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重大主题的短视频报道

张洪伟 《 新闻战线 》(

    用短视频为重大主题报道服务,需根据题材、目标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策略,主要包括突出短视频的故事性、创新短视频的表现形式、用小角度反映大主题、用事实打动人、做好短视频的关键前30秒、注重以情动人等。

    短视频     重大主题报道     讲故事     以情动人

    在短视频用户规模高速增长的态势下,媒体进行重大主题报道须借助并发挥好短视频的作用。当然,要想用短视频为重大主题报道服务,还要根据新闻题材、报道目标采取不同的策略。

    突出故事性

    重大主题报道往往是宏大叙事,个性化叙事和生活叙事相对较少。短视频最长不过几分钟,但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好故事,就能为重大主题报道添彩。可以说,讲故事是短视频表现重大主题的必要策略。

    要想讲好故事,就必须处理好人物、情节、悬念等要素。在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腾讯发布了抗战主题短视频《一颗子弹》,可谓短视频的上乘之作。作品在刻画人物、展开情节、再现细节、设置悬念等方面表现出色。视频开头,一位男士正在机场过安检,这时被发现行李中有一颗子弹、一块砖头、一块印着血色手印的布,让观众产生悬念。原来他是收藏抗战纪念品的樊建川,并由此引出一位抗战老兵的人生故事。故事虽然短小,但情节丰满,抗战老兵的人物形象也通过其铿锵的话语、坚毅的眼神得到充分展现。3分16秒,没提主旋律、没说正能量,却直指人心、令人难忘,一个宏大的抗战主题就这样通过个性化叙事表现了出来。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说:“大家平时一听到‘主旋律’这三个字就头疼,话题太大!如果把大话题转化成故事、再引入一些细节呢?”①讲好故事是新闻人的必备技能,在运用短视频进行重大主题报道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创新表现形式

    新闻传播已经从“人找信息”变为“信息找人”。只有让群众喜闻乐见,才能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否则,即使再有内容的新闻产品,也只能曲高和寡,甚至被束之高阁。创新短视频的表现形式,是媒体当前的必修课。

    对于短视频来说,从画面、语言到整体风格,只有跟上新媒体发展的脚步,获得群众的认可,才能为重大主题报道做出贡献。2017年6月,为了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新华社推出的粤语动画版说唱神曲《一国两制》刷爆了朋友圈。当女声唱到“说到香港,更要记得20年前那一天,我们降下了屈辱,升起了主权!”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歌词,让人热血沸腾;而旁白的男声用说唱介绍“一国两制”的常识,进行知识普及。这样的形式,对于受众尤其是年轻人来说,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2017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人民网推出2分钟动画短视频《“剧透”2017全国两会》,将实景与虚景相结合,模拟实现AR效果,用新形式展现了两会的主要看点。一经推出就受到追捧,不到一天在新浪微博的阅读量接近50万,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的点击量达53万,在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头条号推荐量超200万次。

    这些作品融合了照片、动画、旁白、音效等多媒体元素,在表现严肃主题时采取了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得重大主题报道“润物细无声”,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教育和启发。这样不露痕迹的传播,应是重大主题报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小角度反映大主题

    著名记者、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曾把选择新闻角度喻为“挖矿”,他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床,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更准确、更鲜明地表现这些价值。”②做短视频报道也是这样,找准了角度才能迅速挖掘出新闻价值,为主题服务。

    重大主题往往抽象性、概念性较强,要想用短视频做出好的作品,就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尽量变抽象为具体。2015年,“复兴路上”工作室作品“跟着习主席走”系列所选的角度和切入点就比较巧妙。例如,短视频《跟着习大大走之英国篇》,讲述了两国在教育、足球、企业等领域相互交流的小故事。正是通过这些平凡的小故事,反映出了中英外交关系的大主题。2017年全国两会前,为了纪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考3周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短视频《春光的春光》,通过兰考县养鸡户闫春光3年来生活的变化,反映了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下,一个县和一个省的脱贫攻坚故事。这部作品是小切口大主题的一个典型。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就必须确保细节的真实生动。决定主题报道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对宏大的主题进行细节化处理,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一个个权威的数据、一段段生动的对话来打动人心。③当《跟着习大大走之英国篇》结尾处成都龙江路小学分校学生鲜博文说“习大大,替我给卡梅伦首相问个好,我见过他”时,我们忍俊不禁;当《春光的春光》中闫春光发自内心地说“俺想托大河报给总书记捎句话,俺家已经脱贫了!”时,我们怦然心动。这些细节,为表现大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用事实打动人

    对于新闻作品来说,“明示结论”和“寓观点于事实”是常用的两种形式。然而,随着文化水平的提升和主体性的增强,受众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了解来认识问题,对“明示结论”的做法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短视频在表现重大主题时,不能简单说教,最好能通过展现事实来影响受众。

    对于“寓观点于事实”,西方人可谓驾轻就熟。2017年11月特朗普访华,中美两国元首夫妇在故宫博物院宝蕴楼茶叙时,特朗普使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外孙女阿拉贝拉的视频,她会用中文演唱歌曲、背诵《三字经》和古诗。这段看似随意展示的视频,所传达的意义是明显的——美国总统的外孙女中文这么好,这本身就是在讲述中美友好的大主题。2016年7月,中国共产党迎来95岁生日,“复兴路上”工作室推出系列微电影,通过5位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反映了9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历程。这也是“寓观点于事实”的成功案例。

    一直以来,我们的新闻媒体习惯于说教,而在用事实打动人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其实,胡乔木早在1946年就曾说过:“我们往常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要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是因为每个叙述总是根据着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接受叙述中的观点。”④70多年前的这段话,对于启示我们如何通过事实来影响群众,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做好前30秒

    短视频的前30秒,相当于文章的导语。当前网上资源非常丰富,受众的选择多种多样,注意力很难集中。开头部分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短视频的生命力。如果一段短视频不能在开始的30秒之内吸引人,可能就会丧失多数观众。

    在设计短视频开端的手法方面,各家媒体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设置悬念,是常用的手法之一。十九大前夕,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了短视频《中国的红色梦想》。影片开头叙述了90多年前一位年轻人在奋笔疾书,误把墨汁当红糖,吃得满嘴是墨而不知。当观众看到这里时,悬念就产生了,他是谁?他在写什么?这个年轻人就是正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由此切入,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发展的历程。另外,使用蒙太奇手法,把故事进行碎片化处理,从而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也是短视频获得精彩开端的手法。2017年12月13日,腾讯为国家公祭日推出的公益短视频之一《致敬天津抗战老兵》,在开头就是用蒙太奇的手法进行剪辑,将不同人的背影和环境进行组合展现,同时字幕上打出文字“他们没有筑起这些高楼/他们没有搭建这些桥梁/他们没有构建这片繁华/但曾经/他们守护了这里/因为他们/我们才有了土地上的高楼/这就是他们的丰碑”,然后推出大标题“致敬抗战老兵”;伴随的画外音先是低声吟唱,然后是震耳的枪炮声。以这样的手法开头,成功地吊起观众的“胃口”,很好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当前,短视频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娱乐化趋势比较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用短视频反映重大主题,就必须提高短视频的制作水平,尤其是开头的“三板斧”如何,对于能不能把主流价值传达给受众,起着关键的“入口”作用。

    注重以情动人

    以情动人也是做好短视频的重要策略之一。学者喻国明认为:“在社会沟通和舆论引导中,‘晓之以理’远远不如‘动之以情’,争取人心是舆论工作的第一要义,只有解决了立场问题,才能谈得上舆论引导问题的解决。”⑤的确是这样。随着受众思想的多元化,有时引经据典讲道理,效果并不理想;如果短视频能够以情动人,直接触动人心,达到的效果可能比讲道理更好。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新华社于2016年6月推出微电影《红色气质》,从一个女儿(瞿秋白的独生女瞿独伊)对父亲的怀念和回忆讲起,再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优秀共产党员的群像——瞿秋白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赴刑场,从容淡定、视死如归;李大钊、方志敏、叶挺、左权面对牺牲时大义凛然、忠诚不渝。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故事,让人看了之后很难不为之动容,很难不在思想上受到影响,这就是情感的力量。

    使用短视频做主题报道,绝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以势压人,而应该提高叙事技巧、革新视听语言,用作品中的感情力量拨动观众的心弦,使之产生共鸣,在不知不觉中被打动、被影响,从而在认知、态度甚至行为上发生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短视频将是下一波流行应用的风口,在信息传播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传统主流媒体来说,这是机遇更是挑战。

    一方面,用好短视频报道将成为媒体的必备能力。在进行重大主题报道时,短视频绝不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而是具有重大传播作用的“利器”。为了能够更好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群众的心里,主流媒体必须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创新短视频报道的策略,充分发挥短视频的作用。

    另一方面,传统主流媒体在短视频领域想要迎头赶上,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当前,短视频的头部阵营已经初步形成,秒拍、快手在短视频移动全网用户渗透率方面占据了优势。更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腾讯、阿里、今日头条动辄几十亿地在短视频领域“砸钱”,在技术、人才等方面抢足了风头。对传统主流媒体来说,技术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基础也难以和BAT企业比拼,如果错过了短视频发展的时间窗口,就很难有机会搭上车了。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白岩松:《白说》,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124页。

    ②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

    ③王昱:《全媒体环境下主题报道的创新路径》,《新疆社科论坛》2016年第5期。 

    ④《胡乔木传》编写组:《胡乔木谈新闻出版》,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⑤喻国明:《网络舆情治理的基本逻辑与规制构建》,《探索与争鸣》2016年10月。 

携手共建主流价值的“丝绸之路”
新媒体编辑的素质培养
文化综艺节目的融合创新之路
重大主题的短视频报道
如何冲出“塔西佗陷阱”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路径优化
SoLoMo传播模式下都市报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