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政府官员如何跟媒体打交道

● 张凌云 《 新闻战线 》(

    摘要:能否善用媒体、善待媒体,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关乎本地区本部门的声誉,也关乎执政能力建设。正确的做法是,直面媒体、信任媒体,寻求媒体支持。

    关键词:政府官员     新闻媒体     舆论应对     执政能力

    随着舆论传播格局和社会治理结构的变化,政府官员和媒体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二者是天敌还是朋友?是矛盾体,还是协作者?对媒体该为我所用,还是退避三舍?应当说,能不能、敢不敢、会不会跟媒体打交道,已成为摆在政府官员面前的现实课题。

    政府官员对待媒体的若干误区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官员同媒体打交道的整体能力和媒介素养有所提高,但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不了解、不善用、不善待媒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怕媒体,敬而远之。基层工作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矛盾多、难度大,事无巨细,出现问题在所难免。但有些官员最怕媒体曝光,一则怕影响自己主政的地方或领域的声誉,二则怕影响自身的形象和前途,要么下不来台,要么下了台。可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遇事总是想方设法躲着媒体,生怕言多必失,惹来麻烦。这代表了相当一批官员的心声。

    二是防媒体,抵触戒备。有些官员对媒体和记者心存偏见,本能地没有好感,认为媒体是找茬的、添麻烦的,所以要“防火防盗防记者”。发生突发事件后,实在躲不开媒体了,也不愿配合,仍旧戒备记者,封锁消息。有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基层领导干部赞成对记者采访设限,这反映出官员普遍对媒体有很深的防范心理。

    三是压媒体,居高临下。有的官员仅仅把媒体当做传声筒,给我唱唱赞歌、锦上添花可以,但你要曝光一点我管辖领域内的负面新闻,就暴跳如雷,压制媒体,围追堵截,严防死守,甚至威胁、恐吓、殴打记者。网上曝光的,则想尽办法删帖。结果越压越反弹,越删越多,往往爆发更大的舆情危机。

    四是骗媒体,应付糊弄。有专家说,以前90%的基层领导干部认为90%的突发事件是可以盖住的。要么对媒体避重就轻,隐瞒事实真相,要么敷衍媒体,搪塞媒体,甚至欺骗媒体。实际上,欺骗媒体就等于欺骗公众,本质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在互联网时代,“捂盖子”的做法已经是一厢情愿的事了,完全不能奏效。

    善用媒体才能提高舆论应对能力

    当前,由于社会转型加速,社会心理失衡,不满情绪增多,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高发、频发。每年全国范围内的热点舆论事件达五六百件之多,这对政府官员应对危机和跟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危机事件中官员与媒体的关系处理不好,舆论引导不当,留下过许多深刻的教训。比如,广西南丹矿难导致81名矿工遇难。当时,南丹政府没有及时向媒体通报,把心思用在了如何隐瞒事故上,终究纸包不住火,真相揭露后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事实上,突发事件发生后,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跟我有没有关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怎么办?如果回避这些核心问题,企图向媒体和社会封锁信息,实际上会激起民众更大的不满。要明白,媒体不仅承担正面宣传的职能,而且承担着舆论监督的责任,并行不悖。媒体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是代表民众对公权力的监督。当然,作为媒体也要考虑社会效果,不能为吸引眼球而扭曲事实,刻意放大,穷追猛打。

    当今时代,舆论形势、传播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媒体种类和形式越来越多。现在,一条负面信息,只要在知名商业网站的首页上放5到10分钟,就会被成千上万家网站转载。这对政府和官员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据人民网调查,99%的网民会选择曝光社会不良现象,而75%的网络舆论热点事件都是政府部门回应不及时造成的。

    近年来,热点群体性事件呈现一个新的趋势:很多事件都是借由新媒体传播手段发起或升级的,有相当一部分不是由传统媒体首先报道出来的,而是由网络先引爆,传统媒体再跟进的。特别是,政府官员本身就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任何一个涉及官员的不良消息、图片、视频都可能迅速在网上发酵,造成严重后果。

    媒体历来是党和政府重要的执政工具、执政资源、执政手段。在多元化的舆论格局中,如何面对媒体用好舆论工具,是衡量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有智慧的政府,必然是一个善用媒体的政府,必然善用媒体实现政府意图。须知,无论是解读政策、凝聚共识,还是引导舆论、化解危机,都需要媒体来设置议题,参与其中。

    政府官员善用媒体的基本原则

    及时:第一时间,先入为主。媒体对新闻事件的首次传播,在受众头脑中会形成先入为主、根深蒂固的印象,之后很难改变。所以,要特别重视抢占第一时间、第一声音、第一落点。政府官员该发声的时候不说,主流媒体就会失语,当人们从主流媒体得不到消息时就会转向小道消息等非常规渠道。在信息社会,要想瞒住重大信息都是徒劳的。因此,第一时间播发权威消息,不给谣言和小道消息传播空间,是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最佳方法。在网络时代,处置突发事件有一个“黄金4小时”法则,就是政府最好在事件发生4小时内做出反应、采取行动。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天津官方对舆论关切的一些核心问题反应迟钝,对媒体是一种半封锁状态,信息披露不及时、不清晰,引发了舆论的质疑和攻讦。

    真实:不遮不掩,实事求是。在新闻规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真实性。出现问题,不能存侥幸心理,试图欺骗媒体和公众。明智的做法是,寻求媒体支持,降低消极影响,如有责任,老老实实认账,认认真真补救,千万不要狡辩、欺瞒、推脱。山西省襄汾县铁矿尾矿库溃坝事故发生4小时后,山西省安监局和襄汾县委、县政府向媒体提供了伤亡数据:1死1伤。数据一公布就遭到了严重质疑。两天后,临汾市政府通报的死亡人数更改为128人。几天后又先后改为178人、254人、268人。屡屡更改死亡数字让公众感到缺乏诚意,有故意隐瞒之嫌。人命关天,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问责和声讨,当地政府犯了致命的错误。

    分寸:不偏不倚,不多不少。官员面对媒体时,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政府。所以应对媒体,必须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分寸就是度,就是火候,体现的是官员的水平。对于突发事件和敏感事件,要把握好时机,何时讲,讲到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讲,都要把握好“度”。要准确研判舆情,精准拿捏、恰如其分、适时适度,话不能说太满,要留有余地。在没有结论前,不能主观臆测。切忌借机自夸,遇到问题不正视,反而自我表扬一番,文过饰非,只会激起民众的反感。

    效果:准确预判,引导走向。对于突发事件和负面新闻,要提前对效果有所预判,通过主动设置议题干预事件进程。对于记者的采访需求尽可能满足,甚至可以一同研究新闻报道,引导舆论。2015年4月12日,广东省河源市发生一起数千名群众反对上马火电厂项目的聚集事件。当天,市委领导出面跟聚集群众沟通,官方微博做出回应,告知群众项目处于决策过程中,并未上马,将严格做好环评、安评等工作,呼吁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后来,网上就出现了很多倒向政府一边的言论:“电你要用,电厂又不让建,想怎么样?不让建电厂,是不是要用‘爱’来发电?”

    政府官员善用媒体的若干技巧

    召开高质量的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是回应热点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有效平台。一旦出现重大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无疑是最适合、最便捷的渠道。政府声音在前,引领舆论,改变了过去被舆论牵着鼻子走的状态。2015年8月,天津就火灾爆炸事故召开的前几次新闻发布会漏洞百出。发布会的一些瑕疵甚至成为引爆舆论的新的导火索。比如对伤亡数字、救援进展、危化品处置的披露都存在信息不透明问题,语焉不详,遮遮掩掩,导致次生舆情的爆发。爆炸事故伤亡惨重,家属情绪悲痛,新闻发言人仍然面无表情地念稿子,说官话、套话,难免让人感到冷冰冰、没人情味。而昆明公交车爆炸案中官方在发布会上的回应就可圈可点。当时,有关恐怖主义的传言不断,人心惶惶。昆明召开发布会说,此案人为破坏是肯定的,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和藏独有关联,调查工作还在进行中。同时,向媒体公布了政府采取的措施。所有市民最关心的问题通过新闻发布会都主动回应了,平息了社会恐慌情绪。

    事前准备充分细致,对问题要有预判。官员接受媒体采访或召开新闻发布会,都要在事前做好精心准备,从容应对。要了解媒体的情况,哪家媒体来采访,哪位记者,记者的风格如何,会问哪些问题,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适当进行模拟采访,有备无患。如果是召开新闻发布会,更应该精心准备,不能仓促上阵、手足无措,否则注定会失败。既要准备好相关事实、数据、原因、措施等,还要做好直面记者提问甚至质问的心理准备。要预测媒体的问题,熟悉相关情况,制定应答口径,不能自说自话,一问三不知,更不能搪塞推诿或者慌不择言。

    不被媒体牵着鼻子走,不把记者当敌人。媒体是政府化解危机、解决矛盾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手段。医患矛盾、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群体事件、拆迁补偿、生产事故等复杂问题的应对,越来越离不开媒体的参与。如果躲着媒体、防着媒体,甚至把媒体记者当敌人,最终受损失的是自己。媒体批评和监督政府官员,是职责所在,不能动不动就质问记者“你是哪家电视台的”。政府官员要避免与记者发生正面冲突。曾几何,哈尔滨一派出所所长和几名民警将一名女记者摁在地上抢夺手机,就造成了恶劣影响,推高了事件的热度。

    不说“无可奉告”“不知道”“不清楚”。面对记者,实际上是在面对公众的提问,不论记者问什么问题,即便记者的提问显得刁钻、敏感,也要正面回答,不能用不知道、不清楚来搪塞。天津爆炸事故的新闻发布会上,官员屡屡出现“我不清楚,需要问一下同事”“我不知道”“相关单位没参加这场发布会”等回答,使舆论对官员的水平和诚意产生质疑。

    慎讲原因,少发评论。突发事件发生后官员接受媒体采访,要先说事实,让公众知情,慎讲原因,没有定论的不要说原因,避免给事后处理埋下隐患。“快报”是为了让公众知其然,“慎报”是为了让公众知其所以然。“慎”并不意味着“不快”,不隐瞒、不夸大、不臆断,待结果明朗后及时向媒体说明也是一种快。同时,官员对于记者的提问,尽量只描述事实,少发表评价。因为此时官员的一切表态都代表一级政府,评论性的语言不管准确不准确,影响好不好,都可能被视为政府的态度。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时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就带来一场不小的风波。

    不表演,不做作,不怯场。官员不是演员,遇到公共事件接受采访或参加新闻发布会,不要表演和展示所谓的个人魅力,不要炫耀才学和能耐,不能对记者指手画脚、盛气凌人,不要让记者坐冷板凳。在面对记者时,官员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提问,此时不应怯场,要快速而得体地予以回应。

    对攻击性挑衅性言论,视社会关注度、影响范围择机应对。对于网上和社会上的攻击性言论,如果沉默不语就是默认,就会谣言满天飞。对攻击和质疑,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心平气和地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化解怨气怨言,纠正错误认知,引导舆情朝着理性、平和的方向发展;对网上炒作,要利用主流媒体进行引导,防止非理性情绪的滋长。郭美美事件、石首事件等等,对政府及有关部门造成了重创,这都是没有及时回应舆情关切和舆论质疑的深刻教训。

    语言简洁朴素,不讲套话空话,适度幽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言应简洁明了,不讲烦琐的专业术语,尽量不念稿子,切忌长篇大论。要恰当得体地表达,根据当时的环境和场合,允许的话可以用幽默的语言回答问题。当然,发生灾难性事故就不宜幽默了,以庄重严肃为宜。比如,山西黑砖窑事件发生后,有记者问,黑砖窑怎么这么黑,当地一个领导说,砖窑里面没有灯,所以比较黑。云南一名干部上班时间打牌赌博,说“是陪单位女同胞安全渡过更年期”。这不是“幽默”,而是“雷人雷语”。真正的幽默是充满智慧的,讲究时机和场合。比如,李瑞环在一次访问香港时,一个记者问:“您刚才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这是不是指香港人不够团结?”李瑞环回答说:“如果我祝你身体健康,是不是指你身体不健康呢?”面对刁钻尖锐的提问或敏感问题时,要学会见招拆招,巧妙应对。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办公室)

    责任编辑:冷  梅

政府官员如何跟媒体打交道
科普传播中的人文关怀与编辑职责
突发新媒体事件中传统媒体的导向设置
东北振兴的媒体职责与使命
全媒体环境下体育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
新媒体视野下的中国健康传播
用数据看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