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构建

——从第26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作品谈起

● 周庆安 《 新闻战线 》(

    国际传播中的叙事,从主体上说有三个层面:国际体系叙事、国家叙事、政策和新闻叙事。我国国际传播作品的话语构建要点:故事性话语、解释性话语。故事性话语是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基础,而解释性话语则代表了新闻作品的指向。

    当前,我国各大媒体的国际传播类作品都在蓬勃发展。从此次中国新闻奖中不难看到,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介绍中国,以及向世界介绍世界都是我国国际传播作品的着力点。对于当前我国的国际传播工作来说,如何构建有效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成为了评价体系的关键。尤其是在国际传播中,“讲故事(storytelling)”和“作解释(sensemaking)”①在一国价值、文化等形象因素的对外呈现、角色塑造以及政策解释当中的作用日渐明显,因此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国际传播作品的话语体系构建问题。

    国际传播作品的三重叙事

    由于国际传播的受众对象和新闻作品的发生地、故事情节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因此国际传播作品如何讲好故事,其实就成为了关键因素。在国际传播作品的叙事中,借用当前新兴的战略叙事理论,其实能够较好地阐释国际传播叙事的不同层次,以及新闻作品在这些层次中的选题定位和叙述方式。

    国际传播中的叙事,一如战略叙事,包括了角色和演员(characters and actors)、布景或环境空间(setting/environment/space)、冲突或情节(conflict or action)、解决方案或建议性方案(resolution or suggested resolution)②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在不同的作品中,角色、环境、情节和解决方案都应当呈现出来。在本次中国新闻奖中,我们就能看到优秀的获奖作品,都在尝试着将多个方面涵盖在一起。

    而呈现出来的叙事,从叙事主体来说,往往有三个层面,分别是国际体系叙事、国家叙事、政策和新闻叙事。其中,国际体系叙事主要解释和塑造国际体系的结构及其运作机制,还有不同国际成员在国际体系当中的角色,“这方面的叙事案例包括冷战、反恐战争以及中国崛起”,这些表述都属于国际体系叙事的范畴,用以塑造相关国际成员的角色及其与国际体系的关系。在国际传播作品中,国际体系叙事常常指的是对于国际重大热点议题的观察和报道,而这些报道无论中文还是外文,都会在国际国内的舆论场中产生较大的反响。比如获得国际传播类一等奖的《中国军队援非抗击埃博拉系列报道》,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国际体系叙事。而其中的中国角色、非洲环境、疾病和地区政治等一系列冲突展现的十分鲜明。这一系列报道一共有12篇,分别以通讯和消息两种体裁,从过程、个人故事、装备技术等不同角度展开报道。同时,系列报道本身还突出了解决方案和尝试。

    国家叙事是指对某一特定国家或国际成员的角色性描述,包括该国际成员的性质、价值观以及发展目标。比如,在国际传播作品中,如何描述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如何描述当代中国梦。美国媒体一直以来致力于将其自身塑造为爱好和平及拥有长久自由与民主传统的国家叙事,而在其他地区的媒体如半岛电视台和今日俄罗斯等媒体中,美国的霸权主义则成为了其国家特性,很多新闻作品着力于这一点展开。获本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一等奖的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作品《Who is Xi DaDa》就是国家叙事的典型。从国际传播的角度来看,时政报道的网络版操作难度比较大,而这个作品面对的又恰恰是Youtube上的年轻国际受众,通过展示领导人形象和时政报道的方式进行国家叙事,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创新色彩。在这个过程中,片子通过采访多个在华年轻人,以碎片化的讲述构建一个完整的国家叙事。尤其是该片投放的时机,是在习近平主席2015年9月下旬出访美国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前后。获得国际传播类作品二等奖的新华社《Xi: A tough man with a tender heart》也是这一类型的国家叙事。

    第三个层面是问题叙事,主要用来阐释就某一议题而言,相应特定政策实施的合理性或必要性及该项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问题叙事多应用于媒体向外界报道某些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并帮助政府部门解释其针对相应情况所采取行动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解释的对象多为国内外的政治精英和公众。在国际传播作品中,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报道,对于南海争议的报道等内容,都属于问题叙事层面的报道。本届新闻奖这类作品不少,既包括有我国当前的典型政策,比如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航,又包括了我国长期稳定的历史观,比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一系列获奖作品。

    这三个层面的报道,都包括了角色、环境、情节和解决方案。只不过在不同的报道中,新闻工作者构建角色,描述环境,向公众展示情节,同时通过采访其他专家学者,或者通过背景和趋势的报道,来试图构建解决方案。对于国内报道而言,可能解决方案不是报道的重点,新闻工作者更应当对事实负责。但是在国际传播工作中,每一家媒体都仍然负有解释情节,传递价值和认同的使命。甚至在这次中国新闻奖的国际传播类中,一些地方电视台,比如上海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吉林朝鲜文报等,都基于本地特色进行了更加丰富的多重叙事。其中上海电视台和天津广播电视台都以犹太人为主题,制作了反映抗日战争中犹太人命运的作品。《生命的记忆——犹太人在上海》(上海电视台)从犹太人博物馆的视角入手,把历史上的环境和当代的环境通过光影效果贯穿起来,让情节有了穿越历史的纵深感。片子所讲述的故事背后,传递了全世界共同的价值使命,因此也获得了国际传播类作品的一等奖。

    我国国际传播作品的话语构建要点

    尽管讲故事一直是我国国际传播作品的重点,但是如何讲好故事,并且在故事中充分传递核心价值和中国视角,一直是新闻人努力的方向。与议程设置理论有所不同的是,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要求媒体人能够获取公众对于某些议题的关注,而且进而要推进公众对于这些议题的理解,防止出现国际国内话语体系的分化。

    首先,国际传播作品的话语,应当是一种故事性话语。

    故事性话语往往要求新闻作品本身有丰富的细节和情节。故事对于角色、环境和冲突都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描述。如果说描述这些要素的都是细节,那么把这些要素连贯起来的就是情节。比如对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报道中,我们注意到不少媒体都充分描述了当年的战争情节,而对于抗日战争在今天公众中,在老兵中留下的那些细节印记,则着力较少。因此,细节和情节的有机统一,往往能够推动故事性话语的进一步深入。比较成功的故事性话语,实际上是公众心理的一种投射,是国际传播活动中公众阅读媒体时能够建立起来的亲近感和成就感。在我国的国际传播中,这次有不少作品是基于深入的故事性话语展开的。比如这些作品中既有对我国西藏传统宗教的活动进行介绍的内容,新华社选送的作品《Life of a Living Buddha》获得了国际传播类的二等奖。这个作品的故事性话语构建比较完整,而且带有很强的冲击力,以国内媒体少有的揭秘视角来观察一个在世佛教高僧的日常生活,在故事的叙述上还有很强的跌宕起伏。

    其次,国际传播作品的话语本身,还应当带有很强的解释性话语特点。

    所谓解释性话语,是近年来我国开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之后进入的深水区。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由于国际传播能力的限制,以及体制机制上的一些制约,我国的国际传播作品一直在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中国是什么,国际热点是什么。但是这些年来,随着我国媒体的不断发展,也随着社交媒体形态的不断出现,作品的话语指向,开始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这就是解释性话语生存的土壤,它往往会与一个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和国家形象联系在一起。如果解释性话语的报道不到位,一些情节描述甚至会适得其反。

    我国的国际传播作品,恰恰需要在解释性作品方面进行深入的突破。在这次国际传播类的获奖作品中,超过1/3的获奖作品,有解释性话语的叙述特点。这些作品不但包括文字评论这样专门的解释性话语,同样也包括地区性对外交往的解释性话语,比如云南广播电视台的《一路向南——构筑跨文化桥梁》,能够立足云南本地作为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桥头堡,紧贴“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对当地与国外的文化交往进行了解释性的描述,因此也获得了国际传播类作品的三等奖。

    再者是参与性话语。

    我们所说的参与性话语,不仅指的是在作品中要更多地反映普通中国人的声音,还要公众参与到国际传播作品中来,建立反馈、互动甚至是平等的对话姿态。当然,首先需要作品的创作者放下身段,建立一种新闻作品鲜活发生在我们身边,能够与公众对话的形态。这就要求作品能够兼顾到受众的时代特点,审美需求,甚至是公众的情绪变化,同时在国际传播中更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国际传播类的作品,常常在这个方面有所欠缺。

    这些年来,这方面情况有所改善,尤其是在一些国际热点中,普通中国人的故事更加突出。在这次的获奖作品中,我们也见到了不少参与性话语突出的作品。比如此次获得二等奖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作品《直面雾霾》,看上去是故事类的叙事,但实际上关注了公众当前的时代特点,而且以广播访谈的方式打响“这一战”,聚焦了环保工作,也聚焦了普通民众的关注和访谈,具有很强的参与性话语特征。

    国际传播中的叙事和话语关系

    从根本上说,这三个方面的话语特点在逻辑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不是彼此分割的。尤其是我们看到,故事性话语仍然是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的基础,它决定了受众是否有阅读兴趣,来关注这个议题。而解释性话语则代表了新闻作品的指向。从国际传播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简单地向国际呈现中国的新闻事件,或者向中国读者呈现国际热点,而更多的是要通过故事性的叙事,回答当前国际社会关心的中国问题,或者回答中国国内民众对于国际热点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读。参与性话语,则是更高的要求,是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定位和报道姿态的要求。

    从层次上来看,越来越多的国际体系叙事,是新闻工作者构建故事话语的热土。因为我们对于国际体系的叙事往往过于宏大,缺乏细节和情节,也就会让很多读者不关心国际体系的叙事。比如2015年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成立70周年等。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其中比较深入和有趣的,恰恰是细节和情节。通过细节和情节,我们才能还原当前国际体系叙事的全景,而不让那些全景显得枯燥和遥远。我们注意到当前国际传播作品中,海外华文媒体的作品开始崭露头角。这些也充分体现了国际体系叙事的平台在不断更新完善。在获奖名单中,有获得一等奖的俄罗斯TPO电视频道,获得三等奖的加中时报、美国洛杉矶1300电台等媒体,他们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充分体现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趋势和阶段性成果。

    在国家叙事上,解释性的话语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了。从国际传播作品的角度来看,国家叙事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向世界说明中国这样的时代使命。因此,无论是大型政治活动,如两会、阅兵,还是外交事务如APEC、G20,我国的国际传播工作者与西方主流媒体所竞争的,已经不在于细节情节,更加在于解释性的话语构建。甚至同样的细节和事实,中外媒体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就有赖于解释性话语的深入。在这次送评的作品中,我们也注意到来自军队新闻媒体的作品占比不小。因为随着我军现代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如何更好地解释我国国防建设,就是国家叙事的重要组成。这些作品既有聚焦医疗队等国际服务,又有关注我国南海岛礁建设情况,派出海军舰艇为撤离公民服务等新作品。

    到了政策性或者新闻性的叙事中,参与性的话语往往成为了重点。我国的国际传播作品目前较为缺乏这类题材,比如中外之间的一些互动,我国的某项政策。公众对于这些作品的报道,更看重的是如何和他们的生活相关,和他们的个体感受既有联系又有创新提振。越来越多的社交媒体热点,恰恰反映了公众的参与意识。公众通过社交媒体所培养出来的参与感,也往往决定了他们判断国际传播作品的优劣。一旦他们能从作品中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和喜怒哀乐,他们就会更加积极地成为国际传播作品的读者。在我们看到的专栏类获奖作品中,由于专栏本身的特点,定期日常关注我国国际传播的议题更加聚焦,而不是年度性的宏大主题,所以获得国际传播类二等奖的新华社专栏《ChinaVoice》,人民日报的《钟声》专栏,都是以一系列政策性的评论和解读得奖。这些栏目就更有政策叙事的使命,也更善于使用参与性的话语。

    因此,国际传播作品的叙事和话语是密不可分的,是当前我国国际传播视野发展的一些新趋势和新要求。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变化和国际传播要求的深化,叙事和话语的研究还应当更进一步深入。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杨芳秀

    注释:

    ①Mitchell M, Egudo M. (2003). A Review of Narrative 

    Methodology. DSTO-GD-0385.

    ②Roselle, L., Miskimmon, A., & O’Loughlin, B. (2014). 

    Strategic narrative: a new means to understand soft power. 

    Media War & Conflict,7(1), 70-84.

讲好中国故事:透视第26届中国新闻奖
以问题为导向高扬新闻价值
用中国好声音讲中国好故事
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构建
小视频中的大形象
中国新闻奖电视类作品评审体会
坚守责任,迎“风”而上
体悟优良家风 评述家训接续传承
做一名善讲好故事的记者
一种精神的跨时代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