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把“模拟融合媒体”引入课堂

——以北外新闻采写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 谢庆立 《 新闻战线 》(

    摘要:新媒体技术和媒介融合趋势改变了新闻传播方式,也给高校新闻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点不断增加,但普遍存在媒介融合实验室、新媒体实验室等硬件不足的问题。如何在教学辅助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对媒介融合趋势提出的挑战,改进教学方式?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传播学院尝试把“模拟融合新闻媒体”引入教学过程, 对传统新闻采写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新闻教学     新闻媒体      模拟融合

    “模拟融合新闻媒体”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教学改革中推出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构建多功能展示学生新闻作品的平台,并有机融入新闻采写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近年来,国内高校新闻与传播教学点不断增加,但普遍存在硬件资源不足的问题,如没有融合媒体实验室、没有新媒体实验室等教学辅助设施。“模拟融合新闻媒体”就是依托有限的教学资源,以及学生掌握的媒体技术,由师生共同参与策划、制作,构建“台(广播)、报(纸质出版物)、网(新闻网)”一体化的模拟新闻媒体,定期发布学生采写的新闻作品。教学实践表明,把“模拟融合新闻媒体”引入教学,不仅有益于采写理论与新闻实践的融合,更有利于营造专业氛围,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适应当下新闻事业发展的环境。

    新闻采写课程为什么越来越难教

    如今,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复存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呈现多媒体融合趋势。新闻传播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一是不同新闻传播媒介管理机制相互融合;二是不同种类的新闻媒体相互依存与优势互补,共享新闻资源;三是新闻的采集、制作与传播相互融合等。

    媒介融合趋势对新闻从业人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要求新闻从业人员不仅拥有传统的新闻理念,同时熟练掌握各种新型的传播手段。这就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在专业精神层面:需要使学生形成科学与人文的新闻观以及批判性意识、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等;二是在新闻业务层面,增强学生的策划、编辑制作、采写、媒介管理等多面的能力;三是跨媒体能力,即媒体之间的合作能力。

    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业务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很大程度上关乎未来新闻从业者的价值实现。近年来,我国不少院校兼任此课程教学的教师却感到困惑——新闻采写课程遇冷,教师越来越难教。新闻采写课程教学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这里先撇开外部因素不谈,我认为,可以从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层面查找根源。

    就教材内容结构而言:不少新闻采写课程教材的缺失内容前沿性——理论、方法、案例等内容偏向于平面媒体,忽视对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采写的关注;二是教学内容有机性被割裂:如有关“采访”与“写作”版块被划为不同的教学单元,没有结合不同媒体不同的报道方式、融新闻采写与传播的过程等;三是理论与实践不同程度地脱节。 

    就教学方式而言:一是“讲评”模式: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作业,先讲后评,或先评后讲。“讲”就是讲理论,传授知识技能;“评”就是分析学生采写新闻作品的成败得失。一般而言,老师分单元讲授内容,然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外采访和写作,这不同程度地消解了新闻业务课程的实践性特点,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二是课堂讲授、教师参与课外指导、课堂点评作品。这种模式,缺乏媒体运作与呈现,学生的专业热情、参与意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就感的缺失导致其被动完成作业,学习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创新能力不能充分展现。

    建构“模拟融合媒体”教学框架

    根据发现的问题,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作为有新闻从业背景的任课教师,一方面重新设计新闻采写课程的教材内容,另一方面着手这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就教材内容而言,一是突出前沿性内容,立足当前新闻业发展现实,引入最新的传授内容(以最近出现的新闻作品为理论技能、采写和报道方法案例),所选个案突出多媒体融合特点,同时也精选经典教学案例,将专业理想、专业精神融入案例中;二是有机融合原来相互分割的内容单元,提炼重点内容,突出学理性内涵,将原来“新闻采访”的部分内容与新闻写作、新闻报道融为一体,由原来20多个教学模块提炼为采访效率、报道与策划、快速报道、报道感染力、追求深度等10个专题;三是精讲多练,通过课堂构建的展示平台,突出融合新闻媒体实践性特点,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悟理论,引导学生与新闻编辑学、新媒体理论等课程的互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新闻采写课程教学改革中,笔者注意重点强化学生能力:如新闻采访写作基本技能、解读新闻信息和产生思想的能力、清晰的表达能力、截稿压力下的写作能力、产生“点子”和报道能力、评论重大事件的能力、利用背景资料和信息资源的能力,报道复杂新闻事件的能力等。每周分为两次上课,每次课两课时。结合学习内容,教师组织学生到课堂外进行新闻采写活动。每次课后,老师布置新闻采写作业;结合学习进度,由学生组建模拟融合新闻媒体平台。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打破传统的讲授式和课堂讲评模式,突出新闻采写课程实践性:一是以课堂融合媒体为中心,增加课堂内容版块,突出学生主体性发挥,把原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转化实践型的课堂,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传授、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感受”理论。二是把学生采写视为一个有机过程,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不同种类的模拟新闻媒体运作,使之获得成就感和展业自信心;三是教师结合模拟融合媒体环境,具体点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主流新闻媒体,熟悉不同种类新闻媒体的采写规范。

    实际运作中,模拟融合新闻媒体也存在着一些难点:1.如何建设与开发模拟融合媒体,培养专业思维和实战能力;2.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把专业精神和新闻理想融于新闻实践;3.如何构建与运营模拟融合媒体。作为任课教师,我训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1.让参与者结合自己兴趣、专长,参与到模拟融合新闻媒体实际运作中去,形成动脑、动手的专业习惯;2.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通过运营模拟融合新闻媒体,引导学生关注新闻业务的发展,如不同新闻媒体文体形态的变化、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问题存在的差异;3.把新闻事件内容置于新媒体环境下观察分析,引导学生适应新媒体采写环境。

    教学进程中,采访、报道作为重要单元结束后,教师参与策划,以学生为主体,模拟现有新闻媒介组织结构方式,组建模拟融合媒体机构。北外新闻采写课程一般采用小班24人小班形式上课,教师注意利用小班上课的优势,发挥每一位学生专长,通过参与模拟融合新闻媒体的建设,尽可能使学生发挥创造性和参与热情。其模拟媒介结构及其运行模式如图所示——

    在实际操作中,全班24名学生被分为三个组,分别搭建起来广播、报刊和网站。学生将课后作业和课外采写活动中产生的新闻作品收集起来,作为模拟融合新闻媒体的资源,让学生结合不同媒体的形态,分享和进一步开发这些资源。2011年以来,教师先后与学生一起建立了东方广播电台《东方新闻》《看东方》(报纸)《东方新闻网》等模拟新闻媒体。几年来,教师与学生建构的模拟融合新闻媒体,丰富了课堂内容。如图所示——

    (1) 核心版块: 教师专题讲授,模拟媒体及其展示。

    (2) 新闻采写体会交流:学生课外新闻采写经验、体会交流。

    (3) 编辑会、选题策划会:关注社会热点,研究新闻线索,设置报道议程。

    (4) 学生新闻作品评点、学生媒体评点:教师结合模拟融合媒体的呈现,分析点评新闻报道的得与失。

    (5) 实战环境模拟:如2012以来,后先安排“地球一小时活动”报道、玉渊潭采风,探访黄叶村,香山抗日名将纪念馆采访,模拟与体验战地记者角色。

    实际运作中,由学生主管的模拟融合新闻媒体包括:《东方朝闻天下》(电视新闻板块)每周一期,两位主持人评点天下新闻热点;东方广播电台: 每周一期,以虚拟受众为对象,展示学生新闻作品,20分钟;《东方新闻》《看东方》(纸质媒体): 学生采写新闻作品,以专题报道、深度报道为主;东方新闻网,整合新闻资源,发挥新媒体优势,进行全方位报道。网站设立在人人网上,由学生申请开设一个人人账号,命名为“东方台”,将学生的新闻作品不断更新到网上,以“人人网”社交网站为平台进行传播。

    教师结合教学进程,全程参与和指导模拟融合新闻媒体的运作。具体包括:不同媒体的筹划与运作指导,报道与课程教学模块的衔接;结合媒体建设,从议题、选题、节目安排、栏目建设、编辑采写制作等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报道选题,认真筛选选题;教师仔细批改学生的每一篇作品,引导学生反思、总结。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模拟融合新闻媒体构建与运作,使传统的课堂定位、学生角色、教师角色都有了很大变化。课堂不仅是传授专业的空间,也成为媒介组织纽带和媒介展示平台,打破了传统新闻采写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在模拟融合新闻媒体运作过程中,也成为“实习生”导师、新闻传播“把关人”,也是为学生出主意想办法的朋友。而学生,不仅是学生,也是“记者”、编辑和新闻媒体的“管理者”。

    融合新闻媒体实施效果观察

    模拟融合媒体融入新闻采写课堂,给教学带来了明显的效果,突出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展了专业视野。据统计,学生依托模拟融合媒体,以2011年和2012年此课程教学效果为例,涉及新闻报道议程31个,建立新闻栏目19个。围绕此课程的学习,90%的同学阅读相关课外12部,经常关注的新闻媒体有6种左右。为了做好模拟融合媒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传播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等相关著作及其经典文章。实践证明,模拟新闻媒体融入课堂,把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传统课堂,变为了形式灵活,实践与理论融合的实践空间,学生专业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得以发挥。据期末教学效果调查反映:92%的学生新闻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97%的同学感觉课程带来了收获,64%的同学认为课程带来了成就感和自信心。此外,也产生一大优秀新闻作品。自2011年来,学生先后采写新闻作品500多篇。其中,在自建的融合媒体发表作品310篇;在国内报刊上发表作品30多篇。有些学生还尝试、探寻更有价值的采写方式,其作品充满了思想的亮点。

    节约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新闻专业的课程繁多,有些课程内容和练习作业有重叠现象,学生可支配时间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学生对每科专业课程的学习都不能深入,也浪费教学资源和学生的时间。因为模拟融合新闻媒体的新闻资源是共享的,倘若分别开设课程,学习广播、电视、网络三种媒体的应用技术,三种课程都要学生进行采集新闻的训练,这无疑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甚至使学生产生应付作业的心态,导致新闻采写质量下降。新闻采写课程引入模拟融合新闻媒体教学,基本避免了新闻采集过程的重复,降低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另外,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闻与传播专业教学点,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辅助硬件设施都很缺乏,导致新闻业务课程教学只能纸上谈兵,这种情况在高校新闻专业中很普遍。模拟融合新闻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提高了新闻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因为通过此种方式的教学和模拟融合新闻媒体运作,学生同时锻炼了适合纸媒、广播和网络媒体特点的新闻采写和传播技巧,掌握了采、编、摄、网络技术等多种能力。

    营造浓郁的专业氛围,激发学生的专业理想。几年前,笔者作为任课老师,曾结合业务课程教学,向学生“灌输”专业理想、专业精神。但期末问卷调查表明,60%的学生不能完全接受。课程改革后,专业学习氛围大为改观。如2011级几位学生本来对专业没有兴趣,希望转到其他专业。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他们的兴趣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位学生在她的学习总结中说,从专访平凡的手抓饼叔叔,到聚焦地球一小时,从抨击校“团委对公益事业一毛不拔”,到开满樱花的玉渊潭采风;从探究大诗人杜甫缘何被“漫画”,到多层面地报道北京高校人文课遇冷;从寻梦黄叶村、做客曹雪芹故居,采写那位怀抱吉他的地铁女孩……“所有这,都融入了我们的真情与汗水;所有这些,都留下了我们的声音与身影;所有这些,都见证了我们的困惑、喜悦、梦想与成功。我的新闻理想就像‘烛苗’一样,从这个学期初的一点微弱光芒逐渐变大了,虽然还没燃成熊熊烈火,但我明显感受到理想的火光已照亮前方的路。”

    结语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把 “模拟融合新闻媒体”融入课堂,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创新,同时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突破了传统新闻专业业务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新闻适应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写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这种尝试和探索还有很多新问题,需要不断试验、不断改进和不断总结,以建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希望对其他高校类似课程的改革有所借鉴和启发。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祝晓虎

从海外社交媒体开拓看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法制新闻报道存在的几个问题
论国内学术期刊的国际化
把“模拟融合媒体”引入课堂
涉疆新闻报道的话语建构
新媒体环境下儿童电视节目发展策略
首都高校大学生新兴社交媒体应用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