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在互补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论新媒体技术下的多元化表现形式

● 黄小玲 《 新闻战线 》(

    以往,传统纸质媒体对于新闻的操作,通常体现在选取角度的不同,而表现形式则相对单一。消息、通讯和言论的“老三样”,只是出现了在设定框架内的“微调”,真正大的改变不明显,事实上也很难出现明显的变化。

    但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这种“一板一眼”的模式,显然无法适应受众对新闻动态的需求。由此出现的“融合报道”,也就成为传统媒体改变新闻张力的重要路径。去年,浙江新闻奖首次设立“媒体融合报道奖”,正是鼓励对这种形式的探索和对各地探索结果的肯定。

    所谓媒体融合报道,其实是两种或者多种媒体的取长补短,真正的意义是传统媒体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来拓宽新闻的获取渠道和传播路径。因此,厘清两者之间分与合的关系,正确看待新媒体的短腿和传统媒体的不足,将为实现两者间的互补创造可能。

    “中控”模式下的新媒体定位

    以微博、微信、APP等渠道发布的新闻,有以快取胜的优势。随时随地可视听等便捷特质,逐渐成为新闻用户的新宠。

    这种新闻传播属性,给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且这种压力正在不断加剧。

    曾经有很多人提出了报纸衰亡论,这个理论的基础是建立在网络资讯迅速崛起的当下,所谓的衰亡,更多倾向于新闻传播的本身。其中最著名的言论要数2004年美国北卡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报纸》一书中提出的“报纸消亡论”。他预测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将归于零。 

    这种绝对论或许不足以采信,但是,传统媒体嫁接新媒体从而实现的 “媒体融合报道”,却是为未来作必要的铺垫。

    比如,人民日报在今年3月建立“中央厨房”,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2014年12月设立中央编辑部。而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温州都市报,早在2013年就设立“中央控制室”。这种组织协调前方记者采集、后方编辑分类补充的“中控”模式,有了适合新闻传播的多种表现形式。这些尝试都是基于媒体融合这一目标,最终向网络和手机终端占领用户市场。

    在实践中,采用“中央控制室”的操作,能明显有效整合采集者与网络发布平台的资源优势,在第一时间“抢”新闻时,让新闻事件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中被读者清晰、及时地加以掌握。

    去年12月1日下午,温州市区牛山北路的温州化工市场发生火灾。温州都市报的“掌上温州”手机客户端第一时间开辟专题,启动全媒体播报模式,连续发布火灾权威信息、市领导对救灾的指示和部署等。特别是针对网络上“着火仓库内的原料有毒,方圆10公里人员做好疏散”的谣言,第一时间采访专家,发布权威辟谣信息,让谣言止于真相。在滚动播报的一个小时内,掌上温州点击率超过51万。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报送的“温州化工厂爆炸起火”连续报道获2014年度浙江新闻奖媒体融合报道奖一等奖。

    类似的突发性事件报道,显示出新媒体巨大的传播力和渗透力。而“中控”发挥的作用,就是让前方记者把握第一手材料,对新闻的真实性及新闻演化的进展负责,而不需要过多考虑新闻的结构及与新闻相关的背景链接,这部分工作由后方编辑来做。

    今年3月,正是春天放纸鸢的季节,温州一辆玛莎拉蒂汽车被风筝线划破天线和倒车镜,修理费需要6万元,风筝线到底有多少杀伤力,顿时成为热点。温州都市报记者马上进行试验,发现风筝线竟能割开矿泉水瓶!这一发现不仅在纸媒上给予报道,还制作成图文和视频,通过温州都市报的全媒体矩阵给予传播,视频点击量3天125万。另外,在世界戒烟日来临前,温州都市报记者采写相关稿件的同时,制作视频《抽烟的小孩》,以小孩子去借火、劝人戒烟的小故事传递吸烟有害健康的理念,该视频通过温州都市报全媒体矩阵和优酷网传播后,一周点击量2500万次,远超纸媒的订阅量。

    2015年3月27日,温州的瓯北车渡码头发生皮卡车坠江悲剧,记者到达现场后,5分钟内发回短讯,随着搜救工作推进逐步发布信息,在取得现场监控视频后,把皮卡车坠江过程的视频发到“掌上温州”和温都微信等温州都市报全媒体矩阵上,“掌上温州”当天点击量达60.8万,下载量超出平常5倍。

    新旧媒体在融合中优势互补

    新媒体让受众获取了最快捷的资讯,占了“上位”,但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就此“缺位”。这里涉及了两者分工协作、扬长避短和资源重组的问题。

    新媒体的“短平快”优势自不待言,但是,传统媒体依靠长期形成的厚重积淀,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取代。

    有学者在分析报纸为什么“不死”时,对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的优势作了总结,首先是历史悠久,虽然新媒体的出现抢走了部分读者,但报纸还是凭借其一贯的高品质与公信力“处变不惊”。其次,它的优势还体现在深度、权威、阅读习惯、信息配置合理等诸多方面。

    这些“优势”中,有些较为牵强。在笔者看来,传统媒体的优势,还体现为:采编力量的蓄积优势;业已形成的信息采集布点优势;长期合作形成的团队优势等诸多方面。总之,传统媒体可以为新媒体起到“垫后”作用,并不断助推和完善新媒体的新闻发布。

    温州都市报从设立“中央控制室”至今的两年时间,一直在运用“新”、“老”的优势形成互补。及时性体现在新媒体渠道,深度阅读则留给纸媒。前方记者人数不变,文字和摄影多一项任务——完成全媒体播报和文章图片采写。在常规纸媒编辑的基础上,以网络推送的特点制作标题、编辑简要内容,一条新闻经过不同的包装,制作成不同的款式,多次消费,滚动推送在全媒体各个矩阵,全媒体用户的点击量,远超传统纸媒的订阅量,利用新闻的多种表现方式,纸媒新媒各自展现。有时候,又通过新媒体的互动,把互动内容反馈到传统媒体上。

    有些新闻在温州都市报全媒体矩阵滚动播报后,读者留言并提供事件新的进展和延伸,记者在写作时,可以把不同观点集纳到纸媒上,展现给纸媒读者。去年4月始,这种互动成为常态,温州都市报借助微信公众号的用户基础,推出一档新媒体互动栏目——《温都编前会》,用户用微信搜索添加温州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中的“编前会”即可进入发言讨论或投票区。

    这种模式是编辑把当天的新闻话题发到“编前会”上供读者讨论,读者在发言区反映问题提供线索。如股市红火、学区房涨跌等热门话题,还有涉及民生的住房漏水、地下室车库设计不规范等问题,话题在网络编前会上和编辑记者以及其他读者互动提炼后,采编人员进一步采访整理后体现在纸媒版面上。

    类似的创新模式,借助了新媒体信息发布的多元化,弥补了传统媒体在展示层面存在的不足,让新媒体内容和传统媒体互相利用互相提高。

    动静、点面、深浅的不同,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让这种差异实现融合,是未来新闻传播手段改变的必由之路。

    我们应该看到,配合技术演变,新闻正以多种形式呈现给用户。如何利用新媒体特点,制作成视频、音频、图片、动画、文字的形式,出现在网络、微信和手机客户端?如何利用好传统纸媒的品牌、团队和体系优势,开创渠道为新媒体助力?这些融合,正成为当下媒体值得细化考量的话题。

    (作者单位:温州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芳秀

为三农“持续向好”凝聚正能量
地市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分析及路径选择
数字时代的报媒要素探讨
办出地方特色 留住忠实读者
让公众了解基础研究并乐在其中
在互补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