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温都《逗伴酱》从纸红到网红的转型之路

● 尤豆豆 《 新闻战线 》(

    摘要:新媒体大行其道,自媒体异军突起,传统媒体面临广告下滑、受众流失的现状。对于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而言,转型之路沉重而迫切,势在必行。温州都市报运用互联网规律,打造互联网个性产品,推出全新音频时评节目《逗伴酱》,试水了一条纸媒的音频转型之路。

    关键词:音频节目     纸媒转型     原创IP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指出:“今天,无论如何,印刷媒介不再是我们社会里的首要经验或优先经验,也不像以前制约我们的工业生产。” “如果你指望古老的印刷语词的威望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别无选择,必须面对新旧媒介的潜意识影响,以便对今天的新形势作出独立而恰当的回应。”

    活用新媒介,话筒变身纸和笔

    在移动新媒介的强力冲击之下,纸媒的转型之路有许多方向,音频便是其中一个。音频节目历史悠久,曾经在报纸、电视的冲击下,一度式微。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人愿意重拾广播,听一听音频节目。近年来,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等音频APP节目的兴起,正验证了时下音频节目重新走红的趋势。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时间分割日益碎片化。许多人在拥挤的地铁上戴上耳机、儿童在写家庭作业时戴上耳机。音频节目赋予他们神奇的声音屏障,给他们提供一块隐私的小天地。收听音频节目比看书更容易进入忘我的境界。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专门写了一个章节:《广播电台:部落鼓》,介绍广播的魅力。麦克卢汉指出:收音机有一种使人深刻介入的力量。收音机直接地、面对面地影响着多数人,给人提供一种作者或者讲演者与听众不凭借言语而交流的世界。这就是收音机最直接的一面,是一种个人的体验。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严重过载,承载音频节目的广播媒介有自己独特的生存空间和“个人魅力”。音频节目可以无缝插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能建立起一种私密、亲切的体验。这也是音频节目不可取代之处。受众读报纸的时候,感觉是和文字打交道,有一种疏离和冰冷,但听音频的时候,感觉是和人打交道,有一种亲切和亲密。一旦受众建立起收听习惯,就比较容易形成依赖。伦纳德在其研究报告《非洲的传播》里,谈到一个非洲人,虽然一句话也听不懂,这个人却费尽心思每晚必听BBC的新闻节目。每晚7点准时听到这些声音,对他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麦克卢汉进一步指出:广播给恶作剧的笑话大师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广播产生了广播节目主持人,并且使滑稽故事作家升格为一种重要的国民角色。顺着麦克卢汉的思路,音频节目是有自己的生存空间的,并且适合轻松的话题。对于移动端的年轻受众来说,音频节目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对纸媒的从业人员来说,这条转型之路意味着工作内容的彻底改变。音频节目成了编辑记者每夜创作一种新奇时评的新媒介,话筒就是编辑的纸和笔。

    从纸红到网红,此时有声胜无声

    “逗伴酱”品牌源于温州都市报总编辑郭乐天的点题,规避纸媒微信内容同质化,打造温都原创品牌栏目,提升用户黏度。节目抓住了网络UGC(用户原创内容)井喷的契机。当时papi酱等自媒体的素人短视频红遍网络,2016年3月,papi酱获得1200万人民币融资,估值1.2亿人民币左右。

    2016年4月9日,温都版papi酱——《豆伴酱》试播,笔者担任节目的主创兼主播。节目原名“豆瓣酱”,寓意栏目就像豆瓣酱汇集了黄豆、食盐等食材,带着浓郁的家常味道;又像豆瓣酱味道独特、自成一派,是温州市民喜闻乐见的日常用品。栏目以“有滋有味有温度”为口号,每期节目时长约5分钟,关注国内外热点新闻话题,在新闻和段子中平衡,用网络化年轻化的语言解读、悦读、趣读时下热点。

    试播3期后,栏目正式转正,固定每周一三五播出,在温州都市报官微首发。每期节目还通过掌上温州、温都网和温都微博等平台向300多万温都全媒体用户推送。6月中旬起,节目上线网络电台喜马拉雅。视频版在腾讯视频和B站同步更新(今年4月停更)。节目受邀在界面新闻APP、一点资讯APP开设专辑,并得到界面新闻音频频道的重点推广。

    该项目是温都2016年下半年的重点孵化项目之一,报社给予了许多推广和扶持。10月1日筹建逗伴酱工作室。节目正式命名为逗伴酱:逗趣陪伴的小酱主播,并申请注册商标。10月7日,推出节目微信公众号,暂命名为逗伴讲(逗伴酱商标通过后可更名)。

    节目风格轻松活泼,专注网络热点和槽点,重点满足年轻的移动端用户对娱乐时事节目的需求(意外受到了小学生群体的喜爱),在当下“新潮有趣”内容并不多见的官媒生态中脱颖而出。节目试播后不久,同城媒体也推出了同类音频节目,间接肯定了网络UGC市场的广阔。

    低成本打造原创IP,攒人气攒财气

    截至2017年5月24日,逗伴酱共推送了159期节目。在温州都市报官微总阅读量突破300万次。去年8月15日,王宝强婚变话题这一期节目在温州都市报官微的阅读量突破45000次,创下节目的阅读量记录。节目在温州都市报官方微博平均阅读量达2万次。节目的点击量在掌上温州APP也名列前茅。节目在喜马拉雅的总阅读量突破60万次,多次被今日头条、喜马拉雅资讯日历推送。

    每期节目后台留言活跃,尤其受到年轻网友的喜爱。每期节目点赞量近百,平均每期留言数十条,最高单期留言破百条。逗伴酱节目粉丝的专属名称是酱友,现有两个粉丝群,上千名活跃用户。节目全媒体平台推送、高频次播出的特点也受到了商家的欢迎,节目合作品牌包括浙江一鸣食品公司、温州车博会、温州富隆美酒等。

    节目发展至今,坚持低配低成本,仅有笔者一名主创。笔者于2009年加入温州都市报,历任记者、编辑等岗位。去年4月,笔者从总编室的夜班编辑岗位到新媒体中央控制室轮岗,试水主播生涯,在网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笔者从兼职做节目到专职做节目到成立工作室,打造温都原创的IP品牌逗伴酱,摸索出了一条低成本、内部孵化的纸媒转型路径。逗伴酱工作室也将继续坚持“草根素人”的风格,做接地气的内容。

    作为一档新媒体的新节目,逗伴酱节目没有在内容上设限,在坚持导向正确的前提下,积极贴合80后、90后年轻群体的口味,选题轻松网络化,和纸媒选题形成一定的“反差萌”。

    逗伴酱最受欢迎的TOP10选题包括,王宝强婚变、网络热词“蓝瘦香菇”、北京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事件等。这些话题网络热度高,霸屏微博热搜榜,网友留言成千上万,充满争议性。主创根据音频节目的特点,使用口语化的表达,网络化的叙事,加上音效、新闻当事人声音和背景音乐,尽可能穷尽音频节目的表达形式。

    节目一路走来,目前面临两大主要挑战:一是内容生产的再创新,作为一个IP品牌,节目的个人性很强。主创在一年的内容创作中,“感觉身体被掏空”。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介,淘汰率非常快。受众可谓“喜新厌旧”,节目只有不断更新形式、出新的点子、新的策划才能够留住和吸引更多的粉丝,攒足人气。这要求主创不断地加强自我学习,摸索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提升自己的新媒体本领。二是节目组要引入“外援”,邀请更多的网络段子手加入到原创文案的创作中。“内容为王”的时代,独家的文案加上新媒介的包装才有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有一足之地。

    节目发展遇到的第二个瓶颈是节目的变现盈利能力。报社效益日益下滑的情况下,孵化一个节目需要大量的投入,投入之后尽快产出,攒足了财气,节目才能走得更远更平稳,扩大影响力,实现良性循环。新媒体的招商工作也是一条纸媒人还在摸索的新路子。新节目生产出来,如何包装推销出去,这是对传统纸媒人的又一大挑战。

    下一步,逗伴酱工作室将搭建好全媒体的音频平台,树立好报社子品牌,力争在2017年招商引资,通过粉丝和流量吸引冠名商,实现盈利。

    (作者单位:温州都市报)

    责任编辑:武艳珍

品质领先
打造社区“沟通体”
多元互动:媒体融合的关键
温都《逗伴酱》从纸红到网红的转型之路
选好题材 讲好故事
企业通讯员如何挖掘、提升新闻价值
消息写作“四度”
新闻摄影的瞬间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