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文风,改“官腔”,也要防“网腔”

● 丁 青 《 新闻战线 》(

    摘要:传统媒体的语言表达标准、规范、简洁,但过于严肃、刻板、生硬,会失去一部分受众。新媒体语言新颖前卫、多元立体且轻松活泼,但部分网络流行语令人生厌。从追求受众最大化的角度看,新媒体语言亟待重塑。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热词     语言规范

    新媒体中网络热词的使用频率较高,是当下值得关注的传播语言。网络语言不仅促进了大众传播及话语的多元化,其内涵及蜕变过程也折射出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状态,蕴含着草根文化的特征,为社会语言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新媒体语言及其特点

    网络热词往往具有丰富的引申含义,通过自身的语义与新闻事件的结合,能产生出更深层次的意义,或讽刺、或幽默、或质疑、或调侃、或无奈、或自嘲等等。网络热词往往来自于新闻事件中的一句话,如“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或者是新闻事件中一个典型的关键词,如“洪荒之力”;或者是由一个新闻事件经过演绎异化产生的一个新词,如“范跑跑”“楼脆脆”等。这些网络热词除了反映其背后的一个新闻事件,也是社会情绪的一种表达符号。 

    新颖前卫。新媒体经常使用网络新词、流行语、缩略词、方言谐音等,语言表达生动活泼、新鲜有趣。前段时间,《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除了“供给侧”“工匠精神”以外,上榜词“洪荒之力”“吃瓜群众”“一言不合就XX”“蓝瘦香菇”等都发端于网民的创造或传播。网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几乎年年都会催生一大批流行语,而这些网络流行语常常被新媒体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中。

    新媒体语言的创造性还表现在使用缩略词和方言谐音。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离欧盟的消息震惊全球,中国新媒体纷纷使用“脱欧”这一缩略词进行新闻报道。“脱欧”一词简洁清晰,迅速成为新媒体报道这则新闻的首选词汇。谐音和拆音现象也属于该类创新,比如 “酱紫”(这样子)、“歪果仁”(外国人)、“杯具”(悲剧)等等。

    多元立体。网络世界包罗万象,信息量大得惊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语言选择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新媒体不仅使用文字,而且同时使用数字、表情、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传递信息。

    数字、符号等表达手段使交流的内容和情感更为形象,也更加丰富多彩。例如,1314(一生一世)、7456(气死我了)、9494(就是就是)、5646(无聊死了)等数字化表达更为委婉,使用起来也非常便捷;而新颖好玩的符号和图片更是实现了文字所无法企及的表达效果,QQ、微信、飞信等常用的自定义表情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新媒体表达形式的丰富还表现在经常使用多图、组图以及视频的方式报道新闻,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展现现场,内容真实、丰富且极具冲击力,全面刺激受众的感官。

    轻松幽默。亲密感和幽默感有助于拉近信息发出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距离。这种亲密感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转义上,比如,“小编”中的“小”,在字典里和“大”相对,而“小编”是编辑的自称,这里的“小”不代表编辑的年龄,失去了文字本身的意义,主要用在网络媒体或手机媒体上。再比如“冻死宝宝了”,宝宝原意是对小孩的昵称,在这里是说话人对自己的称呼,这种亲密感更容易将受众带入语言信息情境中,使受众对所传递的信息产生快速记忆、反应和传播。

    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也是一种病

    我们不否定网络流行语,适当地使用网络热词能拉近媒体与“新新人类”的距离。比如,去年一度风行的“蓝瘦,香菇”,其实是“难受,想哭”的谐音。2016年10月,广西南宁一小哥失恋后录了一视频:“难受,想哭,本来今天高高兴兴,你为什么要说这种话?难受,想哭……”一口浓郁的广西话听上去像“蓝瘦,香菇”。“蓝瘦,香菇”的流行,迎合了年轻人在表达上的游戏化心理,即词语要有意思,又要视觉化。

    其实,运用网络流行语没有不妥,但是不分场合地滥用,就会陷入另外一个程式化套路:只要使用了网络热词,就是新媒体语言了,就做到媒介融合了,这似乎是新媒体人的一个误区。

    比如,来自于奥运赛场的“洪荒之力”一词,一时成为炙手可热的流行语。就是这个被称之为神奇魔力的词语,数度被拿来滥用,不管是商业性的宣传,还是一些专业性的报道,动不动就拿“洪荒之力”来进行渲染,不仅词不达意,甚至让人产生逆反心理。所以,生活中偶尔拿“洪荒之力”调侃一下未尝不可,但如果不分场合地用,其结果势必会适得其反。毕竟,“洪荒之力”这个词语有其本意,它的流行是因为奥运选手傅园慧在当时的语境下运用,只是后来被大家放大了而已。

    再比如,近年来大热的“淘宝体”和“凡客体”等,也被不分场合地滥用。其实,使用者都是“思想的懒汉”,是在简单地克隆他人的或者流行的说话方式,或装腔作势,或卖萌装嫩,强化了外在的形式而淡化了内容,容易引起受众反感,削弱信息传播效果。因此,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不可生搬硬套,也不可滥用套用,更不能把使用网络流行语当成一种时尚。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结果是,我们最终会患上“语言贫乏症”。

    有人曾对古人的表达和我们的网络流行语做了一番对比: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现实社会的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总是“高富帅”“矮穷矬”,会不会也被自己表达的匮乏惊呆了?

    寻求优势叠加放大传播效果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是传统媒体适应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刻变革的重要举措。媒体融合的关键点,就是把优势资源全部汇集在一起,使主流媒体科学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传播公信力、影响力,更好地传播主流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从传播的角度看,不管何种叙事方式,总会是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要想放大传播效果,就应寻求受众接受程度的“最大公约数”。传统媒体老套的话语体系固然会失去一大批年轻受众,但一味网言网语,同样会失去另一部分不太年轻、不太时髦的受众。事实上,现在一打开新媒体,总是那些“亲”“小编”“小伙伴”,甚至是些没有任何逻辑可循的网络热词,已经开始令人倒胃口。

    说话是一门艺术,艺术最忌讳的就是机械模仿。网络语言登堂入室,固然是文风改进的可喜现象。但是,流行语的盲目滥用,以至于“神马”与“浮云”齐飞,“给力”共“雷人”一色,就让人不敢恭维了。这也提醒媒体人,文风改进,要防“官腔”,也要防“网腔”,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网络语言的稳定性较差,使用随意,不少词汇存在语义曲解、语法混乱等问题。或许我们应该相信语言的“自净能力”,不用过于担心害怕,因为从古至今语言一直在融合、创新、淘汰,最终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但毕竟语言也是一种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文化内涵乃至思想深度。负责任的媒体,理应在泥沙俱下的“潮流”中挑选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放任自己陷入“流行”的漩涡。新媒体语言的运用,可以在遵守语言规范的前提下大胆突破,尽展活力,但不管怎样,准确鲜明、简洁明快、具体形象、通俗易懂,是对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在媒介形式多样化的今天,无论是哪一类媒体,都不应该忽略这一点。

    (作者单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大学生村官报)

    责任编辑:冷  梅

“湖光照破万年愁”
3亿+,美丽的“红蜡烛”感动全国
把握好工作报道的时度效
重大主题报道的表达创新
为人民抒怀,做新闻大片
在“活”“实”“准”中找寻引导力
文风,改“官腔”,也要防“网腔”
报纸编辑当向“研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