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愁中国”题旨的提出和话语传播,是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到特殊阶段的产物,其中既包含对“地方性知识”的历史回望,也有对现代生活的观察和省思。作为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其政治意蕴和社会正向价值还没有被完全揭示出来,需要通过更有力的媒体呈现和话语表达,落实成为国家城镇化政策的实践内容。
关键词:乡愁中国 传播策略 正向价值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中明确了“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建设目标。这种特殊的诗化语言表达方式,是有意构筑具有亲和力的政治修辞,更是一种规划乡村社会未来愿景的政策引导。在此之后,“乡愁”作为现代文化的独特心理表征,成为大众媒体的流行词汇。
近几年,网络媒介流传的节日“返乡笔记”“返乡手记”类文体持续走红。尤其是2015年开始,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重点打造的《记住乡愁》纪录片,开展系列推介活动,更是将“乡愁中国”话语传播推向高潮,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乡愁”为主题的话语传播,既涉及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型、大众生活方式的变迁,同时也对新形势下新闻传媒、特别是主流媒体的话语生产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深入理解党和政府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并与乡村社会主体性的重构相联结,尽可能达至某种程度的协调、平衡,凝聚成展示中国文化、中国形象及中国道路的独特范例?这不仅是内容传播、价值传播的问题,也是策略传播的问题。
用世界眼光把握“乡愁”的传播语境
“乡愁”文化,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古代的中国人因仕宦功名、建功立业而远离故土,经常会产生“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愁绪。这种寂寥、悲怆的情感及文字吁求,集中反映了古代社会文人墨客及行伍者对家园、亲人的羁旅愁思和价值体认。这是一种有家回不得的人文情怀。而现代人的“乡愁”,则是在工业文明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因工作、生活的需要,自发甚至自觉地离开故里、迁徙外乡,进入并参与城市生活和建设之后蕴生的另一种“诗性的回忆”。它既包含对“回不去的故乡”“灵魂无处安放”的感怀,又是对都市文明单一化物质、精神生活的文化想象。因此,分析、解读新闻媒体和艺术文本对今日“乡愁文化”“乡愁中国”的话语传播策略,就不能仅仅停留于认知逻辑和怀旧修辞,而应当将其作为鲜活的“感觉结构”,置入全新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语境下,予以审视、把握和创制。
全球传播环境的规约。现代世界正处在一体化的结构模式和生产机制之中,尽管全球化及逆全球化的思想潮流和社会运动一直相伴而生、交错前行,但无论是从政治经济现状、前景还是文化艺术创作来看,全球性的交往、联动格局,已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全球化与传播技术的相互促进关系,带来了新闻采制行为、信息接收方式和媒介社会功能的嬗变,信息传递的速度、范围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甚至在不经意中完成对社会人的塑造;另一方面,信息革命也带来和传统文明不一样抑或说超过预期的后果,网络媒介以及建基其上的繁复多变的自媒体形态,将有用或冗余的海量信息强行塞进大众日常生活,还稀释了公民对民族国家身份的自觉意识和认同意识。传播环境的变迁,必然对受众的心理和传播效果产生影响,并改写了过往新闻信息生产—消费的线性模式。“乡愁中国”的话语呈现、叙述方式,也必然要有世界性的眼光,通过对积极性修辞的运用,尽可能达到传播的有效性。这同时也意味着,乡愁文化话语的媒介构建,不是一己利益的感伤、悲悯和怀旧,也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空洞虚妄的责难、批判,而是将其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情感资源”和“社会财富”,成为考察乡村社会发展是否合理的判断尺度。
本土实践经验的反思。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政治、商贸事务中的话语权日渐提升,以国家为主体的文化价值传播、对外形象塑造、话语体系建构摆上议事日程。中国话语不仅体现在经济话语、文化话语、外交话语等领域,同时也显现在对中国特色制度、道路实践的政治话语传播上。对内、对外恰当的国家话语、国家修辞方式,对于国家政策、国家意志的通俗化引导和阐释,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新型城镇化”到“乡愁中国”的认知理念和话语联结,正是这种大背景下的国家宏观战略的组成部分。因之,“乡愁”话语传播,既要有全球性发展的战略眼光,又要有牢牢扎根于本土的经验实践。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不断推进乡村社会的城镇(城市)化进程,这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也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但城镇化的发展虽然顺应了普通农民和部分出身农村的城市人的理性选择,也引发了人们对城市文化生活的抵触情绪和抗拒心理。从某种程度说,“乡愁”话语的构建,既是一种艺术化的心理补偿,又是在世界目光观照下的知识传播和问题释疑。
文化传播策略的转换。“乡愁中国”话语传播的全球视野抑或世界眼光,意味着新的历史语境下政治、文化生态的变革以及媒介化社会传播策略的转换。“乡愁”意绪不止昭示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发展困境,属于本土现代文化的独特情结,也是全球化进程中所有在工业文明浸染下的国家、地区正在体验或将会遭遇的物质和精神难题。“乡愁”话语既是一种中国特色话语实践,又是一种世界性的话语传播。当中国传媒人对这一人类共有的情感、思绪进行话语叙事时,同时也在尝试着厘清、反思和化解一个全球性的难题。2016年,北京出版社基于“分享乡情,感受乡愁,留下乡念”的宗旨,出版了十卷本的《乡愁·中国》丛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中国传统村落的历史遗存、民俗风韵和文明生态,力图在家国情怀的熏陶、眷念中,延续文化传统的血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套丛书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不止面向国内读者,还希望通过对村落文化的介绍,让外国读者也了解、体验中国式乡愁,重新感受、绘制地方性知识和国家形象图谱。
从乡土资源寻访“乡愁”话语的正向价值
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本色》一文中,分析了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存困境。他认为,因为人和空间关系的限制,传统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礼俗社会。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和“机械的团结”的群集方式,属于法理社会。于是,形成了从信用关系向契约关系的转型①。在陌生人组成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秩序和道德秩序都无法再用乡土社会的习俗和规范来应付。但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交换关系的功利性,又带来冷漠、隔绝等另类空间和心理的距离,使得乡土社会中家园意识重新觉醒。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回到“鸡犬相闻”的古典社会已不现实,也无必要。那么,新闻传媒在表达和建构乡愁话语时,如何站在过去和未来的交叉点上,反思、证成现实,传播符合历史演变规律的价值理念,是媒介话语实践的基本导向。这里从三个维度进行解读和阐述。
乡愁话语是一种知识传递。工业及后工业文明的列车,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带入世界各地,并用城市化、信息化重塑了“边缘”“落后”的乡村社会的图景。社会的现代化,首先需要的是观念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不止在文化教育领域,现代生活的语言、报刊、书籍和电子影像陆续占领公众的精神文化市场,而且渗入个体、群体的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不论是久居城市的市民还是背井离乡的农民,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里或者为了谋生不得不穿梭于城市的工地、街道中,都逐渐模糊甚至淡忘了故乡的历史、先人的遗训以及曾经养育他们的土地。乡愁话语的首要功能,便是勾起这些业已离开土地的人群的集体记忆,同时向更多的受众介绍关于“乡土”文化的历史起源和知识信息。
在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中,第一、二季选取120个传统村落作为拍摄对象,它们可以溯源至明清、唐宋甚至上古时期,其间经历漫长时间的汰洗,“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形成具有深厚文化遗韵的历史景观。第三季则以“古镇”为表现载体,“一镇一神韵,一镇一味道”,立体化地记述了古镇的文化传承和保存状貌以及蕴含的民俗风情,展示了现代性进程中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共生共振,反思现代文明的发展愿景。通过精心制作的影像话语,那些真实却隐匿的历史片段和现代故事,经由艺术剪辑和技术传播,在广大观众面前重新复活。
乡愁话语是一种情感涵化。现代大众传媒的力量,不止于传递知识、形成社会舆论,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公共话语手段的复杂性之中。它们担当叙述者的角色,用大众可以理解的话语修辞,描绘事物的存在状态以及各事物之间的联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陶冶、涵化受众的情感,并转化为生活行动逻辑。在现代社会,“乡愁”是多数人的切身体验,尤其在孤独、落寞之际,往往感受得更加真切;但对于乡愁的化解和规避,却难以找到合适的渠道。媒介乡愁话语的建构,正是通过对历史或现实中“乡土”的叙述,重构一种关于生命之根的追问。这种包孕温情的话语,使个人的精神生活变得完整、敞亮,并在不断地阅读、观赏的接受行动中获得情感归依和身份认同。
当然,传播话语中的“乡愁”,不应只是停留在对个体情感的激发、共鸣上,还包括对公共情感、社会意绪的正向引导上。全球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已阻断个人、群体返回过去的地理场景和文化环境的可能性,而城镇化或城市化也不再是历史演进中偶发行为;相反,集体行动和网络联结的生活样态,业已成为现代国家社会常态化的组织模式。乡愁话语构建的情感逻辑,不是回归而是向前,是实现从“物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战略目标的一种解决社会症结和文化认同问题的试验性路径。
乡愁话语是一种精神隐喻。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多种制约因素,如语言、宗教、习俗、领土主权等,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便是文化精神。作为“想象的共同体”或者历史性的政治实体,文化精神是单一或多个族群得以聚集、获得生命感的基石和原动力。对于一个多民族的国度,更意味着不同民族文化在保有独特个性基础上,不断影响、交融和嬗变的互动、创新过程。在表征“乡愁”的各类媒介产品中,无论是《乡愁·中国》丛书,还是《记住乡愁》《乡村里的中国》《传承》《舌尖上的中国Ⅱ》等纪录片,核心都是以村庄、古镇、少数族群、地方美食为题材的个性化的文化传统的再现。历史中的文化是一种业已逝去的生活方式、精神意识,同时又像幽灵一样缠绕着后人的观念、行为,甚至成为集体无意识,积淀在现代人的人性深处。所以,对于每个景观、人物、事态的纪实性叙述和真切的话语展示,都在传达一种心理基因、一种精神意象。
《记住乡愁》制片人王海涛,谈到节目的主题策划时说过,“我们在抓住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都有效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连接,力求让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一幅幅朴实鲜活的画面里自然流动,在一个个‘仁义礼智信,忠孝勤俭廉’的故事里生动展示,从而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悟和认同。”②虽然镜头展示的是现代的人物、场景以及叙述出来的历史故事,但话语传播的意旨却是中国古典伦理规范和智慧哲理、现代人的生活理想和价值信仰。可见,这些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话语叙述和对乡土文化的感念情绪,背后潜隐着承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引导世人走向善良、正直的美好愿望和深刻意旨。
以诗性话语讲述中国的“乡愁”故事
现代社会的“乡愁”,已不再是古典时代极少数人的感怀式的忧思、怨怼,而是多数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的、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乡愁话语通过言语、文字和影像符号等表达时,需要以更加人性化的、“接地气”的形式予以编织和呈现,让受众感觉到是在讲述自己、家人及先辈的文化故事和社会记忆,在感性形象中获得心灵净化和理性认知。
见微知著的叙述范式。“乡愁”作为一种意识、情绪,无论是产生的心理机制还是话语表现,都有多种样态。譬如一本书、一段影像、一幅图片,都可能展示乡愁、述说乡愁、引发乡愁,这使得乡愁意旨的表达需要根据具体的媒介属性和传播技术的特性,创制符合特殊内容的文本形式。中国是文明古国,又是农业大国,具有传承价值的民俗风情众多,需要从中选择最有典型性的历史遗迹,以见出文化传统的全貌。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必然是讲述戏剧性故事、形成有效传播的最佳路径。纪录片《传家》以中华民俗文化的六个核心议题——喜事、新生、团聚、交情、闲趣、传承为主题,通过对具体民族习俗、家庭伦理、个人经历的艺术化叙述,带我们重温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生活观念和处世哲学”。
时空交错的结构原则。“乡愁”意绪的背后,隐含着对时间、空间距离的深切感知,这种感知在现代化、全球化时代,不仅没有消弭而且日趋强烈。虽然信息通讯技术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群交流、交往的缺憾,但现代人依然面临背井离乡、离愁别绪的侵袭。漂泊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中,对历史传统的文化想象,更增添一丝隔膜和感念的情绪。“乡愁中国”多样化的话语书写与文本呈现,运用时空交错的创作技巧展示了历史与当下的情感交接。纪录片导演吉尔·戈德米洛认为,纪录片创作应该做到的重要一点是,“使纪录片的题材和拍摄技巧都服务于思想,而不是追求在观众中引发伤感和怜悯之类的情绪”③;今天中国的媒体人,拍摄“乡愁中国”系列片绝不是停留在感伤、怀旧层面,而是在精心组织、重构历史和现实中人物、场景的故事中,发现社会变迁和人性美好的“主题”,在传承前辈创造的文化、文明中,力图使每个现代中国人成为生命充盈、全面发展、具有团结合作精神的个体。
平实典雅的言语格调。在“乡愁”文化的叙述中,言语、文字、图片和影像符号构成独特的中国式乡愁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修辞方式既体现了标准汉语文化的表达特点、美学风貌和哲理意蕴,又借助语言的情景转换、图片的定格艺术、影像的观赏规律,将对内、对外传播路径、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感念国家文化记忆、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目标,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效应。在言语格调上,沉郁典雅的抒情意味经常和平实自然的口语表达相融合,完美展现传统文明与现代精神的汇通,且并不违反言语与言语之间、文字与图片之间以及言语与影像之间的整体风格。譬如《记住乡愁——桃花潭镇》,力图展示诗人李白游历过的桃花潭镇及居民的重情讲义传统,既有对“唐风诗韵”的深情叙说,也有对历史变迁中人文景观的客观描述,还有对汪氏后人典型事例的访谈,历史与现实、美景与生活经由沉郁又素朴的多维影像语言的连缀,突出了桃花潭镇在文化传承中形成的“只看付出,不问回报”的情义之风。
“乡愁中国”题旨的提出和话语传播,是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到特殊阶段的产物,其中既包含对正在快速崛起的国家“地方性知识”的历史回望,也有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观察和省思。从目前关于“乡愁”情结的产生机制和媒介话语建构来看,还处于较为流行的“文化”层面,包括文化传统的溯源、文化精神的发掘以及文化遗产的延续等。作为宏观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其政治意蕴和社会价值还没有被完全揭示出来,还需要通过更有力的媒体呈现、话语表达,落实成为国家城镇化政策的实践内容。这也是“乡愁中国”在话语传播策略方面,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地方。
本文系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安徽媒介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路径与方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2014A149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②王海涛:《乡愁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党建》2016年第4期。
③李宏图选编:《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