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有情有义更中意

——意大利《欧华联合时报》的跨文化表达探索

● 刘旭道 《 新闻战线 》(

    华文媒体的跨文化表达虽然在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但在族群发展中的作用已日渐显现:一方面让华人圈拥有专属的“视听区”,找到了文化的“位置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华文媒体促成“本己文化”和“异己文化”的相互影响,它带来的交流、理解与宽容缓冲了“冲突”,推进了“顺应”,为最终相互渗透与融合——正如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意大利华人圈的媒介素养:从一本畅销书说起

    几年前,两名意大利记者(《晚邮报》记者拉菲尔·欧利阿尼和《共和国报》记者李卡多?斯达亚诺)采访当地华人写成的一本书,在意大利十分畅销,书名叫《不死的中国人》,副题是“他们干活,挣钱,改变着意大利,因此令当地人害怕”。

    为什么叫“不死的中国人”?因为意大利人几乎见不到华人的葬礼,有好奇者随口说了句“中国人永远不死”,便以讹传讹了。

    这本书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展现了华侨华人在意大利的生存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大利主流社会对华侨华人的误解。在他们眼中,华人除了具有“小强”般的生命力和忍耐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封闭和神秘,即从不参加公共生活,毫无参政意识,对融入当地没有任何兴趣,只是不停地干活、赚钱、储蓄,夜以继日,不知疲倦。

    一年多前,我在罗马询问了数十名侨胞,知道这本书吗?没有一个人知道。后来我问一位华文报的主编,他的回答是:“知道这书,但不想理它,让他说去。”这一细节,多多少少说明了华侨华人的媒介素养和所处的媒介环境。

    在国内的一些书刊中,对于海外华人圈的媒介素养多持赞赏的态度,甚至被认为是“严重低估”,但据笔者对罗马华人圈的实地访谈和了解,华人圈的媒介素养有着鲜明的族群特征。

    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国家放宽了对华人的入境限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政府,先后让非法移民合法化,为华人的出国热推波助澜。而出国最普遍的方式是亲戚带亲戚,熟人带熟人,老乡带老乡。开店、做工、办厂,都喜欢聚在一起。据统计,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意大利是华人特别是温州人在海外最集中的地方,意大利的温州人约有20万左右。

    在意大利普拉托省一带,越来越多的温州人来此创业。从餐馆、杂货铺、发廊、诊所到服装、皮包、首饰批发店,形成了条条唐人街,一个个聚居区,甚至在许多城市形成了温州华人相对独立的社区。走进这些区域,几乎清一色温州风味,没有与在温州某个小城镇中生活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一样的语言,一样的人情,一样的举止,一样的关系。大量的温州华侨、华人,整天只能在自己的工场里埋头苦干。而且多数温州人,几乎不和当地人打交道,吃着大黄鱼、蝤蛑、花蛤、蜻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很多人在意大利十几年,还是说温州话。而且只要会说温州话,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碰不到障碍。据笔者与一些华侨华人的谈话得知,他们不叫当地人为“意大利人”“罗马人”或“外国人”,而是统一称之为“番人”,有如旧时中原称少数民族政权为“番邦”。抱团的海外华侨华人往往在异国他乡筑造了一个新的相对封闭的人文地理环境,沉浸在心目中认同的家乡文化中。他们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水中鱼”型:

    华人所处一个远比国内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英文的、中文的、意大利文的;亲华的、仇华的、中立的;政治的、济济的、文化的、宗教的;严肃的、通俗的、黄色的……各种意识形态交织,各种社会组织各表主张……对于这个媒介大环境的存在,人们常常是深处其中而不自知。正如麦克卢汉提出的那个尖锐的问题:鱼儿知道它身上是湿的吗?答案是不知道。华人圈中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天天浸淫在复杂的媒介信息中的人,其实并不知道他们生活在为媒介信息所影响的世界,没有意识到人总是无可避免的“踏入”到各种纷繁的媒介传播信息中。这个看不见的新环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认知,可是人们并不知道这一点,还把被改变后的认知当做是我们自身所产生的认知。

    “套中人”型:

    与美洲华人不同,欧洲华人以劳务输出和非法居留为多。欧洲各国中,华人受教育水平又以英、法、德、意渐次降低。据温州相关机构调查,旅意华人的学历,绝大部分为小学、初中,极少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语言上,绝大部分人不会讲意大利语、英语。能真正与意大利深度交流者不到百分之一。大部分人说不好普通话,无法通读报纸上的中文,甚至只能说温州方言。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两个温州人跨国谈恋爱,因不会写信,只好将所言说之话录音后相互投寄。

    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与经济条件所限,他们作为受众,媒介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解读与评判能力以及参与大众媒介的能力很低,对于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的使用和批判能力都还处于原始阶段。例如,媒介消费的偶然性较大、媒介接触的频率不高、媒介消费结构严重不合理、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少,媒介产品供需严重失衡等,媒介接触比较消极。他们对异国他乡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积极尝试对这个世界有更多了解,但由于信息的“购买意愿”不强,导致他们对纸质媒介的接触面很窄,又有文化程度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限制,常常无法解读媒介所要传递的信息,久而久之便主动放弃接触媒介的机会,成了现代传媒时代的“套中人”,这也意味着严重的“数字鸿沟”有着加剧的趋势。

    “土豪”型:

    随着华人圈的不断壮大及华人经济的稳步发展,其中的精英人群开始喜欢和媒体打交道,他们关注媒体,也希望被媒体关注,有的还是媒体的广告主。这些人大多乐于参加华侨社团活动,大多是侨团中的高层成员和“意见领袖”。这些受众在侨团和国内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地位,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但自我评估却不低。这些人群曾经很自卑,但后来又具有极强的自尊心,迫切需要社会的认同,喜欢“衣锦还乡”的感觉。由于华人来源于国内不同的区域,在媒体选择上表现出强烈的本土化、地方化倾向。对华文媒体,多爱听顺耳之言,爱面子,听不得批评之声,希望华文媒体能为他所用。个别人甚至动辄以“罢订、罢看、撤广告”相威胁。

    “香蕉人”型:

    “香蕉人”是对“黄皮白心”的海外华人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的戏称。他们虽然也是黑发黄皮,但不识中文,甚至不会讲汉语和方言。同移民来意大利的上一辈不同,他们自小就受当地文化、当地教育的熏陶,其思维方式、价值观也完全意大利化了。“黄皮其外、白瓤其内”,对华文媒体基本上不闻不问,即使有意向了解,也因汉语水平所限无从进一步获取华文媒体的信息。他们对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有着强烈的愿望,但往往得不到主流社会的真正承认,在媒介接触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上属于“夹缝中的人”。

    意大利华文媒体自身的媒介素养

    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华文媒体开始陆续发展,目前共有五份华文报刊,在罗马办报时间最长的为《欧华联合时报》。从华文媒体的版面结构与内容分析,华文媒体自身媒介素养也存在一些问题。

    “转换器”运转低效

    华人从“本己文化”转换到“异己文化”的空间中,其实也是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化过程。

    传播学者罗杰斯把大众媒介比喻为实现个人层次现代化的“神奇转换器”, 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读写能力、教育水平、社会地位等条件,经其转换,就可神奇地产生创造性、成就冲动、进取心等成果,实现个人层次上的现代化。

    按此理论,华文媒体应该在此过程中发挥“神奇转换器”的作用,为华人融入异国他乡提供更多的和媒介接触的机会。事实上,华文报由于自身面临的生存困境,如薄弱的采编队伍、淡薄的责任意识、单一的发行渠道……因此并不能有效地满足众多华人的媒体需求,基本上处于原始生长的状态。

    大部分华媒发行基本上以社团的集体征订为主要形式。几乎没有进社区、工厂、学校开展媒介知识普及或推广活动,也没有有意识地采取什么途径让华人用媒介为自己的生活、工作服务以及利用媒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其知晓通过大众传媒表达自己意见的方法和途径。在内容结构上,真正为底层华人服务的栏目很少,急需的就业信息、生活信息、知识信息以及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政策方面的信息少之又少,较多的是以眼球效应为导向的卖点新闻。更有甚者,在所谓“服务华人”幌子下,刊登一些明显违反当地法律的信息,如代为“灰色通关”的广告,色情按摩广告等,明显缺乏媒体的自律意识。

    “传声筒”效应明显

    意大利的华文报,可以说基本上是文摘报、网摘报,编译报,很少配备专业记者。涉及华人圈的内容基本译自当地的报刊,这样华文媒体就不可避免地充当了当地媒体的传声筒。而当地主流媒体对华人圈的报道,整体上采用的是“负面报道框架”,主流媒体中的华人通常以无记录劳工和非法移民、罪犯和威胁来源等负面形象出现。笔者曾统计一个月的意大利华文报编译的新闻,涉及华人的报道除了个别显得中性外,其余均为负面新闻(约占80%),很少看到正面报道。真正形成“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舆论生态。华人圈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一个“信息洼地”。

    “守门人”把关焦虑

    在意大利的华文媒体从业者长期在跨文化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既受到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妖魔化”塑造的浸润,同时又出于对中华情结的强烈认同而做出利益捍卫,因此他们具有文化上的归属感与政治上的距离感并存的“双重身份”。

    华文媒体“守门人”对中国议题比较关注,议题内容涉及较为广泛,从政治到文化、从体育到各种社会现象。根据对相关文本的细读,发现涉华立场明显集中在“中立”“较负面”“负面”三个维度,“正面”与“较正面”立场则较少,有,也多是限于对侨团活动的广告宣传。

    同时,深入分析文本的立场与涉华议题,显示文化议题评论立场偏向正面立场,相反,政治、经济与教育议题偏向负面立场。这种特色形成的原因主要源于海外华人对中国长期存有的一种双重身份认同所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层面的强烈归属感”与“对中国当前政治层面的利益距离感”两种情感交织的结果。在“文化认同感”和“政治距离感”的双重作用下,相对应地,在有关中国问题的“报道框架”中,也呈现两极化报道特色: 即对政府形象指责性批评,对公民形象建设性批评,有着明显的两极化分布趋势。

    与时同时,由于居住国存在一种文化上的霸主地位,华人族群明显感觉到了本国、本民族文化受到冲击后所带来的文化危机。这种外来的压力和内在的紧迫状态使得华人族群要么偏离跨文化传播的轨道,陷入非理性的文化傲慢与偏见,要么表现出难以自拔的焦虑心理,这种文化上的傲慢、偏见、不合作和焦虑也很容易导致极端的行为方式,比如“民族主义”的盛行,动辄以对抗行为表达情绪和诉求。

    《欧华联合时报》的跨文化表达:有情有义更中意

    在跨文化语境中,媒介素养的展现有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场域,而这种具体的场域需要一种更为具体的媒介活动,以实现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传播者、接收者和生产者的共生共融,使通过媒介进行的跨文化传播更为有效,尽量避免跨文化传播存在着的霸权、冲突、危机、焦虑、误读等不和谐的因素。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率全国之先做了一个尝试。其基本思路是:“资金引进来,文化走出去”,在意大利罗马与当地传媒集团联办《欧华联合时报》。这不仅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要求,也是世界不同族群之间跨文化交流的内在需求。因为在意大利的华人,特别是温州人,与当地居民之间有许多经济上、文化上、法律上的误解:

    ——当华人在阳台上晾晒内衣时,当地警察可能过来盘问有无从事色情服务;

    ——当华人在窗边晒制酱油肉时,邻居报警说非法加工食品;

    ——当华人加班加点期待“勤劳致富”时,当地民众却说你抢了他的工作岗位;

    ……

    同样,

    ——当有店家不堪忍受,用中文打出“请勿喧哗”时,我们却一味指责人家“侮辱国格”;

    ——当当地政府要求照章纳税时,华人却抗议说是种族歧视……

    凡此种种,都需要多方的努力加强双方的融合,增进族群的和谐,而媒体或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无论是通过媒介接受“异己文化”、传播“本己文化”还是进行文化形象的互构,都需要一种跨文化传播的媒介素养,这样才会使得媒介真正成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欧华联合时报》总部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创办至今已有21年历史,长期致力于“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华文媒体之一。温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办《欧华联合时报》,其宗旨即在强化中外沟通,通过合适的符合国际习惯的跨文化表达方式,共达和谐,通俗地说就是:有情有义更中意。

    有情:服务华侨华人,始终饱含感情

    带着感情服务华侨华人,让更多华侨华人有接收媒介信息和参与媒介表达的机会。针对“摘抄新闻”的现状,强化原创新闻,突出“当地化”,每期有两个版以上的新闻内容由“本报记者”采写。

    提高华埠新闻的占比。改变“华文报很少报道华人身边事物”的怪象。通过原创新闻逐步提高报纸在当地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增加受众与报纸的接触频度。针对意大利华人原籍地域的分布结构,加强对温州人、青田人、福建人和东北人“家乡新闻”的重视,以满足传播学者帕克所说的移民对“熟人旧地”的关注,给受众与家乡建立一条情感纽带。

    专门开辟“柔性”版面。以多种方式,让华人参与话题,讲述他们的故事,直接表达经历的酸甜苦辣和内心需求。不能只是让华人特别是底层华人的故事在其他新闻中被动地出现。服务版,提供劳工、移民、招工、税务、官司等生活工作中的新政策问答等实用资讯;情感版,让远离家乡、又未能完全融入当地社会的华侨华人,在情感方面有一个倾诉交流填补的空间;凡人版,让各色人等讲述平凡而感人的人生故事;思念版,刊登讣闻及怀念文章;宗教版,针对不同受众的宗教信仰,开辟了天主教版和佛教版。

    尤其是在涉及华侨华人的灾难性事件报道中,《欧华联合时报》更是坚守媒体责任,摒弃浮躁,理性思考。如,2013年12月1日,意大利普拉托市一家华商服装加工厂意外失火,造成7人遇难,3人受伤。这是普拉托市华人企业首次发生造成员工死亡的火灾,也是意大利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伤亡最重的一次火灾。然而,七位中国人生命的消失,并没有得到意大利各级政府、媒体及当地老百姓的同情。当地政府善后工作进展极为缓慢。针对此事,《欧华联合时报》不是简单地站在华人的立场来维权或者站在意大利政府的立场来指责,而是采取两种“报道框架”并存的方式。

    一个是“同情框架”,对事故遇难者表示哀悼,报道使领馆的慰问、华商反应,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法律服务,不像某电视台那样冷冰冰且 “公文式”的叙述;另一个是“反思框架”,理性反思部分华商的不法行为、分析意大利政府的高层声音、部门说法,反映华商自我整治的力度和具体措施。既着重体现华商对遇难者的痛心,同时不回避饱受指责的“剥削黑工”之弊,痛惜生命之殇,告以整治之举。两相结合,形成了华人与当地政府都比较认同的报道框架,为事故的后续处理和华人的创业环境营造较好的舆论空间。

    有义:维护华人圈和祖国的形象,促进族群和谐

    《欧华联合时报》致力于调动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度,改变华人圈在当地社会的“他形象”。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华人的相对封闭,参与公共事务较少,导致所在国受众对华人圈的了解不足,理解不够。通过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方式,公正、客观地传播华人圈形象,有助于增强所在国受众对华人圈的了解和认同。

    《欧华联合时报》积极参与公共事件的采访讨论,析其理、明其法,为华人合法权益鼓与呼,为华人的合法维权行动鼓与呼。特别是在鼓励华人参与所在国政治事务方面不遗余力。如,意大利第二代华人廖丽丽女士参选市政府议员,这是罗马有史以来首次华人参选,打破了有数十年移民史的旅意华人“封闭”的形象,为此《欧华联合时报》做了大量工作,除了在报纸上刊发《廖丽丽女士成为罗马史上首位参选市府议员华人》等新闻造势外,还打出夺人眼球的竞选广告,向主流社会发出华侨华人的声音。

    2014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欧洲。这是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深耕欧洲”、推动亚欧融合的重要外交活动。《欧华联合时报》抓住时机,与新华社罗马分社合作,推出《中意特刊》,于总理抵达意大利当天同步出报。国之近在民之亲,报纸突破以往常见的官方化、程式化、常规化的外交报道模式,着重以民间视角,从经贸、文化、教育及日常生活等多方面呈现中意两国民众深度交流的宏大画卷。《中意特刊》紧扣一个“互”字,由《互联》《互学》《互看》《互融》《互鉴》《互尚》《互享》《互贸》《互约》《互通》《互动》等十几个版面构成,气势恢弘,视野开阔,自然亲切,合乎国际表达的习惯,生动地向世人昭示中意、中欧合作的广阔前景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意义。其规模在华文媒体中也是前所鲜见。

    更中意:用“国际语言”助推跨文化交流

    “更中意”,即是让“中”“意”双方都“中意”。这也是跨文化交流的根本目的。作为跨文化表达华文报,首先确立多元文化的视角,坚守文化“多元化”立场。培养一种破除自我文化中心、承认文化“多元化”存在的思维。

    这种思维一方面强调一种进入“他者文化”的目光,考虑到他者文化背景和接受心理;另一方面也让处于弱势的文化主体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这样就不会导致简单的对立和封闭,从而破除“文化中心”或“文化休克”。

    为改变华人报刊自说自话的状态,尝试开辟双语版面,吸引意大利读者,以真正改变华人圈形象的“他塑”不利状态,更有利于促进信息的交流与文化的融合,也有利于增强“侨二代”“侨三代”的认同。同时改变开版,顺应欧洲报纸的瘦报潮流,便于展开来阅读,提升媒介接触的舒适度。在跨文化交流方面,近几年来,《欧华联合时报》促成罗马市政府开通“市民专线”,牵头举办移民足球大赛,协助少林寺开展与梵蒂冈的民间宗教交流。特别是在中意两国的政治经贸文化交流中,《欧华联合时报》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之作用,以“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一带一路”上讲述“华人小故事”。2015年10月21日,《欧华联合时报》推出了6个大版的重磅报道《与世界一起脉动》。从意大利侨领“心动”到“行动”的角度切入,通过《龙舟外交》《三易其名的“微信群”》等图文生动呈现了“一带一路”战略对华侨华人群体的深刻影响和对中意经贸文化交流的巨大推动作用,为沿线各国数以千万计的华侨华人如何连接中国与世界、构建区域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同时也显示了华文主流传媒的品位和影响力。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和杂志的转载进一步扩大了作品的影响力,H5动新闻演示更加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华侨华人纷纷在朋友圈转发点赞。海外侨团还将作品结集成书广为分发,得到了中国驻意使馆的称赞。作品让海外读者加深了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了解,增强相关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认同与支持。

    米兰世博会上端出“中国家常菜”。在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中国首次以自建馆形式赴海外建馆参展。这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观众面对面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形象的绝佳机会。《团圆——米兰世博会上的中国“家常菜”》专题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版面展示了各国游客对看似普通的中国“家常菜”的好奇、理解和赞叹,呈现给读者一个个相谐相融的美丽场景。国之交在于民之亲,民之亲在于心之通。这场景恰好契合中国国家馆影片《团圆》的主题。这是情感的团圆,更是文化的团圆。

    内容上,突破了常规的“宏大叙事”窠臼,不囿于对中国馆建筑创意之类的泛泛报道,而是以“团圆”为主题,以“家常菜谱”为主线,着眼于观者喜欢的中国艺术和家常美食,从普通人的视角与感受“还原感性”,讲述了世博会中国馆里的一个个“家常故事”。

    “家常菜谱”包括《团圆》、中国结、旗袍秀、农民画、中国茶、饺子、河粉、豆腐、粽子和烤鸭等10个有机组成部分,琳琅满目;“编者按”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上海女性这么美,上海一定更美”》《第一眼看到豆腐,觉得像极了芝士》《拿到粽子,“老外”一时不知从哪里下嘴》……各篇文稿的标题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其情其景,跃然纸上。

    设计上,将视觉焦点落在为象征“团圆”的青花大瓷盘上,版面下方辅以山峦起伏状的世博会中国馆实景图,两相衬托,犹如一幅唯美的“明月高升图”。边框辅以明式窗花图案,如同一个精致的画框,独具韵味。整个版面令人赏心悦目,不经意间体味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专题也加深了海外读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增强了华侨华人的自豪感与凝聚力。

    时政大事上实行“表达柔性化”。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这是全球瞩目的重大新闻。《欧华联合时报》摆脱了时政报道的刻板模式,在庄重严肃的新闻中突出了一个亲切、柔软的切入点——“先生你好”,较好地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两岸的关系状况。

    “先生你好”,这一看似平常的问候语切入,以多维的视角,全面、准确、自然地呈现出了历史性会面的良好气氛和重大意义,是国际传播中硬新闻“软着陆”的创新探索。内容上,着眼两岸,放眼全球,善于发声,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设计上,寓意深刻,大气不失细致,庄重温馨,妥帖自然,见精度,见温度。

    此外,欧华联合时报着眼于中外沟通,发表了大量分量重大的专题。《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回声》专题报道米兰中外品牌峰会,讲述了中国企业的品牌故事,树立中国的品牌形象;《意大利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博览会特刊》以12个整版,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印度、日本、泰国、越南等东方各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扩大了书画、美食、京剧、功夫等中华文化在意大利的影响,也为多国文化的交融发挥了媒体的独特作用。针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大会、中国两会、天津大爆炸等新闻,适时推出了《中国“阅”章》《四海同春》《英雄没有编外》等特别报道,以“国际语言”来讲述中国的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取得了跨文化交流的良好效果。

    (作者系温州都市报副总编辑、意大利《欧华联合时报》原总编辑)

    责任编辑:武艳珍

解读媒介融合的世界地图
从《纸牌屋》看网络剧的当代性与传播特点
有情有义更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