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发挥专业优势,做优做强纸媒内容

● 吴建勋 《 新闻战线 》(

    湖州晚报专心民生领域、专情公益服务、专注媒体融合,在做大做强新媒体内容传播平台的同时,做优做精纸媒内容,提升影响力,尽最大可能留住向新媒体“移民”的“原住民”。

    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使得传统纸媒的生存空间被日益压缩和侵蚀,一向以及时、贴近、可读为法宝的晚报、都市报,出路究竟何在?如何在同质化、同步化的新闻竞争中拼出特色、叫好又叫座,在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新趋势下引领两个舆论场?湖州晚报专心民生领域、专情公益服务、专注媒体融合,在做大做强新媒体内容传播平台的同时,注重发挥传统纸媒的专业优势,做优做精纸媒内容,提升影响力,尽最大可能留住向新媒体“移民”的“原住民”。  

    扎根于“民”,让版于“民”,在重大主题报道上找准民生定位,提升媒体影响力   

    晚报、都市报之所以受读者欢迎,就是因为“接地气”“贴民生”。改善民生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最大的职责所在。晚报应当坚持姓“民”。坚守民生,就是坚守舆论阵地。这么多年,媒体无时不在因势而变,但办一张深接地气的民生报,这既是晚报的看家本领,也是一直坚持的办报理念。尤其在重大主题报道上,要独辟蹊径,紧贴民生视角,让主题报道在形式上“动”起来、“活”起来、“新”起来。实践中,只要我们放下身段,上搭“天线”,下接“地气”,发挥晚报“小清新”的特长,主题报道也能做成让读者喜闻乐见的民生报道。 

    强化策划意识,善打主动仗。 但凡遇到重大主题,只要找出差异、找准特色,做到策划先导,往往可以抢占舆论主导权。2008年无锡太湖蓝藻事件后,太湖水污染问题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地处太湖南岸的湖州,同样面临着太湖治理的考验。如何报道好这样一个大主题,我们找到了“一条小鱼”为突破口。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洁净太湖水”的美好愿望。找准了这一切入点,我们创新策划了“让爱心‘食藻鱼’游入太湖”大型公益活动,发动民众花6毛钱认捐一尾花白鲢,共同参与太湖保护。一星期不到,上万市民参与,认捐爱心“食藻鱼”超百万尾。这一新闻行动被有关专家认为是社会力量参与太湖治理的开端。报道还促成了太湖流域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市民放鱼节的举办。“洁净太湖水”公益行动扩展至江苏、浙江和上海,影响深远。该报道一度成为“现象级”报道,获得浙江新闻奖社会活动奖。

    让读者参与到新闻生产中来。吸引读者互动,这是做“活”主题报道的诀窍。2012年,湖州晚报策划的“走进美丽村庄”系列报道,从每个人心中的“桃花源”开始设置议程,让市民来推荐和评选心目中最喜爱的美丽乡村,吸引读者自主参与到传播的链条之中,直至最后推出美丽乡村旅游精品线,给读者以愉悦的体验。原本枯燥的“三农”报道因此变得生动起来。2016年,我们又推出《走读美丽乡村》全媒体报道,再次受到读者热评。这一次,我们利用航拍、视频等技术,每一期内容都制作成体验感十足的微杂志,报道更丰富更立体,传播渠道也更宽更广。与此同时,我们策划专家访谈,进行深层次的理性分析,既回应了读者的关切,又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以讲故事的形式传播主流价值观,让主题报道更生动。不管新媒体如何发展,传播方式如何变化,用好故事去阐释正确的价值观,影响受众的人生观永远不会过时。在采写重大主题报道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一些鲜活的小故事,只要用心去写就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会增强整组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创新策划了“我要上头条”系列报道。让一个个百姓身边的小人物故事登上晚报头条,细节生动,朴实感人,拨动了读者的心弦,原本“高大上”的主题报道就这样转化成了“小清新” 。

    一直以来,我们倡导“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从“大”处着眼,“近”处入手,“小”处见大,这是提升报道“含金量”的有效手段。 

    倾“情”而为,以“情”留人, 打造“爱心媒体”,增强媒体的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公益报道日益成为主流媒体引人注目的一个新闻品种,而公共性正是“公益传播”的核心价值。湖州晚报持之以恒地专注于公益报道,积极传播慈善文化,大力弘扬社会爱心,打造“爱心媒体”。通过爱心公益专栏、公益品牌服务等凝聚起媒体的影响力。 

    培育公益服务品牌,这是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从10多年前发起策划“让爱心书走进西部”公益行动,到如今《一周一心愿》专栏和晚报帮帮团,晚报公益服务走出了一条品牌化、特色化、常态化的路子。实践中,作为一家地方纸媒,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载体,满足市民内心的慈善愿望?2008年4月,湖州晚报《一周一心愿》专栏正式开栏。组织记者深入社区,挖掘普通人的心愿诉求,然后由媒体发布牵线,实现心愿的互动和认领,这样一个爱的创意迅速温暖了一座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呼应。捐资助学、扶弱助残、重病救治、敬老爱孤、紧急救助……每周两期,帮扶1.8万多名困难群众完成心愿。先后有1万多人通过该栏目捐款捐物,实现了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慈善愿望。如今,《一周一心愿》在湖州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公益品牌,该栏目分别获得了“浙江省新闻名专栏”“中国报业协会新闻社会活动奖”“浙江省社区服务优秀项目”等荣誉,2014年还获得了中国慈善最高奖“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 

    有效激发、整合社会爱心资源,以此彰显媒体凝聚人心的功能。通过《一周一心愿》,我们在湖城70个社区建立基层联系点,每周坚持到社区蹲点收集心愿。与市慈善总会、红十字会、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组织建立深度合作,充分利用专业公益力量和义工队伍,在市慈善总会下设“一周一心愿”公益基金,使媒体公益纳入专业化运行和管理。以栏目为依托,我们开展了数百场爱心公益活动,做足线下文章,从而获取了公众的注意力。比如捐资助学,每年组织“与贫困大学生结对资助”活动,捐资助学数百万元,受助贫困大学生800多名。扶弱助残,组织捐赠棉衣、棉被等爱心物资3万多件。“温暖同行”大型爱心公益活动年年举办。活动惠及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三届”、麻风康复病人、患病儿童、农村低保户等7类特殊困难人群。挖掘出《长兴13岁女孩卖嫁妆救母亲》《“最美丈夫” 二胡声声唤妻醒》《严根妹 割肝救夫》等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故事。在湖城率先发起“爱心妈妈”团,10多年坚持与福利院孩子结对资助。连续10年风雨无阻坚持爱心送考,服务特殊考生600多名。

    纸媒的“朋友圈”,还要靠倾“情”线下服务来维系。互联网讲究线上线下互动,面对新媒体对读者的分流,纸媒更要注重线下的服务。湖州晚报情系“一幼一老”,成立小记者俱乐部和晚晴俱乐部,实现媒体参与教育和居家养老的有效链接,每年为俱乐部会员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近百场次。理财节、读书节、购物节、汽车节等各种市民活动精彩纷呈,都成为聚合读者的有效载体。从最初的“欢乐社区行”到如今的“服务送社区、文明进万家”年度大型公益系列活动,不断整合政府职能部门、优质便民企业和品牌商家等社会资源,全年举办“便民市集”30场,将百余项贴心实在的服务送到市民身边,助推了晚报品牌影响力辐射。

    打造“服务媒体”,以创新的理念和报道方式,为媒体融合提供有效路径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至上”,对于媒体来说,受众就是我们的用户。满足用户的需求,除了提供必要的新闻资讯以外,建立强关系来紧紧黏合受众,才能真正发挥出媒体的价值,也可以让纸媒实现从服务读者到服务用户的转变。

    媒体融合创新实践,必须借助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传播方式和手段。从2011年开始,我们试图重构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模式,于是创办了96345市民服务中心,以开放的理念,搭建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有的平台。构建96345公众服务系统,通过“嫁接”纸媒公信力,利用“互联网+”为报业参与竞争提供了一个高效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以“用户”为中心,加速传统媒体利用信息化技术拓展新兴文化产业。近年来,96345成功打造了全市政务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孵化平台、家政网络服务平台、道路运输信息服务平台、鲜绿多优质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其中96345家政网络平台成为商务部在全国地级市家政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示范。

    96345采取整合、联合、融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了媒体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作为现代传媒呼叫中心,一旦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就会产生影响力。96345拓展和创新服务领域, 平台集聚了100多家优质加盟商,制定统一标准,以规范化流程为市民提供的生活服务多达315项。小到开锁配钥匙,大到房屋装修,从孩子上学、就业到社区居家养老,几乎涵盖家政便民、智能叫车、健康医疗、居家养老等方方面面。如今,96345年接听电话100多万次,累计服务市民逾400万人次。据初步统计,湖城市民有4成以上享受过96345带来的服务。利用全新物联网技术,96345实现高效、便捷的社交连接,推进了分众化、小众化的社群构建,使得原本流失的一些纸媒“原住民”又重新回来了。而媒体融合在这种全新的社群构建中拓展了商业变现的空间,实现了双赢。

    重塑纸媒的影响力,需要在创新理念和报道方式上着力。利用晚报品牌优势,坚持“内容为王”,创新推出湖州晚报融媒体封面100多期,也就是所谓的“电子海报”,设计精美、形式新颖,实现重大主题、重要事件、重点策划的传统报道和新媒体传播叠加效应。结合纸媒和新媒体特点策划融合报道,抢占在新媒体上的话语权。如原创图片专题《90后美院毕业生回乡做泥塑》,腾讯24小时阅读量达到1000万,评论2.1万,成为当月的“网红”。晚报《法律帮帮团》专栏运营的“懂点法”微信,成为浙江省新媒体普法宣传创新典型案例,综合影响力排名跻身全国司法行政类公号前10强。    

    精益求精,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做专业的媒体人  

    互联网时代,更需要专业的媒体人。资本、技术、平台,永远无法取代人对新闻和信息的认知和判断。

    做一名思考型记者。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新闻不仅要时效强,更要角度新,还要有思想。民生报道要做深做透,离不开创新与思索,没有激情做不了新闻,缺乏思考成不了好稿。现在,许多记者依赖互联网,下基层少了,来自一线的信息少了。脱离了实际,也不会对问题有更多的分析思考。习总书记要求新闻人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正是晚报、都市报“接地气”的最佳答案。2015年春茧收购时节,记者在基层采访中发现市场上毛脚茧泛滥,为什么“丝绸之府”湖州竟产不出好丝?于是深入一线蚕农、丝厂、市场追根溯源,经半个月的调研思考,采写了调查性报道《丝绸之府的“蚕茧危机”》,揭示了行业怪圈,产生很大反响,并引起国家茧丝绸行业部门的重视。

    做一名有道义的记者。新闻工作者要真正成为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必须在心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建设性舆论监督,始终是提升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五水共治”开展后,晚报策划了“寻找身边清清的河”系列报道,发动广大市民寻找清水河,同时曝光身边的垃圾河、臭水河。一时间,在社会上形成全民剿劣治水的强大舆论声势。通过报道,促进了问题的整改,监督真正取得了实效。

    舆论监督除了公开报道,还有新闻内参,同样考量一个记者的专业素质。通过调查、思考、分析、论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达到客观、全面、预见的专业性效果,提供有水平、有价值的参考。由此,问题导向成为新闻发现和报道的基本理念和重要价值所在。湖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却有一些珍贵的民间名人文化资源被忽视。内参《抢救利用湖州名人文化资源刻不容缓》,促使湖州籍“中国京剧服饰收藏第一人”包畹蓉老先生将毕生心血捐赠家乡。问题中肯,秉持理性、冷静的态度,才能凸显正向效果,发挥建设作用,这是搞好内参报道必修的内功。

    做一名善讲故事的记者。当下,主流媒体面对各种纷乱舆论场的冲击,要持中守正,打通舆论场,凝聚社会“最大公约数”,重构主流舆论强大的影响力,讲好故事是重要途径。讲故事是记者本职,讲好故事是本事。近年来,湖州晚报《太湖人家》图文纪事专栏,主打原创图文故事,培养“两栖记者”,保证了纸媒内容品质的稳定,也有效增强新媒体运营。从采访人物到图片、视频拍摄,最后在纸媒、新媒体上以不同形式呈现。全年刊发50多组深度人物故事,被腾讯、网易等新媒体转发,平均点击量上百万。  

    (作者系湖州晚报总编辑)

    责任编辑:晓  颖

推进新闻舆论产品的供给侧改革
党代表通道:讲好中国故事的经典案例
发挥专业优势,做优做强纸媒内容
省级党端的“低碳”推广之路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大众传播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