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灾难性事件中,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

——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

● 白宙伟 《 新闻战线 》(

    新闻专业主义可以简单概括为:真实、准确、客观、及时、自律、公共责任等。除基本的三要素外,自律、公共责任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媒体需高度关注人道主义、媒介伦理,尤其是在灾难性事件中。

    灾难性事件中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对于媒体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灾难性事件突发性、未知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使媒体在采访报道前期一般会面临缺乏可靠信源、现场采访难等困境,同时对于一些小媒体而言,这类事件往往还带有地理位置偏远、缺少记者采访等问题;其次,此类事件一般会在社会中引发强烈反响、公众格外关注,易于在短时间内形成谣言满天飞的局面,这对于媒体、政府、公众客观对待事件都是较大威胁;再次,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往往存在人员伤亡情况,媒体对事件展开报道的同时如何虑及人道主义,避免相关报道对事件中的受害者及其家属造成二次伤害,这也是媒体亟须关顾的重要方面。

    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大媒体在第一时间以专题报道、专家评论等不同形式,密切关注此次灾难性事件的进展,关于该事件的新闻一时甚嚣尘上,包括现场图片报道、官方回应、事故原因分析、伤亡人员情况及其家属情况、死亡人员生平等等。总体而言,“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媒体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发回相关报道,满足了新闻专业主义所要求的“及时”;当面对谣言“踩踏事故造成原因是有人抛洒类似美元纸币”时,媒体能够通过多方采访求证,最大程度还原真相,力求做到“真实”、“准确”;面对事故中的受害者,媒体能够有意识地拉远摄像镜头,避免对受害者及其家属造成二次伤害,体现了一定的人道主义关怀。与“马航MH370失联事件”相比较,媒体更好地平衡了人道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关系,全方位践行了新闻专业主义。

    辟谣及时,避免无辜人员卷入舆论漩涡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记者探求真相,反映真理。“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初期,公众、媒体以及政府关切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导致踩踏事件发生的原因”。“因有人撒钱而导致踩踏事故发生”的说法引起极大的反响和骚动,霎时“撒钱者”成了众矢之的、舆论焦点。

    新闻真实(真相)可分为表象真实(真相)与本质真实(真相)。在“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因有人撒钱而导致踩踏事故发生”一定程度符合表象真实的要求,依据众多目击者口述,撒钱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各个要素皆吻合事发时的情况,若媒体不深入采访、挖掘、核实其真实性,直接报道此类消息会对涉事人员造成严重伤害。所幸的是,媒体在面对这一事故原因时能够通过多方采访求证,最大程度还原真相,力求做到“真实”、“准确”。2015年1月1日下午1时59分,中国广播网刊出题为“上海踩踏事故疑似‘撒钱者’被扒出,媒体呼吁勿伤无辜”的新闻,明确表示“目击者说,所谓的撒钱的确存在,但是发生时间是在事故发生以后,大概几十分钟”。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也于同日晚间进行了辟谣:针对网传“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系有人在外滩18号抛撒疑似“美金”引发一事,经警方调查,该疑似“美金”为外滩18号一酒吧代金券。视频监控显示,当晚23时47分至48分,距事件现场约60米的外滩18号附近有数十纸张从高空飘落,引发少数群众捡拾,未发现人群挤压,且此事发生在拥挤踩踏事件之后。及时辟谣,避免了无辜人员卷入踩踏事件的舆论漩涡。

    突发灾难性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复杂性、未知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媒体在报道初期过程中面对缺乏信源、现场采访困难等问题,这与新闻所要求的“及时”相违背。在此情况下媒体面对“表象真实”的新闻信息时往往会选择信任并报道,而被选择性报道的信息一旦失实则会对涉事相关人员造成严重伤害。“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媒体追求“及时”的同时,亦顾及“真实”、“准确”,使新闻的本质真实从根源上得到保障。

    灾难报道对于深度化的忽视,是一种新闻的灾难, 媒体在进行灾难性事件的相关报道时,不能仅停留在第一时间将信息直接传达给公众,要学会质疑,呈现、平衡多种观点,尽力保证新闻的本质真实,而不局限于“传话筒”的角色属性。曾有国内学者设计了一组“媒介角色与社会功能”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记者倾向于“中立”的媒介观,即认为媒介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迅速提供新信息、依据事实进行报道。但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看来,我国记者“参与”的媒介观在不断加强,新闻专业主义全方位提升。

    从新闻照片看媒体人道主义意识

    新闻五要素,也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灾难性报道中,由于事件的特殊性,往往导致“何人(who)”无法及时或根本不能采访到。在此情况下,媒体往往会转变采访策略,转而对灾难性事件中的受害者家属进行采访,以获取受害者的相关信息,或用家属的声音、表情、动作呈现其悲痛以及事件灾难性的程度,这些内容在媒体眼中也是新闻。灾难性事件发生初期,媒体是否应该对受难者家属进行采访?笔者持肯定意见。因为在某些灾难性事件中,家属提供的信息可能会给相关部门提供重要线索或证据;同时,家属的反应能够从侧面反映事件带来的影响。但媒体在采访过程中必须平衡好新闻专业主义和人道主义,注意采访、拍摄的技巧,避免给受害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人道主义的内涵在于弘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实现人的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人道主义理应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诉求之一。但事实是,许多媒体为了新闻的“真实”“生动”,往往会通过某种方式给当事人或其家属再现灾难现场,进行创伤提示或失落提示。这样的提示让受难者或罹难者家属,特别是罹患了忧郁症、焦虑症(尤其是“创伤后压力症患”)的人,不断触景伤情、触目惊心,频繁勾起强烈的身心痛苦。” 媒体的这一行为与人道主义内涵完全背离。“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笔者将此次事件中新闻照片的呈现与“MH370马航失联事件”中的新闻照片进行对比,发现我国媒体在人道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平衡上有较大突破。文汇报和解放日报在1月2日报纸头版上刊登的照片皆为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伤者的照片,拍摄角度的选择使照片呈现新闻事实的同时,避免镜头过度接近伤者;“马航失联事件”中的新闻照片的拍摄则选择无限拉近镜头与失联乘客亲属的距离以最大程度反映他们的悲痛。此时,若从新闻专业主义“真实”“准确”的角度考虑,摄像、摄影记者的镜头应该距离悲痛家属越近越好,这样可以捕捉到家属最为真实的状态。但记者是否有必要拍摄面部特写,意义何在?“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媒体特别重视照片的拍摄角度,且主要采取中景、远景以及背影拍摄,同样反映出了伤者、家属以及公众的悲痛。因此,笔者认为,在灾难性事件的拍摄过程中,记者应在能拍摄到受害者及其家属真实状态的最远距离进行拍摄,不能为了夺人眼球而舍弃人道主义精神。    

    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专业主义的体现

    媒体的质疑精神是保障新闻真实、准确的必要构成。真实、准确是新闻的命脉,同时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必要构成,这就要求媒体在遇到突发灾难性事件时,不能为率先抢夺新闻而对新闻信息停留在“拿来主义”,不充分实践新闻专业主义,缺乏对信息的质疑和核实,对新闻的本质真实产生严重影响。

    在突发灾难性事件中,媒体的质疑精神是保证新闻真实的最重要因素,此外一些撰写新闻的基本要求也必须在报道中一一落实,以确保新闻的规范性。这就要求记者不能轻信任何信源发布的信息,为保证新闻的真实、准确,必须核实任一非权威发布的信息,在新闻真实与及时两者间权衡时,必须以真实为重。此外,新闻中消息来源必须严格注明,这是新闻的基本要求之一。注明消息来源一定程度能够显示新闻可信的程度。同时这在保证消息来源清晰的前提下,以防被引信息失实后,媒体对于虚假信息来源的更正和重新采访,对于媒体自身公信力及形象一定程度而言具有保护作用。

    媒体的人道主义精神是社会公共责任的彰显。美国职业记者协会(SPJ)的《职业伦理规范》提到:“对那些可能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负面影响的人们表示同情,尤其面对孩子和没有经验的消息来源或采访对象时,要特别小心。当采访受到悲伤事件影响的人们或使用其图片时,记者要有同情心,谨慎使用图片。要认识到采访和报道可能会对采访对象或公众引起伤害和不安,自以为是地追逐新闻是不可取的。”新闻专业主义包括新闻记者接受道德的制约和自律。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NHK的电视画面上从未出现过令人恐怖的死亡特写,或是灾民们痛哭流涕的镜头。一位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感慨:日本电视台的新闻特别平静,有信息量却不侵犯个人,有数据却不煽情,有各种提示却不造成恐慌。我国媒体应以外媒以及这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的媒体和记者为榜样,关切灾难性事件中的人道主义,避免二次伤害的造成,永远记住和践行“新闻距离不能、也不应该超越人性的范畴。” 

    有人说,在全球时代,谁掌握了传媒,谁就掌握了未来。 笔者认为,谁掌握了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谁就真正占据“第一媒体”的位置。而这其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践行是评判媒体在灾难性事件中报道水准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我国媒体应即刻起,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着手,完善媒体的新闻尤其是灾难性事件中的新闻发布。此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我国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践行较之前相比获得了一定进步与突破:在紧迫的报道时间内对一些未经权威核实但已流传广泛的“消息”并未采取轻信态度,而是第一时间经过实地走访确认,并先于警方发出质疑声音;镜头与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属保持住了人道主义的距离,拍摄照片满足新闻需求并显示实时情况的同时,能够维护他人尊严,避免二次伤害的造成。这是我国媒体在此后突发灾难性事件中需继续秉持与加强的关键。

    (作者系音乐周报总编辑)

    责任编辑:冷  梅

    参考文献:

    ①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第185页,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② 陆晔、俞卫东:《传媒人的媒介观与伦理观——2002年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道之四》,《新闻记者》2003年第4期。

    ③罗彬:《新闻报道中的人道主义诉求》,《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8期。

    ④黄龙杰:《救治心理创伤:从灾难现场到心灵重建》第9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⑤ 和静钧:《从地震报道看日本传媒的操守》,新京报2011年3月14日。

    ⑥[美]塞缪尔?G?弗里德曼:《媒体的真相》,第10页,梁岩、王星桥译,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

    ⑦ 蔡帼芬、徐琴媛主编:《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第50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既要突出主题 又要彰显个性
在服务中体现并提升自身价值
移动互联传播下引爆新注意力
用不一样的新闻赢得生存空间
灾难性事件中,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
新常态下的舆论引领与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