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报业“中央厨房”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周人杰 《 新闻战线 》(

    什么是“中央厨房”?顾名思义,这一模式诞生于餐饮行业。据报道,北京一家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早在2011年便引入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中餐全冷链管理模式”。拿一道小炒羊肉举例,每天早上远在湖南的基地屠宰整羊,由飞机冷冻空运至大兴,再根据各家分店的需求切割、配送,半成品分送每家餐厅后厨迅即加工。现实里的“中央厨房”已成为餐饮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当这一模式跨界进入中外报纸行业,无论新流程、新机制,还是新技术、新产品,均取得了多维度突破,其中,经济性同样是重要一环。在国内,“中央厨房”对传统媒体的流程再造仍在探索之中,这里以主流大报的全媒体平台为例,剖析其经济特性,并尝试为报业经营体制改革提出策略。

    “中央厨房”的资源配置

    概括来讲,报业的“中央厨房”模式,就是将新闻事实视为“原材料”,在后方编辑的选题、策划等“点菜”指挥下,前方记者完成采写的“采购”环节,接下来由“厨房”进行“分拣”“切割”,再将“半成品”调配给专业部门施行报道、评论等“烹饪”环节,最终通过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餐厅”,为受众呈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HTML5等多样化“大菜”。

    那么,与传统的采编流程相比,“中央厨房”的优势究竟何在?

    2015年,人民日报在两会报道中,首次试行“中央厨房”。而后,其在博鳌亚洲论坛报道中,再度试水这一模式。据介绍,两会期间该“中央厨房”共烹制118道全媒体菜品,全网首发时政快讯35条,HTML5互动类产品18个,最高48小时内访问数超过2000万次、阅读量超过120万次。此外还将“菜品”端至全国79家媒体,为80多家境外媒体提供定制服务,由此在舆论场上取得了较好的反响。这也首开党报全媒体流程再造的先河。

    同时采用这一模式的还有广州日报、南京报业等传统纸媒。主要的着眼点也是提倡前后方协同,“跑会”的记者负责采写图文、音视频“食材”,经过“中央厨房”精心调制成各种新闻、评论的“料理”,再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多元发送”。差别方面,体现在“多元发送”的落地形式上有所不同,比如新华通讯社的“两会新华全媒头条”,首先落地于自办的《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以及“新华视点”“中国网事”上。而后,其他媒体再根据合作情况进行部分付费、有所选择的二次转载。

    可见,从新闻宣传的角度看,“中央厨房”有效拓展了传播的渠道。而若以经济学的视角观察,“中央厨房”的功效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产品生产的效率,也即“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一方面, “中央厨房”对前方记者的“统一采购”,对采写报道的“初次加工”,能够避免重复劳动、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将新闻“半成品”送达发射端“炒菜”;另一方面,与餐饮行业不同的是,报业“中央厨房”仅需接收、传递基本相同的“菜品”,也即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之间“一鱼两吃”甚至“一鱼多吃”,成本更精简。而采编分工的细化、专业化,也势必提高了报道的效率。

    这一全新资源配置过程中,现代信息科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原有的采编平台,无缝对接至新媒体,相当于厨房的“红案”“白案”等主体;而自主研发的报题软件,花费不多便将“采购”渠道规范化;HTML5等新技术的运用,则将“餐厅”与“外卖”打通,实时供应最新鲜的新闻大餐。二次与多次的传播过程,同时也是经济收益二次、多次实现的过程。

    策、采、编、发的“自我革命”

    “中央厨房”推动传统媒体策、采、编、发的“自我革命”,从经济学角度看存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双重效应。

    “规模经济”主要体现在供应侧。通俗地讲,由于产量的增加,摊薄到单位产品上的成本变小,也就是“集中采购”的优势。比如有的媒体的“中央厨房”为1名前方时政记者配备4名后方编辑,客观上节约了舟车劳顿的采访成本。而前方记者的装备因简约而集中提升,大多从纸笔时代过渡到录音笔、录像拍照,甚至以谷歌眼镜、移动互联相机、远程视频对话进行采访。

    “范围经济”主要体现在需求方。与“规模经济”不同,“范围经济”强调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可节省更多单位成本。“中央厨房”的多种类产品、多线条渠道,共用同一采编平台与后勤保障,自然低于单兵作战的开销总和。以河南“大象融媒”为例,采取“网络优先、错位生成、全时梯次传播”,与广州日报“1+N”平台效果异曲同工,经济与社会效益均呈几何级数的增进。

    策划方面,靠报题软件联络。

    记者报选题,编辑提策划,供需双方无缝对接,避免重复劳动和无用功。以习近平主席博鳌演讲为例,3月28日人民日报5版预热报道,上午演讲结束后11时开始,报纸下属网站、微信、客户端第一时间“独家解读”,下午3时移动终端“深度解读”,次日凌晨头版长篇消息,2版刊发全文。这显示策划从单线程向立体化的转变,在起点上便拓展了新闻产品的规模与范围。并且,以往的策划基本不考虑采编成本与收益,而在“中央厨房”模式下,策划者实际上已经自觉或不自觉算起了经济账。

    采访方面,根据时效与工艺的差别“配菜”,一次性供应所需原材料。

    之前一名记者往往同时接受不同媒体的约稿,有的庄重严肃,有的平易近人,不仅在采访时要区别对待,写成文字也要分为不同种类,费时又费力。而在“中央厨房”统一调配下,所有大报、子报子刊、新媒体的记者各尽所长、有的放矢,每人在专业范围内接受后方打包预约,于融合采访中取得集合传播效果。其实,新媒体对于原材料的“采购”,并没有太多个性化的要求,正统的采访模式基本上可以完成原创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

    编辑方面,直接根据受众的口味“烹饪”。

    一样的食材,不一样的调味品与制作手法,将生成截然不同的“菜系”。以人民日报的《有一种演讲,叫习近平范儿》为例,语言清新活泼,特别适合新媒体;而见报的《故事感人至深,演讲令人期待》则表述严谨、层次清晰,是在发表于网络的《习近平讲这些故事,是为了说啥?》基础上改编的。人员几乎未增加,物质保障基本不变,工作时间与资金投入适度提高,“菜品”的种类、质量与传播效果却呈几何级数增长。编辑导向模式下,这其实是“中央厨房”最为节约成本的中心环节。

    发送方面,全媒体报道,多终端推送。

    传统的报纸、子报子刊报道之外,还通过网站首页重点推荐,“两微一端”首发或转载,各大门户网站广泛转载,并制成音频节目发至“喜马拉雅”等平台,获得大量收听用户,拓展、延伸了党报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中央厨房”主动推介,由统一的推广团队向国内外媒体进行二次、多次传播。当然,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广告的投放。比如,人民日报曾为某款国产手机做的4块整版广告,创意新奇、视觉冲击力强,同时配有“二维码”供扫描,实现了线上、线下广告传播的有机互动。

    可见,“中央厨房”对传统媒体策、采、编、发的革命,同时也是经济效益的自我革新。这方面,不少国外媒体同行已经走在了前边。譬如,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几乎第一时间拥抱了移动互联的技术平台;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更是以资本运作的方式进军互联网。有西方“波纹理论”认为,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是分层次的,通讯社、电视台、报纸、新媒体犹如被“投石入潭”,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形成以“事件-石子”为中心的完整的报道体系。也有学者测算得出,不同媒介报道同一新闻选题的采编成本,相差甚远,一物多用可以发挥协同效应。这些构成了“中央厨房”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成本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

    纵观这些案例,充分展现了“中央厨房”对媒体融合的促进作用,也启示了媒体融合可成为、也应成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过程。

    一方面,新旧媒体的融合过程,是成本的融合,也是收益的融合。另起炉灶的成本太高,重新配置资源才能让成本最小化。在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案例中,媒体融合、集合传播所增加的一块成本,仅为“中央厨房统筹组”,其他的基本属于原有人员、技术、物资的重新配置。比如,先后调动报社7个部门的30位“大厨”,还包括采编平台的技术研发与日常维护,这些额外的开销相对较小。而收益方面,包括很多地方党报在内的新型媒体集团,也一扫原有的刻板印象,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报纸广告收益下滑的被动局面。

    另一方面,传播上的社会效益与经营上的经济效益,可同时取得最佳效果。人们常说,“内容为王,渠道是金”,这个“金”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经济收益。在报纸广告收入不断下滑的今天,新媒体广告及其他经营收入与日俱增;可后者的原创能力不足,更多依赖复制、转发。而取长补短,由报纸做内容,由新媒体做推送、做经营,放大点击率、阅读率便是放大了传播力。

    正如传播政治经济学学者所言,这一变化过程不仅是阅读媒介的变化,更有经济过程、商品交换过程的质的变化。“中央厨房”模式为这一价值切换提供了崭新契机。对新媒体而言,长处在新鲜的表达、畅通的渠道、商业化运作的丰厚收益、集成化运作的成本节约等;对报纸来说,采编业务始终是优质资源。较之以往的新媒体重渠道、传统媒体重内容的认识,两者可以在商业价值的层面更好契合。显然,“中央厨房”可能把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分离重新统一起来。

    试水中的“中央厨房”也还存在若干待解问题。

    一是版权保护问题。转载在报社内部各类媒体之间,可以无偿进行,但是对外部媒体来说如何加强版权法治化,特别是原创评论的合理收费,是中国媒体转型绕不过的一道坎。

    二是激励机制问题。“中央厨房”体制目前来看仍属临时机构,面临新旧媒体、事业与企业并存的整合问题,如何建立统一的激励机制,包括对采编业务的鼓励,对经营业务的助力,都还有待一部强有力的“发动机”。

    三是新闻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尽管在朝着“多元菜品”方向努力,可也有人质疑,“一根胡萝卜能做十道菜吗?”这其实是对“厨房”加工机制的考验,归根结底还是要有一套“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有真正熟悉、适应、引领新时代的受众思维。

    四是用户的参与深度。自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与用户的互动。目前的“厨房”对用户的反应仍处于后台处理状况,与传统报业的“编读往来”并无二致。因此,如何第一时间理解“食客”关切,把对“菜品”的评价实时传递给后厨,并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改进,是“中央厨房”走向成熟的又一考验。

    “中央厨房”模式,实际上是在算一笔“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的经济账。对于餐饮企业来说,选择“中央厨房”模式的直接动因,就是利润驱动,靠规模生产、统一供应、直销渠道,餐饮企业可实现降低成本、扩大收益。同样道理,当报业改革瞄准“中央厨房”,便也将采编流程整合、传播渠道整合引致的经济效益,放在了与社会效益良性互动的位置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厨房”模式的价值又超越了单纯的“成本-收益”分析,实际上给出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何统一的现实出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杨芳秀

    参考文献:

    ①叶蓁蓁、盛若蔚:《中央厨房探路融合发展》,《中国报业》2015年第7期。

    ②牛春颖、李淼:《新常态下巧整合,“厨房”融出新思路》,中国新闻出版报2015年3月7日。

    ③袁舒婕:《“厨房”给力,媒体呈上“满汉全席”》,中国新闻出版报2015年3月10日。

    ④温红彦:《全媒体融合的一次生动演练——2015年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的创新实践及经验启示》,《新闻战线》2015年第4期。

媒体转型的北青实践
报业“中央厨房”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党报转型需确立五种经营理念
电视剧植入广告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