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在灾害报道里寻找纸媒新闻的“门槛”

● 张 姝 《 新闻战线 》(

    台风报道属于灾害报道,对于江浙一带的媒体来说,属于“四季歌”,每年都要唱一唱。本文论述的台风报道《送面》,则创新地选择了中国社区组织最基层的一个细胞“社工”巧妙切入,从中体现了政府的管理水平、基层应对能力和社会温度,这是程式化报道中的新视角,也是纸媒成功应对新媒体传播挑战的一个典型案例。

    台风瞬息万变,7月11日16:40,微博、微信、电视、广播等各种电子媒体已发布台风“灿鸿”登陆舟山,远离杭州而去。而此时,纸媒记者刚刚完成现场采访,还没开始给报纸版面写稿。

    气象预报说,杭州明天晴到多云,看窗外,已经雨歇,天空露出水洗过般的洁净。那么,在晴空万里的第二天,台风,我要写什么?纸媒,要给读者看什么?

    如何在“慢一拍”中占领制高点?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们要找到那根“针”

    在不同环境下的阅读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动笔之前,必须预设阅读情境、研究传播效果,这是纸质媒体的难关,也是挑战。

    其实,在当天去采访时,我们就已经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滞后”尴尬——在狂风暴雨中的拼死采访结束后,台风也从这座城市擦身而过,迎来的是朗朗晴空,而你却要在晃眼的太阳下,写一篇台风报道,然后第二天去给悠闲的读者看——马后炮不说,光是人们的阅读期待也已经“移情别恋”了。

    台风和杭州是“老朋友”,常来常往。每次台风警报,虽然可能告而不来,但对于政府来说,都要尽最大努力去预防和避免可能带来的更大损害。作为媒体,做好台风报道,既是责任,也是挑战。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纸媒的记者,怎么在“慢一拍”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以深度的采访、细腻的写作,占领传播的制高点呢?

    台风预警后,党和政府对各部委办局都有重要部署,这样的部署从省(有时候还是来自党中央的)到市、到区、到街道,具体的落实就落在了社区。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而在杭州,这次抗击“灿鸿”台风这“一根针”,就“扎”到了涌金社区社工马翔的身上。

    写马翔写什么?他是社工,他的工作再苦再累也是他的本分、他的职责。

    因此,可以确定,我们不是要一篇好人好事的报道,而是要让读者看看,严峻形势下,在党和政府的号召和部署后,基层的执行力如何,一个普通社区工作者的责任感如何。

    而这样的新闻故事,则是纸媒的长处,是电子媒体的传播所不能替代的。

    “送面”的插曲为什么会变成报道的主题?

    因为我们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打动

    有了“写政府执行力”这个认识之后,再思考:稿子具体写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号召和要求,很少能看到具体执行人是怎么做的。因此,在报道党和政府号召的同时,我们也要让读者看到,具体执行者是怎么做的。具体到马翔,一个有血有肉、家有老人也有亲密女友的年轻男人,在台风来临前夜,是怎么面对面为一个老小区居民服务的。

    基层工作非常难做,台风大敌当前,压力更大,不像平时工作可缓,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社工工作?因此,我选择给读者看台风留给杭州的一个故事——送面。 

    “送面”只是台风报道中的一个插曲,是意外,这就具备了即便在晴空万里下阅读,也有可看性。

    “送面”作为标题有两层涵义,既是好心人李先生送面,也是社工马翔给居民送面。

    “送面”本身并不值得大书特书,李先生的善举是他的自然流露,他不希望见报,也根本不知道有媒体在场。马翔也是把

    “送面”当作日常的普通工作一样执行,一一发放到居民手中。

    正是这次稀松平常构成了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故事,而里头透出的人性、人情也是最真实、最动人的。这就需要记者把握好分寸,点到为止。通过讲故事,让台风报道有血有肉,以小见大,以情动人。

    让读者阅读时有替代感:跟自己一样的普通老百姓,他们是怎么样过台风天的?如果自己困在台风中,也收到了一碗好心人送的面,这是一件多么温暖人心的事啊。

    台风报道,就是需要具备抚慰人心的作用。

    文字是根据人的情绪来流淌的

    平淡的笔调缓缓推进,故事也会引人入胜

    写作是有讲究的。社工马翔的工作非常琐碎、繁杂,如果他的每件工作都写,很容易就变成流水账了。

    中国文字是根据人的情绪来流淌的,我选择用平淡的笔调缓缓推进故事,没有用小标题,因为小标题会割断故事的自然流淌。文章结构上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层层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比如,文章一开头,我写与马翔约在509房间见面。悬念一:约在这儿干什么?

    接下去,马翔分别带我去了三个转移群众的房间,每次敲门又是一个悬念:每一个开门的人,又会带来一个怎样的故事?

    每一个例子都代表了一个群体。比如,第一个房间里68岁的受伤大伯,是老年人。第二个房间里的一对母子,是弱势群体。第三个房间,来杭走亲戚的一家,是游客。

    文章多采用短语和小段落,每一句话简练为先并言之有物,点中要害。比如,在描写台风中转移出的一对母子时,我写了马翔的一句话“小伙子,台风天保护好妈妈。”这个故事的背景是,这家的男主人在监狱服刑,13岁的孩子是家中的唯一男丁。

    在写作技术上,人物要刻画鲜明,就不仅仅是符号,不能泛泛而谈,必须有个性化的细节支撑。

    在采访时,我会与采访对象聊天,除了聊工作,更聊他们的生活及心情,走进内心,才可能发现打动我的东西,进而写出打动读者的报道。

    但是,在写作时要保持客观,温暖和滥情有时只是一线之隔。记者是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应理性地表达真实。比如,在叙述马翔工作的繁忙时,我引用了他小米手环记录运动量的一个数据:“7月9日7560步,10日22000步!这一天,正是转移居民的紧张时刻。”

    是人,就要写出区别于他人的个性。

    通过眼睛观察、握手触觉等多方面来写马翔。他皮肤黝黑、握手温暖有力,走路带风,两只手机交替响。他每天打好几十个电话,却只在晚上十点半给女友打了一个电话,且电话里忘了祝福女友生日快乐。他月薪3000元,却花了200多块给转移居民买水买药,这样垫钱的事情常有。

    一个粗中有细的男儿形象,跃然纸上。

    为了使故事的叙事转折自然,我还增加了一个独立的故事——一个转移出来又“逃跑”的大伯。通过马翔寻找大伯,来链接马翔为什么从宾馆来到社区,从而引出好心人李先生的出场。李先生送面的时候,就是社区值班的章大姐告知马翔的。

    文章在语言方面多处使用了直接引语,既突出了新闻的客观性,加强了新闻的真实感,也使故事更加形象、生动。

    比如,马翔问好心人李先生的身份:

    刚进社区门,社工章大姐递给马翔一张纸条,说刚刚有人打进社区值班电话,想出力帮忙,给居民送面条。马翔问“谁啊?”“对方不愿说,只知道姓李,出差来杭州,说在电视上看到社区转移了很多老年人在酒店避台风,想帮着解决吃饭问题。”章大姐说。

    此外,文中也穿插了当时台风外围已经影响杭州的情况。比如:已经是上午10点了,张大伯还没有回到酒店。外面的雨越来越大,风呼呼地响,电视里说,杭州市区的风力已经达到8~9级。

    在文章可读性方面,我也增加了几处闲笔,比如:这次转移出来65位居民的房子,都有点历史,有点故事。

    台风报道最终应该给人带来什么?我想应该是一种精神力量吧。这种力量鼓励我们自己也去监督我们的政府。这篇报道通过送面好心人李先生说的一个小故事,让主题得到了升华——人多力量大才能顶过去。

    李先生说他对杭州有感情,在这里上的大学,原浙江医科大学药学系1986级毕业。他说了一个小时候的记忆:温州的台风特别多,有一年台风特别大,家里房梁要倒了。我的四个姐姐一个妹妹,加上我自己还有外婆,几个人把桌子、椅子一层层叠起来,最后爸爸爬上去咬着牙把房梁给顶住了。台风来了,人多力量大才能顶过去。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台风报道,这篇文章也是我对“灾害性”报道的首次尝试,有些地方思考还欠妥,一些想法仅供同行参考。

    (作者系都市快报本地新闻中心首席记者)

    责任编辑:祝晓虎

豪情泼洒独属军人的生命张扬
发现平凡中的美
“大”新闻的“小”报道
在灾害报道里寻找纸媒新闻的“门槛”
党报视觉把关刍议
英语报刊财经类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
《中华好诗词》如何做到“形神兼备”
故事类电视节目背景音乐的应用
在大时代做好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