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寻找新闻“暖记忆”

——借力融合、提升纸媒感召力的一个微视角

葛 明 《 新闻战线 》(

    加速媒体融合以提升纸媒自身多元传播力,已是摆在今天报业从业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使命。“暖记忆”这一概念对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来说,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暖记忆”一词,语出经济学教授汪丁丁今年在无锡市一所中学内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①。汪丁丁在文中论及数学早慧儿童时认为,早慧儿童脑区有异常活跃和发达的“场景记忆”,心理学家称之为“暖记忆”,目前仅见于人类和少数会唱歌的鸟类。他指出,与场景记忆也即“暖记忆”相对,人们抽象背诵用到的记忆能力是“语义记忆”,称为“冷”记忆。“暖记忆”和“冷记忆”是人类可读取和改写的长期记忆的最主要部分。人类之所以有“历史感”,脑科学家相信是因为有场景记忆能力。②

    从新闻专业主义的一般角度看,受到以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网络时代冲击,平面媒体在信息的时效性、立体性上无法占据主动,但在信息的背景分析与深度挖掘上尚有努力空间。同时,纸媒也应该认清,在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媒体并进中,不能轻易放弃纸媒自身产品的品质提升。

    在对重大新闻现象的整体性观察基础上,通过对新闻事件中人物、现场、行为普遍意义的描述性还原,“找到自己的‘言说空间’,形成纸媒别具一格的感召魅力”③,这是“暖记忆”运用的意义所在。具体地说,借鉴可视性画面,寻找“暖记忆”成像,提高传播效能,是平面媒体具体落实融合发展的一个很小而又有效的切入口。

    媒体人发现并生动还原出“暖记忆”,是评价新闻作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尺度

    即便在网络时代,纸媒新闻业的核心技能,还在于新闻生产技能——新闻叙事,“以一种流畅的风格写作,使用正确的语法、理解受众的期望与需求”④。面对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经验丰富的媒体从业人员固然在新媒体技能方面捉襟见肘,但视觉化的叙事能力永远重要。在一项调查中,“有52%的业内人士和55%的媒介组织管理者认为这一技能非常重要,而80%的新闻教育工作者认为这一技术非常重要”。⑤

    视觉化叙事能力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暖记忆”。汪丁丁在描述“暖记忆”时用了他童年的一个例子:“我十几岁时,在北京月坛公园的晨雾里记忆英文单词……突然,从晨雾里走来一位老人,坐在我身边,……告别时,他请我不要忘记两句话。这一场景,永远被我记住了,可是他请我不要忘记的那两句话,我始终无法记得。”⑥

    “暖记忆”最易令人感发。记忆(memory)用传播学理论来说,是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指储存与回想既往经验的能力。传播学者tuling把记忆分为两类:其一是对前后相续事件的记忆,或称情节记忆(episodic memory);其二是对按意义与语境而重新组合的信息所做的记忆,或称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⑦这一分法应该可以分别对应“暖记忆”和“冷记忆”。

    纸媒的困难在于其叙事用的是“冷记忆”的词汇,记者用一个个字符决定着每个新闻故事的结构、顺序及观点,这种专业的码字能否达成一种成功的叙事策略,帮助读者理解写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这是一种冒险与考验。很显然,叙事中加入读者易于感发的形象物体和事件,就较容易达成文章的倾向性解读。

    2011年8月10日,无锡商报用3个整版刊发《“700家无锡企业出走安徽郎溪”的调查报告》,聚焦无锡工业企业自发出走省外、尝试梯度转移这一重大经济现象。在实地采访这个敏感而又富有内涵的新闻题材时,我们尝试挖掘一些生动易解的具体事例。如安徽郎溪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因为外来资本的强力进入,一跃而为工业开发热土,我们采访郎溪县无锡商会秘书长杨锡威,他这样形象地描述几年前刚来时的情景,“当时这里的土地还没有平整,就记得全部是灌木林,迎面看见一头牛,牛背上还站着两只鸟”;实地走访工业企业时,记者烈日下在郎溪无锡工业园里走一圈,沿边未开发的区域,还是能够看到丘陵连绵的原始风貌,这里的丘陵长的最多的是不高的油松;眼下园区道路已经成形,路边长着半人高的狗尾巴草。同行的司机给了句风趣的话:“这个喂鹅很肥的”。最后形成的三个整版报道,就是面对获得的海量素材,把上述视觉化强烈的形象物体纳入到严肃的行文中去,表达了“残留着农耕痕迹的郎溪,处处都在告诉我们一个工业化的奇迹”。

    电视媒体、新媒体与可视性关联更紧密,亲和感、接近性的传播模式比纸媒更胜一筹。纸媒转型的成功,当务之急不一定是继续扩充信息,而是大力提升质量,这方面可借鉴电视媒体、新媒体的可视性特长。新闻是语言的艺术,“暖记忆”这种叙事的语言技巧是新闻最敏感的部位,“修辞立诚,就是使语言更鲜明准确地表现作品的人物形象和特殊情景”。⑧

    “暖记忆”与传统文化中的意象、意境一脉相连,是对精神格调、思想能力和文化品位的一种高尚追求

    中国古典文化有暗喻的传统,意象之说源远流长。《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之“象”已不是卦象,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创造意象的能力成为诗人的标志。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将要表达的感情物化,加深了审美的愉悦,留白增加了诗的张力,让人身临其境。自然景观如明月、斜阳、驿路、西楼,动植物和器物如扁舟、长亭、蜡炬、吴钩,人物行为如杖藜、吹笛、折柳、捣衣,均各有寓意。赋、比、兴最初为古代汉语修辞手法,如朱熹在《诗集传》中序言:“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⑨中国古典文化中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手法越发娴熟,莲花表达爱情,梧桐象征凄凉,杜鹃以鸣叫来表达哀怨,鹧鸪的鸣声让人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冰雪以晶莹比喻品格的高尚,芳草在诗中喻义无奈的离恨,种种修辞手法遍及经传、史料、诗文、曲词、小说。

    从传播学的角度诠释中国古典文化的修辞,也是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当你读着这些比喻的词汇时,感觉时虽然只是“看见”许多单个汉字,但是你会对词句产生指向性的知觉,因为可以通过你接受过的文化教育中的基因,接收到其中特定的讯息。对此传播学中给出了“余象”这个特定的名词,即“受众接受一种刺激后形成的视觉或听觉上的延续效果”。⑩

    在传播学体系中,纸媒新闻从来都是转喻性的:“一个得到报道的事件被当做整个现实的代表,而它只是这个现实的一部分”11。记者负责塑造形象,“最初就是对现实的某种视觉性表述”12,其实质是为了吸引受众而还原创造的新闻现象。

    生动叙事是新闻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如何避免形成噪音不被受众误读,偏离作者倾向性解读,既需要写作者的精妙构想,也依赖于受众的文化底蕴。

    “暖记忆”的开发与扩展,可以运用于新闻采写实践中,助推纸媒提升产品质量,倒逼从业人员提升能力

    提升生动还原的记忆力,多些场景事件的“暖记忆”,少些概念的“冷记忆”。

    新闻叙事倡导纪实、真实、淳朴的清新文风;提高报道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得益于记者的出色还原能力。采访中线索庞杂,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和重大时政题材,深入一线捕捉到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资源后,反而会有写不尽故事的困扰。直面这种选择困难症,一方面要紧扣主题,另一方面要注重选择还原可视事实、清新文风,少用概括性生僻词汇,多用可代表性的意象。

    记者在采写“无锡经济地理区位再发现”这组系列报道时,赴江苏南通采访无锡科技产业园,探讨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这样艰深的话题。除标题用了“跨越长江的第二次握手”这样形象的比喻,行文描写“园区内零星飞扬着芦花,这样长江滩边原始风貌的代表植物,现在已经成为园区的点缀。大片平整的土地和很多已搬空的民房,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这里建设的热火朝天”,多处采用“暖记忆”手法以达成软化经济学概念,以可视化叙事手法亲近读者。

    提升主动选择的发现力,加强新闻敏感,摸索“暖记忆”生成的规律性。

    可视、形象、隽永,是“暖记忆”的特征,且三个特征、三种境界层层递进,采写过程中非特别留意不能捕捉。记者在“无锡经济地理区位再发现”组稿最后定稿时,把主打文章标题定格为《无锡,弓弯满月——本报重磅报道从经济地理视角看无锡发展新区位》,一方面是说无锡正处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相交地带,也就是经济地理学家所说的“T”字形经济空间上,无锡的新布局是以长江为利箭,既可视又形象;另一方面无锡瞄准的发展新区位,寻到了沿江沿海的最优节点,标题化用“弓弯满月不虚发”的古诗句,把利箭在手、引弓待发的寓意点题表达得比较清晰。        

    提升谋篇布局的采写能力,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加强纸媒精品生产意识。

    传统媒体正面临着一个由于技术革命造成的颠覆性危机。然而,新闻业的命运不仅取决于技术,也取决于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群的自主努力。

    20世纪初美国现代派诗人庞德给意象下定义:“意象是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暖记忆”技巧的运用,要求一线记者敢于、善于从加强纸媒精品生产意识的高度,注重学习新闻业务理论,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去赢得更高层次上的新闻竞争,以思想上最大的差异化战胜同行竞争者,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重磅新闻确立话语权。

    这也需要成熟的记者将其判断力、洞察力、价值观及他对社会整体把握相互叠加并长期积累,最终现场踏实的采访灵感也许会是一个最佳引爆点。我们深信,坚守新闻理想与人文情怀下的新闻专业主义依旧是纸媒可行的路径。 

    (作者系无锡商报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祝晓虎

    注释:

    ①②⑥汪丁丁:《儿童教育政治学——关于天才》,《省锡中视界》2014年第1期。

    ③周安华:《借力融合加速当代传媒差异化发展》,《群众》2014年第11期。

    ④⑤霍华德?芬博格、 劳瑞恩?克林格、张建中:《未来新闻业的核心技能》,《新闻记者》2014年第11期。

    ⑦⑩1112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第163页、第167页、第132页。

    ⑧李冰:《浅论提升文学境界》,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0日第7版。

    ⑨荆贵生主编:《古代汉语(下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9页。

用好专栏这个看家本领
寻找新闻“暖记忆”
蹲守好“最后一公里”
“屏读”时代的新闻标题制作
教育新闻的改进和拓展
如何拍好摄影专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