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日报力求从价值引领、精神塑造的高度把握文化报道,通过对文化名人的专访、对文化群体的梳理、对文化现象的提炼,反映极具文化品位和独特气质的城市面貌。
“文化”是当今的热词。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日益成为从政府到百姓的迫切愿望时,当文化强市、文化兴市等具体目标越来越成为共同追求时,作为主流媒体的地市级党报理应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引领人文精神的职责和使命。基于此,创刊于2016年8月的《葫芦岛日报·周末》始终坚守传承历史文化、引领人文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办报理念,着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新闻,努力开创地市级党报文化报道的新局面。
传承历史文化
对文化名人和文化现象的报道,体现着主流媒体的品格和气质。众所周知,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而那些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永恒的优秀品质正是在先进文化分子身上得以最直接和最鲜明的体现。两年来,《葫芦岛日报·周末》力求从价值引领、精神塑造的高度上来把握文化报道,通过对文化名人的专访、对文化群体的梳理、对文化现象的提炼,反映出其极具文化品位和独特气质的城市面貌。
以精细化为特征的“工匠精神”正在成为文化创造的主流。“工匠精神”与“文艺精品”的血肉关联也延伸到了文化领域。大凡能工巧匠,无不出自坊间。而对这个优秀的充满正能量的文化群体的关注,正是主流媒体文化新闻报道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葫芦岛有很多民间文化工匠,例如专门制作修理小提琴和京胡、赢得专业人士高度赞誉的60岁退休工人石杰,师从中国文玩界名家秋人、潜心学艺四载、凭着高超的微雕技艺成为“中国斑竹扇骨创意雕刻第一人”的高征,淬火巧手打造金镶玉的于德水,等等。他们精湛的技艺和对艺术的孜孜以求令人赞叹。为了弘扬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对这个文化群体进行了及时关注,完成了系列报道《为滨城文化工匠点赞》,受到读者一致好评。
家庭是社会文明教化的重要课堂。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印记,最能引起读者思考与共鸣。2017年2月,我们精心策划的孝道文化建设系列报道,寄托了当地群众的人文情感,彰显了葫芦岛人执著的传统文化追求。其中,《因感恩而孝敬 因孝敬而圆满》《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风清气正 润物无声》《香风习习扑面来》《缕缕书香润心田》等报道,通过一个个温馨感人的故事,对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做了完美诠释。孝道故事传递了人间温情,透过家风、家训折射了家国情怀,展现了家庭、家教、家风对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彰显艺术品质
有情怀的文字是有温度的,有温度的报道才有感染力,才能平易近人地传达出媒体的价值取向,从文化层面给予受众精神上的激励和满足,使读者在共鸣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对生命的尊重,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城市的艺术品位。
百家争鸣,群星闪耀,众多的文化名人是葫芦岛这座城市最珍贵最骄傲的财富。这些文化名人或为艺术领域的翘楚,或是民间绝活的高手。两年来,《葫芦岛日报·周末》第四版文化名人专版推出了著名书法家魏哲、画家王元石、摄影家解江波、作家闫耀明以及民间艺术家张福良等几十位文化名人,每个名人的专访都用整版刊出,既讲其艺术成就,也展现出他们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这些文化名人的艺术风采和品质是葫芦岛人文精神的最好注解。对文化名人的大篇幅报道,强化了对葫芦岛城市精神的塑造和弘扬,也体现了主流媒体的品格和文化气质。
塑造城市精神
对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会让历史和传统文化焕发光彩。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地域文化,对本地读者而言,一定是熟悉和亲切的,是雅俗共赏的,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对外地读者而言,一定是陌生和新鲜的,是赏心悦目的,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正是基于这一点,《葫芦岛日报·周末》不断选取新的报道角度,挖掘历史故事新的文化内涵,多次组织新闻策划活动,从当地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上做文章,使报纸不断出新出彩,办出自己的特色。
去年七一前夕,在组织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的报道时,一条有关红色记忆的新闻线索进入记者视线。1932年,在葫芦岛市绥中县大台山一带,四十八路义勇军司令郑桂林率领队伍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战斗精神。后人为了纪念那段红色历史,几十年来自发或有组织地收集有关当年义勇军抗日的资料和文物,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抗日义勇军纪念馆,目前纪念馆已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围绕这一线索,记者对当年的那场战争和纪念馆馆藏文物的收集整理过程进行了深入采访,挖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以及其背后的感人故事,写成报道《义勇风云今朝忆》。许多读者看完报道后,前往义勇军纪念馆参观,并在留言簿写道:缅怀先烈,砥砺前行。
葫芦岛历史文化基础深厚,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少传统文化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自去年10月开始,我们精心策划了一组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项目巡礼报道,对戏曲、唢呐、武术、书画、满族刺绣、剪纸、皮影戏、霸王鞭等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项目,用整版的篇幅进行图文并茂、生动鲜活的集中展示。其中,《于老船木中倾听大海的声音》《建昌水煮干豆腐的老味道》《羽毛玫瑰香飘世界》《百年皮影戏后继有人》《让百姓享受正宗美味》等十多篇报道,梳理和盘点了葫芦岛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资源在文化品牌的建设中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塑造了城市的鲜明个性,打造了城市的文化品牌。记者通过深入的采访,从朴素、本色的生活中寻找这些文化瑰宝,使葫芦岛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世代绵延。系列报道见报后,读者直呼“看得过瘾”。
葫芦岛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并加大文化元素的投入,得到了百姓的认同和称赞。例如在老城区改造建设中打造文化书法一条街。这条街以古朴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道文化、中国梦等主题内容为特色,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向过往的行人展示城市的文明和底蕴。这条街以整齐的商铺,或遒劲、或俊朗、或飘逸的书法匾额,昭示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内涵,吸引人们的驻足浏览,阅读感悟。我们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对文化书法一条街以书法牌匾和文化长廊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百姓崇德向善的做法予以关注和报道,写成稿件《因为一条街,爱上一座城》。这篇稿件从一条街的小视角,展现了葫芦岛市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注重文化品位提升,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大主题。文章见报后,得到广泛好评,并荣获2017年度辽宁新闻奖一等奖。
(作者系葫芦岛日报社周末部主任)
责任编辑:武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