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以专业化听评促进质量的提升

——以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为例

● 尹 远 陶 敏 《 新闻战线 》(

    摘要:评节目,要善于抓典型,让好的典型发挥示范引领效应,让差的典型起到警示作用。典型要抓得准,有针对性、代表性,要从个性特征入手,找出带有普遍意义和规律性的东西。

    关键词:内容听评     专业化     节目质量

    开展内部听评工作,是对广播节目进行监督的有效途径,对改进工作,促进节目质量提高,更好地发挥广播的各项功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少广播媒体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不到位,认为听评工作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可有可无或者弄一两个人作摆设,随便听一听就了事。

    其实,听评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是整个广播节目生产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业务部分,理应通过专业机构的正常运转、专业人员的有效工作,按照专业标准,运用专业方法,高质量地完成。

    建立健全听评工作机制

    四川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有两套广播节目,即FM88.5新闻综合频率、FM91.0对农广播(汽车电台)。开展听评工作已有十余年,经过不断总结完善,建立健全了比较有效的听评工作机制:听评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台领导、各部门(频率)负责人、专职听评员共同组成;听评工作由台总编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专职听评员每天对两套广播节目进行实时监听,听评委每月集中听评一次,总结分析一个月的节目运行情况,肯定成绩,梳理存在的各类问题和出现的差错,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对节目按A、B、C三类评定等级,与奖惩挂钩。听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节目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整体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要做好听评工作,使之产生良好的实际效果,没有机构、制度、人员上提供的保障,是不可能的。

    建立健全有效的听评工作机制,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听评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具体工作中抓落实。听评工作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建设,是牢牢把握广播宣传工作的正确舆论导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增强新闻传播针对性的有效途径,是广播接受监督、加强自律、改进工作、提高水平的重要手段。实际工作中,不能应付了事。如果随便设一两个听评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随意性强,听评工作也就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提高听评员的综合素质

    专职听评员队伍建设是做好听评工作、提高听评工作专业化水平极为重要的环节。没有较高素质的听评员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听评工作。四川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的专职听评员人数由少到多,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最初仅一人,而且是一位从事音乐编辑的同志,听评面较窄,主要监听语言文字方面的差错和节目播出的情况,作用不显著。目前,专职听评员已经发展到4位,都在播音主持和新闻采编岗位工作多年,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较为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听评工作的效果显著提升。总结多年的听评工作,我们认为,听评队伍建设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要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精神要吃得透,把握得准;明确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了解工作实际以及当地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并用以解决听评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增强业务技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方针,熟悉采编播业务和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看问题,准确把握节目内容和节目形态的基本特点,善于分析判断节目质量的优劣所在,提出专业的意见建议。 

    扩大知识面。对节目涉及的文史哲、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的常识以及当前各个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要懂,能够准确判断正误。听评广播节目,尤其要注重掌握一定的文学、音乐、交通、旅游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广播节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做到一听即能听出有没有毛病。

    锻造思想素质。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听评客观公正、全面准确,不以个人好恶论事论人,不以片面观点夸大其词;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耐得住平凡和寂寞,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天的监听工作。要敢于大胆开展批评,指出错误和问题不怕得罪人,同时勇于自我批评,不回避局限性,虚心接受意见,纠正失误,弥补自身的不足。

    系统全面把握监听内容

    听评工作,顾名思义,也就是监听节目、评议节目。监听节目要解决好“听什么”的问题,评议节目要解决好“怎么评”的问题,这是两个密切关联的部分,前者涉及监听内容,后者涉及评议方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方面的工作都必须做好。听评工作的专业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按照新时代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对广播节目各项功能的发挥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考察。要在“听什么”和“怎么评”这两方面达到专业化水平。

    先谈监听内容即“听什么”的问题。如果按照不同的类别细分起来,“听什么”涉及方方面面,从节目导向到语言文字,从思想内容到主持技巧,从节目定位到节目格调,从节目设置到内容编排,从节目特色到社会效果,从思想性到可听性,从指导性到贴近性,从针对性到时效性,从知识性到趣味性,从内容质量到技术质量……林林总总,可以列出数十项之多。如果化繁为简,归纳起来不外乎从两个大的方向去把握:一听“对不对”,找出差错,二听“好不好”,发现问题。

    全方位把握各类节目的导向。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导向是新闻的灵魂。监听节目,要把导向作为重点,放在首位,对所有节目的导向进行全方位监督。新闻类节目、专题节目重点在政治导向、政策导向方面;社教类、文娱类节目要注意思想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文化导向、审美导向、知识导向等方面的问题;服务类、广告类节目着重在生活导向、消费导向方面;谈话类节目的导向涉及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特别要引起重视。有的主持人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理论水平欠缺,往往通过表达片面的言论、似是而非的观点,造成政治错误。

    重点关注节目的思想内容。广播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归根结底在节目内容建设,而节目内容建设“永远在路上”。监听工作要花大力气持续考察节目的内容质量。要看节目有没有思想性,是不是具有时代精神,能不能给人以思想启迪,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些思想平庸或缺乏深度的节目往往削弱广播的影响力,造成听众的流失。如果节目格调不高,过度娱乐化,盲目迎合少数听众的低级情趣,充斥低俗庸俗媚俗内容,其负面影响,实际上也是一种导向问题。

    注意审视节目的定位、设置和编排。监听工作中要重视对节目定位的观察,首先是频率整体定位把握得怎么样,节目架构是不是失之于偏,应该有的节目类别是否有所缺失;其次是主持人对已经有明确定位的节目把握得准不准,节目具体内容选择有没有“走调”“跑偏”的现象。节目设置方面,是不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做到与时俱进,适时进行调整,要跟进考察,及时提出建议。此外,节目的时间点设置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是不是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节目社会效应,便不便于收听等等,也要能够通过监听发现问题。节目编排,要看有没有体现节目的意图和主题,有没有章法,有没有技巧,内容上是否做到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顺序是否恰当,等等。

    重视考察广播特色和优势。迅速及时、音响运用、参与互动,是广播的特色和优势,要注意节目有没有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广播特色是否鲜明突出。录音报道、连线报道数量多不多、质量高不高,新闻时效性强不强,音响材料运用是否恰当,听众参与的活跃度如何等。

    综合评判节目的主持水平。要通过对节目实际运行状况的监听,从风格、技巧、知识面、语言文字、组织串联节目等方面,对节目主持的水平做出全面的评定。如果主持人一味搞笑,任何话题,不管是不是严肃、该不该庄重,都往所谓幽默方面“靠”,有过度娱乐化倾向,这也是不对的。

    广播节目在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纯洁中华民族优秀语言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监听工作中应该加强监督,对主持人读错别字、用语低俗、用词不当、语法错误等现象,要及时发现,及时指正。

    不可忽视节目录制、播出的技术质量。广播电台都有一部分事先录制的节目,其技术质量的好坏,是粗糙还是精良,直接关系到广播节目的整体质量。在监听工作中要注意发现录制技术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指出,促进节目录制水平的提高。每一天所有节目播出的信号,也要作为监听的一项重要内容,密切关注,把好最后一道关口,及时通报出现的问题,便于技术部门及时处理,确保节目播出的完整性、安全性,为听众提供优质的节目信号。

    深入了解节目的社会效果。广播节目办得好不好,受不受欢迎,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大小,要经得起广大听众的检验。听评工作还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召开听众座谈会、走访有关单位部门等途径,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不同层次听众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各类节目的社会效果和广大听众的兴趣和需求,帮助广播电台进一步发扬优良传统,找出自己没能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改进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这是听评工作实现专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科学运用各种评议方法

    综合评述,整体评价。要全面掌握各类节目的播出情况,包括播出的内容有哪些,广播特色是否突出,播音主持水平如何等,定期进行归纳总结,找出亮点,指出带苗头性或倾向性的问题,对节目的质量做出总的评价。比如新闻类节目,要着重考察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得怎么样,成效如何,新闻的时效性、内容的深度如何;服务类节目,要把握节目定位情况,贴近生活的程度等;文艺类节目,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内容是否积极健康向上,是否为听众喜闻乐见等。要客观全面准确地对节目做出评价,必须认真做好详细的监听记录,做到概括中有具体材料,言之有据,评之在理。结论不能过于笼统,虚而不实,没有说服力。每个月的广播节目听评会上,专职听评员都要提交书面报告,对两个频率的新闻报道重点、舆论导向、正面宣传情况、主持人的表现、听众参与节目、播出质量等综合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肯定成绩,发现亮点,指出不足,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听评委成员共同讨论,形成共识。

    定性研究,定量分析。对节目的听评,要全方位进行,做到专业性、科学性强。这既要做定性研究,又要做定量分析,二者有机结合。通过对节目一系列现象和例证的考察研究,把握节目的特点、性质,并做出理性评判。同时,进一步充实和深化定性研究的结果,针对体现节目整体的本质特征,进行抽样分析、统计分析,使主观感受能够得到客观依据的支撑,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有效指导节目工作。譬如,听评员根据一个时期的监听情况,认为新闻综合频率设置的节目类型与频率的“新闻综合”这样的定位契合度不够,偏于单一。于是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每天的节目进行分类统计,绘制数据比例图表,结果表明,这个频率大致设置了三类节目,其中,新闻资讯类占比44.60%,对象性服务类占比9.50%,文娱类占比45.90%。同时,通过抽样统计分析,发现本土新闻报道数量明显偏少,占比仅24.40%。据此,听评员从科学把握频率定位,突出广播节目的地方特色,包括强化地方新闻报道、增设地方文化节目,丰富服务节目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供台里今后调整优化节目时作决策参考。 

    个案分析,解剖麻雀。评节目,要善于抓典型,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案分析,解剖麻雀。让好的典型发挥示范引领效应,让差的典型起到警示借鉴作用。可以对某一类节目持续动态观察,分析研究,也可以对某一期节目细致考察,还可以对节目的思想内容、主持技巧等进行单项分析,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作深入剖析。典型要抓得准,有针对性、代表性,要能够从个性特征入手,找出带有普遍意义和带规律性的东西。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对一些重要的节假日,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设置的大板块节目,多次进行认真分析,从节目内容到形式,从节目的编排到主持风格等,作了具体详细的剖析,指明得失,作为活教材,以利于主持人更好地驾驭这类节目。针对一档问题较为突出的新闻评说节目,听评员专门写了近两千字的分析报告,用具体详实的事实,对这档节目多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原因,提出批评,希望主持人提高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强新闻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同时提醒频率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充分认识主流媒体的性质、作用、责任,牢牢坚守住广播电台这个党和政府的舆论阵地,不能把它当作私人空间、个人聊天室,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频率认真采纳了听评意见,作了整改,使这档节目的面貌有了明显变化。

    (作者尹远系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陶敏系该台主任编辑)

    责任编辑:冷  梅

脊梁
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典型宣传
以“逆时效”寻求新闻的厚度
以专业化听评促进质量的提升
提升党报要闻版的“颜值”
地方党报如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