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制作团队,联合科研机构,采用人工智能和人类双重评分系统,探索科技与音乐的深度结合。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制作的《渴望现场》一经推出,观众好评如潮。在综艺节目同质化愈发严重的今天,唯有创新才是发展的根本, 《渴望现场》做了很好的示范。
《渴望现场》 音乐选秀节目 人工智能
机器人首次参与选秀评判引发关注
《渴望现场》是由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推出的中国故事主题音乐竞演节目。节目组与中科院合作,在歌唱节目中首次引入人工智能评分系统,以“科技+音乐”的创新组合方式为歌唱节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渴望现场》节目分三个阶段,分别是听音初识、联合对战和终极对决,对应赛制为108晋36,36晋18,18晋9,最后决出总冠军,获得节目组为其打造个人演唱会的机会。
听音初识阶段,3人一组合唱歌曲,人工智能评分系统“小渴”打分超过80分时,选手才有机会走出歌咏亭,同时接受现场5位制作人的点评及打分,最终胜出的选手成功晋级36强,参与下一轮的角逐。
联合对战阶段,“小渴”将选手分为18个小组,每组两人合作演唱歌曲,只有两人同时达到85分,才可走出歌咏亭,否则一起淘汰。
终极对决阶段,则将上一轮获胜的小组2人作为竞争对手,只有“小渴”给出的分数达到90分时才可走出歌咏亭,“小渴”给出的分数,加上现场制作人的打分,决出9强,在随后的总决赛中,分数排名前5的选手根据制作人的打分决出胜负。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评分系统“小渴”是一大亮点,选手能否晋级是以“小渴”给出的分数为基础,这样的设置不仅保证了比赛的公平,也增添了神秘感与紧张氛围。
节目同质化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我国歌唱类电视节目起源于1984年创办的《CCTV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2005年,湖南卫视播出的《超级女声》正式开启全民娱乐选秀风潮,随后歌唱选秀类节目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大火,因“导师盲选”的新奇方式获得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歌唱选秀节目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弊端,选秀节目同质化严重引发观众审美疲劳。
类型大同小异,同质化严重
国内歌唱类选秀节目同质化严重。以《中国好声音》为例,节目大火之后,引发各大节目制作方效仿,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北京卫视《最美和声》、安徽卫视《我为歌狂》、湖北卫视《我的中国星》等歌唱类节目陆续开播,一时间“百花齐放”,令观众应接不暇。许多节目在编排风格、环节设置乃至节目名称都雷同,同质化严重也引发监管层注意,2013年7月24日,广电总局发布“限歌令”,对歌唱类选拔节目实施播放平台与数量的调控措施,避免电视节目形态单一。
以引进海外版权为主,缺乏原创性
《中国好声音》以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为蓝本进行本土化改造,获得成功之后,引入海外优秀节目版权的做法被其他节目制作方效仿。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原版为韩国节目《I am a Singer》,安徽卫视《我为歌狂》,原版为荷兰节目《Mad for music》,上海卫视《中国梦之声》,原版为美国节目《American Idol》……仅2013年就有十几档引入海外版权播出的歌唱类节目。为降低节目运营风险,引入国外优秀版权的做法无可厚非,但过度依赖国外节目版权,不加吸收利用的“拿来主义”只会损害本土原创节目创作热情,而对于本国观众,国外成功模式不一定奏效,在众多歌唱类节目中,仅《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获得成功,凸显了歌唱类节目原创性不足的困境。
弱化音乐元素,难以保证比赛公平
对于歌唱类选秀节目而言,节目收益与收视率成正比。但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想要取得观众注意并非易事,有的歌唱节目为了让节目更有“看点”,或大打苦情牌,通过讲述参赛选手的悲惨经历博取观众同情,或通过节目流程设置引导导师开展“抢人大战”,满足大众猎奇心理,甚至有节目为抢夺稀缺的明星资源,邀请在音乐领域并无相关经验的明星担任晋级导师,降低歌唱节目应有的水准……刻意制造看点和矛盾为节目赚足了眼球,本应为主角的音乐评选环节却变得不那么重要。相关赛程设置过分迎合市场需要,严重损害了歌唱类晋级节目的公正公平,同时也不利于未来良性发展。
“科技+文艺”的创新性分析
《渴望现场》将“科技”与“文艺”相结合,利用高新技术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节目观看体验。
人工智能评分系统“小渴”是《渴望现场》节目的核心亮点,由节目组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利用后者的研发成果,根据节目组流程需要开发而成。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算法,让计算机分析海量优秀音乐作品,根据音乐专家的评分数据,从音准、音域、调性、节奏、语感、乐感这六个专业角度,使系统学习专业优秀音乐作品与音乐评判标准之间的关联,从而形成一套专业的优秀音乐作品评判体系,只有“小渴”给出的评分大于设置的相应分数才能算作通过节目筛选。同时,这套系统能够随着接触样本的扩大进行自我完善,保证时时更新。
在众多的歌唱选秀类节目中,《渴望现场》独辟蹊径,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以“小渴”的评分作为筛选参赛选手的基本标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节目的公平。在比赛现场,只有“小渴”的评判在一定分数线上,参赛选手才有机会走出迷你歌咏亭,否则将直接被淘汰,这一核心环节的设置,回归了歌唱类节目最重要的音乐元素,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节目流程的公平公正。此外,5位制作人手中各有3分,在“小渴”给出的分数基础上对选手表现进行投票,作为节目正常环节的补充。
《渴望现场》引入人工智能评分系统作为评判选手首要标准,对节目而言是创新之举。首先,从节目制作者角度出发,以“科技+文艺”的组合方式,不仅可以在节目设置环节弥补人工的不足,带来科学公平的评价体系,更有可能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将“科技”这一元素作为节目的核心亮点展现,如 “AR主持人”“个性定制节目”等,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另外,《渴望现场》也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创造性地使用科技工具,往往能够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达到意想不到的节目效果。
通过人工智能的加持,《渴望现场》保证了比赛的公正、客观,让音乐回归初心。而竞演者的作品也成为“小渴”大数据库内容的一部分,为“小渴”的更新和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虽然《渴望现场》节目为创新歌唱类选秀节目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以人工智能评分系统作为评判规则过于单一,用分数量化选手的歌唱表现是否准确存在疑问,音乐作品代表的人类情感比较复杂,科学的数据衡量手段与个体的歌唱表达之间的平衡尺度难以把握;其次,节目流程设置难免落入俗套,以人工智能评分系统为主要卖点的环节纵然制造了一定的惊喜,但更偏向于形式,节目也与其他歌唱类节目一样,设置了讲述参赛选手的成长故事及5位制作人点评的互动环节,节目的宣传点更多集中在选手的故事而非音乐。《渴望现场》能否成为歌唱类节目的经典,有待市场和观众的双重检验。
本论文参与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6JGB480,项目承担学校: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项目名称:《传统钢琴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的可行性探索与研究》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责任编辑:郭潇颖
参考文献:
①袁靖华:《电视节目模式创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
②余瑾毅、吴龙胜:《浅析我国电视节目模式引进现状——以2013年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为例》,《传播与版权》2013年第6期。
③黄兆函:《歌唱类节目同质化现象及其文化影响》,《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