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漫谈典型人物崇高美的创造

● 袁达珍 《 新闻战线 》(

    都说新闻是“易碎品”,经不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沉淀,然而,焦裕禄、张海迪等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崇高精神,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而报道他们的人物通讯,不仅经久耐读,成为新闻经典之作,也成为具有历史价值的时代记录。是什么让典型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又是什么使典型人物通讯成为经典?是“美”。具体地说,是典型人物在其人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崇高美,是典型人物通讯文本蕴含的崇高型审美价值,使人们在阅读时心灵受到冲击、净化、激励,获得感悟、提升,让阅读成为难忘的审美体验。

    在人生实践中创造崇高美

    崇高,作为审美范畴,要求审美对象以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审美主体带来心灵的震撼,使之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主体的精神境界。

    新闻报道要求内容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这既是衡量报道的新闻价值的两个方面,也是新闻规律所要求的。人物报道对报道对象的要求,首先是人物及其事迹有没有特殊性,能不能打动读者。而典型人物通讯对其报道对象的要求更高,不仅要事迹突出、感人,还要人物品格高尚、精神面貌积极向上。这一取材标准正契合了崇高美的“对象高于主体”的内涵。

    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典型人物通讯代表作,不难发现,其报道对象都是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英雄模范。比如,上世纪50年代《谁是最可爱的人》,60年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70年代《为了周总理的嘱托》,80年代《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90年代《李润虎的几幕人生》,新世纪《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等等。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观察,又会发现,典型人物的言行顺应时代要求,反映时代特征,成为特定背景下最为突出、最受瞩目的现象,让人必须远望或者仰望。

    典型人物的言行,是当时客观环境下所能表现的最高尚言行,只有具备崇高情怀的典型人物才能做到。焦裕禄一到兰考就走村访民,很快确定了县委工作目标——治理“三害”,改善兰考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自然显现。他们的事迹又往往呈现出方方面面的不平衡性,其悲壮、悲情色彩,也是产生崇高美的因素。不平衡性引发人物内心的冲突,引发主人公为适应、改变现状而奋争,进行艰难探索和思考,并在新的高度上达到平衡,从而实现了在实践中创造崇高美。焦裕禄使命未完成却身患不治之症,临终留下遗憾;张海迪高位截瘫的身躯与自强不息的追求,形成巨大的冲突。有人说,像张海迪这样的人,就是躺着吃喝一辈子都是正常的。但她却追求与体魄健康的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自食其力,做一个有用的人。其身残志坚拼搏不止的进取精神,激励着改革开放之初迷惘的年轻一代。焦裕禄、张海迪的事迹正如黑夜里远山上的一团火,突出、耀眼又震撼人心。

    在深入采访中升华审美价值

    典型人物感人的事迹、高尚的品格、崇高的精神是客观存在的美,但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崇高型审美价值。相反,其在长期的人生、社会实践中实现崇高美的言行,往往以碎片形式为周围的人们所知晓。要使典型人物本身具备的崇高美散发出光芒,还需要作者具备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深入采访,是使典型人物美从自然状态升华为社会美的“发现之旅”。

    张严平采访王顺友,可他不善言辞,为了解他的内心,她冒着生命危险跟随他走完马班邮路,一路上目睹他与马、与乡亲们的深厚情谊,采撷感人细节和语言。文章在描述王顺友因为20年来第一次有这么多人(媒体记者)同走邮路而感到满足和兴奋的复杂心情时,用了直接引语:“我太高兴了!我太高兴了!……今晚真像做梦,20年里,我在这条路上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如果天天有这么多人,我愿走到老死……”接着又写了一个细节:“他用手捂住脸,哭了,泪水从黝黑的手指间淌落下来。”王顺友质朴的满足感、幸福感溢于言表,生动地反衬出他因长时期单枪匹马艰难奔走而孤独痛苦的内心世界。他的苦累、孤独和眼前众多媒体采访他时表现出的欢喜、快乐,形成强烈反差,其朴素美的特质跃然纸上。如果作者没有行走马班邮路的亲身体验,怎能为读者呈现如此生动的人物形象呢?典型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环境和人生经历,采访的目的,是挖掘这繁多的“感性显现”,并通过思考、分析,提炼其本质,再用感性、形象、有意味的形式加以表达。朱光潜在《谈美》中说:“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但他又说:“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采访报道就是一个发现、提炼、呈现的过程。

    用恰当的表现方式强化社会认知

    上世纪80年代初,张海迪的事迹曾被当地媒体报道,但中国青年报专题报道刊登之后,才收获全国知名度。传播途径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报道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更重要的因素。

    典型人物事迹感人,内容丰富、背景复杂、过程曲折,只有人物通讯这一新闻体裁才能充分、有效地予以呈现,因为人物通讯可以调用的表现手法之丰富是其他新闻体裁所不能及的。人物通讯可以像消息那样概括叙述,像特写那样描写细节、引用语言,像言论那样议论,像述评那样归纳,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典型人物形象;较之其他新闻体裁,人物通讯还有一个优势,即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借用文学手法——创造意境,建构意象世界,形象地、感性地、酣畅地叙事写人、抒发情感,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引导读者的审美之旅。

    “一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

    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严重的灾荒的景象啊!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开头就营造了一个凄冷、悲凉的意境,意味深刻地将兰考深冬的景色与焦裕禄严峻的心情形成一种对应交融的关系,为人物出场衬托,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这篇通讯的最后一节则是一段抒情性文字所描绘的意境:

    “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正由三十六万兰考人民在兰考大地上集体完成。在这篇文章里,兰考人民笑那起伏的沙丘‘贴了膏药,扎了针’,笑那滔滔洪水乖乖地归了河道,笑那老几辈连茅草都不长的老碱窝开始出现碧绿的庄稼,笑那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压在人民头上的大自然的暴君,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不能再任意摆布人们的命运了。”

    四个“笑”,反映了兰考人民战胜“三害”的自豪感,更凸显焦裕禄的高大形象,产生了蕴含持久、深沉旷远的美学效果。

    这一头一尾两个意境,用生动形象的文字、饱蘸情感的笔墨,写出了焦裕禄兰考使命的大背景、大环境、大格局、大形象,引发读者反复品味、思索,可谓韵味无穷。

    总体而言,典型人物通讯中崇高美的创造决定于三个:一是报道对象在社会、人生实践中创造了崇高美。这是基础;二是作者在采写过程中创造崇高型审美价值。这方面的重要程度有时不亚于报道对象的创造性实践;三是作品采用恰当的表现方式——人物通讯体裁。报道典型人物,目的是教育大众,即实现新闻的社会教育功能,生产的是社会认知价值,但因为采访深入,因为采用通讯体裁这一表现形式,附带生产出崇高型审美价值,并由此强化了新闻的社会认知价值。本是追求“文以载道”,却达到了“文以载美”,实现了“以文化人”,因而超越时空,成为经典。

    (作者系江苏经济报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邓  瑜

论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
高校官方微博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媒介融合趋势下纸媒的升级与突围
漫谈典型人物崇高美的创造
报业融合转型的思维与策略
主流媒体社交平台传播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的回顾与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