足用户需求,提供很好的用户体验,为此需要有稳定的研发团队,先进的技术理念。这方面是传统媒体的弱项,肯定需要引入或合作。

    第二是营销强。互联网上的应用太多,要脱颖而出,谈何容易。营销推广非常重要,而且会烧掉大部分的投入。互联网的营销推广,传统媒体也没有太多经验。

    第三是大投入。做平台,在初期——这个初期可能是好几年,完全是烧钱。即使烧了钱,多数还是活不下来。在一个细分领域,真正站起来的一般也就三家,而且还是一家独大。传统媒体本身肯定没有钱可以烧的,如果要做,必须靠融资。

    总的来说,大多数传统媒体不具备做平台的条件,传媒市场也容不下那么多平台。

    做垂直媒体

    立足媒体的传统优势,选择一个细分垂直领域,做出行业最好的内容和服务,占住一个利基市场。这条路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比较现实,可以充分发挥原有的内容、渠道、人才等优势,而且投入相对比较小,竞争没有那么激烈,尤其适合行业类媒体。

    做内容供应商

    传统媒体都有内容原创优势,互联网新闻聚合平台都没有采编权,媒体可以凭借内容与平台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当然,内容版权的市场价值不高,卖不出钱来。广告分成呢?短期内也看不到像样的收入。媒体靠什么生存呢?如果能依靠内容的传播、品牌的提升、粉丝的积累,在粉丝经济方向上有所开拓,倒是值得一试。

    做集团

    如果上面三条路都不好走,不妨借力于媒体的身份、地位、经验和影响力进行融资,设立基金,投资新兴媒体,打造新兴媒体集团。传统媒体原有的内容、资质、渠道、政府关系等资源可以在集团业务中继续实现价值、发挥作用。

    找对融合路径

    谈论媒体融合,先要想明白的问题是,为什么媒体要融合?

    我们说媒体融合的时候,指的是图片、文字、声音、视频这些媒介形态在互联网上可以同页显示、同屏呈现,换句话说,原来单媒介的媒体可以跨界了。于是报纸开始提供视频新闻,电台开始提供图片新闻。结果是,传统媒体实现了媒体形态多元化,记者,多媒体发稿;制作,多媒体处理;发布,多终端传播。但是,审视这个过程,总觉得有一点问题:这样的媒体融合,大多是媒体端的融合。套用经济领域的概念,是供给侧融合,不是市场侧融合。从产品生产的逻辑考虑,媒体融合首先要确定目标用户与用户需求。互联网给了我们跨媒介的可能,我们能够给用户什么样的跨界产品和服务呢?然后才考虑需要对后端做什么样的整合和改造。这种整合和改造可能体现为记者多媒体采访、超级编辑部或者中央大厨房。而多数媒体在做内部融合的时候,还没有考虑用户端的融合问题,没有设计融合产品。

    不少互联网企业都在计划围绕自己的用户建立一个生态圈。买票、订餐、缴费、社交、购物、开车等方方面面的用户需求,都可以在生态圈内得到满足。这是用户端的需求融合。

    实现了需求融合,企业就可以不断挖掘用户价值,提高用户黏性,甚至建立起竞争壁垒,因为许多服务,比如照片存储、通讯录备份、网盘文档、账户资料等,是很难搬家的。我使用了一款航班管理软件,它居然帮我分析了我几年来坐飞机的记录:去了哪些城市、不同航空公司的比例、不同机型比例、多少次座位靠窗或靠过道,很有意思。而这些数据在一个生态圈内可以与我的其他行为相关联,横向分析,这才是大数据的意义。大数据绝对不是单指“大量数据”,而是指大量的跨界数据,或者我们可以造一个词:“融合数据”。

    小米卖的东西很多:手机、空气净化器、体重计、电饭煲、电视机、机顶盒、风扇、手环、网络收音机等等。若按传统划分方式,都不知道它属于什么企业。那么小米是做什么的呢?我觉得,它是做“用户”的。它要构建一个生态圈,把用户留住。这是真正的融合思路。所有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围绕用户而联,也为用户而联。在所有这些设备里,手机将是核心的信息终端,也是控制终端。

    物联网一旦兴起,一切设备都可以成为资讯终端。媒体需要琢磨如何把这些设备纳入自己的领地,打造一个把不同时间、空间、终端、信息形态、用户行为都融在一起的生态圈。

    反观今天的媒体融合,考虑了用户端的融合了吗?基本都没有!仅仅给用户提供多媒体呈现的资讯,这不是媒体融合的真谛。

    走媒体融合之路,首先肯定要有用户中心,记录用户的身份、需求和一切行为,并打通数据分析和挖掘。此后的一切产品和服务,都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其次,围绕用户,设计和提供不同时空、不同场景下的服务,把用户的资讯需求牢牢拢在自己的生态圈里。再次,想办法跨界到其他相关领域,扩大用户群,为用户提供多领域服务。同时,获取更多用户数据,依托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所以,在整合媒体内部资源的同时,更要紧的,是要从用户端考虑问题,尽早确定自己的目标用户及用户的核心需求和衍生需求,朝着生态圈的方向迈进。这个生态圈可以是自己建,也可以合作构建。

    归根到底,媒体融合的路径,应该是用户端的融合指导媒体端的融合,市场侧指导供给侧。这也是市场化生产的规律。

    总之,为了抓住机遇,传统媒体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想清楚定位,是做平台、垂直媒体、内容供应商还是做投资打造媒体集团;二是选择好媒体融合的起点,遵循市场规律,先从用户端、市场侧发起,反推到媒体端,再决定内部如何整合。

    (作者系国际在线总裁兼总编辑)

    责任编辑:建  文

媒体融合的起点是用户端融合
数据新闻产品趋于多样化
“MAGIC”对新闻智能生产的探索
报业视频业务的探索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