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高考报道框架模式反思

● 商 越 《 新闻战线 》(

    摘要:高考报道因为涉及千家万户,读者的关注度高,持续时间长,呈现的热点多,更是各家媒体展现新闻功底、比拼专业素养的一场硬仗。近十年来,高考报道模式不断创新,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宽,值得媒体人在年终岁尾总结反思,以期推陈出新,切实服务大众。

    关键词:高考报道     三阶段    方向报道    创新实践

    近十年来,高考报道模式不断创新,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宽,值得媒体人在年终岁尾总结反思,以期推陈出新,切实服务大众。

    把握高考三阶段报道重点

    高考报道因为政策性强,对专业性要求非常高。而且需要随着高考政策的不断调整,及时跟进,如考试科目变化、录取政策改动、知分前报志愿变为知分后报志愿等,要跟业内专家保持密切联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报道领域。

    笔者有6年多教育战线记者经验,又搜集归纳辽沈地区部分媒体相关稿件,发现高考报道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

    铺垫:迎考阶段。

    高考前的报道,其实从每年3月前后就陆续开始,先是考试大纲的解读。如2014年2月25日辽沈晚报一版头题《今年高考大纲 英语取消单选题》,邀请名师为考生和家长解读刚出炉的新大纲,按语数外等科目,请9位名校学科带头人、备课组长等讲考纲变化和备考建议,并与去年大纲进行对比。随后到来的,是省内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和考试报道,如2014年2月28日,沈阳晚报推出《1200人参加东大自主招生面试 考生“看图说话”》,用大图片、半个版报道东大自主招生火热现场、面试内容及专家点评。接下来还有名师指点各科复习、心理专家给考生减压等一系列内容可做。

    真正的高考报道序曲,应该是从6月4日左右开始。此时警方交通安保信息、招考办防替考舞弊举措、考生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细节报道都需要集中推出,服务资讯包括考场踩点、周边住宿、高考期间营养食谱、心理疏导、腹泻失眠感冒怎么应对、考场注意事项、高考期间天气情况等。如2015年6月3日,辽沈晚报推出整版温馨提示:《高考周日开考 这七件事得提醒您》。6月5日沈阳晚报也采访高中老师校长,送上嘱托:《勿带冻冰或太甜的饮品 穿平时衣服去高考心坦然》。这些贴心的服务信息,都是家长和考生需要掌握和留意的。

    6月5日,辽沈晚报还报道了一些高中为迎考的高三学子壮行的场景,《高中最后一课:感谢老师,我们出征了》面对学校老师的鼓励和祝福,学子回顾高中三年收获和成长,以感恩之心走向高考。图片文字非常煽情有泪点。

    高潮:应考阶段。

    6月7日,高考大幕正式拉开,媒体间的新闻竞争也达到白热化。因为有关高考的点点滴滴,不仅仅当年的考生、家长、老师事无巨细都关心,还有高一、高二的家长、老师,也都是密切关注高考动向,同时这也是相关教育培训、营养保健、旅游运动等商家的关注点,因此当然也是媒体的报道重点。您只要每年在高考考点外走一圈,就能感受到高考的浓厚氛围以及对社会的牵动和影响。

    高考首日,报道瞄准考生——搜集特殊考生故事,如迟到的、走错考场的、身残志坚的、带病坚守的、特殊身份的、最年长爷爷考生等,有些重点人物需要事先锁定目标跟踪;还有各种场外故事,感人的、有趣的、温情的,如老师考前送手串祝福、交警冒雨骑摩托车送考生、家长场外雨中或烈日下苦等、商家着状元服发传单等现场故事。

    这些海量信息,需要记者团队作战。近5年,各家媒体都在逐渐增派人手,将高考作为重大战役性报道排兵布阵,有的一天多达8位记者,同时奔跑于各个考点现场和各条相关战线。

    2015年6月8日,沈阳晚报拿出9个版面做“高考2015”特刊报道,辽沈晚报也推出5个整版“高考进行时”特刊。值得一提的是,辽沈晚报连续几年创新推出“偷听”专栏,记录考点外考生、父母、老师之间的趣味对话,生活气息非常浓,让人读后开心一笑。

    高考第一天,语文作文题和试卷分析,也是各家比拼创意和实力的重头戏。10年前,高考作文题,需要语文考试之后,记者费尽周折向监考老师和考生打听,如今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传递迅速,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考后都会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开来,记者需要做的是联系名校老师,进行作文试题特点、写法分析。

    近年来,辽沈媒体又拓展报道模式,开始邀请往届清华、北大学子、名家名人写同题作文。2015年,辽宁高考作文题是,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最后产生三名候选人:科学家大李,焊接技工老王,摄影师小刘,写出三位候选人谁最有风采。辽沈晚报根据高考作文特点,请来科技人员、技术工人、摄影师写同题作文,讲述自己行业的风采。还同时配有高考作文的回顾和趋势总结稿件:《辽宁近10年高考 更爱考关系类作文》。

    此外,高考两日里,试卷难易特点分析,也是一块重要内容,2013年,辽沈晚报采访了高考语文卷阅读题《吴良镛:筑梦人生》的原作者、光明日报记者田雅婷,回顾稿件采写过程,并请原作者解答这道阅读题。

    延续:报考阶段。

    随着高考的结束,高考报道进入志愿填报指导、分数线发布、高考状元和高招录取层面的服务和比拼。仅志愿填报一项,涉及的内容就相当丰富,如各大城市高校分专业排名、相近专业对比分析、热门就业薪酬排名、国家重点发展行业前景排名、填报志愿政策、技巧、招生计划与往年对比图表等。这期间,还有刚刚挪到高考后进行的自主招生考试,考试题型、面试技巧也都是家长和考生们关注和需要报道服务的。

    2015年6月下旬,高考分数线和高考成绩同时发布,这一重大事件,已经连续多年占据辽沈各大都市报头版整版的位置,“关注高招”等系列专版也同时启动。2015年6月24日,辽沈晚报和沈阳晚报同时推出5个整版,报道文理各批次控制分数线、与往年对比图表、专家解读当年分数特点、报考志愿分析,还不惜版面地刊发《2015年辽宁省高考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因为这是高招政策调整后,考生家长报考的重要参照物。

    同时,高考状元的打探寻找,也是考验教育战线记者人脉的硬骨头,因为官方禁止炒作、不公布高考状元一条红线,增加了状元浮出水面的难度。但是高考状元和高分考生介绍学习经验的报道,仍然广受读者欢迎,当然,多路记者费尽周折,每年也会在高考成绩揭晓的次日,将这道“大菜”端上餐桌。2013年,辽宁文科状元刘丁宁,辞别香港大学复读,2014年,再度夺得文科状元、如愿冲进北大的故事,就曾经轰动全国,引发深度热议点评。

    接踵而来的,就是高招咨询会。记者要与家长考生同赴这人山人海的盛会,搜罗全国各大院校录取分数线、招生计划、优势专业、高分考生优惠待遇、转专业规定等,信息琐碎、海量,对记者的专业性和职业敏感度要求颇高。如2015年6月26日,辽沈晚报在高招咨询会上,搜集了全国40所重点院校2015年在辽宁录取分数线和位次参考,以图表形式刊发。与此同时,为帮助考生报考,辽沈晚报还开通热线电话,请省内10所重点高校做客编辑部,解答家长考生各种问题。开通热线链接考生和高校互动做法,已经连续开展多年。 

    志愿填报结束后,就到了录取阶段。第一封北大或者清华的录取通知书是个标志性报道,高校个性十足的录取通知书样式,也曾经被媒体追踪报道,此后还可陆续报道部分高校录取情况。各批次高校的录取,基本于8月上旬结束,本年度的高考报道至此收官。

    高考报道应把握的方向

    高考如同“四季歌”,年年都要唱,更需要每年推陈出新,不断挖掘服务热点,拓展报道领域,让高考报道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笔者认为高考报道需要坚持以下几个方向:

    服务考生要务实准确。

    媒体要把高考报道服务考生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为了制造卖点,拼凑应景凑热闹。这是负责任的媒体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教育战线记者要不断钻研业务,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精准选取考生家长最需要排忧解难的关键点,做深做透。对于招生政策解读、志愿填报技巧等新闻资源,要全方位挖掘,切实增加服务性。而且报道切入的时间要恰逢其时,安排的节奏也要恰到好处,张弛有度。  

    不能因为高考内容的关注度高,就增加报道的随意性,涉及高校录取分数线、重点学科专业排名等重点数据信息,一定要注意发布单位的权威性准确性,不能人云亦云,否则混淆视听,反而造成极大的负面社会影响。

    增加人文关怀细致贴心。

    高考前夕及当天的现场报道,要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不适宜渲染紧张气氛。媒体可以多报道一些迎考的贴心服务信息,如高考期间天气、爱心送考出租车、营养食谱、运动方案、心理调节等,每一个细节的提醒,都是家长和考生所期待和关注的。

    还可报道一些坚强励志的考生故事,可以焕发正能量,给其他考生加油鼓劲。如辽沈媒体关注的《揭秘沈阳“少儿班”考生:高考午休弹钢琴》、《腿伤男孩第一个进考场》、《白血病女孩带着医生高考》等,都弘扬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体现出媒体的民本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进行期间、考试还没有全部结束时,记者采访不宜对考生过多打扰,以免影响考生心理、造成波动,增加无形的心理压力。

    创新视角开拓选题领域。

    近10年来,辽沈媒体高考报道稿件总量呈上升趋势,重要节点更是派出报道组集团作战,当然报道的题材、领域也需要不断拓展探索,许多创新策划,增加了高考报道的可读性、耐读性和趣味性。

    作为权威党报,辽宁日报也在加强高考报道内容,以拓展服务大众、贴近民生的领域。2015年6月9日,辽宁日报推出整版“聚焦高考”专题报道,除了请中学老师分析试卷、找高校招办主任指导志愿填报外,辽报还组织了一组回顾文章《我的高考(1978-2014)》,请不同年代参加高考者口述,将高考话题从历史层面延伸,很有文化味、沧桑感。如《1978年:一班同学相差17岁》、《1983年:高考时,每顿都是白米饭》、《1990年:没人陪,自己骑自行车到考场》、《2006年:来不及涂答题卡,又复读一年》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辽沈晚报2015年6月4日也推出极具创意的“冲刺高考”专版,整版刊发的是高三考生家长的12封信:《孩子,我们并肩作战》,其中满满都是家长们的鼓励、倾诉、祝福,字里行间有为孩子看护晚自习的辛苦,有三年来陪伴夜读的累和快乐,也有宽慰孩子的叮嘱:“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复读的孩子是晚开的花”,让广大读者也跟随他们体会着家长的良苦用心,感动于天下父母的舐犊情深。

    6月7日,辽沈晚报为呼应家长的信,又整版刊发了15名高三考生写给父母的信:《没说过谢谢 但你们的爱我记心里》,表达了孩子们在成长岁月中,对父母屡次顶撞的愧疚、对爸妈多年操劳的心酸、对家长满怀期待的忐忑,讲述了18年来对父母没有说出口的话。这种考生和家长的书信对话报道方式,无疑是一次传统孝道文化的教育,也是一次高考报道的有益的创新尝试。

    (作者系辽宁日报行业新闻一部副主任、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杨芳秀

文如沟洫要打通
政务新媒体传播的创新
借船出海方能显身手
策划出精品 拓展新空间
以新闻监测应对媒体竞争
建设性舆论监督报道的浙报实践
高考报道框架模式反思
时政新闻如何“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