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文学生态视角下的报纸副刊

毛雨森 《 新闻战线 》(

    副刊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媒体生态的影响,也与文学生态密不可分。

    何谓文学生态?通常的解释是影响文学存在与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文学政策、文学资源、文学人口、文学传播与接受以及文学流派的诞生和发展等诸多方面。就副刊与文学生态的关系而言,一方面,文学生态的变化影响着副刊的存在与发展,另一方面,副刊本身也是构成文学生态的一部分。

    如今,人们说到报纸副刊,大多是从媒体生态的角度去讨论。事实上,从文学生态的角度审视当下报纸副刊,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文学理性回归了,副刊却淡化文学了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报业改革不断深入,报纸副刊也相应经历了比较大的调整,传统的文艺副刊逐步演变成版面众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副刊,其功能也呈现出集知识性、服务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多元化格局。

    从媒体生态的角度看,副刊的这一变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更为广泛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要。但从文学生态的角度看,副刊的这一转型在拓展副刊生存空间的同时,也让副刊面临新的困境,那就是副刊的文学性被过分淡化,有的甚至完全丧失。

    副刊淡化文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是文学的边缘化。是啊,文学都边缘化了,副刊还要文学干什么?

    然而,文学真的边缘化了吗?与人类心灵相依相伴了几千年的文学,难道现在对我们来说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

    的确,与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盛况相比,如今的文学相对沉寂了。但这一现象显然不能用边缘化去概括和定性,因为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空前繁荣,是对此前文学荒漠化的一次强劲反弹,是社会文学力量多年沉积后的一次集中爆发,这种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辉煌,自然不能视为文学的常态。而此后文学的相对沉寂,不过是文学从非常态走向常态的一种理性回归,是文学在失去轰动效应之后,在社会生活中回到了它应有的位置。

    令人遗憾的是,人们误读了文学的这种理性回归,并进而怀疑文学的地位和文学的价值,以致连文学副刊存在的必要性也遭到质疑。同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转型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又给报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一时间,副刊似乎陷入了内忧外困的尴尬境地,有人甚至发出副刊即将消亡的悲观预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报纸开始压缩甚至取消文学副刊版面,代之而起的是大副刊或周刊之类的综合性副刊。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资深报人丁振海认为,文学性是副刊的灵魂,副刊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魂不能丢。可见,文学副刊对于报纸来说是多么重要,可以说没有副刊的报纸是不完整的,而没有文学的副刊则是根本不可想象的。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文学回归常态之后,副刊未能正确应对文学生态的变化,而是以放弃文学的极端方式与文学渐行渐远。

    翻开如今的报纸副刊,美食、时装、娱乐、旅游、保健、家居、科普、汽车、房产、证券等内容可谓应有尽有,给人的感觉是副刊是个筐,什么都可以装。许多副刊追求的是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强调的是对读者迎合而非引导,注重的是娱乐而非教化,表面上热热闹闹,骨子里却没有温度,缺少副刊应有的品位和价值。这样的副刊,可能与读者的眼球很近,但距他们的心灵却很远。

    必须承认,综合性副刊的出现是一种进步。副刊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读者的需求,正是读者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副刊的多样化。但副刊的多样化不能以牺牲文学性为代价,毕竟,人们除了休闲娱乐、获取知识等需求外,还有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人类的心灵需要文学的滋养。对于一份报纸来说,新闻决定它的地位,副刊决定它的个性和品位,副刊放弃了文学,自然也就丧失了个性和品位,丧失了由个性和品位带来的竞争力。同时,报纸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担负着文化引领、塑造心灵的重任。鲁迅先生在《论睁了眼看》里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花,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用温暖的文学之光去照亮人们的心灵,为读者提供丰富而优质的文化和精神资源,是副刊存在的意义所在。因此,在媒体生态和文学生态都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报纸副刊更需要我们去精心经营,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呵护它的文学性,这既是增强报纸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报纸应有的责任担当。

    文学资源丰富了,副刊却变得苍白了

    从文学资源的角度看,当前的报纸副刊也与文学资源的现状处于一种背离状态。

    文学资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文学传统、文学经验;另一方面指文学创作资源。

    宏观层面上,汉语文学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系列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传统,如兼济天下、独善其身的价值追求,关注苍生、仁爱百姓的悲悯情怀,安贫乐道、粪土功名的精神境界;与此同时,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也用他们的创作实践,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文学经验。近现代以来,外国文学的大量引进,又进一步丰富了文学传统的内涵,提供了更多可资借鉴的文学经验。

    具体到报纸副刊这一层面,我国报纸的文学副刊在诞生之初,便以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新知识为己任,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现实生活,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的文学精神,彰显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情怀,主动承担起启蒙与革命的历史责任和文化责任。正是这种积极引导、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了我国报纸副刊的发展与繁荣,也为我们留下了值得发扬光大的副刊传统。

    就创作资源而言,我们都知道,文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始终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给社会生活带来深刻而巨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潮、新群体不断涌现,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

    然而,副刊的优良传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宝贵的文学经验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借鉴,多彩的现实生活也很少在报纸副刊上得到反映,许多的报纸副刊无视丰富的文学资源,而是自甘沉沦地一味迎合读者的口味,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苍白。

    如今的报纸副刊,我们很难读到那种在情感上让人共鸣或在思想上给人启迪的文章,有限的文学版面,刊发的多是风花雪月、青春励志、人生感悟、小资情调、家长里短的所谓时尚散文。这类文章,普遍存在以下通病:虚假、肤浅、媚俗、模式化。

    虚假,就是无病呻吟,没有真情实感。要么无端地对着空气伤感,要么有事没事地盯着自己偶尔掉落的一根头发抒情,说来说去,就是想说自己是个感情丰富的人,是个容易伤感的人,一不小心,就心情不好了。虚假的另一种表现是乱发感慨,这其实是无病呻吟的变种。过马路遇到红灯,就要感叹世事无常;看到一朵花凋谢,就要呼天抢地,大谈生命的脆弱,本来是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却硬要制造出似乎已经让人无法承受的痛苦。

    肤浅,表现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对日常生活不加思考,不作提炼,只进行琐碎的呈现。吃顿饭,散个步,看一场电影,都要事无巨细地用文字记录下来,给人的感觉是,哪怕是一声咳嗽,也能成为载入史册的千古绝唱。肤浅的另一种表现是貌似很有见解,其实毫无新意,只是在郑重其事地告诉人们,夏天和冬天不一样,夏天很热,冬天很冷;夏天要少穿衣服,冬天要多穿衣服;夏天白天时间长,冬天白天时间短,道理讲了一大堆,不过是些陈词滥调。

    媚俗,首先表现为文章的内容盲目跟风时尚,跟随潮流。因为有个“舌尖上的中国”,报纸上很快就会出现一批“舌尖上的某某”之类的文章,似乎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到舌尖上去品味一下。媚俗的另一种表现就是语言浮夸,故弄玄虚,有话不好好说,绕来绕去不知所云。本来只是失眠,两个字就能说得很明白,却要说成“那辗转反侧的日子,直面静谧如水的黑暗,总是这样想起了你的脸庞和体温,而后痛不欲生,夜夜上演清醒纪”。

    模式化,表现为文章的面孔千篇一律,有如流水线上制作的产品。如今的许多副刊文章,都有相对固定的套路,只要是青春励志,基本上就是一个丑小鸭如何奋斗成为白天鹅的故事;如果是人生感悟,就先讲一个故事,再阐述一下其中的哲理;写到职场生活,就是如何靠小伎俩赢得上司的赏识与信任;说到婚姻家庭,就是怎样巧妙避免和化解亲人之间的矛盾。这样的文章,读一篇与读一百篇其实没有区别。

    坦率地说,文学副刊苍白到如此地步,值得我们深思。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完全是外部因素的影响,更主要的责任在报纸自身。我们应该反省,那些针对副刊的所谓改革,究竟倡导了什么,又放弃了什么?而面对足够丰富的文学资源和文学积累,我们又为办好文学副刊努力了多少?

    文学人口增长了,副刊功能却萎缩了

    宽泛地说,文学人口指的是文学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包括作者、读者和传播者。

    当今社会,文学人口呈迅速增长的态势。一方面,随着教育的普及,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写作已经成为一件很容易的事,文学作者队伍开始呈现出精英创作与大众写作并存的局面。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文学传播格局,纸质媒体已经不再是文学传播的唯一途径,文学作品无需经过发表或出版这一门槛,即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得以自由参与文学写作与文学传播。

    文学作者队伍的变化和传播格局的改变,也带来读者队伍的变化。表面上看,文学失去轰动效应之后,大众也似乎失去了对文学的热情,文学读者似乎越来越少了。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网络传播的出现,分流了不少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从而给人以读者数量下降的印象。其次,大部分作者,同时还是读者,也就是说,有那么多的作者存在,必然意味着其中的大部分都还是读者。因此,总体上看,文学读者的数量还是呈上升趋势。

    然而,文学人口数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文学人口素质的提高,更不意味着文学人才的增加。从现状看,目前作者队伍虽然人数众多,但普遍进行的是低层次写作,他们的境界大多停留在个人经验的表达阶段,没有能上升到公共经验,很难有什么精品力作,其作品大多只能算准文学的范畴。而目前的读者队伍,也普遍缺少较高的审美趣味,在阅读取向上偏重于浅层次的阅读,满足于快餐式的文学消费。

    如何提高文学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引领读者走向更高的阅读追求?这份责任,应该由报纸副刊来担当。

    首先,发现作者,启迪读者,是副刊的职责所在。报纸副刊一度被视为作家的摇篮,读者的精神家园。回顾副刊的发展史,我们不难找到文学青年在副刊编辑的发现、扶持下成为知名作家的佳话,也很容易找到普通读者因为阅读副刊作品而走上文学之路的先例。副刊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已经在文学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

    其次,在现有文学体制下,报纸副刊在培育文学新人、引导阅读潮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发现文学新人而言,目前的作者队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专业作家、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和知名度的业余作者、在文学道路上刚刚起步还在摸索前行的基层作者。尽管全国有那么多的文学期刊,但谁都知道,那是专业作家的领地,基层作者要在文学期刊上发表作品,难度不言而喻。网络虽然是可以自由发表作品的空间,但因其巨量的内容和作品质量的参差不齐,也很难引起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报纸副刊依然是基层作者发表作品的重要平台,他们的成长,离不开这一平台的扶持。从引导读者的角度看,各级各类报纸的发行量是文学期刊无法相比的,在影响社会的广泛性和渗透力方面,报纸副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然而,文学人口增长了,副刊的“摇篮”功能却萎缩了,“家园”功能也几乎丧失殆尽。因为没有优秀作者的支撑,副刊已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越是没有好作品,越是难以吸引读者;越是没有读者,越是难以得到高质量的稿件。副刊与作者、与读者的那种紧密互动的关系,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

    我们承认,当文学以商品形态进入社会生活,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许多时候是间接性的。但报纸副刊不应该因此放弃文学、自甘沉沦、没有担当,因为我们还必须注重社会效益,更何况从文学生态的角度看,报纸副刊的处境也并非真的那么不堪。我们应该坚信,文学不死,副刊不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体现在它的文化上,而文化的核心,始终是文学。谁也无法准确计量出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但不管在什么时候,文学都会以它潜在而坚韧的力量作用于社会。       

    (作者系南通日报副刊部编辑)

    责任编辑:祝晓虎

从“新常态”报道看经济新闻实践新范式
文学生态视角下的报纸副刊
人民日报67年元旦社论的话语变迁
网络传播中侵害名誉权责任的研究
新闻学的科学主义范式
媒介融合时代美国职业体育赛事转播权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