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办出地方特色 留住忠实读者

王冬梅 《 新闻战线 》(

    当前,纸质媒体在快捷性、便利性、形象性、互动性等方面已很难占据优势。不过,一大批忠实的读者还在,权威性还在。认清自身优势,细分读者群,满足读者阅读需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平顶山日报是市委机关报,党报的性质决定了服务市委中心工作的使命,虽说新闻为主、副刊为辅,但是副刊在服务市委中心工作上也大有可为。同时,作为一家地方党报,要吸引本地读者,必须把本地的文章做好。只有贴近读者生活,才会有生存的空间。这两个需要并不矛盾。多年来,平顶山日报文化副刊一直努力将这两点结合起来。

    策划先行,提前介入

    平顶山日报《文化》版创立于2010年3月。当时,主要是为配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强市”发展战略。所以,最初的定位就不同于文学副刊,而是侧重挖掘本地文化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思索。

    新的版面需要策划先行,找准切入点,一炮打响。编辑首先对本地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认定哪些题目可以“做一做”,反复讨论,甚至定出小标题才约请作者去写。因为策划周密,《永远的马街》《汝瓷产业路在何方》《曲韵流芳源汝州》《探访绵延不绝的三苏文化》《宝丰魔术:一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香味四溢大槽油》等一系列有本地特色的文章见报,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

    平顶山市“鹰城文化宝岛行”参访团赴台时,专程拜访了台湾宗教界知名人士星云大师。经过多年的考证,星云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大香山就在平顶山,香山是观音祖庭。如何把这一考证结论宣传出去又不带有迷信色彩?文化副刊编辑提前介入,与相关研究学者讨论,征询意见,整体把握文章写作的基调,制作报道方案,从历史、宗教的角度多方阐释论证,先后刊发了《观音汉化进程中的地域文化影响》《妙善传说——平顶山香山观音文化的核心遗产》《唐国公主与香山寺》《北宋香山大悲菩萨传碑立在何处》《千年不衰的香山寺庙会》等一系列文章,既宣传了大香山,又真实客观,符合党报特点,让人们在阅读中把理论研究成果与印象中的传说故事叠加,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呼应新闻,开门办报

    副刊并不是游离于新闻孤立存在的,报纸是新闻纸,报纸上刊登的作品自然应具备新闻的元素。文学副刊如此,文化副刊更是这样。除了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文化副刊联手新闻采编部门做了许多尝试。比如马街书会,作为延续700年的全国仅有的特殊文化现象,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许多曲艺界名人,比如刘兰芳、姜昆等多次到马街书会现场助阵、考察。2011年初,刘兰芳又一次来到马街,并作为嘉宾宣布当年的马街曲艺擂台赛开赛。平顶山日报新闻版对刘兰芳的活动作了消息报道,《文化》版则刊发了《刘兰芳与马街书会三十年的不解缘》。该文作者是马街书会举办地宝丰县原县委书记,他回忆了刘兰芳关心民间曲艺发展、艺人生活现状的点点滴滴,体现了马街书会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曲艺家对民间曲艺发展的关心与思考。2012年12月,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公布,平顶山市境内有5个村入选,《文化》版编辑精心策划,约请作者写了5篇文章,一篇写一个村落,说成绩、说遗存、说问题、说隐忧,立体呈现这些濒临消失的村落现状,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对文化副刊来讲,开门办报是一大特色。术业有专攻,各人有擅长的领域。《文化》版开创之初,编辑就组织了一支基本创作队伍,兼收并蓄。并把设定的栏目分成几个层次,有比较高深专业的《文化视点》,也有适合读者投稿的《鹰城访古》《地名故事》等。文化学者专家撰文讲观点、摆论据,热心读者投稿讲传说、说来由,编辑平衡各自分量,力求做到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一位常年坚持投稿的本地农民,没有电脑与网络,甚至没有订阅报纸,每次都是在阅报栏那里看,骑自行车到报社送手写稿,写的也都是一些传说故事,但他说,他爱看、也爱写。

    报网联动,扩大影响

    当下,网络在快捷、便利、形象、互动等方面有极大的优势,但不可否认“非原创性”是其弊端,纸媒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点。平顶山日报社除了日报、晚报两张报纸,近年还发展了新闻网站、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纸媒借助网络扩大传播,网络利用纸媒的原创与权威获得认可,新老媒体联动,扩大了影响力。报社开办的平顶山新闻网就开设了《认识鹰城》栏目,下设《人物传略》《名胜古迹》《传说故事》等子栏目,一部分稿件来自报纸的《文化》版。

    近年来,平顶山市致力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除了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现代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之外,海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也提升到战略发展地位,这不但需要本地媒体的大力宣传,更需要网络的推介。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二者结合可以帮助游客了解当地的历史人文,满足旅游的深层次需要。网络传播更快更广。《文化》版编辑与一些摄影爱好者紧密互动,参考《文化》版的内容去拍摄照片,用影像记录本地历史文化,参加各大摄影展或放在网络上,拓展了城市形象的传播渠道。

    深挖资源,立足本地

    好的副刊可以留住忠实读者,形成阅读习惯。作为地市党报,需要深深扎根于本地,融入百姓生活,加大渗透功能,增强对读者的黏性。

    《文化》版在选取稿件时,坚持原创、本地化的原则。平顶山是一个三线城市,人口流动性有限,《文化》版讲的都是身边事、家乡事,自然能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比如《人情悠悠物意斑斓——沙河文化管窥》《好大一部书——解读人文尧山》等文章挖掘本地山水历史人文,而《清风明韵冢头镇》《说不尽的澧水长桥》《樊钟秀家的两处宅院》等聚焦各县市区的文物文化,自然会吸引这些地方的读者。

    为了吸引读者,编辑在题材上动了不少脑筋。一次,编辑偶然看到一份资料,说平顶山这个500万人口的地级市竟然有3000多个姓氏。想到姓氏文化是我国特有的社会现象,从中可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和风云的变幻,编辑约请作者撰写了《探访鹰城姓氏文化》一文阐释姓氏文化,并说明在中华姓氏大家庭中,刘、叶、应等姓的祖籍地在平顶山,汝、郏、鲁、梁、仝等姓的部分发源地也是平顶山。此文引发了读者的浓厚兴趣,有读者还给作者、编辑打电话请教生僻姓氏的读音。

    《文化》版还有一个功能,是为政府决策提供背景材料。2011年7月,国家长城资源调查验收组对河南省内的楚长城资源进行调查,认定平顶山市舞钢平岭遗址是其中的一部分。平岭遗址位于舞钢市西北,地表为一条土石结合的土垄,当地百姓俗称“土龙”。其实,舞钢市平岭楚长城遗址在2009年已经入选“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在平顶山市图书馆工作的王宝郑曾写过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平顶山境域的楚长城》,介绍了平顶山市境内楚长城的大致分布、走向等情况,而《穿越历史品读楚长城遗迹》一文则从历史的角度把楚长城修建原因、历史上的功用等作了解读。编辑在2011年8月30日将这两篇文章集中刊出,使这一“新的”历史遗产引发各方关注,包括文化保护部门的重视,为他们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对本地文化资源的关注也提升了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一位叫张来福的农民用自己开垦的菜园和打粮的晒场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魏韩边界长城保护起来,成为一名积极保护古长城的志愿者。

    《文化》版不但注意对传统文化的整理,还在弘扬红色文化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近年来,平顶山市的党史工作者将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驻平顶山地区的活动及新华社中原分社在宝丰的历史进行了挖掘整理,《文化》版刊发了一系列平顶山境域红色文化的文章,比如《从延安走出来的鹰城三女杰》《新华社中原总分社在宝丰》《牺牲在黎明前夜的张明亮》《中原支队在宝丰》等。解放战争中,中原局、中原军区曾驻在平顶山市鲁山县,邓小平有半年时间是在鲁山度过的,他曾经居住的地方现在建成了豫西革命纪念馆。2014年9月24日,《文化》版刊登了《邓小平在鲁山》一文,还原了邓小平在鲁山的生活与工作,把豫西革命纪念馆和市场街建立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作者系平顶山日报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冷  梅

为三农“持续向好”凝聚正能量
地市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分析及路径选择
数字时代的报媒要素探讨
办出地方特色 留住忠实读者
让公众了解基础研究并乐在其中
在互补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