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加快视频业务发展 推动报纸融合转型

孙 晔 《 新闻战线 》(

    平面媒体做视频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机遇与危机同在,出路在创新实践中求。中青报2016年开始重视发展视频业务,中青报·中青在线融媒体工作室形成了“1+N”矩阵,推出多档视频新闻节目,分别与多家单位合作开展视频直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媒体融合     视频新闻     视频直播     短视频

    视频业务在中国青年报全媒体传播生态圈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丰富了纸媒报道形式,拓展了传播链与产业链,强力助推了报社全媒体融合转型。

    打造特色视频栏目,提升全媒体传播力

    从2016年开始,中国青年报在一系列重大事件报道中以图文报道和视频直播为核心,制作网站专题、微刊杂志、微信特辑、微视频和H5产品等多种报道样态,初步形成了全媒体、立体化的传播态势。

    十九大期间,中青报每天推出视频节目《共青团新闻联播之十九大特别报道》,获得网民好评、点赞,视频新闻《维和部队关注十九大》上线不到3小时,微博点击量即突破600万。2018年两会期间,中青报原创的视频产品达到49条,总点击量超3000万,是2017年两会视频类节目点击量的15倍! 

    成绩的取得有一个培育过程。自2016年以来,中青报的视频业务逐步进入“快车道”,在内容制作、节目质量、传播效果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建成集采、编、播于一体的专业视频部门——中青在线视频部,拥有航拍、VR、专业演播室等技术和设备。报社多数采编部门都培养了具有视频传播技能的记者,专业视频部门与新闻采编部门合作密切。近两年,中青报陆续推出了以下视频产品:

    专题类视频栏目——《暖闻周刊》。中青报2016年1月开设第一个全媒体专栏《暖闻》,每周一期,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关注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已推出《杨绛:最美大先生》《轮椅上的极限人生》《在无声的世界里舞蹈》等100多期视频报道,点击量累计3000万,与相应的文字报道、H5产品等相配合,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周播类新闻节目——《共青团新闻联播》《高校新闻联播》。为更好地服务于共青团工作,中青报推出《共青团新闻联播》视频节目,每周一期,播报共青团最前沿的工作动态。2017年,团中央正式将该节目纳入共青团中央官微,作为重点栏目推出。

    周播新闻《高校新闻联播》追踪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议题,风格活泼、内容“有料”。借助校园媒体力量,形成“校园记者采集→编辑中心派题→编辑中心制作→多平台分发传播”的创新模式,同时实现对校园媒体的扶植。在拓宽推广渠道方面,与视频网站建立优质内容推荐机制。

    人物类短视频纪录片——《出彩90后》。这是中青报配合团中央宣传部进行文化产品制作,重点承接的一档视频栏目。通过短视频的方式为年轻人发声,发掘90后为梦想所做的坚持与努力,传递90后青春正能量。已制作上线16期,各平台总播放量超过3500万,单期节目《出彩90后宣传片》《天府焊匠》等被人民日报官微、央视新闻等转载;《90后调车长》《90后大山里的天使》等节目得到中组部微信公众号“共产党员”转载推荐;《出彩90后》栏目入选中央网信办2016年度“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项目;单集节目《绝壁舞者》原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专项资金扶持,还获得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大赛优质奖。

    聚焦新闻热点和重要节点的短视频。中青在线视频部注意挖掘报社强大的内容生产潜力,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和突发事件中,与新闻采编部门紧密配合,用短视频发声和记录历史。2017年九寨沟发生7级地震,前方文字记者用便携移动设备将采集到的视频资料第一时间发送回北京,中青在线视频部迅速将这些视频素材制作成短视频,上传到各大网络平台。

    配合一些重要时间节点推出的原创视频产品也很出彩。2018年元旦推出的《青年,总书记有话和你说》视频作品,摒弃说教般的解说词,采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语的原声,匹配温暖而奋进的音乐,画面以9:16的尺寸为标准,更加突显视频人物,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借力视频直播,探索报道新形式

    2016年被称为中国视频直播元年,中青报踩着这一时点,与“北京时间”合作,成立联合编辑部,共同打造新闻产品《北京时间·中青报》,主打新闻类的视频直播。双方进行了多次大型联合视频直播报道,包括G20杭州峰会、“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天涯共此时”中秋晚会直播等。

    G20峰会直播。2016年9月中国举办G20杭州峰会,中青报与“北京时间”携手,实现了对G20杭州峰会的58小时不间断直播,点击量达到3723.3万,访问人数达974.5万。

    “端午?中国风”大型直播。2017年端午节,由中央网信办移动局指导,中青在线牵头,联合映客、花椒等十家大型直播平台,举办了“端午·中国风”大型网络直播活动。据统计,各平台直播共计25596场次,参与主播近2万人,参与网民数达2.6亿,点赞量5054万次。

    “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强国一代有我在”等网络直播。2018年1月1日,中青报联合北京团市委和中铁哈尔滨局、北京局等单位,发起持续3小时的大型网络直播——“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强国一代有我在”活动,展现新年第一天青年劳动者的风采。活动当天还发布近10篇即时网稿及多条短视频,进行二次传播,将青年人的奋斗故事、对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的理解、对新时代的期许呈现给屏幕前的网友。

    此外,“一带一路”高峰论坛、2017年全运会、2018年冬奥会等,中青报均进行了视频直播。可以说,视频直播已成为中青报大型活动报道的一种生产样态。

    加快发展视频业务,推动全媒体融合

    随着网络视频的普及,用户的媒体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视频新闻越来越受欢迎。报纸要发展视频,需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发展视频业务有优势也面临诸多问题。中青报发展视频业务,有优势也存在弱项。作为党报和团中央机关报,拥有政治优势和组织体系优势;创刊67年,在青年中有广泛影响,拥有权威性和知名度;在高等教育等领域深耕多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KAB全国创业教育已具规模,加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渠道优势明显;两年多的视频实践探索,已取得初步成绩和可贵经验,这有利于我们打造出高品质的视频文化产品。但是在发展视频业务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不少问题:视频业务的品牌价值亟待提升;盈利能力较弱、营收方式单一;规模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受机制体制束缚,缺乏对团队的有效激励等等。

    中青报媒体融合到了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报社对视频业务的投入不断加大,视频的形态、题材也迅速扩展,为视频业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面对日新月异的传媒环境,中青报正在进行多方面改革。“全媒体融合改革促发展”,正在成为共识。

    2017年,形成了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融媒工作室为核心的“1+N”融媒工作室矩阵,各工作室特色鲜明,以精品化为原则,每月至少出品两个优质融媒作品,每个作品须为社内三级以上传播。作品形式包括H5、视频直播、微视频、动漫、VR等。2017年8~12月推出近500个作品,单个视频作品最高点击量上千万。

    一些文字记者开始业务的逐步转型。“陈婧融媒工作室”由中青报国际部记者陈婧于2017年8月牵头组建,目前已成熟的产品线包括新闻直播及采访小视频。他们还策划了与一些商业网站的合作,开发一档面向青年群体的国际话题小视频。

    加大视频节目的推广。今年两会期间推出的《曹林说会》视频节目,总共11期,点击量和转发量近1600万,单期最高400万。这个节目得益于对外推广运营,根据每一期节目内容,分别推送给不同的商业平台,实现了栏目传播价值的最大化。

    尽管平面媒体发展视频面临很多困难,但两年多的实践让我们增强了信心,中青报的良好品牌、体制机制优势、编辑记者的创新精神,将有力地推动视频业务和全媒体事业迅速发展。

    (作者系中青在线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 建  文

算法推荐的风险防范和导向管理
党报视频化的探索与思考
加快视频业务发展 推动报纸融合转型
短视频行业发展新趋势研究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