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网络媒介与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 李小琴 徐百灵 《 新闻战线 》(

    为了解少数民族网络使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卷1746份,有效率为87.3%;发放范围为南疆三地州: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三个地州的三市五县一乡(喀什市、和田市、阿图什市;英吉沙县、莎车县、和田县、疏勒县、塔什库尔干县和上阿图什乡)。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对网络媒介的认同度,网络媒介的使用对本地区少数民族社会观念、日常生活及行为方式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网络影响南疆少数民族的观念及行为方式

    网络媒介接触方式与网络媒介认同

    南疆少数民族网民的上网地点多在网吧和办公室,上网频率和时长都非常有限,多为一周一次,所占比例为34.4%。

    网民对网络应用的评价较为简单模糊,大多停留在好坏层面上。大部分南疆少数民族网民曾经在网上浏览或传播过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的信息内容,可见其对网络传播少数民族文化还是较为认同的。

    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

    少数民族网民浏览的网站,多为传统大众传媒的网站和商业门户网站。政府网站也是少数民族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很多网民喜爱浏览维吾尔文的专业权威上网导航网站,如新疆优路维汉网址大全(http://www.ulunix.com),因其可以提供最简单便捷的网上导航服务。

    社交媒体同样受到南疆少数民族青年网民的青睐。他们乐意浏览少数民族精英创建的富有个性特点的个人主页或者博客。

    值得一提的是少数民族网民对网络音乐、舞蹈、个人DV、MV影视作品等内容的接触率尤其高。一些交友社区、论坛也是少数民族青年进行社会交往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通过MSN或QQ、BBS等工具,可以在网上与家人、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交流聊天、讨论话题等,一些少数民族青年也有网恋。

    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少数民族网民交流中,使用夹杂其他语言文字甚至是不符合本民族语法规范的网络用语进行交流。例如,维吾尔族青年在“腾讯QQ”中聊天时,使用“886”、“520”、“给力”等。还结合本民族语言特点自造了一些网络语言,比如,“巴木呀”(在吗?),“好西”(再见)等。

    网络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网络使长期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边缘群体文化获得了重新的定位和评价。网络对南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商品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传统的手工艺、音乐、舞蹈、戏剧等通过网络传播重新获得了生机,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网络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到各地,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因子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网络加剧了南疆地区的信息鸿沟

    网络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因媒介使用和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信息鸿沟。

    首先,收入与网络接触使用状况的调研数据表明,人均月收入与少数民族网民第一次接触网络的时间、上网地点的选择以及上网的频率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即人均月收入越高,其首次上网的时间也较早。

    其次,文化教育程度与网络信息的理解、判断能力存在着正相关。如,文化程度越高的人越少停留在娱乐等低层面的应用上;教育程度在大中专以上水平的人,绝大多数会使用网络的基本应用,而且能较为理性地分析网络中的信息内容。

    另外,网民的职业与上网内容、时间、地点、频率之间也存在着相关性。数据分析发现,南疆少数民族网民的职业不同,上网的时间、地点、频率影响也不同。如,党政机关干部、文化教育工作人员和大学生的上网时间普遍要比其他职业的人员长。接触网络的时间也要早一些。如,职业社会地位高的人多选择较高层面的网络应用,如专业资料、使用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的获取或应用。

    可见,经济收入、文化教育水平、职业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南疆地区本已存在的信息鸿沟。

    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

    南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必须建立在既能充分使用网络,又能传承发展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

    加强南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尤其是双语教育

    在南疆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绝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技术,较之于传统大众媒介,在使用与操作方面,对用户的要求较高。使用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当前国内网络语言是以汉语为主,汉语阅读水平就成为影响南疆少数民族群众接触网络的重要因素。浏览中文网站要求有“较好”以上的汉语水平,而达到这一水平的少数民族群众却很少。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语委统计,新疆境内70%以上的少数民族群众看不懂汉语,这对网络的应用起到了制约作用。因而,提高南疆地区的教育水平,推行双语教育,是当前发展南疆网络传播的又一个重要措施。

    加强南疆地区网络设施建设,培养少数民族网络技术人员

    网络传播必须加大对南疆地区的网络设施建设力度,为南疆少数民族现代网络发展搭建好技术平台。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网络设施发展滞后。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和山区既不通网络电缆又无移动通信网络设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无法有效进行。

    调研发现,一些县乡虽然建设了网络信息中心,但是缺少技术人员,相关的设施并没有发挥有效作用。可以由政府牵线联合高校为南疆培养网络技术人才。

    国家帮助建立一批公共服务性的少数民族网站,并强化对少数民族网站制作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目前,公共服务性质的网站一般是政府或官方性质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站。资金、人员配备、技术等方面能够得到保障。在舆论引导、文化上都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虽然带有较强的宣传性,但往往会结合本地区的特点突出展示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而官方支持带来的可信性、权威性及影响力,会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最有效便捷的网络传播空间。

    就现实情况来看,网站管理人员自身的水平也是网站发展中应该考虑的问题。现状是,许多网站是由个人出资创办和维持的,管理人员如不能做好相应的信息把关工作,再加之制作经营水平有限,势必会走向被淘汰的境地。个人网站基本上都是网友发帖子,论坛管理员或者网站管理人员审核,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和标准。所以,应该对网站的管理人员进行规范的培训和资格审核;明确要求个人网站创办者、管理者、编辑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站的管理,才能保障网站健康长足发展。

    南疆地区地域偏远,交通、经济、教育水平等较为落后,少数民族群众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还处于较低的阶段,但网络已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络将为少数民族带来一个更好的传播途径和与其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学习的机会。因此,我们必须要准确定位少数民族网络传播,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创新,更好地利用好互联网传播信息、提供娱乐和便捷的服务,为南疆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作者单位:新疆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

    责任编辑:林  媛

    参考文献: 

    ①陈静静:《互联网与少数民族多维文化认同的建构——以云南少数民族网络媒介为例》,《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2期。

    ②庄晓东:《网络传播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好话循环”外的传播支点
运用新媒体做好信仰教育
网络媒介与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新媒体艺术特点与公益广告设计
新闻播音主持人的专业心态分析
媒体报道如何助力民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