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在“活”“实”“准”中找寻引导力

● 刘晓平 《 新闻战线 》(

    摘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能“刻舟求剑”,传统的评论工作思路和方法必须因时而变。如何变?苏州日报的答案是:自觉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原则,更加主动地转作风改文风、变思路换角色、明大势谋大局,让党报评论“活”起来、“实”起来、“准”起来。

    关键词:党报评论     活而有力     实而有力     准而有力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党报的根本价值取向。作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评论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创新践行思路和方式,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牢牢把握主流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这是党报必须回答好的问题。

    移动互联时代,媒体格局正发生巨变。同时,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舆论生态日趋复杂。对党报而言,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实践背景和环境也悄然变化:在一纸风行年代,党报评论的权威性似乎“与生俱来”, “我写你看”,也很容易“一锤定音”;而今天,舆论场上各种观点和声音交锋激烈,如果不能在认识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上有正确的主张和独到的见解,党报的声音就难获得关注、赢得点赞。

    站稳群众立场,转作风、改文风,让党报评论“活”而有“力”

    在新闻宣传领域贯彻落实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要站在群众的立场观察、思考问题。

    厘清这个逻辑认识,对党报评论坚持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意义重大。面对新的舆论生态,只有观点持续反映的是读者的根本利益,声音是为寻找最大公约数而鼓与呼,才能与读者形成一种“思想共同体”,进而积累起受众的内心认同感。反之,如果不深入实际,及时反映民情民心,对现实问题要么采取鸵鸟态度,不问不顾,要么流于表面、片面,那党报的声音就会陷入官话套话、空话大话的窠臼,面目可憎,惹人生厌,何谈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站稳群众立场,首先要转作风。与很多党报一样,过去苏州日报评论部是一个相对内向型的部门。现在,我们主张开门办评,转“内向内生”为“外向开放”。这个“开放”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作者多元多层次。除了本报评论员,我们不断扩充的作者群里,有各行各业的草根,有专家学者、政府官员。通过推出《苏报来论》《大家谈》《主题征文》等栏目,苏报评论开始涉足各领域,全方位观察社会,集纳来自各方最有价值的声音。二是摒弃以往“闭门造车”的作业方式,本报评论员也走出去,既参与重要会议、报道的采访,也走进社区、企业,跟随社会脚步,触摸发展脉搏,让评论最大可能地贴近民生,承载起民意,更加切中时弊,更具针对性和建设性。

    开门办评引活水,文风也要“活”起来。活是生命力的象征,文风活,才能跟得上社会语言环境和读者阅读心理的变化,从而把传播力、引导力落到实处。苏州日报推着评论员学习群众思维、群众语言,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政论题材,由居高临下的“高冷”向平起平坐的对话转变,比如《让群众的“没想到”变成党员干部的“想得到”》《市、区党代会透露哪些发展新信号》等。民生热点话题,观点鲜明,还紧扣网络热词,比如《说好的大雪没来,迎考的弦不能松》《告别“高冷”接地气,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等。这样的改变不仅让党报放下了架子,接上了“地气”,受众爱听爱看,可读性和影响力大大提升。

    聚焦群众关切,变思路、换角色,让党报评论“实”而有“力”

    顺应时代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要敢于直面群众关切,不无病呻吟、空发议论,说实在话,评实在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转换角色,即从单纯的新闻事件点评者,向议题设置发起者、思想讨论组织者转变, 在发动、组织中“润物无声”,将引导落到实处。

    设置议题、组织讨论,要会做“巧”文章。巧把热点变成话题点,在话题讨论中引导读者思考怎么看、怎么办。苏州日报要求评论编辑有策划意识,不定期推出“苏州圆桌”,有针对性地研究、分析社会热点问题。2017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7次提及“实体经济”,传递出国家提振实体经济的强烈信号。作为全国制造业重镇,苏州经济转型升级现实矛盾很突出。如何学习领会中央精神,主动破解矛盾困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全国两会一闭幕,“苏州圆桌”就约请参会的代表委员、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共同出谋划策。鸡年新学期开学之际,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掀起的古诗词热还未消散。“苏州圆桌”请来中小学校长、学者和高中学生,就“古诗词热,能把教育带向“远方”吗”展开讨论。这些选题因为紧扣政策关键点、利益共振点、表达共通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推出,较好地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

    巧用全媒体传播载体、手段,最大限度提升传播、引导能力。“微”时代,党报评论的议题设置、思想讨论有了更为丰满而立体的空间。在舆论哗然,物议如沸的当口,苏州日报常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先在报纸上发声,网络随后跟进、转发,通过回复、再评论,对社会成员产生影响;另一种则是在网络上率先提出议题,报纸评论跟进,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参与,充分释放观点和声音的乘积效应。前者如《别把“万科风波”当成一次物业广告》,在因物业公司阻挠法院执法而掀起的轩然大波时,引导社会理性思考法治的盲区。后者在一起殴打公交女司机事件后,刊登在网络上的《党报发声,殴打公交司机,此等戾气岂容轻纵》一文,迅速被网友转发,点赞,随后我们把网友声音互动到了报纸上,滚动式、递进式的传播,延展了话题的宽度和深度,更对融合式传播进行了有益探索。

    凝聚群众力量,明大势、谋大局,让党报评论“准”而有“力”

    评论工作如何助力党报基本职责实现?增强“贴近性”,注重舆论理论统筹,发挥“两论当家”作用是关键。

    这个“贴近性”指的是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主动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观察思考问题,进行舆论宣传和理论阐释。站得高、看得远,方能评得准,才能更好地发出时代强音,彰显党报主流价值,凝聚群众力量。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的题中之意。

    苏州身处全国改革开放前沿,迈进“十三五”,全面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明大势 谋大局,每逢中心工作有动作、有大事,苏州日报必在头版配发社论或评论员文章。对全市上下关注的焦点问题,还组织社科专家、高校学者等展开理论研讨,激发思想火花,促进共识达成。

    2016年,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期间,省委书记李强在苏州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创新四问”:“在全省创新格局中,苏州怎样发挥引领性作用?在推进自主创新中,苏州怎么追求原创性成果?在全面提升创新水平的基础上,苏州怎样打造标志性平台?在创新生态系统的打造上,苏州怎样体现开放性和包容性?”。这“创新四问” 直击苏州发展要害,发人深省。省党代会闭幕次日,苏州日报就发表社论《奋力交出“创新四问”的满意答卷》,之后连续刊发《牢记使命,积极引领全省创新格局》《发力原创,闯出自己的新路来》《做强龙头,崛起苏州创新的“高峰”》《开放包容,打造“苏式”创新生态系统》4篇系列评论。这组评论突出问题导向,以反省自思的姿态,跳出苏州看苏州,紧扣创新触痛点,在对标先进上找差距、树目标,在分析优劣势中提对策、鼓干劲,刊发后引起强烈反响。苏州市委党校将这组评论作为专门的学习材料。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市委常委会上点名表扬,认为这组评论主题抓得准、回应快,立论务实到位,不愧党报风范。

    现代社会中,智库是推进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外脑”。依托自身优势,探索建设媒体智库,也是党报评论增强“贴近性”,统筹舆论理论两种力量的重要舞台。2017年4月,苏州日报成立了苏报智库,以“立足本土、聚焦发展、面向基层”为宗旨,组织开展基层调研、学术研讨等活动,搭建起党报联系与服务基层的沟通平台。今年以来,苏报智库组织专家先后走进吴中高新区、姑苏区双塔街道,就科技创新和古城保护等问题进行调研,形成的一批调研成果也引起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一步,苏报智库还将进一步整合全市各类专家资源和需求资源,壮大影响力,通过提供“贴身”而专业的智慧思想服务,资政启民,促进发展,更好履行党报职能。

    (作者系苏州日报评论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祝晓虎

“湖光照破万年愁”
3亿+,美丽的“红蜡烛”感动全国
把握好工作报道的时度效
重大主题报道的表达创新
为人民抒怀,做新闻大片
在“活”“实”“准”中找寻引导力
文风,改“官腔”,也要防“网腔”
报纸编辑当向“研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