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日围棋擂台赛和围棋人机大战是不同时期两次颇受社会关注的围棋赛事,它们均可纳入“媒介事件”的范畴。本文以媒介事件理论及其核心符号为观察坐标,对比了这两次围棋媒介事件的异同,并归纳了电视在不同时期媒介事件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的功能与作用。
关键词:媒介事件 围棋 媒体 电视
3月23日,首项人工智能与人类棋手平等竞技的“世界围棋精英赛”在日本结束,日本开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DeepZenGo与中韩日三国顶尖高手芈昱廷、朴廷桓及井山裕太完成了人机大战。实际上,这次围棋比赛尚未开赛,全球各地媒体就已经对此高度关注,原因在于围棋人机大战已经成为重要的“媒介事件”,此前我国中央电视台也在国人最为看重的《新闻联播》节目中两次报道人机大战的消息。而它一旦被纳入“媒介事件”的范畴,就被赋予了特定的符号意义,自然受到众人的关心乃至追捧,热度居高不下。
人机大战受到如此关注,在围棋新闻传播史上只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可比,毫无疑问,中日擂台赛也是典型的“媒介事件”,为此笔者力图以媒介事件理论及其核心符号为观察坐标,对比我国在围棋传播历史上先后引起轰动的这两次媒介事件究竟表现出哪些异同。
两大围棋“媒介事件”的异同
中日擂台赛和人机大战得以形成“媒介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它们具有重要的符号意义,前者代表着中国围棋水平全面赶超日本,后者则代表着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向人类顶尖棋手的挑战,两者共同点众多,但也表现出许多差异。
1.宏大叙事依旧,推动力量不同
中日擂台赛和人机大战的赛事策划都非常成功,都明显带有宏大叙事的意味。由于赛事被赋予了特定的符号意义,自然形成了被公众消费的价值,无论是否熟悉、迷恋围棋的人均可从中获得自己希望得到的特殊涵义。
尽管被称为“媒介事件”,学者们对于此类事件中媒体的作用和定位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媒体不直接参与事件本身,也不是组织者或发起者,而是以电视的方式对事件的元素进行组织加工,完成事件的再生产。观众不是来获取信息的,而是去参与仪式表演,去评价、见证、体验仪式的流动,是以激动之情度过‘神圣的日子’。可以说,媒介事件是群体情感的宣泄,是‘历史的现场直播’。”①由此可见,在两大围棋“媒介事件”中,媒体都只是赛事的鼓吹者、助推器,各种媒体以大量的报道和信息传播促使公众理解这些赛事,但媒体本身并非“发动机”,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这两项围棋赛事的最初发起者都是企业,但真正推动赛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的力量却大不相同。
媒介事件都是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的,这是它们能够吸引媒体关注并报道的重要因素,但事件发展路径却大不相同——有些是大体上按照组织者、策划者思路进行的,如2016年人机大战活动组织者希望通过比赛显示电脑的人工智能,改变公众认为电脑不能下好围棋的刻板印象;赛事传播显然达到了这一效果,电脑击败李世石,雄辩地说明人工智能可以运用在围棋领域并取得很高的成就。②但是,也有些赛事的演进过程完全出乎主办者的意料,是其他因素促使比赛广受关注,中日围棋擂台赛就是典型的案例。
当初日本企业策划围棋擂台赛,目标仅仅是宣传自己的企业,并未预料到此项赛事会成为迄今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围棋赛事。它风靡一时的主要原因在于体育一段时间内曾经是中国振奋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催化剂,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体育的角色定位是仍然振奋民族精神、让世界了解和认同中国等。聂卫平在前四届擂台赛上担任中国队主将,获得了11连胜的骄人战绩,并以一人之力助中国队获得前三届胜利,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
2.媒体热度依旧,关注范围不同
“媒介事件”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媒体的连续、追踪性报道,中日围棋擂台赛和人机大战均不例外,各国媒体分别对它们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使之呈现出相当的热度,最终形成“大众传播的盛大节日”。不过,就媒体关注的范围、侧重点等而言,两次“媒介事件”又有着鲜明的反差。
中日擂台赛虽然是日本企业策划的比赛,但首先引发公众高度关注却是在中国。跌宕起伏的赛事进程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随着聂卫平登台战胜小林光一、加藤正夫,中国民众对此项赛事的关注度达到高潮,1985年11月20日聂卫平与藤泽秀行在北京举行主将决战,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开创了中国围棋电视直播的先河——当时央视只有一个频道,在一套节目中用三个多小时直播围棋赛意义可想而知,最终聂卫平获胜。巧合的是,同一天中国女排恰好在日本再夺世界杯赛冠军,实现“四连冠”,一时间女排和围棋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有人形容当时内地大学的三大热点分别是文学、女排和围棋。
首届擂台赛的失利促使日本媒体和民众开始关注擂台赛,此后日本媒体对于赛事的报道逐渐增加,而聂卫平在第二届擂台赛上神勇再现,连续击败5位日本棋手帮助中国队取胜,我国媒体自然不会放过这些绝好的新闻素材,连篇累牍的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围棋的社会关注度。后来,韩国方面也从关注此项赛事发展到加入其中,1991年中日韩三国围棋擂台赛诞生并延续至今。
中日擂台赛引发的媒体关注局限于东亚的中日韩等国,报道领域也集中在体育范畴,人机大战则极大拓展了关注面:欧美媒体也开始报道这一比赛,而且媒体不仅将赛事纳入体育领域进行报道,还在科技报道中展现了这一事实。
人工智能挑战围棋高手并非始于李世石与AlphaGo的“人机世纪对战”,2015年10月,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即以5:0横扫欧洲围棋冠军樊麾,这是人工智能程序首次在分先状态下战胜人类围棋选手,这为“人机世纪对战”进行了有效的预热,促使其关注面迅速扩大,亚洲、欧美媒体都开始聚焦于此。
电视在围棋“媒介事件”中的地位嬗变
在电视占据大众传播媒体中心地位的年代,电视报道对于媒介事件的形成和提升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新闻联播》被称为“中国政坛的风向标”,是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节目。自1982年9月1日起,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由此开始奠定节目为官方新闻发布通道的重要地位。有人曾统计,当初中日擂台赛聂卫平11连胜时,几乎每次都上了《新闻联播》,其中1987年3月31日,第二届中日擂台赛聂卫平执白中盘战胜武宫正树的“世纪大战”后,当晚《新闻联播》把该消息放在第二条新闻播出,这是“破天荒”的新闻编排,此外央视一套还大盘讲解过不少对局。但此后,围棋比赛消息很少出现在《新闻联播》中,只有2008年常昊九段终结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中国队首次夺冠,《新闻联播》才予以报道。
当今时代是“网络社会”,各种网络媒体承担了第一时间发布、披露信息的职责,电视先前担负的这一职能明显消退,但海量的碎片化信息直接影响人们的新闻价值判断,此刻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作为主流媒体的“第一品牌”,足以在新闻价值梳理、重要性赋予等方面发挥“压舱石”和定海神针的功能——只要某一新闻事件上了《新闻联播》,国人就会公认其重要性。
过去一年里,人机大战的新闻曾两次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中:2016年3月12日,李世石与AlphaGo人机大战第三局中,李世石再度执黑中盘告负,在五番棋比赛中0∶3提前宣告失利。当晚《新闻联播》在联播快讯中报道,现在已经确定人类告负。2017年1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以《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横扫围棋高手》为题报道了大师快棋60胜人类高手事件,报道中特别强调了这样一句话:“新版阿尔法狗横扫顶尖高手一事,为接下来的人机对决做了很好的预热。” 于是,在日本举行的“世界围棋精英赛”获得了充分的重要性认证,自然而然成为国人关心的比赛。
(作者系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麻争旗、徐杨:《体育直播的文本和意义:体育媒介事件的叙述模式》,《现代传播》2006 年第6期。
②庹继光:《新媒体环境下棋赛媒体传播策略探析》,《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