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科普传播中的人文关怀与编辑职责

● 巩孺萍 《 新闻战线 》(

    摘要:科普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人文关怀是科普传播的终极价值。当前我国科普传播中人文性缺失现象比较严重。编辑在科普传播中扮演着作品生产销售中介和科学文化创造的双重角色,弘扬人文关怀既是岗位的职责要求,也有现实的有利条件。在科普传播中增进人文关怀,需要编辑尊重人的价值,坚守精神家园,强化责任意识。

    关键词:科普     人文关怀     编辑     责任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国科学普及事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科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大众媒体的广播电视、报刊和出版,更是义不容辞。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当前我国科普传播中人文性缺失现象比较严重,科普作品普遍存在着质量不高、形式呆板、内容枯燥等问题,甚至出现了假科技新闻、科普作品泄露国家机密、媒体追求经济效益违背科学性进而损害科普传播社会效益等严重问题。①这就要求,科普节目、科普期刊、科普图书的编辑,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切实履行职责,真正发挥好“把关人”的作用。

    人文关怀是科普传播的终极价值

    人文关怀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人文”一词最早出自《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其意义类似于那种同“自然”相对的“人文”。随着时代的演进,“人文”逐渐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独立人格、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密切相关。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以及对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注,不仅包括对人与人类生命的存在本身的关怀,还包括对人的权利的尊重、人格的完善、价值的追求、理想的实现等发展问题的关注,使个人与人类得到完全意义上的自由与解放。简单地说,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充分、自由发展为目标的一种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人本文化。

    科学普及始于欧洲近代科学的兴起。当时,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双向度是天然统一的,甚至可以说科普的人文性对于近现代科学能够战胜宗教获得独立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后来随着科学知识的快速增长以及科学的职业化倾向,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知识“时差”不断扩大,使得科普在现代社会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开始渐次分离,科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科普的人文性出现了缺失,传统科普的立场和观点遭到了质疑和批判。随着对科技滥用和技术异化的深刻反思,人们开始追问,发展科技到底是为了什么?科普的重点和目的是什么?与传统科普相对应,现代科普强调人文精神的复归,以受众为中心,“让公众理解科学”。事实证明,科学最终要走向人文价值,技术本身就已经是科学向人文转化的一个阶段。科学越是走向发展与应用,就越离不开人文导向,这正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特征。科普是以人与社会为对象的活动,不能仅仅以科学性的描述为满足,而要体现人文精神,发挥人文关怀的功能,这也正是当前国际人文学术思潮强调的重点。提高科普中的“人文含量”,并不意味着排斥科学知识与纯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恰恰是强化了科学思想的精神内涵。②从传统科普到现代科普的嬗变,意味着科普传播的重点必须从关注客体向关注主体转移。我们既不能因重视公众科学素质提高而忽视了科普的科技工具性价值,也不能单纯强调为经济发展服务而忽视了科学的精神价值,而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与精神价值的交汇之处就是人文价值的追求。③这就要求我们大众传媒在科普传播过程中,必须以人文科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为依据,去思考科学技术发展的合理性,排斥科学对人自身的异化,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根本处境。可以说,人文关怀是科普的终极价值,只有那些能够塑造人的灵魂的科普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在大众文化传播的环境中,读者的表象需求容易通过一定的技术与营运达到满足,而对深藏在人类内心最本质的生存人文关怀的引导与培养,才是一份传播媒介最终的价值效果,才可能奠定出一种高档次的精神读物。”④

    科普传播内嵌人文关怀的编辑职责

    编辑是一种社会文化传播活动。⑤作为科普作品的编辑,既扮演着作品产销的中介角色,又扮演着科学文化的创造角色,在科普传播中内嵌人文关怀,尤为重要。

    编辑过程中需要弘扬人文关怀

    编辑活动,就其性质与本质来说,是一种具有导向性的社会文化活动,它贯穿于人类精神文化产品创造、审辨、选择、加工、组合等全过程,活跃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的文化场域中。其本质就是选题取材,并使之有序化、组合化,进而构成各种讯息。科普内容在成为大众传媒的载体信息之前,编辑的职责就是对这些载体信息进行审选、加工、组编和排序,以便提高载体信息的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这既是一种智力加工,又是一种文化创造,需要以人文视角,嵌入人文关怀,弘扬人文精神。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弘扬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念的基本原则之一。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就公开表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既让人感到朴素、实在、亲切,又对科学普及和新闻传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当前,社会思想意识空前活跃,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对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团结凝聚人心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传播科学知识的编辑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使命,以人为本,恪尽职守,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产品,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贡献力量。

    编辑具备弘扬人文关怀的有利条件

    编辑活动与科研活动有所不同,科研以创造科技产品为主要任务,编辑则不然,它是代表社会,运用价值批判对科普作品加以鉴别、选择,使其中有价值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理念能够广泛传播于社会并得以积淀升华。可以说,编辑在科普传播过程中,是联结精神文化生产与物质文化生产的桥梁和纽带。作者创作的精神文化成果须经编辑的选择加工后,才能进入制作、传播等物质生产过程。而在科普作品生产和消费两环节之间,编辑又是联结作者与受众的中介,充分发挥编辑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沟通互动功能,才能有效改进科普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提供更多优质高端、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节目、科普期刊和科普图书。

    增强科普传播人文关怀的行动选择

    在科普传播流程中,编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科普传播中人文阙如现象的泛滥,编辑作为最后一道把关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编辑如何在科普传播中重塑人文价值,实现人文回归呢?

    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人的价值,是对自身和他人的价值的尊重,尊崇人的精神品格,追求人的尊严。首先,编辑主体的自我尊重,能够使编辑主体自身不致沦落成追名逐利的机器,在守护主体精神世界的同时,以敬业精神、诚信的社会态度要求自身和面对受众,并以此获得主体精神价值的实现。其次,尊重作者。编辑对编辑学知识比较精通,对其他专业知识则是杂家。科普文章一般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在决定用稿、改稿、退稿之前,尽可能与作者加强沟通,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既准确阐述科学知识,又符合栏目(节目)的定位和风格。再次,尊重受众。受众是科普传播赖以存在的基础。科普作品必须符合受众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背景,用人文表达去诠释科学,让受众能够看得懂、看得进。这不但有助于受众更加深刻地理解、领会科普作品中的科学知识,而且能够触动心灵、调动情感、激发思维,培养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从而体现科普作品的深厚底蕴,更好地达到科学传播的目的和效果。⑥只有尊重受众的精神存在,编辑与受众之间才能达成诚信的精神约定,形成和谐的人文关系。

    坚守精神家园

    编辑的业务能力对办好一档节目、出好一本期刊或图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不具备人文精神,很难将节目、期刊、图书办成高品位的具有文化内涵的精品。就科普节目、期刊、图书来说,形式多样,内容迥异,但从根本上看,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就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尊重和关注。当前,人们似乎陷入了一种功利化的生存状态,作为科普传播的编辑群体,更应该提升道德修养,坚守精神家园。编辑的天职是为广大受众加工精美圣洁的精神食粮,编辑本身的精神状态和道德品质关系到传播的质量。在节目和稿件的处理上,编辑必须始终保持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只有经过广泛的求证,排除疑点之后,才能予以发表,否则宁可放弃。常言道,两害相权取其轻。当发不发,固然是失误;但不该发而乱发,则是更大的失误。在相当程度上,编辑不仅仅是作者的“文字保姆”,更要有勇气成为作者和受众的“精神导师”。

    强化责任意识

    作为科普编辑,抓住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机遇,传播科学知识,弘扬人文关怀,责任重于泰山。一方面表现为对社会的责任,多为广大受众奉献健康、精美、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自我的责任,体现在个体的自律,对真善美的追求,对正义、道德价值的崇尚。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我责任意识,才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社会,只有每一个个体都具备了自我责任感,才能文明、进步和公正。此外,还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如出版事业模范邹韬奋所说的“视事业如生命”,才能做好本职工作。精品拒绝急功近利,需要一如既往的执著精神。一部优秀的科普作品(节目、期刊、图书)的产生,自始至终凝聚着编辑的大量心血,是编辑道德的物化反映。编辑活动需要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在众多繁杂的稿件中,通过鉴别、分析、评估,做出准确的扬弃。“人皆可以为尧舜”,编辑群体应当以此为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同时,又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以高度的自觉性进行自我反省。

    (作者系江苏教育频道《未来科学家》编辑)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梁爽:《媒体科普传播应倡导科学与人文的互动》,《记者摇篮》2010年第3期。

    ②周亚祥:《科普出版中的人文精神理念》,《出版发行研究》2002年第1期。

    ③徐善衍:《关于当代科普的人文思考》,《科普研究》2010年第3期。

    ④李冷月:《科普期刊出版背后人文价值理性的思索》,人民网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3/1014/c358381-23196619.html.

    ⑤李艺:《人本关怀:编辑出版的终极追求》,《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⑥姜波:《论科普期刊的科学特质与人文精神》,《传媒观察》2015年第12期。

政府官员如何跟媒体打交道
科普传播中的人文关怀与编辑职责
突发新媒体事件中传统媒体的导向设置
东北振兴的媒体职责与使命
全媒体环境下体育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
新媒体视野下的中国健康传播
用数据看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