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娱乐节目主持人,你真的快乐吗?

● 孔令顺 《 新闻战线 》(

    出于休闲也出于研究的需要,春节期间看了很多综艺娱乐节目,虽然也不乏亮点,但整体却是令人失望的,直观的感受就是不好玩、不娱乐。原因固然很多,这里我只想弱弱地问一句:娱乐节目主持人,你真的快乐吗? 

    主持人是一档电视娱乐节目精神内核的载体和形象气质的呈现,在很大程度上诠释着传播者的文化理念。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主持人角色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实现了电视人际传播的虚拟表达。今天的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早已颠覆了早期播音员或报幕员“提词器”的固定形象:照本宣科已成为过去时,他们在媒介角色与个人角色的交叉中游走,成就了节目也传播了自我,在自娱的同时实现了娱人的功能。正是通过这种物我两忘的频繁互动,电视娱乐节目部分实现了“狂欢化”的审美惊奇。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因为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原本应当轻松愉悦的电视娱乐节目总是显得要么有些沉重,要么有些浮夸,离真正的娱乐还有很大的距离。

    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文以载道”“寓教于乐”等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制约着电视机构的管理者和电视内容的生产者,这就使得娱乐节目承载着过多的非娱乐诉求而难免步履蹒跚,而这一切最终都直接体现在节目的代言人即主持人身上。不妨以万众瞩目而又屡遭吐槽的央视春晚为例:虽然表面上看来,这无非只是一台晚会而已,但其实却部分承担着传递和弘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大到晚会主题的确定,中到具体节目的选择,小到主持人的台词,都需要反复斟酌。经过层层把关和多方妥协取得最大公约数,娱乐元素也就所剩无几了,娱乐效果难免大打折扣,受众普遍感觉不好玩、不过瘾。即便是冯小刚执导,似乎也无可奈何。也正是在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主持人群体普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出现了所谓“黑色三分钟”的尴尬局面也就不难理解了。但吊诡的是,这种乌龙恰恰成为最具娱乐性的桥段而被民众广为传播。

    毋庸讳言,部分主持人的素质不高、修养不足,只能把浅薄搞笑当成娱乐。这种情形在基层电视媒体中尤为常见。一个优秀的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需要综合的素质修养和长期的实战磨练,绝非简单的上岗培训或学历教育可以完成。主持人储备远远满足不了当下井喷的众多娱乐节目,因此成为稀缺资源。退而求其次,电视机构只能降低主持人的准入门槛,导致主持人队伍良莠不齐和鱼龙混杂。这些主持人为了实现节目的“笑”果,语言尖酸刻薄,行为夸张荒诞,专以整蛊、挠痒为乐,装疯卖傻几乎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把目光瞄准嘉宾或观众的生理缺陷,直至把娱乐变成了“愚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和编导其实也并不喜欢看自己的节目,大多时候都无法从节目中收获愉悦和满足,因此也就很难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传播者都感觉不好玩不开心,自娱尚且不能,也就很难奢望能够娱人了。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社会中快节奏、高强度的氛围常常让生活于其中的人们身心疲惫。人们希望能够在紧张忙碌之余得到片刻的松弛和解脱,于是休闲方式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娱乐化的趋势。与以往传统的观赏性文艺节目不同的是,当代电视的受众不再仅仅满足于流光溢彩的轻歌曼舞,他们在娱乐节目这种特定情境、氛围中需要的是一种彻底的宣泄,以此来释放在其他有目的性的活动中所无法释放的自我,也就是说人们在参与性娱乐节目中需求的不再是一个灯塔式的道德或艺术指引,而只是一群能够一起放松和狂欢的朋友和伙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节目精彩与否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荧屏内外的互动与酣畅。由此观之,当前很多娱乐节目的成功正是在于紧紧抓住“狂欢为王”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打造了一场场的娱乐盛宴和全民狂欢。

娱乐节目主持人,你真的快乐吗?
“哑巴说话”拷问新闻文风
凤姐的“成功”其实是扭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