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让新闻从“报道”变为“精品”的途径

——新闻采写的艺术辩证法浅识

● 周晓方 《 新闻战线 》(

    摘要:一篇众口称道的好新闻大多是精雕细刻的佳作,说其是水平上乘的艺术作品,亦毫不过分。从这个层面上说,了解并掌握新闻创作规律的艺术辩证法,对于提高新闻采写水平不无意义。

    关键词:新闻规律     法无定规     情感思想

    辩证法,希腊文词源dialektiketechne,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黑格尔在《小逻辑》中写道,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切特殊领域和特殊形态,也莫不受辩证法的支配。作为唯物辩证法在艺术领域的反映,艺术辩证法有其显著的特点,可从中透视艺术创造的内部规律。

    将新闻与艺术辩证法联系起来,是基于这样一点认识:无论是作为事实报道还是信息发布,新闻最终都以一个文本的形式呈现,其中便有作品水平的高低之分。在每年的各类好新闻评比中,常有评委扼腕:题材不错,但是在采写环节失之粗糙,难以成为精品。换言之,一篇众口称道的好新闻大多是精雕细刻的佳作,说其是水平上乘的艺术作品,亦毫不过分。从这个层面上说,了解并掌握新闻创作规律的艺术辩证法,对于提高新闻采写水平不无意义。

    重视创作规律具有现实意义

    在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现阶段,人人手握麦克风、个个都是记者的自媒体大行其道。抛开极少数别有用心的虚假新闻,巨量的信息蜂拥而来,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不一而足。不讳言,与之关联的浮躁心态已影响并蔓延至传统纸质媒体。落实到见报的具体稿件,从内容到形式均乏善可陈的草率之作并不少见。当然,也有众多有追求的媒体和记者依然在坚守精品创作,探究创作规律。

    2014年上半年,人民日报社总编室表扬了记者贺广华、王伟健采写的稿子《无锡再唱太湖美》,称之为“这是一篇‘美文’”,当时无锡日报也组织了学习和讨论。稿件对无锡太湖治理成效的报道现在看来可能有些过誉,但中央级媒体记者采访的深入和写作的讲究无疑值得我们地市报记者学习和借鉴,从中也可以领悟新闻精品创作的心得。

    这条刊发在2014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消息,起首三段是这样写的:

    水从江苏宜兴市的丘陵山地流出,经周铁镇汇向太湖。这个昔日污染严重的“化工之乡”,如今河水清清,白鹭蹁跹,获“中国最佳人居范例奖”。

    6年前,周铁镇党委书记裴焕良在一次干部会上提出要争获“中国最佳人居范例奖”,干部们哄堂大笑。全镇化工产业占比高达85%,“化工之乡”还能成为绿色发展典范?

    “我永远记得那一天——2007年8月12日,周铁镇第三化工原料厂两位工人登上30多米高的烟囱顶,挥大锤敲掉了这个‘污染标志物’。”裴焕良说。

    这三小段,既简洁地勾勒了三个画面,又在对比鲜明的镜头串接中,产生了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效果,令读者印象深刻。在这里,新闻报道与艺术作品已浑然一体。

    2013年9月,由时任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带队的新华社“地球绿飘带”大型集成报道采访组完成了《三北造林记》,这篇通讯获得2014年中国新闻奖特别奖。据业内人士透露,为了寻觅一个最合适的文章开头,李从军反复推敲,最后找到了“蓑羽鹤”这一个典型意象:

    为了生存,为了明天,一群蓑羽鹤振翅高飞,逆势而上,冲击地球之巅。它们亢奋的叫喊声,在喜马拉雅山群峰之间激荡回旋。

    每年春天,这种候鸟都要从印度次大陆返回中国北方的繁衍地。气流、天敌、折羽而亡,都无法阻断攀升前行的向往。它们挑战艰险,穿越极限,飞越珠穆朗玛峰,飞越九曲黄河,飞越万里长城,重返生命的起点。

    在这里,在三北——西北、华北、东北,有一群人,如同这些悲壮的蓑羽鹤,为了生存,为了明天,艰难向上,奋力前行。漫漫35年征程,他们构筑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中国三北防护林。

    这条绿色长城跨越三北,与古老长城共同挽起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未来,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苦难、忧患、奋斗与梦想。

    和《无锡再唱太湖美》一样,《三北造林记》起笔即不凡,为媒体界重视新闻创作规律、多出精品力作树立了标杆。

    新闻采写有章可循法无定规

    虽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具体到某件作品、某篇文章还是有创作规律可循。艺术辩证法就揭示了艺术创造的基本法则,将之引入新闻采写,一些现象和难题便非常容易理解和得以解决。

    2012年,扬州日报记者胡俭采写的消息《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获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稿件题材之意义重大自不需说,行文也别开生面:

    昨天中午,扬州宝亿制鞋厂,60多名云南曲靖市的务工人员前来报到。欢迎新员工的典礼上,一位戴眼镜、挎皮包的中年男子,从人群中挤上主席台,向乡亲们挥手致意:“我叫陈家顺,曲靖市就业局副局长,去年曾在宝亿制鞋厂打工一个月……”这一句自我介绍,令宝亿鞋厂的新老员工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去年春天,西南大旱,扬州众多企业向云南曲靖等重旱区发出用工“邀请函”。很快首批80多名曲靖农民来到宝亿鞋厂,陈家顺就是他们的领队,有人称他“工头”,也有人叫他“大哥”,却没人知道他是曲靖市就业局副局长。

    原来,曲靖当地百姓很少走出大山,总担心外出受骗受欺负。扬州务工环境究竟咋样?光看招工广告不行。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陈家顺自告奋勇当起“工头”,要实地体验扬州的务工环境。

    按常见模式,消息这一体裁对于开头、起承转合、结尾都有严格规范,但“潜伏打工”一稿显然打破了这种常规,在强化作品故事性的同时,获得了出人意料的理想效果。

    艺术创作有一定之法,如国画中的描、皴、擦、点、擢、捽、渲、染、斡、刷等相对固定的用笔诸法,中国戏曲中的唱、唸、做、打等程度式的手段和方法,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比喻、起兴、象征、夸张、对比、反衬、烘托、白描等手法。但是艺术法则不应成为模式,因为艺术是创造出来的,无法重复;艺术不可能进行规模性的批量生产,它永远是个人的创造。艺术的含金量恰在于其独创性。

    艺术辩证法则同样适合于新闻采写。一个新闻初学者通常从模仿起步,参考学习高质量的新闻作品,从中领会一些可以借鉴、移用的采写技法,而到自己写出来的稿子中规中矩之时,也就是新闻业务水平遭遇瓶颈之际。此时,便需要努力进行创新和突破。当业务水平提高一个新的层级时,新的规范和模式又开始成为某种束缚,继续创新的挑战便再次摆在其面前。有章可循却又法无定规,正是在直面困难、不断突破一层层“天花板”后,记者的新闻业务水平才能持续获得提升。

    在记者这个职业渐渐大众化的今天,强调艺术辩证法的“文无定法”,符合时下倡导的“工匠精神”,这也对记者提出了更高、更艰辛的挑战,而真正有新闻情怀的从业者总是勇敢地接受这种挑战的。李从军率队采写《三北造林记》时已64岁,他亲自转战西北、华北、东北实地采访造林工人,光是为了一个别具匠心的稿件开头,夜不能寐,几易其稿,最终在一次灵感爆发中找到了“一群蓑羽鹤”。

    凝聚在情感与思想的旗帜下

    恰如艺术作品以情感人、教化育人的功能,艺术辩证法在新闻采写中强调,诸多要素需凝聚在情感与思想的旗帜下。曾6次获中国新闻奖的工人日报总编辑孙德宏说过,优秀的新闻报道是精神产品,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思想和情感。因为思想的深刻和张力,这种产品才具有大的价值;因为情感的充盈和自然,这种产品才吸引人、愉悦人。因为思想的深刻和情感的充盈,这种产品的价值才更大,也更容易地被受众所认同和接受。

    2007年,工人日报记者王冬梅采写的消息《171名矿工遇难两周年祭日临近(引)李毅中质疑:为何还没有人被究刑责?(主)》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稿件见报后,工人日报评报组点评:“值得赞赏的是抓住了细节,融入了真情。素材的取舍、行文的节奏等,是受感觉‘驱动’的。看得出记者在深入地体会每一个细节,因此融入文字的感情饱满。” 

    在事后的创作谈中,王冬梅写道:“我认为,带着感情采写胜于一切写作技巧。有时候,一篇稿件的温度与热点就来自于记者的情怀,这种深切之爱的情怀会让稿件变得不普通,让稿件能具有抵达读者心灵的冲击力。”她同时坦言:虽然这篇消息承载了我太多的浓厚的情感,但除了赋予报道以巨大的感性冲击力之外,我时刻注意用理性的色彩、思想的光芒来点亮和提升感性报道的深度、高度。我时刻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捕捉社会变革的坐标点上和广大读者感兴趣的聚焦点上。因此这篇消息不仅写出现场感、深度,还要写出观点,用深度报道的思维来写消息,既有生动形象的立体感,又有极大震撼人心的力量。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倡导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弘扬正能量的艺术作品都讲究言情说理,并在二者交融中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事实上,只有契合此类艺术辩证法则,新闻采写才能获得更高层次上的成功。

    2004年,本人参与采写的《无锡粮食丰收后的思考》系列报道,获得第8届江苏新闻奖,这也是无锡日报社捧回“江苏新闻奖”奖牌的第一组系列报道。在锡山区羊尖村村委会门口的晒谷场上,我们见到了刚从田里耕作归来的浙江籍种田大户蒋玉良,“汗津津的脸上荡漾着喜悦与期待之情”,喜悦的是秋粮丰收,期待的是自己租的185亩地不要被村里农民“抢走”,还有来年的补贴政策。就是这位面容黝黑的农民,经历过前几年粮食减产的辛酸,“辛辛苦苦流了一年汗,到头来等于‘义务劳动’”。采访中,记者在现场亲耳听到农民们朴素而睿智的言语,并以蕴含情感的笔调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所有的素材、笔法,都凝聚在了思想的旗帜下。求解土地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探究如何支起无锡的“饭锅”,斟酌一粒米的重量,由此展开的一系列思考,均由相关的思想来支撑。而报道提出的“唯有农民增收,才有大地丰收”“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话题”“让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并进”“关注粮食就是关注未来”“一粒米最轻、也最重”等诸多思想和观点,10多年后看来,仍具有警世的现实意义。 

    艺术无止境,作为艺术创造法则的艺术辩证法的探究之路亦无止境。将优秀新闻比作一类艺术作品,引入艺术辩证法来探索研究其采写规律应成为从业者的共识和自觉,这也是让新闻报道不辜负“作品”这一名号的一条重要途径。

    (作者系无锡日报社时政要闻部主任)  

    责任编辑:祝晓虎

要拧紧的不仅是这颗螺丝钉
让新闻从“报道”变为“精品”的途径
做一只自主飞翔的“猪”
于发声处显担当
媒体融合下新闻图片的即时发布与“深耕”
摄影记者应该做到“四敏”
从传播效果看党报报道的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