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小视频中的大形象

● 王 洋 张建波 《 新闻战线 》(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时政类新闻报道,如何抓住机会巧妙发声?如何让中国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广?如何说服受众凝聚起广泛的共识?形式新颖的《习主席来了》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的微视频《习主席来了》(Who is Xi Dada),获得第26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一等奖。领导人出访前夕,人民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多所高校,采访了来自15个国家的留学生,通过活泼、自然的镜头语言,展示了在华留学生眼中的中国领导人形象。这部在海外被广泛转载、评论的作品,被外媒认为形式新颖,有一种酷酷的感觉。

    在观念与论点都日趋多元的今天,全球舆论场可谓众声喧哗、纷繁复杂。面向世界的时政类新闻报道,如何才能抓住机会巧妙发声?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广?如何说服受众凝聚起广泛的共识?这一系列问号,是每一位党报人应当经常自问的业务命题。

    2015年9月,访问美国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是习近平主席首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他首次以国家主席身份在联合国发表政策性演讲,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此次访问活动是对外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良好契机。聚焦领导人出访,中国人关心什么?美国人关心什么?其他国家的人们关心什么?作为世界未来的年轻人又想了解些什么?

    《习主席来了》是众多出访预热作品中的一个。“正面积极、轻松亲切”,是其主旨风格。这一主基调自创意产生之初确立,在文案、拍摄、制作等各环节得到了坚持。北京时间9月23日,在习近平主席访美专机落地前,微视频中英字幕版在优兔(YouTube)视频平台人民日报账号首发,很快引起热议,观看量、转发量、互动量、二次传播效果可圈可点;在脸书(FaceBook)社交平台上,视频推出24小时内,即有近万人点赞,浏览量达到28.3万次。随后,中法等多个语种字幕版本的微视频相继推出,引起世界主流媒体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印度等10余个国家的主流媒体刊登了针对该视频的原创文章。

    3分26秒的播放长度、5人的主创团队,算不上大制作。视频的成功,得益于“中央厨房”的机制、创意与精心策划。回顾创作过程,可以用几个“点”来概括。

    创意再“新一点”

    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传播形势,中国媒体发声既需要好内容,也需要巧方式;需要讲硬道理,也需要软表达。同时,也应当认识到,优秀的传播报道创意,必然根植于对宏观舆论场的清醒认识。

    《习主席来了》很好地配合了人民日报在报纸版面、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推送的同题材报道,正面积极地展现中国风采,帮助国外民众了解中国领导人亲民务实、可亲可敬的形象。

    在策划初期,“中央厨房”的主创团队就确定,将作品定位在国际传播,面向外国普通民众。那么,怎样才能拉近中国领导人与外国普通民众间的距离呢?视频针对海外社交媒体的传播特点选择了小切口、微记录,走进大学校园,以轻松亲切的小诙谐风格展开,生动还原外国留学生有个性、有温度的语言。这些在华外国留学生思维活跃、语言活泼,了解中国的情况,他们的表达方式贴近生活,让整个视频更自然、有亲和力。

    “中央厨房”的产品,都是创意和策划一经确定,马上落到实处。《习主席来了》的创意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并立即在“中央厨房”的运作框架下协调了人力、物力资源:人民日报国际部记者负责采访并对内容进行翻译与把关,第一时间关注国外主流媒体与网友对作品的反应;人民网美国分公司根据优兔、脸书、推特等发布平台的特点,就作品的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并负责作品的境外及时发布;环球时报的记者与专家对采访内容的翻译进行把关,从国外语言习惯方面给出专业意见。

    主创团队用一天时间,走访了北大、清华等4所高校,采访了来自美国、法国、肯尼亚、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等15个国家的留学生。整个采访过程,记者不出镜、不引导,全由留学生发言。

    这些年轻人侃侃而谈,或回忆以前见到习近平主席的经历,或讲述自己对习近平主席的印象,或畅想未来有幸见到习近平主席的场景。他们有的希望习近平主席能尽快访问他们的国家,有的希望中美做永生永世的朋友,有的对此次访问献上诚挚的祝愿。言语间,一位勤政务实、睿智可亲、充满影响力的中国领导人形象已经生动刻画出来。

    拍摄再“酷一点”

    时隔一年再次回顾拍摄经历,主创团队依然认为该视频创作时间之短,几乎可以说是一次“无法完成的任务”。视频播出后,路透社称“这是中国迄今为止第一部采访外国留学生评价本国领导人”的视频,认为这种方式“让视频呈现出一种时尚感、‘时髦感’以及酷酷的感觉”。确实,“酷”渗透在每个拍摄场景和环节。

    拍摄当天,主创团队5个人挤在一辆车里,在一天之内采访了20余位留学生。往往上一场拍摄刚结束,就赶去下一处拍摄地点,在路上联系下一批采访对象。而拍摄场地与入镜画面的选择,更是主创团队与受访留学生一起,扛着摄像机边聊边找。采访过程中,记者交叉使用英语、法语与留学生交流,大大提升了沟通效率与准确性。主创团队平均年龄不满30岁,也许同为年轻人,整个采访顺畅又轻松。在采访间隙,摄像记者还与来自印度尼西亚和法国的留学生一起打篮球,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来自美国的留学生特意借来了中美友好的国旗徽章,坚持在受访出镜时佩戴。在采访接近尾声时,一名来自美国芝加哥的留学生还与主创团队聊起了美国比萨。所有这些细节,都给主创团队留下深刻印象。

    整个采访过程虽然节奏紧张,但拍摄氛围始终轻松愉快。这种感觉也反映在作品当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论主创团队在哪所高校,面对任何一位留学生,谈起习近平主席,留学生们都表露出对他的赞扬、认可或支持,甚至有些人用“萌萌哒”来形容他们心目中的习近平主席。

    创作再“活一点”

    视频处处体现着“活”字,它来自思想的高度解放,来自“中央厨房”的全新工作机制。

    主创团队组合“活”。《习主席来了》主创团队的5人里,两人有网络媒体采编经验,一人为报纸记者出身,一人是刚参加工作的动画专业大学生,还有一人是实习生。这支年轻的队伍灵活分工,齐心协力,每个人都身兼多职。出创意的人同时负责统筹各环节,采访记者同时兼顾字幕翻译和校对,摄影师既录像又负责后期剪辑、制作,同时兼职司机。在“中央厨房”的灵活配置下,团队众志成城。

    采访内容选择“活”。请素未谋面的外国留学生谈对中国领导人的印象,在采访问题的选择上要下功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采访一进入主题,留学生自然而然地打开了话匣子,言语坦率真诚。主创团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问题,与留学生互动,聊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内容。例如,留学生们形容习近平主席外貌友善可亲、举止绅士优雅,深受中国人民爱戴且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他们也自己解读了“Xi Dada”这个称呼,认为是类似家人的一种亲昵称呼;有的留学生主动提起读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的赞赏他开放的外交政策,更有留学生希望能与习近平主席一起踢球。在聊到中美关系时,留学生希望中美能做永生永世的好朋友。可以说,留学生谈到的内容,远超事先预想。

    镜头语言表达“活”。《习主席来了》视频作品采访的都是一些年轻学生,他们身上有一种特殊又强烈的感染力,可以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深刻感受到青春、友善、活力与幽默。在后期剪辑时,主创团队利用大量的人物面部特写,以一句话为单元的镜头快速切换画面,同时配以曲调轻松、脍炙人口的美国乡村音乐,使整个作品充满了轻松愉快又自然顺畅的感觉,代入感很强。

    传播再“广一点”

    发布方式上,《习主席来了》通过人民日报在优兔平台的官方账号首发,再由人民日报在脸书和推特的官方账号同步推送。网友自发的“病毒式”评论转发,引起国外主流媒体的关注,形成二次传播。在发布时间上,也进行了精心选择。北京时间2015年9月23日凌晨2时,视频尚在最后的紧张审核与修改阶段。确认视频可以发布后,身在北京的主创团队连夜传给前方同事,最终赶在美国时间22日,领导人专机落地前,由身在纽约的人民网美国分公司记者正式对外发布。选择这个时间发布,正是因为我们注意到此时是全世界瞩目此次访问的第一次话题高潮,人民日报在这一时间点发布这样一部视频作品,必将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视频发布一小时内,就引起了国家网信办的注意,他们联系在美国的前方记者和报社,专门从人民网美国分公司调取视频,在习近平主席出访的脸书专页中播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等央媒,凤凰、腾讯、搜狐视频、爱奇艺等网站纷纷转发。

    视频引起英国路透社、法国《费加罗报》网站、德国《世界报》网站等国际主流媒体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印度等十余个国家的媒体刊登了针对该视频的原创文章。仅在美国,就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华盛顿邮报》网站、《时代周刊》网站、《星条旗报》网站、《赫芬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网站的博客等数十家媒体转载视频。美国Inquisitr网站等媒体刊文称,该视频在大量浏览和转载中变成“病毒式传播的视频”。视频播出当天,英国广播公司即进行报道,并向人民日报驻外记者询问情况,丹麦驻华使馆等机构也来电询问相关情况。英国路透社主动联系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希望授权其面向全球媒体客户再次发布该视频。25日,路透社记者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就该视频向外交部发言人提问,并前往北京大学对视频中部分采访对象进行二次采访。

    《习主席来了》5名主创人员和2名编辑背后是“中央厨房”全新业务流程机制的有力支撑。这种打破原有传统平媒、网站、移动端采编业务流程的全新机制,处处体现着以传播效果、以用户为导向的灵活性。机制“活”起来了,人也就都“活”起来了。这座沉甸甸的奖杯,是对“中央厨房”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人民日报乃至全行业的媒体融合事业发展的认可,必将成为“中央厨房”新的起点与前进的动力。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

    责任编辑:冷  梅

讲好中国故事:透视第26届中国新闻奖
以问题为导向高扬新闻价值
用中国好声音讲中国好故事
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构建
小视频中的大形象
中国新闻奖电视类作品评审体会
坚守责任,迎“风”而上
体悟优良家风 评述家训接续传承
做一名善讲好故事的记者
一种精神的跨时代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