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让公众了解基础研究并乐在其中

金乐平 《 新闻战线 》(

    作为浙江省唯一的科技类报纸——浙江科技报,两年前转型升级为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的科技金融时报,努力成为科研机构与大学向社会开放的窗口。5年前,我们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合作,开设了《我与科学基金》栏目,自2010年6月29日刊出第一期至今,已经有180多篇专栏文章见报。

    栏目名称中的“我”包含三种人:一是科学工作者,用第一人称介绍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基础研究项目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二是记者,通过记者的亲身体验,将基础研究介绍给公众,激起大家的兴趣;三是读者,让读者直接参与并支持基础研究,产生互动,增强亲和感和可信度。

    公众与科学工作者沟通的桥梁

    《我与科学基金》栏目的首篇是《科海起航的“第一张船票”》,报道了浙江省农科院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所做的工作,尤其是介绍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农科院院长陈剑平几十年来在水稻和小麦等重要粮食作物病毒发生规律及预测等方面的研究,为粮农挽回巨大经济损失。

    自主创新,引领未来,需要大量扎实的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可是,社会上不少人却不明白基础研究究竟在做些什么?有什么实际用处?产生什么经济效益?记者在采访中也经常听到不少一线科研人员呼吁,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未牢固,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很欠缺,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根本原因是公众对基础研究不太了解,媒体对基础研究宣传不够,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离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太远,所以一直出不了科学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三大类科研活动中,基础研究既不像应用研究那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产出的新知识、新原理、新定律并不像技术开发所产生的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那样具有太多的实用价值。但技术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所有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都是依赖于基础研究的重大发现。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没有今天的载人航天;没有巴斯德发现微生物,就不会有今天的疫苗。基础研究对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远远超出了公众包括科学家群体的想象。

    《我与科学基金》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很多科研人员的基础研究内容生动明了地告诉大众,让大家知道基础研究是科技之本,没有好的基础研究,一定不会有杰出的技术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事业来说,基础研究相当于地基,如果没有坚实的地基,是盖不出高楼大厦的,即使勉强盖起来了,也会是海市蜃楼。

    科学之美原来如此让人心醉

    科学基金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及时雨,是通向成功的阶梯。然而,很多基础研究的内容还未到应用阶段,与社会经济和百姓生活比较远,有的甚至枯燥乏味,生涩难懂。《我与科学基金》栏目的职责就是要让读者了解科学、学习科学,乃至体会到科学之美,从而爱上科学。

    要让读者明白,记者首先要搞懂。2013年3月的一天,我到丽水学院采访数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留庆博士,他申报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名称是“Riccati方程映射法适用性和非线性方程解等价性的研究”,乍听起来根本不懂,似乎与我们的社会、经济和生活没有什么关系,经过与留庆博士深入沟通和一番详细了解之后,才知道他的研究很有意义,乃至感受到数学之美、物理之美和自然科学的神奇。

    留庆博士说:“为什么水波在水里能延绵传播几公里而保持形状不变?巴西一只蝴蝶拍翅膀真的能使美国德克萨斯州产生一场龙卷风?受这些自然现象启发,联系到我的研究领域,有没有新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超长距离、超大容量和高保真光通信传输?”他告诉笔者,自然界的许多物理现象是非线性的,人们以往对物理问题的线性描述只是一定条件的近似,非线性描述更能准确反映出物理问题的规律和本质。20世纪开始,人们引入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非线性演化方程,来准确地描述自然现象,揭示各种非线性现象的奥秘和内在规律,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服务。

    非线性科学有三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即混沌学、孤子理论和分形。混沌现象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天气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混沌运动。混沌现象的一个著名表述就是蝴蝶效应,如今,伴随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进步,混沌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影响深远、发展迅速的前沿科学。

    至于分形概念,留庆举例说,西兰花每一小簇是整个花簇的一个分支,不同尺度下它们具有自相似的外形。换句话说,较小的分支通过放大适当的比例后可以得到一个与整体几乎完全一致的花簇。因此,我们可以说西兰花簇是一个分形的实例。分形所呈现的无穷玄机和美感引发人们去探索,使人们觉悟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数学与艺术审美上的统一,使枯燥的数学不再仅仅是抽象的哲理,而是具体的美的感受。

    让公众参与并支持基础研究

    通过深入采访一位又一位科研人员,记者学到了很多东西,对基础研究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图文见报后,各方面反响不错,还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方面是不同单位或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通过《我与科学基金》提供的信息,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科研合作,另一个方面可以激发公众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兴趣,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一次,记者获悉中国计量学院与华大基因联手攻关的农业生态系统DNA条形码数据库正在建设中,这是首次在国内大规模开展针对环境指示生物的基因条形码研究,主要承担农业生态系统DNA条形码数据库的建设及宏基因组研究,建立我国重要生物遗传资源和外来有害生物的DNA条形码网络服务体系及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快速检测和分类平台。栏目采编人员直至报社相关领导向负责该子项目的中国计量学院副校长俞晓平建议,可以在手机里安装一个DNA条形码软件,人们拿着手机可以随时对动植物扫描以了解大自然,增长很多知识,一旦扫到一个基因库里没有的物种,还可能成为一个重大的发现。

    设想一下,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全家人一起去开开心心地野餐,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你会不会面对孩子新奇的询问和期待的表情而感到揪心惭愧:它们是什么?它们叫什么?它们会不会有毒?在不远的将来,你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些担心和疑虑,只要把生物体的一小部分——皮、毛发、叶子等用手机扫描一下,就能知道其详细信息。这个手机软件“阅读”的就是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体内的DNA条形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的发展一定会有大的突破,走出实验室,走近公众。就像超市通过条形码识别商品一样,有一天,谁都可以手持装有条形码扫描软件的手机,到大千世界里去认识物种,并且发现新的物种。

    5年来,《我与科学基金》栏目实现了自创办之初就确立的要成为科技金融时报所有栏目里“历时最长、篇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目标,在省基金办工作人员和报社采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围绕科学基金对浙江省基础研究的推进、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研究领域的前沿资讯等主题,一篇又一篇图文并茂、客观生动的报道在社会各界获得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作为栏目负责人,我在几年的采访中发现,很多基础研究项目已经延伸到应用和技术开发领域,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有时一个项目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后甚至催生了一个产业,远远超出了人们包括科学家本人的想象。如中国计量学院俞晓平教授对褐飞虱的研究已经有20多年,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下,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利用褐飞虱的特性,采用与环境相适的绿色生态农药,结合采用前期预防措施,据不完全统计,为全国农民挽回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

    越来越多读者感到媒体开设《我与科学基金》这样的科普专栏的必要性。专栏犹如桥梁和纽带将研究人员、记者和广大读者互相连通,群策群力,营造起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尽职尽力。

    (作者系浙江科技报社科技金融时报新闻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王向令

为三农“持续向好”凝聚正能量
地市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分析及路径选择
数字时代的报媒要素探讨
办出地方特色 留住忠实读者
让公众了解基础研究并乐在其中
在互补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