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如何创新经济报道

——以人民日报《感受》为例

● 林 琳 《 新闻战线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自新一届政府履职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新政策、新措施不断推出,受众对经济报道的需求更加迫切,各类型媒体对经济报道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人民日报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排头兵,向来对经济报道非常重视。近年来更是开辟《经济》版、《经济周刊》,与要闻二版相互配合,不断创新经济报道内容与形式。今年5月,人民日报经济版开创新栏目《感受》,即为党报探索经济报道创新的一次尝试。

    《感受》栏目聚焦普通人的经济生活感受,力争把经济数据、政策和生活统一起来,做有温度的经济报道,帮助读者从最微观的角度去理解宏观政策,从最寻常的生活故事中去发现体制机制问题。本文将以《感受》栏目的实践为例进行剖析,以期对党报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更有针对性地创新经济报道、更充分地发挥内容优势提供有益经验。

    党报经济报道存在的几个矛盾

    经济报道是传统媒体吸引受众的内容优势之一,但从党报经济报道实践现状来看,存在几方面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播效果的优化。

    经济报道的专业性与受众经济常识参差不齐之间的矛盾

    由于经济领域内容的专业性较强,专业术语与各类数据较多,经济报道容易呈现门槛高、可读性低的劣势。这种劣势在宏观形势分析、政策解读等类型报道中尤为明显。

    对于受众而言,尤其是经济知识水平较低的受众,在阅读此类报道时很容易一头雾水,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众多市场媒体、经济分析机构等,纷纷对党报经济报道重新编码,进行二次解读,以此来满足受众获知重大经济政策、了解当前经济形势的信息需求。

    对于市场媒体、分析机构等而言,其分析解读有时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具可读性,易于吸引受众,但在立场的客观公正性等方面常常难以保证,容易引发误读,不利于舆论引导,更不利于改革工作的深化推进。

    对于党报而言,经济报道的专业性与受众经济常识参差不齐之间的矛盾,使传统党报虽然坐拥权威消息源与专业采编队伍,有时却在经济报道上沦为“为他人作嫁衣裳”,既可惜了经济报道这座富矿,也容易弱化党报在经济舆论引导方面的主动权。

    党报话语体系、报道方式与受众阅读习惯之间的矛盾

    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党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话语体系与报道方式。但是,近年来,人们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增强,阅读习惯更加向轻松、个性化等方面转变,导致党报的话语体系、报道方式与受众的阅读习惯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称。比如在报道某行业或地区时,容易机械地列举经验和一些领导程式化的讲话,或是堆砌显示成就的经济数据,缺乏鲜活具体的微观视角,拉开了报道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对此,党报在话语体系、报道方式及行文风格等方面不断改进,比如人民日报就进行过多次探索与尝试,在报道中加入微观视角,类似“某某说,今年生活咋咋了,自从有了啥啥政策,生活变好了……”之类的段落,但一般篇幅不多,或是作为政策叙述和领导讲话的引子置于开头,或是作为佐证的素材穿插文中。这些探索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让报道更生动,但是报道主体依然是宏观叙述,微观描写只是补充,而且人物的语言与感受常常缺乏个性,容易成为千人一面的“万金油”,使报道在吸引力上打了折扣。

    纸媒有限的版面空间与受众无限的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

    受限于物质形态,纸媒的版面空间有限,但受众的信息需求无限,二者的矛盾在纸媒的长期实践中始终存在。在创新经济报道的过程中,这一矛盾愈发明显。

    以近年来人民日报一些栏目在创新报道形式、转换报道视角方面的探索为例,如《新常态新生活》《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等栏目,都进行了叙事的视角转换,从宏观视角转向个人视角,试图多讲个人故事,但这些栏目的文章受到的篇幅限制非常明显。

    《感受》栏目的策划标准与报道手法

    党报经济报道与受众之间矛盾的存在,说明创新经济报道还有很大空间,这为当前的探索与尝试提供了重要突破口。人民日报经济版的《感受》栏目就是在这样的问题意识指导下来操作的。

    策划标准方面,紧贴热点难点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如火如荼,版面编辑人员决定紧贴经济热点难点来切入报道,以每一个个体的真实感受来反映改革变化。

    经济热点方面,选取热点改革对人的影响进行透视,以此观察改革的得失。比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政策的背景下,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一位搬迁商户的感受;又如海关通关一体化推进过程中一位普通企业主的感受等等。

    经济难点方面,选取热点经济问题中人的状态进行透视,以此反映难点。比如云南导游的心声、专车司机的一天、黑车场收费员的一天、环保执法者的一天、唐山民营钢铁老板的心声等。

    报道手法方面,创新思维

    复杂问题简单化——视角上,单篇文章贯穿单一视角

    经济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经济热点难点更是牵动重重利益,非常复杂。所以能否把复杂的问题以简单清晰的形式呈现?栏目的做法是,单篇文章贯穿单一视角,用文章板块实现视角分离——主稿从微观层面切入,体现个人视角,1500字左右,每一篇以一个人物讲述自己的故事为主,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配稿为领导、地方或行业视角,600字左右,提供背景介绍;评论稿为编辑视角,500字左右,对改革变化的意义从全局角度进行评论。实践证明,单篇文章的单一视角加强了阅读的便利性,有利于受众迅速领会编辑意图,抓住问题关键。

    比如在《店主李志迁铺记》这组报道中,主稿选取了一位从北京迁至河北廊坊的服装批发商户,以第三人称生动再现了他迁铺的前后经过、心路历程以及经营现状等,配稿则介绍了廊坊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政策下的对接情况,评论稿以“协同发展,配套服务得保障”点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推进过程中仍需注意的问题,整组报道清晰易读,让人一目了然。

    专业问题通俗化——结构上,增强故事性与代入感

    如前所述,阅读经济报道具有一定门槛,让受众读懂、爱读经济报道是经济新闻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在日常生活中,国家的经济政策措施与普通个体似乎既密切相关,又遥不可及。密切相关在于任何政策都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一定影响,遥不可及则在于政策从推出到在各领域乃至经济末梢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短期之内似乎与普通个人关系不大。生活上的近距离和心理上的远距离综合作用,导致受众对经济报道既存在巨大需求,又可能因阅读时心有余力不足,反而干脆漠不关心。

    对此,要拉近经济报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受》栏目的主要做法是把专业的问题通俗化,以故事化的报道方式吸引受众阅读,增强受众的代入感。比如《会计杨波缴税记》的主稿讲述了陕西一家小企业会计杨波工作和生活变化的点滴故事。文中,杨波的工作方式在税务系统改革政策变化前后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不但具有鲜明的前后对比,还加入了杨波在缴费路上被小偷盯梢的鲜活故事,营造出的冲突感和紧张感使阅读者不经意间就能把自己代入其中,领会到改革对个人工作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意义。由于不同于以往写作此类稿件的套路,报道读来轻松有趣,不但被多家媒体广泛转载,还得到了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的点赞与批示。

    严肃问题人性化——行文上,在客观报道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

    涉及经济改革的各种热点难点,以往报道的行文风格往往以严肃为主,难以激起受众的阅读兴趣。在此前一些创新经济报道的探索中,虽然加入了微观视角,以体现个人感受来活跃文章,增强可读性,但整体行文风格不变,反而容易显得“两张皮”。

    栏目编辑通过对比分析,认为之所以这些探索的效果不明显,不仅在于篇幅有限,更在于展现人物时的人文关怀与个性化风格不够。比如在组织《大货司机的“互联网+”》这组报道时,编辑发现,记者在第一遍主稿中虽然从微观视角记录了一个大货车司机通过使用物流APP降低空载率的故事,但是可读性依然不强。文中写道,“2013年,在同为货车司机朋友的推荐下,罗在勇安装了这款软件。第一次使用,是从贵阳运货到遵义,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罗在勇通过软件查看有无从遵义返回贵阳的货,结果一查,电话联系,就成功订了一单……从此以后,每天早晚用手机查看货源信息成为罗在勇的习惯动作”。这样的文字,虽然客观呈现了采访对象的感受和经历,但人物死板,缺乏生气,导致了报道的“流水账化”。在编辑与记者充分沟通、记者重新采访后,修改后的稿件加入了人物更多个性化的语言和描写,顿时显得亲切生动,一个鲜活的货车司机形象跃然纸上。

    对于《感受》栏目的思考

    经济版编辑自今年1月开始酝酿《感受》栏目,到5月正式开栏,再到如今已陆续刊发5组报道,在对栏目内容和形式不断改进的同时也在反思,认为在尝试创新的基础上,有几方面问题仍需牢牢把握。 

    单篇报道方面,选择采访对象、取舍素材时应力避以偏概全

    由于《感受》栏目主稿从微观视角切入,一个人物就得挑起一篇报道的大梁,因此栏目要求充分把握报道的内在平衡性,采访对象必须同时具备特殊性与一般性,防止以偏概全。

    特殊性即采访对象的个性化,其具体的生活感受具有不可替代性,而非千人一面。一般性即采访对象的经历感受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相关经济热点难点对采访对象的影响也可能在其他类似人群身上发生。这样才能使报道因为记述了普通人的鲜活故事而增强可读性,又能因其普遍意义而产生代入感。比如在选取《店主李志迁铺记》这组报道的采访对象时,记者提前考察了北京周边多处在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较为积极的承接地后,将地点确定在廊坊,又在采访并比较了多位从北京迁出的商户后,选取了一位实力居中、店铺营业水平居中的店主作为最终采访对象。

    此外,在素材的取舍上,也须注意把握平衡,防止片面。比如《店主李志迁铺记》中的店主李志在迁铺前后,心态转变得较为积极,适应新市场较快,这在与其类似的店主中具有普遍性。但编辑了解到,也有一小部分店主在迁出后遇到一系列问题,因此又请记者采写了一些反映问题的素材,通过李志之口表达,既保持了报道的内在平衡性,也有利于政策稳妥地推进。

    整组报道方面,更具建设性地透析热点难点

    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经济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多而复杂。报道此类问题,更需把握好平衡性与公正性。在策划每组报道时,都应仔细分析在热点难点背后,选择哪一类或几类群体作为主稿的采访对象更为合适。目前栏目的一般性确定标准是,选择问题中的最直接利益攸关方,但如果涉及事实复杂、公众关注度高的敏感问题,要注意选择多个利益攸关方,保持整组报道的平衡性。比如导游强制游客购物这一痼疾,今年“五一”期间因云南女导游辱骂游客事件而再次引发热议。在事件真相清晰后,栏目编辑迅速跟进。但是这组稿件当晚被撤下,原因在于,旅游业痼疾存在的原因非常复杂,此次事件涉及旅行社、导游、游客、监管部门等多方面,主稿却只选取了导游这个单一角度,而缺乏其他利益攸关方的立场,使整组报道有失平衡,不利于正确地引导舆论,也难以建设性地推动问题解决。这为版面编辑提供了一个教训,面对社会关注度高的经济热点难点问题,更应把握整组报道的平衡性,必要时需在微观层面选取多个利益相关方来发声,力求客观呈现问题的全貌,以引导舆论。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2014级新闻学博士生、人民日报总编室编辑)

    责任编辑:祝晓虎 

    参考文献:

    ①张研农: 《谈谈经济报道的方位与着力点》,《新闻战线》2010年第5期。

    ②李建华: 《有用性:经济报道的基点——试析受众对经济新闻的需求特点及应对思路》,《新闻战线》2004年第2期。

    ③范敏: 《从“数据”到“大数据”:对经济报道及媒体的几点“颠覆性”思考》,《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11期。

    ④高路: 《经济报道:专业与通俗融合才完美》,《新闻战线》2003年第2期。

    ⑤范敏:《我国经济报道研究的两个突破口》,《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2期。

    ⑥吴凡林、修德利:《抓住做好经济报道的关键点》, 《新闻传播》2013年第12期。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如何创新经济报道
浅阅读时代党报深度报道的困境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