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音乐选秀节目需要融入民族情怀

● 曾 璐 张礼仁 《 新闻战线 》(

    摘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好声音,还须唱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电视媒体音乐选秀应多些民族关怀,只有把我们民族最优秀的音乐作品介绍给更多的人,中国的好声音才能唱响世界舞台。

    关键词:音乐选秀节目     民歌     民族情怀

    中国歌手电视选秀源于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通过专业组和业余组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比赛,走出了毛阿敏、韦唯、那英、宋祖英、谭晶、刘和刚等众多享誉中国音乐界的著名歌手和音乐人。如今,全国各地电视台举办的歌手选秀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国内外流行歌曲成为选秀现场绝对的“主打歌”,就连蓝调Blues和美国乡村歌曲也都有人唱起,可受众在观看之余发现,音乐选秀节目“洋味儿”太重,“去民族化”“去本土化”倾向明显。因此,音乐选秀应多些民族关怀,把中国美轮美奂的民歌介绍给年轻的观众,从而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五彩缤纷的中国民族音乐

    民歌——先民之歌,土地之歌,生命之歌,创造之歌。民歌出自土地,脱胎于语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一方话,育一方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脉风情,五十六样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极其形象地概括了分布在960万平方公里中华大地上,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五彩缤纷的生活状态。

    据资料,从《诗经》里的《国风》到新中国成立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民歌数量庞大。就形式而言,汉族民歌除了民谣、儿歌、四句头山歌和各种劳动号子之外,还有“信天游”“爬山歌”“赶五句”“四季歌”“五更调”“十二月”“十枝花”“盘歌”等多种样式。而藏族的“鲁”“协”,壮族的“欢”,白族的“白曲”,回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布依族的“笔管歌”,瑶族的“香哩歌”等,都各具特色。就风格而言,苗歌瑶歌古朴浑厚,藏歌傣歌华丽优美。蒙古族民歌健朗悠扬,鄂伦春族民歌则粗犷有力。同是“花儿”,保安族和东乡族的韵味不同,宁夏和青海的也各有差异。同是汉族民歌,北方的以豪放见长,南方的则相对婉约。

    时至今日,这些充满原生态气息的民族音乐,不仅成为国人美好的精神享受,也获得了外国音乐家的青睐。有着“西北歌王”“民歌之父”美称的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创作的民歌,在欧美国家被高度传唱,一度成为了西方人口中的流行歌曲。不少世界顶尖的音乐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甚至刻意模仿了王洛宾的曲风。

    第51届格莱美奖是华人音乐家获入围提名最多的一届,除了音乐大师谭盾,被誉为岭南筝派最具实力继承人的李伟凭借《赤壁怀古》、琵琶演奏家吴蛮凭借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的《琵琶协奏曲》均获得格莱美提名。值得关注的是琵琶、古筝两件中国民族乐器的首次入围。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吴蛮已经四次获得格莱美提名。能得到如此专业级别音乐奖的关注,说明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界已经开始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意识

    昔日神州,先民们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持守、企盼。他们“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地或诉、或怨、或谣咏、或呐喊。从此,这声腔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传之,传而久之,代代相传。中国的民族音乐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喜爱,并且被广泛传唱,是因为其具有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审美意识。人们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民歌中的和谐之音则具有强大的审美意识。

    民歌的审美意识包括生活中的感情宣泄及交流融洽的审美意识;充分享受生活的审美意识;表现自我的审美意识;旋律委婉动听的审美意识;崇尚自然、偶像崇拜的审美意识;向往美好生活的审美意识;互相谦让的审美意识;以衬腔(词)表达情意、浓郁民族地方风格的审美意识等等。人们在音乐创作、演奏演唱的艺术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民歌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民歌的主要社会功能包括娱乐功能、教育功能、传承功能。优美的民族音乐总是能让我们浑浊的灵魂有了些许的清醒和启迪。

    今年央视春晚上,《华阴老腔一声喊》闪耀了中国人的除夕之夜。激动之余,人们惊讶地发现,原生态的民族音乐竟然如此美妙和激动人心。其实,华阴老腔早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要不是春晚上歌手谭维维和老乡们的一声呐喊,今天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又有几人知晓它?      

    民族音乐需要更广阔的舞台

    就在多家电视台或购买国外版权,或模仿国外歌手选秀节目制作方式争夺收视率的时候,2013年,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全新打造《争奇斗艳——蒙藏维回朝彝壮冠军歌手争霸赛》。栏目以“弘扬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寻找最美的民族声音,唱响民歌新时代;大力推荐新人,积极推出新作,为广大热爱音乐的民族歌手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增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促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为中国的民族音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在大获好评后,中央电视台又推出了系列《争奇斗艳——全国少数民族冠军歌手争霸赛》再次引发强烈关注。辽宁卫视也不甘落后,《民间好嗓子》的歌手选秀方式更接地气,获得点赞无数;广西是个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歌神刘三姐的故事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广西卫视“因地制宜”地推出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大量原生态的民族音乐作品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同样,在诞生过《回娘家》《小放牛》《对花》《纺棉花》等民歌的河北省,河北卫视也推出了《中华好民歌》,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随着节目的播出,被广为传唱。

    从这类节目可以看到,曲风清新,旋律优美,歌曲内容或是陶醉于家乡美景,或是歌唱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或是对美好生活的赞颂和憧憬,所有的作品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美!它们清新干净,生动形象,既没有无病呻吟的颓废,也没有不思进取的自怜自艾。通过这些节目平台,让中国的民族音乐有了更好的展示机会。

    《争奇斗艳——全国少数民族冠军歌手争霸赛》是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联合七家地方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和“民族之声”联袂宣传、制作。没有过度的包装,也没有无节操的炒作,更没有设置哗众取宠的噱头。节目播出后,观众称其为“荧屏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声音之战”应多些民族特色

    2016年,被称之为电视台“声音之战”,歌手选秀节目又将掀起新一轮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卫视加入混战,外界将之形象比喻为国内选秀史上的“五代十国”。值得注意的是,央视和几家地方卫视已经着力于歌手选秀的“民族化”和“本土化”,毕竟中国的歌手选秀势必要有中国民族特色的DNA。

    以往,中国电视综艺界存在着一条“抄袭”“模仿”链条,大陆抄港台,港台抄日本,日本抄欧美。如今,各大卫视不惜重金购买外国版权,综观目前的歌唱选秀节目,几乎都多了一个前缀形容词———“引进自国外版权”,其中,有“拿来主义”,有“本土改造”,也有和版权方一起深入研究模式,细节方面和原版节目保持高度一致有之,“本土化”为主也有之。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好声音,还须唱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如歌的行板》是全世界音乐爱好者最为熟悉和喜爱的作品之一。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称其在听这首音乐作品时,曾为它流下眼泪。其实,这部作品是柴可夫斯基根据泥瓦匠所唱的民歌创作而成。由此可见,民族音乐的价值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只有把我们民族最优秀的音乐作品介绍给更多的人,中国的好声音才能唱响世界舞台。

    (作者曾璐系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学生;张礼仁系该院音乐系主任)

    责任编辑:郭潇颖

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发展研究
《电影眼看中国》:中国纪录片百年影像书写
地方媒体在文化建设中的功能探析
纸媒新闻“大数据”档案的应用探讨
音乐选秀节目需要融入民族情怀
真人秀节目包装的创意设计研究
微博的“假在场”状态对舆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