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补齐台网融合的短板

● 吴 刚 《 新闻战线 》(

    解决台网融合的“短板”,在顶层设计上,要大力度谋划,大气魄布局,大手笔扶持,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广电特色、国际水准的全媒体发展之路;在工作方略上,应按照“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形成合力,取得实效。

    经历2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互联网正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展现出新的特点,突出表现为“四个超越”:移动端流量超越PC,成为网络争夺的主战场;“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超越传统网站,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平台;视音频节目超越文字图片信息,成为网络流量的主渠道;80、90后网络“原住民”超越60、70后,成为网络市场的主导者。

    媒介环境的变化酝酿着潜在机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期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促进广电媒体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台网融合为广电行业带来新速度、新结构、新动力。以北京“北京时间”、上海“看看新闻”、湖南“芒果TV”、浙江“中国蓝新闻”为代表的新媒体产品在业界声名鹊起,吸引诸多关注。

    台网融合,短板制约发展

    纵观省级广电台网融合的发展过程,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网站到多元终端”的演进步骤。通过发挥内容资源优势、运用先进前沿技术,不断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和基础平台建设,为省级广电媒体在新媒体领域发力打开了局面。但从中央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要求看,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成熟网络产品相比,一些省级广电的台网融合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面临许多难题,成为制约发展的短板所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定位理念不够清晰

    省级广电主办的新媒体,理应树立诚信、权威、新锐的媒体形象,在网络上为党委政府建立快捷的信息发布渠道,打造抢占网上舆论制高点的坚固阵地。但一些广电新媒体产品,囿于下载量和影响力,在引导主流舆论方面的作用尚未凸现。在运营管理上,台网融合的核心理念、目标用户尚不明确,没有跳出传统媒体的框架,没有突出网络传播的独特气质。与BAT等互联网强企相比,广电新媒体的品牌形象比较含混,未达到“入眼入心”的境界。

    用户体验不够完善

    硬件基础和技术力量成为制约台网融合的瓶颈,软件性能亟待提升、用户体验差强人意。与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市场化客户端相比,广电新媒体客户端缺乏有特色优势的界面、功能和服务,在方便性、人性化和舒适度方面还存在差距,尚未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

    资源整合不够到位

    广电新媒体对节目资源的整合能力亟待提高。内容生产更多还是简单的“搬运工”,在选题方向、表达方式、标题制作、内容整合等方面缺乏跨媒体、跨平台重构,广大用户在多种终端看到的还是单一老面孔,吸粉力不强。

    人才结构不够合理

    除去几个发达省份之外,广电新媒体从业人员数量不足,员工队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存在着“三低”现象:即拥有互联网技术的高新人才比例低、擅长媒体融合传播的全媒体人才比例低、适应网络市场推广的营销人员比例低。主要原因是内部组织结构及运作机制的改革创新还不到位,缺乏与互联网企业相适应的薪酬激励考核机制,人员活力激发不足。

    破解台网融合的“短板”问题,必须立足广电实际,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在顶层设计上,坚守主流媒体价值立场,大力度谋划,大气魄布局,大手笔扶持,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广电特色、国际水准的全媒体发展之路。在工作方略上,要按照“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形成工作合力,务求取得实效。

    找准方位,抓住重点

    当前,各界热议“中国经济新方位”,于广电而言,亦需找准媒体融合“新方位”,顺应移动互联发展大势,树立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以重点突破来带动全局、搅动全局、激活全局。从实际情况看,台网融合应抓住四个重点:

    坚持“新闻立网”

    新闻是立网之本,是新媒体强化主流舆论的基础,也是互联网时代提升广播电视话语权的关键。要加快中央厨房建设,有效整合新媒体和广播电视频道的内容资源和技术力量,努力构建“新媒体首发、全媒体跟进、融媒体传播”的舆论宣传新格局。以浙江广电集团为例,为强调首发,集团将新媒体发稿纳入新闻采编、制作、评价全流程,明确要求记者优先为新媒体平台供稿。在重大时政报道方面,“中国蓝新闻”APP积极拓展直播公共信号、手机移动直播、记者回传视频等稿源,第一时间提炼亮点,准直播态分段播发精彩视频。在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宣传战役中,浙江广电新媒体以“速度+深度”“直播+视频”“融合+互动”为特色,采用H5、全景、GIF、航拍等新技术,用短视频有效整合碎片化信息,真正实现了“全媒体荟萃、网络化制作、多终端播发”,总点击量超过1亿次,有效发挥了广电主流媒体的网上舆论引导作用。

    突出“综艺强网”

    综艺是强网之策,是吸引受众的网络视频主入口,也是线上引流、反哺新闻的重要渠道。台网融合,就是要建设具有强大功能、海量内容、多屏互动的广电新媒体,使目标用户广谱化。要研究用户心理和习惯偏好,在网生综艺、微电影、网络电视剧、手机游戏等项目上大胆探索,牢牢吸引年轻受众。

    同时,适时适量地在热门综艺节目中加入弹窗、浮标,列出各类重要新闻和突发事件,吸引受众点击链接至新闻网页,从而实现“线上精准引流、综艺反哺新闻”,更好地体现网络主流媒体信息服务、舆论引导的职责功能。

    实行“活动兴网”

    要以活动构建线上线下关系网,有效聚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广播电视 “服务化、陪伴化、互动化、有温度”的优势,将新媒体客户端建成频道的“网上社区”,造声势、聚人气、促创收。

    例如,浙江广电的“蓝天云听”、上海文广的“阿基米德”等APP,在提供节目直播、点播的基础上,开发评论、关注、点赞、转发和圈子等各种社交功能,推进与主持人、活动和节目三方联动,助力广电与新媒体的深度联姻与结合。

    强化“数据撑网”

    数据分析是识别需求、改进内容的必备条件,是新媒体服务宣传经营的重要手段。例如,浙江广电将“新蓝网”列为集团各类活动的统一报名平台,建立受众数据库,使之成为广播电视大数据分析中心。同时按照互联网“意愿经济”的特点,全面记录用户搜索和浏览习惯,准确判断他们的兴趣喜好,通过对内容进行分类推荐、精准推送,提供个性化产品。 

    探索规律,精准运行

    广电新媒体要做强做大,必须进一步适应移动互联“圈子化、碎片化、个性化”的传播趋势,不断增强“融合意识、用户意识、跨界意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新的规律性认识,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广电实际、契合新媒体发展需要的创新发展之路。

    做好整合,创新资源利用

    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方式在变,传播路径在变,但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不变,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的方向不变。广电新媒体要遵循“借鉴、整合、原创”的内容创新规律,在优秀节目的集成编排上下工夫。

    以浙江广电集团为例,集团旗下20个广播电视频道每天生产500小时节目、全台网数字化存储的33万条内容,都是新媒体客户端和网站取之不尽的“宝藏”。可通过二次挖掘、多次开发,整合资源、集成创新,实现广电内容产品的跨界传播,形成新媒体的独播品牌优势。也可借鉴各类直播平台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广电主持人资源,开辟视频主播区,打造主播才艺秀,既能吸引流量,又可扩大粉丝群体,提升客户端的吸引力。

    做强IP,打造爆款产品

    IP是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新媒体发展的“强心针”。在各类视频APP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广电新媒体要努力寻找“引爆点”,无缝对接王牌经典栏目,借助全民关注的综艺热点,通过多级页面、多维视角和多种形态,专题式或聚焦式加以展现。

    例如,芒果TV操作背靠湖南广电的人才内容优势、创新创意传统以及“一云多屏”的资源平台,集中力量打造“超级IP”,实现优质内容资源的重点突破。2016年的“《超级女声》十年回归”开启崭新互联网选秀模式。从61万人报名到二次元4强选手胜出,这个持续近300天的IP总视频播放量突破14亿。凭借这一爆款,芒果TV的下载量和用户活跃度飞速飙升。

    做优技术,改善用户体验

    新媒体产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验为王,按照“让用户少等、少想、少烦”标准,把产品体验做到极致。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先导作用,可以借助“驾船出海”的模式,依托互联网强企以及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抓好客户端等技术平台的升级改造,提高视频的播放流畅度、画面清晰度,减少软件的下载安装时间、加载缓冲时间,优化页面浏览,不断完善用户体验。

    健全组织,带强队伍

    打造广电新媒体,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求,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打破内部壁垒,激活生产要素,实现不同媒体的深度融合,努力成为内容产品的集成平台。

    重设组织架构

    从整体布局看,浙江广电集团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构建新媒体“一云、两网、三平台、四集群、五化”总框架,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从机构设置看,打破原有以频道为中心,按机关化、行政制管理的传统媒体组织架构,从“围绕产品中心、贴近用户需求、注重市场营销”的角度,探索“业务部”“事业群”制,建立高效、务实、灵敏的新型组织框架。

    做强队伍支撑

    加大网络领军人物和新媒体人才的引进培养,重点培养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主播、全媒营销、全媒策划和全媒制作等“六全人才”。根据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对技术产品经理、软件构架师、数据分析师等岗位展开专项招聘。对现有技术人员强化应用型的培训、项目跟随型的培养,优化技术层级的晋升通道,打造内生成长的土壤。同时,建立“乐观向上、永不言弃”的互联网企业文化,进一步形成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勇于争先的创业氛围。

    创新考核机制

    随着互联网行业高端人才市场的形成,怎么留住骨干、吸引人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广电旗下的新媒体机构要参照互联网公司普遍推行的KPI考核办法,建立刚性奖惩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要对一线员工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拉开二次分配力度。同时试行项目重奖和员工持股等手段,留住业务骨干和核心员工,并加大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度。

    树帜圈粉,勇创新局

    广播电视发展新媒体,是传播业态的变革,是全新空间的开启,是重大战役的打响。必须斗志昂扬、满怀激情地去拥抱融入,真正打赢这场媒体融合的阵地战、攻坚战。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坚定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履行职责使命与责任担当,下苦功做好三件事。

    树帜,壮大舆论引导力

    就是树立“网络舆论主阵地”的旗帜,以服务党委中心工作为第一职责、第一使命,传播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开设有重大影响的主题报道专栏专题和特色板块,生动传递权威声音,壮大网上舆论声势,有效扩大新闻的到达率,努力形成网络主题宣传的强大集聚效应。

    圈粉,提高用户活跃度

    以“下载量进前百名、用户数破千万”为目标,加快攻城略地,加大宣传推广,千方百计使客户端进入苹果应用商店、安卓应用市场的热搜排行榜;同时,加强创意策划,想方设法将那些被广电综艺节目吸引来的“路人粉”转化为“死忠粉”,提高用户黏性和活跃度。

    扬名,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新媒体时代,关注度就是美誉度,注意力就是竞争力。必须下工夫深入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和互联网市场行情,准确把握用户心理,透彻了解市场信息,全力打造具有广电特色、标识度高、竞争力强的新媒体品牌,以低成本、好创意、大策划赢得网络营销的高人气和长尾效应,做到家喻户晓、众人皆知。

    “不日新者必日退”。台网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是传统广电媒体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必然选择,更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举措。我们相信,只要紧紧抓住信息革命如火如荼的发展机遇,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契机,紧紧抓住内容、技术、渠道等核心要素,广播电视仍可以在新媒体时代破茧重生、弯道超车。

    (作者系浙江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杨芳秀

以创新驱动媒体融合“四个转变”
补齐台网融合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