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大型新闻直播导播与关键镜头设计

高 山 孔昭巍 《 新闻战线 》(

    电视新闻直播是电视新闻的重要呈现方式之一,通过新闻的即时播放、主持人灵活解说、骨干记者的现场连线、嘉宾的互动访谈以及电视观众的参与等多个环节,展现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大型新闻直播通常具有可预见性,有较为充分的准备时间。电视新闻直播的成败,除了直播流程的安排、直播设备的技术保障等因素外,导播是关键中的关键。直播的特殊性要求导播必须具备全方位的调度能力,随机应变,在保证直播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增光添彩。从培养优秀的新闻直播团队带头人——专业导播入手,调动整体团队的智慧集成创作,设计、调度并切换好每一个直播镜头,尤其是打造一些别具匠心、独特出彩的关键镜头,是提高大型新闻直播专业水平的有效手段。

    在大型新闻直播时,导播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设计好关键镜头呢?本文以笔者参与的“12?1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等为例,阐述大型新闻直播导播与关键镜头设计的相关问题。 

    似易实难的标志性全景

    现场直播,大多只能在相对有限的时空内集中展开。接手直播后,导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亲临现场踩点。踩点需要完成的工作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根据现场的客观条件来设计直播进程中的镜头语言表达。镜头设计的第一件要紧事,是找寻一个合适的制高点:能够一览无余地拍摄出这一大型新闻事件发生地的全景,可以履行三项基本职能——揭示直播发生地的典型环境,展现活动的场所、人物、规模;表现场景内所有人、物、景之间的相关关系;随时随地提供直播备播的安全镜头。

    在实际操作中,这个全景镜头并不容易实现。在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中,这个大全景(远景)最终设置在了距离仪式现场大约1公里外的一幢高层民居内,相对垂直高度超过了30米,通过架设数字微波才把信号传输到了转播车上。但这一镜头除了完美实现上述三个基本职能之外,还第一次直观地解读出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设计理念:从地面入口处平面视角看,纪念馆像一把断剑;进入馆内之后稍稍立体一点看,又会变成一只和平之船;而从高空俯瞰全貌,侧壁的“断剑”和馆内“铁犁”造型的史料陈列馆共同演绎出“化剑为犁”的和平愿景(见图1)。

    无独有偶。在国民党代表团拜谒中山陵的直播中,导播踩点时发现附近没有高层建筑,而中山陵规模宏大、建筑众多,如果没有一个大全景,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播之中人物的行进顺序与所处位置等等都会显得混乱……最后,经与外事、安保等部门充分协商,终于在陵下道路上,设置了一台消防云梯车,在20多米高的云梯车车斗上面,中山陵的全貌尽收眼底。

    意境深远的史诗性叙述

    2014年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仪式直播一开场就是连续三个大景别的长镜头:从长江大桥远景的缓推,软叠台城城墙到紫峰高楼群的缓推上摇,再叠城市大空镜到纪念馆全景的缓摇,三个镜头超过一分半钟,笔力千钧,气势雄浑,沉郁顿挫,百转千回。第一个镜头,识别度极高,首先告诉全球亿万观众,这里是中国南京,国家公祭仪式的举行地点,当年日军暴行的发生地;第二个镜头,依然是南京的两个标志性建筑:东晋始建、明初重修的一段台城和当代的摩天大楼紫峰大厦。镜头先沿着台城城墙底面与侧面缓推,一路斑驳蜿蜒,仿佛在诉说台城曾经的世事沧桑、兴衰荣辱,而后镜头往上缓摇越过侧墙,繁华的都市楼群渐次呈现,尤其是世界第八的紫峰大厦,直插云霄,动人心魄,昭示着泱泱华夏历经劫难傲然屹立,民族自强更胜往昔。可以说,这两个镜头就已经奠定了整个公祭仪式直播的基调。第三个镜头从城市空镜摇到纪念馆大全景,把观众的思绪拉到今日、此时、此地肃穆庄严的仪式现场,顺理成章地开始讲述当日的公祭新闻。

    这三个镜头,意境深远,厚重而又空灵,思想性、艺术性、纪实性兼而有之,着实令人击节赞叹。可以说,无论什么样的大型新闻直播,有了这一组一亮相就先声夺人的经典镜头,整个直播也就成功了一半。事实上,这组镜头也正是央视副台长孙玉胜率领时政部团队多次踩点、精心设计所得。

    现场要素的深度挖掘

    导播踩点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充分挖掘新闻现场的诸多要素。有些要素在空间上十分散乱,在新闻时序进度上很难构架,导播就要综合考量,以精妙的构思、缜密的逻辑、艺术的审美,使这些要素各自承担好自己的角色,共同向观众呈献完美的镜头。

    这次国家公祭仪式的现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一个很难全面展现的地方:它的体量很大,整体与局部无法同时看清;要素又布局零散。比如入口处的雕塑“冤魂的呐喊”像是一座被劈开的小山,视觉上又像是通向会场的一扇狭窄的铁门,在主席台东南(左后)50米;主席台正南(左侧)是高12米的标志碑;正北(右侧)是大型组合雕塑“古城的灾难”; 而在主席台正东(正后)20米则是20多米高的国旗旗杆。

    令人折服的是,公祭直播导播给出了绝佳的镜头设计:为了完美呈现,在超级远景的基础上又动用一部消防车紧贴纪念馆的船尖外面设置了一个全景;在船尖里面设置了一个遥控机器人摄像机;在“被劈开的小山”——入口路径上设置了一台带轨道的摇臂……直播中,消防云梯车车斗向前伸举,镜头从船尖掠过,展现出仪式现场全景;机器人摄像机跟上从会场后部向前部推进;摇臂从小山向前滑过劈开路径的通道来到会场前半部;镜头从硕大的标志碑推上,推到上面的数字“1937.12.13-1938.1”;接着镜头从主席台大横幅局部的5个字“南京大屠杀”一直推到“南京”两个字;再接“古城的灾难”组合雕塑,从残破的城墙、血红的刺刀、跌落的头颅一直推到头颅上怒睁的双目;然后重新回到会场上的幸存者(见图2)……

    这组镜头,按照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由现实到历史,又由历史拉回现实的逻辑顺序,充分调动各机位展现各要素内涵,全部镜头一律为动接动的推镜头,为观众呈上了层层递进的镜头冲击波,配上一万名排列整齐的各界代表,肃穆庄严的现场氛围,给观众带来极强的视觉和心理震撼。

    笔者曾亲历东南大学百年校庆的现场直播。当时校方把校庆仪式安排在当年的学校大礼堂内。这个礼堂在今天看来狭小而破败,从内部看,就是一个六边形的老旧建筑而已,乏善可陈,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捕捉。导播先期踩点时,步入校园,感觉豁然开朗:礼堂的外景,正是可以瞬间触动百年高校天下桃李心灵的不二图腾!更妙的是,视野稍微放开一些,礼堂正对着一条直通校门的梧桐大道,而在这条大道上,还有一池喷泉,信步过去,可以发现喷泉座下,赫然镌刻着“止于至善”的东大校训……于是,灵感出来了:把一小半力量放在校庆仪式之外,在梧桐大道上专门为礼堂、喷泉和外景设置了两台大摇臂摄像机。直播时,礼堂内外,新老校友,古树新枝,相映生辉。

    单调进程中的空白填补

    新闻直播必须忠实地播出当时正在发生的新闻客体。然而,新闻事件进展中总会有一些相对单调的内容或程序,如果很长时间只有一个场景、相似的画面,就不利于电视表达,进而影响传播效果。

    在国家公祭仪式中,青年学生朗诵《和平颂》用时5分钟,习近平主席讲话用时近20分钟。为了丰富镜头,导播事先拍摄了馆外雕塑广场的大量镜头,并且以大特写为主,令人触目惊心,适当地穿插在《和平颂》回顾历史的相应章节中;在习近平主席讲到远东军事法庭审判,历史真相铁证如山不容篡改时,以缓慢的节奏推出在现场出席仪式的幸存者镜头,并一一打上了他们的姓名、年龄。

    又如,在国民党代表团拜谒中山陵时,走过长长的墓道要用10多分钟,导播需要开动脑筋,为单调的过程添加些调料,所以直播时,在国民党代表团走过中山陵墓道的过程中,穿插了国共合作历史和“六一碑”简介的镜头。这些经过设计的镜头大大丰富了屏幕效果,对正在发生的新闻进行佐证、评析和注解,扩大了直播的信息量,增强了直播的感染力。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大型新闻直播中,总有一些象征意义极强、又难以用语言去白描、用解说去评述的内容元素。这些元素也需要导播开动脑筋,借助画面的手段,用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方式来展现。

    比如,在国民党代表团谒陵直播中,导播用一个长长的摇镜头展现中山陵所在地——紫金山小茅峰,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环绕陵墓,再用一个长镜头从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拉出到中山陵巍峨壮丽的全景,可以说既含蓄雅致又明白晓畅,“浩然之气”充塞镜头,景仰之情,溢于言外。有相似效果的还有东南大学校庆直播中,从梧桐大道上高大的梧桐树冠上极度铺陈,连拉带摇180度,回到典雅的老礼堂,可以想见,每一位校友,只要看到这个镜头,定会激起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这是故园的乔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曾经熟悉的校园,陈年往事,历历在目,梦萦魂牵。

    在国家公祭仪式中,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安魂曲》,16名礼兵抬起8个花圈,走向公祭台,将花圈摆放公祭台纪念墙面前。导播将事先拍摄的大屠杀死难者名单墙上的特写名单,缓缓地与之软叠。每一个名字,当年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中国平民。花圈与名单交替呈现,渐隐渐显,循环往复,仿佛是后辈在告慰祖先:今天我们在这里以国家的名义、法定的形式举行公祭仪式,向世界昭告我们捍卫和平的坚强决心,绝不允许历史重演! 

    (作者单位: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责任编辑:杨芳秀

以虔诚之心 续写一纸辉煌
大型新闻直播导播与关键镜头设计
典型报道应多一些互联网思维
军事电视谈话节目与主持人
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社会新闻报道的实践
主流话语在媒体融合中强势回归
大数据时代的“第三方信源”
事件性新闻摄影中的细节
展示“阳台上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