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坚守责任,迎“风”而上

● 大众网编委会 《 新闻战线 》(

    众声喧哗时代,大众网《独立调查》秉持“调查传闻,还原真相,紧跟热点,回应关切”的宗旨,瞄着公信力做新闻,做责任栏目、树百年品牌。

    这是一个社交媒体勃兴的时代,也是一个公民新闻泛滥的时代。两年多以前,做过50年采编工作的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比尔·科瓦奇和做过30年记者的汤姆·洛森斯迪尔合著了一本书,名叫《真相》。在这本书的第一页,他们便描绘出一幕现代新闻传播的场景:一件危及所有人生命安全的核事故发生了,各种渠道关于这一事件的新闻即如潮水般涌来。传统新闻网站关于此事的新闻报道呈现碎片状,而且常常自相矛盾;各类消息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在不同的网站得到的信息完全不同,甚至在不同的时间访问同一网站,也会得出完全不同的印象……

    相比以往,现在我们更多地获得新闻,同时也更容易困惑;我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又离真相更远。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民记者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麦克风里一片噪音、杂音、跑调声。这种场景在国内网络舆论场已是常态。新媒体乱象丛生,使公众在信息超载时代不知道该相信什么。

    大众网的《独立调查》栏目诞生于2009年年末。这个栏目的初衷,源于一种朴素的想法:网上的信息快,但是不让人放心,公信力成为网络媒体的稀缺资源。既然如此,大众网就要瞄着公信力做新闻。实践证明,网络媒体一样可以做出高质量的调查新闻。

    七年磨一剑。《独立调查》多次改版,并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应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创新表达方式。然而,无论网声如何喧哗,《独立调查》的宗旨始终不变,即“调查传闻,还原真相,紧跟热点,回应关切”;无论网声如何喧哗,《独立调查》的责任之旗永远不倒,始终在坚守中迎风飘扬。截至目前,《独立调查》已刊发报道380余期,“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大众网人心脉相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方针,成为网络媒体中的一股涓涓清流。

    顺势而生:在“谣和乱”中发出独立声音

    2009年11月,山东大蒜价格暴涨。不少媒体在报道中将原因归咎于蒜商恶意囤货、资金炒作等。大众网记者来到金乡,通过采访发现诸多报道与事实真相不符。于是,对媒体报道中的各种谣言、误解一一求证,并运用权威数据进行多维度解读,将大蒜价格上涨的真实原因呈现在网民面前。报道一经推出,立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被误读的“天价”蒜背后》阅读量短时间内超过10万,国际大蒜贸易网授权大众网独家发布权威数据,并合作发布《2009年大蒜市场数据解读报告》。

    以此为开端,《独立调查》正式开栏。

    没有信誓旦旦的开栏语,也没有华丽的“开幕式”,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栏目专题页面,在山东新闻大厦附楼4层一间逼仄的办公室里,当时仅有的三四个平均年龄二十五六岁的记者,开启了独立调查之路。不是“蓄谋而动”,而是“顺势而为”,在粉碎网络谣言的路上,这一走就是七年。直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记起,2009年11月26日那天,记者冯炜程去金乡采访前,几个人一起商量选题时的严谨与兴奋。

    从济南楼坑坑、烟台天价板凳、婴贝儿大战洋奶粉……到东方海洋雇佣童工、农妇摘花被打、山货大爷的进城路……再到济南市民“抢”菊花、卧底13天揭秘快递黑幕、山东谣言第一案……大众网记者孜孜以求,对山东及与山东有关的全国性事件一次次求证,消除网络杂音、还原事实真相,主动承担起党网粉碎网络谣言的责任担当。

    取名曰《独立调查》,旨在纷乱的网络舆论场中,不盲从、不跟风、不浮躁,坚持独立思考、独家判断,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每周一期,以揭露网络传言、还原事实真相的舆论监督为主打,成为全国地方新闻网站中最早开设的深度求证类专栏。2012年,《独立调查》获评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山东新闻奖名专栏。

    七年来,《独立调查》始终坚守新闻真实性、坚守新闻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以高品质的报道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并充分体现调查报道的时、度、效,在业内及网民中树立了口碑。

    七年来,栏目每周一期、雷打不动,勇监督、敢亮剑,却又无一篇新闻被删除、无一篇新闻涉官司、无一篇新闻碰红线。

    经过四次改版,《独立调查》栏目内涵不断丰富,2013年最终定位为:“调查网络传言,还原事实真相;聚焦民生热点,回应社会关切。”这一定位,正与大众网“党网高度,大网气派,责任媒体”的精神气质高度契合。

    选题策划:在“冰与火”中锻造战略思维

    每周一期,最困扰大家的是找选题,网络热点不可能周周都有,也不可能有闻必调查。如果仅仅沉醉于追热点,这个栏目就会陷入快餐化的浮躁。大众网认为,一切网友、相关行业应知而未知,并且应该了解透彻,对其生活、工作有重要帮助的决策部署,都可以通过小切口的事件切入,深挖挖透。这一选题思路被概括为:“既要抓热点,也要抓冰点”,保障了栏目的出版周期和稿件质量。

    艾丰说过,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情。大众网是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是山东重要的网络舆论主阵地,大众网的记者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宏观视角和大局观。比如,转方式调结构是国家的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独立调查》就选择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调实践为切口来解剖“麻雀”,因为这样的城市中国有47个,这就赋予了选题普遍借鉴意义。于是,就有了《独立调查》第38期报道《枣庄: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调”实践——千年煤都的生死变轨》,这篇报道获得了第21届中国新闻奖专题三等奖。

    确立一个稳定的选题策划机制,会事半功倍。《独立调查》栏目的选题策划由总编辑、副总编辑亲自抓,总部采访中心每周开选题策划会,全省17地方站也要定期上报选题,由总部统筹调度,保障了选题的广度和快速介入采访的速度。

    大众网提倡记者要有战略思维,要求大家看待网络热点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一要研究背景,处理稿件首先要在大背景下判断稿件的价值和意义;二要考察联系,把事件放在整体中权衡利弊,避免片面性。如果一类报道过于集中,就会形成某种倾向。有时虽然单篇稿件没问题,但几期调查联系起来看就可能出问题;三要把握平衡;四要预测影响,对于敏感问题,刊发前要考虑清楚会引发的后果。如果会引发不安定因素,就不能发表。还有些问题由来已久,一时难以解决,如果报道,不但无助于矛盾解决,还可能引发和加重群众的消极、不满情绪,这样的选题就没有必要。

    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促进解决问题,要有建设性思维,而非故意炒作。《独立调查》栏目中的舆论监督类报道基本做到了件件有回声,件件有结果。其中,第220期《东方海洋保税库疑雇佣童工 最小年仅14岁》、第224期《菏泽建设局司机上班打牌 5人被清退》等稿件发布后,短时间内事件得到妥善解决,责任人受到相应处理。舆论监督非但没有给大众网惹官司,反而赢得了被监督对象的尊重,树立了大众网责任媒体的形象。

    联动采集:在“分与合”中涵养协作精神

    大众网既要求记者具备单兵作战能力,也要求有大兵团作战的协同力。《独立调查》从线索收集、总部和地方频道共同采访,到评论跟进、多平台推广等多个环节,都是多部门联动的结果。

    《独立调查》线索来源于大众论坛、微博、微信、地方频道、手机报等多个平台,涉及采访中心、互动评论部、17个地方频道、移动新媒体部等几乎所有的采编部门。第180期《“山货大爷”的进城路》的线索就来源于微博,第162期《镇党委副书记狂殴摘花农妇 被撤职》线索则来源于大众论坛。

    在采访过程中,既有总部采访中心记者单兵作战,也有总部与地方频道共同采访。比如第227期《记者卧底13天,揭开快递业内幕》,采访中心记者马俊骥连续13天在快递公司打工,从而摸出了其中的一些“道道”,形成一篇长达近万字的调查报道。而第162期《镇委副书记狂殴摘花农妇 被撤职》,为了抢发稿时效、避免稿件被“和谐”,是由地方频道记者在前方采访,总部记者根据前方记者口述整理成稿。还有大量的报道,为了规避一些“不便”,由总部派记者到地市采访,地方频道全方位配合。

    这种总部与地方频道之间的协作,既充分发挥了大众网地方频道的优势,把新闻触角遍布山东,遇到突发事件地方频道记者能迅速赶赴现场。又能通过协作,提高地方频道记者的业务水平,有利于地方频道记者接受总部的新闻理念,融入大众网的文化。

    业务锻炼:在“红与专”中提升队伍素养

    在大众网,参与《独立调查》的采访报道是一线记者的荣耀,是当大众网名记的门槛;能配合总部记者进行独立调查,是地方频道记者十分期待并珍惜的学习机会。这缘于《独立调查》对每一篇报道的严格要求、业务把关以及“无极限”的修改率,对于一些网络热点事件的求证,尤其是敏感问题、涉及多方面的,不改三四遍甚至是七八遍,就不能刊发。

    这样的严苛,缘于大众网完善的业务培训、审核把关机制。大众网有多达147条的审核把关要求,采编部门每位员工必须通过严格的闭卷考试,不合格要脱岗进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每年新进员工要进行长达3个月的培训,总编辑、副总编辑、部门主任进行授课,涵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审核规范等各个方面,培训合格才能分配到具体岗位。同时,大众网实行三级审核把关制度,重要稿件特别是舆论监督稿件,要经过部门主任、副总编、总编辑三层把关,稿件被要求补充采访是家常便饭。专业、完善的培训、审核把关制度造就了一支政治素养高、专业技能强的采编队伍。这支既“红”又“专”的采编队伍在实战中展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政治觉悟。

    第164期《在校强奸VS家长诬陷,平邑9龄女被谁伤害?》,源于网友爆料一名9岁的小女孩被校长强奸,爆料者还提供了详细的人证、物证以及医院诊断证明。采访中心记者尹海洋调查前做足了功课,对事件性质做了多种预判,不盲信爆料人提供的证据。采访期间,前方记者与后方负责指挥调度的副总编辑保持密切联系,光短信就发了不下100条。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跟踪,记者把手机卡换成了当地的,甚至买了部新手机。采访中,在不断探寻到与之前获得的截然相反的事实时,前方记者疑惑地感慨:我不知道是离真相越来越远了,还是越来越近了……后方指挥员不断鼓励他:我们只相信事实!在这次采访中,记者没有被事情的表象误导,经受住了考验,在以多种身份采访了当事人、办案民警、目击证人后,最终,事情真相浮出水面,强奸事件纯属子虚乌有,诬陷校长的女孩之母因为诽谤罪被判刑。

    在第232期《“夺命快递”夺命之“路”大起底》的采访过程中,大众网总部与地方频道的三路记者分别在济南、潍坊、东营进行采访。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三路记者几乎在同一时间行动,共同拼起了“夺命快递”的夺命之“路”。这种自觉而为、主动出击,是大众网对采编人员长期进行业务素养培训的结果。

    2014年,在第24届中国新闻奖定评中,《独立调查》因为两个错别字与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失之交臂,这一惨痛的教训令我们倍感心痛。知耻而勇,大众网下决心强化内容基本功,从杜绝差错上下功夫。自2015年开始,《独立调查》栏目继续强化专业校对。除了写稿记者、采访中心主任、责任编辑以及副总编辑、总编辑之外,每一篇报道还要经过大众报业集团三位资深专业校对进行校对。对每一篇代表作的校对,前前后后不下十遍。这种严谨与专业性,对编辑人员的业务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平台发布:在“快与特”中占领两个舆论场

    《独立调查》的稿件多为独家特稿,稿件质量高,大众网综合运用主站、地方站、论坛、微博、微信、山东手机报、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等多个平台同步推送,实现了PC端、移动端的多介质传播,初步尝试打通传统舆论场和自媒体舆论场。

    《独立调查》的很多线索来源于论坛、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舆论场,经过记者的调查、核实后,在刊发报道的同时,也把结果通过论坛、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同步反馈给网友。在反馈时,坚持用证据说话,以细节打动网友。第228期《网传哄抢菊花实为赠送市民 传统已延续四年》中,记者就找到了网传中哄抢菊花的“市民”,他其实是济南环城公园景区的一名绿化工作人员,而不是抢花市民。本组稿件在大众网主页、微博同步滚动发布,一步步证伪,澄清谣言,还原真相,转发谣言的@央视新闻等微博公开道歉。大众网的澄清报道在国内首发,“抢菊花”事件被业内评为2013年“十大逆转新闻”,在大众网报道后,央视《焦点访谈》也进行了报道。

    第245期《“老师打学生”视频真相:主题被篡改并被配音》稿件在微博推送时,特意@了转发谣言的大V,通过他们的转发辟谣。多平台、多介质的同步滚动播报,扩大了传播范围,增强了网站的影响力,有效打通了传统舆论场和自媒体舆论场。

    栏目不断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创新话语表达方式,体现媒体融合。2016年以来,《独立调查》除了在大众网PC端发布外,还同步在大众网官方微博、微信,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发布并形成了“微信版”,重点报道在大众网时政公众号“爆三样”同步刊发,抢占移动端的舆论主阵地。第317期报道《起底“山东网络谣言第一案”》还制作了一期长达3000多字的H5微刊,易于网民接收、传播。

    人才培养:在“闯与创”中为人才成长加速

    《独立调查》对于大众网,不仅仅是一个名牌栏目,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栏目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形成了有闯劲、敢创新的业务氛围,鼓励支持年轻记者去闯,敢想、敢干。

    2013年“双十一”前,在采访中心每周一的例行选题会上,刚到网站不到半年的年轻记者马俊骥提出,想做一个有关快递业内幕的调查报道。一番讨论后,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去快递公司卧底!这是大众网第一次派记者卧底。经过13天卧底,摸清快递行业的内幕后,几经修改,才有了第227期报道《记者卧底13天,揭开快递业内幕“猫腻”》。目前,一批更年轻的记者已经接过接力棒,担纲成为《独立调查》的主创人员。2015年4月,刚到网站才一年多的记者樊思思全程跟随黄继光的战友远赴四川“赴约”,单兵作战,以亲历力证黄继光堵枪眼的英雄壮举,以此揭批网上抹黑英雄的言论。她独立完成的第304期报道《一个63年前的生死约定 一场跨越3600里的追寻》成为《独立调查》2015年的代表作。《独立调查》的主创团队,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迭代。

    不仅年轻记者敢想敢干,编辑、美编、技术人员也在不断创新栏目的表现形式,多个单篇报道根据内容运用个性化设计,充分运用图表、视频等形式呈现,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最大化结合。以《“夺命快递”夺命之“路”大起底》为例,编辑、美编、技术提前介入,记者在前方采访的同时,“夺命快递”流向示意图、专题等已经开始制作,稿件完成后立即就可以实现添加。这种美编、技术前置,既丰富了表现形式,还保证了刊发速度。

    通过《独立调查》栏目,一批年轻采编人员快速成长。七年前,打响《独立调查》第一枪的记者冯炜程已经成为大众网潍坊分公司的负责人。据不完全统计,经过《独立调查》的锻炼,采访中心先后为网站各个岗位输送了20多位业务骨干,其中不少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和成就一个品牌栏目相比,实现对人才的培养才是一个新闻媒体最大的收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独立调查》取得的成绩,靠的是几代大众网人星星之火的集体智慧,靠的是几代大众网人永不放弃的新闻坚守,靠的是几代大众网人自觉担当的社会责任。坚持独立,坚持思考,坚持学习,坚持创新,在当前的舆论生态和媒体发展格局之下,《独立调查》也将继续与时俱进,做责任栏目、树百年品牌。

    (执笔人李冉系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编委、大众网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冷  梅

讲好中国故事:透视第26届中国新闻奖
以问题为导向高扬新闻价值
用中国好声音讲中国好故事
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构建
小视频中的大形象
中国新闻奖电视类作品评审体会
坚守责任,迎“风”而上
体悟优良家风 评述家训接续传承
做一名善讲好故事的记者
一种精神的跨时代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