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做好理论专刊编辑之我见

● 蒋安杰 《 新闻战线 》(

    摘要:编辑常被称为“为人作嫁”“无名英雄”,因为人们往往看不到编辑付出的劳动与心血,也无法理解编辑的重要性。其实,一篇好稿件的出炉,离不开幕后编辑的精打细磨。

    关键词:编辑技能     编辑意识     理论版

    成为一名称职的编辑,尤其是理论版的编辑,并非易事。笔者在法制日报社理论部工作多年,担任《法制资讯》杂志总编辑近8年,虽没有太多的大道理可供分享,但在日常工作的摸爬滚打中,也逐渐悟出了些门道,或者说,逐渐有了如何做好理论版及学术期刊编辑的心得。

    最终问世的文章,常与作者最早呈现的文字大相径庭,这其中虽然蕴含着作者本人进一步修改的汗水,更多是编辑们的辛苦付出。典故或者注释的核实,错字或者病句的修改,题目或者结尾的加工……编辑的幕后工作,细碎、繁琐,不仅需要文字功力,还需要专业的智识。辛勤付出的结果,稿件上却只有作者的大名。因此,一个称职的编辑,定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以作者之喜乐为喜乐,以作者之成功为成功。这种奉献精神, 换一个词语来表达,其实就是一种境界。

    编辑的引领意识与批判思维

    一般观念认为,学术研究应与社会保持适度距离,最好是不食人间烟火。然而,法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性、现实性非常强的学科,好的法学期刊不应该回避社会热点,而应该积极地从法学的角度回应社会热点问题,给当下社会最需要法学的人们以良好的指引。

    好的编辑尤其是理论专刊或者学术期刊编辑,必须站在国家、民族发展的前沿,善于前瞻性地发现亟待学者回应的现实问题,进而有意识地约请专家学者贡献智慧,未雨绸缪。学术研究因人而异,有人喜欢宏大叙事,研究国计民生;有人喜欢自娱自乐,关注细枝末节。从理论部是一张报纸的灵魂这个角度来看,编辑应该具备很高的政治素养,多关注国家需要、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大问题,适当放弃一些钻牛角尖的小问题。惟其如此,理论版的文章才能更接地气,很好地回应社会关切。

    法学理论的编辑应该用批判性思维对待西方的法治经验和理论,对待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也应作如是观。我们在借鉴西方法律文化和实践的理论时,一定要注重其理论精髓的挖掘,比如说英美判例法注重结合案情通过常情常识来分析说理,注重论证和说服,这点是我们法院判决书和绝大多数法学学术论文所缺乏的。

    就法学学术论文来说,很多还停留在价值判断层面,片面强调法律自身的逻辑,却不结合现实案例进行说服性论证。一些论文中常见的所谓“论述”方式如:A说、B说、C说,最后是不经辩驳之后的“我说”;再如论述某制度在我国的构建,其套路通常是介绍完西方经验后,就讲我国该如何如何,完全拿来主义,而不是采用批判借鉴的态度来对待。这种流弊的产生其实与多年来注重照本宣科而不是注重批判性思维和说理论证式的法学教育有很大关系。

    理论版编辑必须用批判的思维看待西方学说,使编辑的稿件更贴近中国国情和法治现实。 

    编辑的火眼金睛与“三昧真火”

    编辑们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要从大量的来稿中筛选出可用的稿件,在与作者沟通、修改的基础上,将适合的发表出来。无论是报纸还是期刊,无论是具有一定专业性还是面向普罗大众的平台,在备选稿件中,都会有不少或无病呻吟、或人云亦云、或不知所云的稿件存在。因此,一个称职的编辑,要有火眼金睛。他们需要有能力甄别、筛选,在较短的时间内判断出哪些文章完全不可用需要退稿、哪些有修改价值,而哪些稿件则可以发表甚至优先发表。这种甄别能力即火眼金睛的养成,难有什么速成大法,非在“编辑实务”这座老君炉里淬炼七七四十九天不可。编辑们只有在关注现实、跟踪前沿、丰富自我的基础上,才能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鉴别能力。  

    要练就火眼金睛,编辑们要有“三昧真火”。

    要对实践热情似火。真正好的文章,不是来自于拍脑袋,不是来自于死读书,而只能是来自于实践——不论是司法实践还是广义的社会实践,都蕴藏着巨大的宝藏等待挖掘。作者写好文章需要关注实践,而编辑们也同样只有在熟悉实践、尊重实践、热心实践的基础上,才有能力判断出哪些文章是空中楼阁、沙滩作画或者机械照搬,哪些文章是回应了社会的关切,摸准了时代的脉搏。

    要对假象洞若观火。不可否认,总有一些稿件是在煞有介事地讨论假问题,这些假问题,或是作者臆想、杜撰的,或是存在特定的时空限制,在彼时彼地虽真但在此时此地却假,或者虽是个真问题但已经解决了而不复存在。因此,只有在意识到假问题、假文章的存在并对其类型、体现和危害了如指掌的情况下,编辑只有在反复的观察、试验和鉴别中,才能对假象洞若观火,才能找出、找准真问题,进而才可能提出一个有用的解决方案,也只有这样,编辑出来的才不是文字的堆砌,而是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要对作者不温不火。编辑们面对的表面上是一篇篇文章,实际上却是文字背后的作者群体。作者们有血有肉,有情感有个性,在与作者打交道的过程中,要不卑不亢。既不需要过度谦卑失去了尊严,也不应该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对于文章暂时达不到发表要求的作者不该冷淡,对于关系稿、人情稿也不应该屈从;对有潜力的作者要积极鼓励、适当引导,对于文章的观点与编辑本人的见解不同的,也不应火冒三丈,弃之如敝屣。只有平和待人,平等处事,才能培养出一个稳定的作者群体,持续编辑出高质量、有水准的文章。

    编辑的其他技能

    作为一名理论专刊的编辑,除了应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和职业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许多其他技能。

    策划能力。好的编辑不应该坐等投稿,而应该积极主动根据社会热点、自己的兴趣素养等,策划相关专题并积极地组稿、约稿,最终高质量地完成编辑工作;

    执行能力。既能够把编辑部的编辑方针在约稿中执行,约稿、编辑过程中应该能够一环又一环往下推进;

    沟通能力。好的编辑应该能够清晰而有说服力地向作者、主编等陈述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明预期目标和具体要求,并确保对方能够有效准确掌握,最终内化到稿件写作之中。学术产品的供给离不开生产者、加工者、消费者,作为加工者的编辑承担的是桥梁和服务功能,如何从众多稿件中遴选出符合期刊要求和风格的论文需要编辑熟悉自己的作者,与作者进行多角度的沟通;

    学术判断力和鉴赏力。法学编辑要做编辑家,而不是编辑匠,不能仅仅停留在接受来稿、联系作者与校对稿件等工作上面。好的编辑应该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确保收到稿件之后,能够鉴赏性地发现其优点、亮点,也能敏锐地发现其缺陷与不足,并通过和作者的沟通,通过进一步修改来使之完善。一篇学术论文是否具备新颖性,是否论证严谨,是否可以加深或拓展学界对该问题的认知是理论版编辑在审阅每一篇论文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通常所说的杂家,无非是要求编辑懂得的学科知识要尽可能多,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及快速的文献搜索和识别能力;

    包容能力。好的编辑大都有自己的研究专业,甚至优秀的编辑本身就是某一领域的顶级专家。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保持包容的心态就十分重要,既要包容不同的学术观点,也要包容不同风格的作者,甚至能够包容作者对编辑学术观点的批评;

    开放式交往能力。理论版编辑除了加强自身的学术素养之外,还应该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了解学术研究动态,主动与作者及新生的学术后备力量沟通,与他们建立良好的联系,优质的作者服务及编者与作者的良性互动是一本期刊获得良好社会评价的重要途径,这种作者之间口口相传的良好软评价有时比一些学术评价机构展开的非专业评价更能说明某期刊在学术期刊丛林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好的编辑不仅要有自己的圈子,别人的圈子也应该尽量加入。惟其如此,才能通过与学术界的频繁互动,获得最新的资讯和信息,进而运用于编辑工作中;

    技术能力。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编辑的方式、理念等,甚至学术传播的途径,都迎来了巨变,也给传统意义上的编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到自己的编辑工作中,以期事半功倍之效,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系法制日报社理论部主任)

    责任编辑:武艳珍

把脉
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做好理论专刊编辑之我见
挖掘“有温度”的新闻,传递“有表情”的声音
用凡人善举烛照人性光芒
用“创YI”弥合舆论场“温度差”
报纸版面视觉设计呈现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