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技术+文化”,如何留原味、走正道?

● 崔华滨 《 新闻战线 》(

    最近,一档名为《国家宝藏》的节目,以全新的方式让观众认识国宝,并力图借此让人们爱上博物馆。手法的新颖、文物的奇绝、明星的演绎,都引来阵阵喝彩。不过,只看到赞美实属不够,很多观众在进入文博世界的同时,也提出来不少问题。

    问题大概分为三类。其一,“技术派”,即对节目涉及历史内容的部分“挑刺”,如宋代的线装书应该是蝴蝶装,而不是更晚流行的样式;其二,“人设派”,即对节目在讲故事时,对历史人物贴标签、做人设不满意,认为有损历史的真实;其三,“明星派”,即对明星嘉宾的诠释不甚认可,甚至担心冲淡了文博主题。不管是普通观众还是专家学者,针对其内容、形式展开的“批评性思考”多有裨益。这也提出来一个更为严肃的问题:新时代,“技术+文化”,如何留原味、走正道?

    不得不说,近些年,文化类节目一番接一番,给观众打开了亲近文化、感受传统、厚植底蕴的大门,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与此同时,很多噱头化的节目也出现了。娱乐化倾向、明星化点缀、同质化制作等,都让节目沦为“高开低走”,观众很难长期支持。人们应该思考的是,现代化的、时尚化的节目制作,到底是形式杂糅一些还是简单朴实一些?明星解说还是专家解读?故事噱头多一些还是文化内涵多一些?娱乐大众多一些还是传承知识多一些?其实,只有理顺这些问题、做到彼此的适度平衡,才能更好地明确节目定位,也才能更恰当地运用技术手段、更好地发挥明星作用,让文博节目真正有料、有趣。

    人们不禁会问:我们能做到吗?我们如何做到?我们要做到何种程度?

    在思考能否真正实现之前,或者能否掌握好文化与技术的“融合程度”之前,首先需要清楚,借助新技术和现代传播手段,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极其必要。一方面,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文化滋养,而高质量的文化节目在供给上还不充分,甚至是快餐式文化产品充斥、娱乐化氛围聒噪。“技术+文化”创造出品质上佳的节目才是满足文化需求的正道。另一方面,技术具有支撑性,放大技术优势、做长文化传播“长板”是趋势之一。正如学者所言,“在信息时代,软实力不仅依赖于文化和理念的普适性,还依赖于一国拥有的传播渠道,因为它能够对如何解释问题拥有影响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文化需求的日益旺盛,“技术+文化”不仅能够实现,而且可以很好地呈现。这不禁让人想起两个案例。一个是首都博物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的特展。为了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文物发掘和复原的过程,在展厅的复原沙盘前有一台台“VR眼镜”,观众戴上眼镜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就能身临其境,如同面对面感受考古的纵深。另一个是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小到曲别针书签、钥匙扣,大到箱包、棉被,或图片、或文字、或卡通、或人像,都是文化产品的再开发;而在故宫的数字馆里,文物的数字化、场景的虚拟化,都让观众在“触屏”与“沉浸”中完成历史与文化的穿越之旅。可见,现代技术作为最重要的传播红利之一,足以在适合、准确地应用中让历史文化展现出风采。

    当然,技术化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不能进邪路、走歪路。现实中,一些手机游戏、网络游戏以历史为背景、以历史人物为主角进行设计时,往往出现随意捏造、任意歪曲甚至张冠李戴的现象。虽然,人们在游戏过程中很容易看到历史的“ABC”,却在不经意间被带入了“文化的歧途”。经不起推敲的文化节目、文化产品、文化创意,即便足够炫丽、精彩,也配不上“尊重”。真正做到让文物和观众有尊严,不仅仅是让文化以具象化形式展现出来,更是在现代化转化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味儿、历史范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的时代风采。站在新时代的起跑线上,人们为优秀的文化节目而惊喜,也为低劣的节目创意而愤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是不变的创作态度。须知道,一档优秀文化节目愉悦的是观众,激活的是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厚植的更是中国的文化自信,任重而道远。

“技术+文化”,如何留原味、走正道?
“玩命直播”的代价
传播坠楼视频,戳破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