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党报创新:形、质、态的转变

● 何桂香 《 新闻战线 》(

    2008年8月,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微博(一年后新浪微博才开始公测),也没有微信,传统媒体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却准备在这个时候“折腾”一下,对有着60年历史的徐州日报进行一轮史上最大力度的改版。

    此前,徐州报业已经成功实施了“做强晨报战略”和“做优晚报战略”,旗下三张纸媒(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只有徐州日报仍在以旧面孔示人,经营总量也仍然保持着十年一贯的低水平。2008年10月,徐州日报创刊60年华诞将至,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亦将成立,启动实施“党报创新战略”正逢其时。

    6年倏忽而过。在这6年时间里,徐州日报的党报创新战略是如何一路延续的?报社内部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开展了哪些创新?考察徐州日报这6年的发展,对于从实践的层面推进党报创新、从理性的角度明确党报的属性与职责、推进党报改革和进步,具有一定的标本意义。

    第一变:形的刷新

    2008年10月底,新改版的徐州日报正式面世。这一次改版,站在6年后的今天往回看,更多是形式上的。一是报型发生了变化。报纸采用了720报型,相较于传统形态变窄了40毫米,这个新报型让报纸显得更挺拔、美观、俊朗。二是报头发生了变化。报头从偏处左边挪至中间位置,增设了报纸LOGO和“贴近铸就主流”的办报追求。三是头版格局发生了变化。头版改变传统党报的布局思路,实行导读化,像正在流行的都市报那样,大标题、大照片、全导读。四是内容安排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省、市委及领导活动的报道,除一版安排导读外,内文全部安排在二版。这样将一版的空间更多地用来发布具有一定新闻性和服务性的资讯。五是版面组成的模块化。杜绝了文章与文章的穿插,明确了主栏和副栏的构成,使版面更加通透、清新。六是新闻的可视化,比如对重点工程的报道,一定要配备三图(设计效果图、所在方位图和现场施工图),比如对数据新闻的处理,通常以表格、图表、图例予以形象化表达,方便读者更直观地理解新闻。七是增设了时评版面。及时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刊发评论、言论,增强报纸的批判性和针对性。形态之变,让外界和同行看到了徐州日报与时代同步、与读者同行的变革勇气和智慧,一时间,广大读者好评如潮,国内同行也纷纷前来观摩考察。

    但是,徐州日报显然不满足于形态变化所生发的初步效应。说到底,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新闻理念、操作思路和呈现方式的全面转变,单纯依靠形式的“好看”并不能解决报纸“不好看”的问题。于是就有了——

    第二变:质的提升

    2008年启动全面改版后,徐州日报在开展以“报纸瘦身化、封面导读化”等为主的报纸视觉创新的同时,内容生产精品化的创新也同步启动实施。集团通过和省记协联合举办中国新闻奖经验交流会、邀请业界同行交流、举办高校专家讲座等措施,不断强化采编人员的精品意识,提升大家发现新闻、采写精品的能力。同时作出硬性规定,每位编委每个月都要带队深入基层采写稿件,每人每月完成任务不少于4篇,以防止“骨干疏松”。每一年,徐州报业传媒集团都将冲刺中国新闻奖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办报、经营、发行等工作一道部署,并为此目标而不懈努力。2010年,徐州日报编委郑敏芝获得了江苏新闻界最高荣誉——戈公振奖;2011年,徐州日报系列报道《媒眼看棚改》获得了江苏新闻奖;2012年徐州日报在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比中获得了七个一等奖。2014年,徐州日报在第2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调查性报道《五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睢宁县改革试点的考察报告》获得一等奖,新闻漫画《校长意见箱》获得了三等奖。这既是自1991年中国新闻奖设立以来徐州报业的一次“零的突破”,也是徐州新闻界在中国新闻奖评选历史上收获最大的一年。至此,徐州日报实施的党报创新工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能够为党报内容创新提供持久动力的,是一套科学设计的用人和考核机制。比如,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员工同工同酬的用人机制(有编制的员工和聘用员工,每年按相同的标准拨付薪酬,每个人根据各自不同业绩在“同一口锅里吃饭”)。建立每日好稿、每月好稿评选机制,及时对优秀稿件予以奖励兑现,每季度在采编人员中分别评选产生“产量之星”和“质量之星”,形成“多劳多得”和“优劳优得”的业绩导向。建立骨干记者挂职社区的机制,与有关单位沟通协调,选派年轻的骨干记者挂职社区。挂职记者们既带着选题下去,又能够将基层实情带上来,从而为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搭建了一个全新平台。建立大型选题策划实施机制,通过大型主题采访,实现团队作战,在此过程中探索“骨干带一般、年长带年轻”的全员成长机制。建立虚拟部门机制,最大限度地整合使用文字编辑、漫画作者等人力资源。成立了虚拟的报纸评论写作小组,每天加强社会热点研究、策划论题,保证报纸评论新鲜、及时、有效。同时常态配发新闻漫画。这次漫画作品《校长意见箱》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正是长期以来注重发挥新闻漫画独特作用的一个成果。

    第三变:态的转换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等迅速崛起。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日益强大,悲观无奈的情绪笼罩了传统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受众分流、注意力分散的新情况下,党报如何继续发挥其引领舆论、宣传政策、服务百姓的职能?这时候徐州日报将改革的思考点和着力点放在了由“纸”到“报”的探索中来。

    由“纸”到“报”,对传统媒体而言,是一条新闻传播业态的转换之路,是一条变受众为客户、变作品为产品、变传播为服务的创新之路。2014年11月,在徐报集团党委的安排下,过去作为集团两个单列部门的徐州日报和中国徐州网,启动了包括机构、人员 、平台、渠道等要素在内的全面整合改革,将传统的编辑部和采访部改造为全媒体编辑中心和全媒体采集中心,实行素材的全媒体采集,发布的多媒体呈现。报网一体化运作,开启了徐州日报新的改革征程。

    在这次变革中,徐州日报和中国徐州网牵牢“报网融合”这个牛鼻子,加快机构、人员、平台、渠道等资源的融合步伐,紧紧围绕党报受众这一特定群体,强化“用户、需求、产品”三个导向,在体制机制上实行全面创新。在推进过程中,明确“一个目标”:通过对徐州日报、中国徐州网两大媒体资源的战略重组,坚持用户导向,研发全媒体产品组合,进一步提升平台价值,提升党报媒体集群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构建移动互联时代的竞争新优势。定位于成为全媒体资讯供应商和电子政务服务商“两项职能”,推进“三项工程”:打造产品矩阵、再造业务流程、尝试项目管理。建设四大平台:徐州日报、中国徐州网、移动互联传播平台(报网官方微博群、报网微信群、智能客户端APP)和电子阅报屏。通过对机构、人员、渠道、品牌等资源的完全整合和彻底融合,建立党报在全新传播时代的新优势。

    从“纸”到“报”的改革,是作为传统媒体的徐州日报适应移动互联时代传播格局之变的一次转型。转型,不是转移,不是说将报纸上的内容转发到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上就完成了转型,也不是将报纸的版面转移到网上就行了。转型,是从理念、平台、生产方式、传播效果的全面、深刻转变。转型,是变作品为产品、变传播为服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彼此融汇、交互作用的过程。

    当下,传统媒体的优势尚未完全丧失,新兴媒体带来的压力尚未完全释放。传统媒体的优势惯性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发挥影响力,传统媒体对推广新媒体仍然具有相当的作用力。但是,留给我们的时间确实不多了。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们并不能忽视或者抛弃固有的一些优势,而是要加以统筹运用、继续发扬。比如,传统新闻传媒所具有的专业性、权威性。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如何搭建一座顺畅的桥梁,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资源共享、影响扩大?以下三个关键词确实关键。

    一是项目。项目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载体,它可以是一项活动,是一个专栏,或者是一个产品。运营一个项目,上游可运用受访资源,下游运用好受众、客户等资源,整合报纸、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网站等平台或通道,形成信息资讯的采集、加工、包装、传播、变现等产业链条。每一个链条的形成都是一个项目,每一个项目都可以吸附相对固定的受者,众多项目组成党报的产品矩阵。转型,也是一个解构传统媒体、建立新的项目的过程。

    二是细分。对行业和人群进行细分,是不同项目的定位依据。“圈子”为我们细分行业和人群提供了帮助。比如“首席艺人”项目,可以对徐州本土的民间手工艺人进行集聚,报道他们的从艺经历、作品、创作感悟、个人影响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可以集聚一批对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手艺和作品、市场感兴趣的一群人。报社通过组织开展新闻报道、资讯传递、线下市集、交流研讨等活动,不断强化“圈子”的影响力和吸附力。同时,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功能,掌握人群的喜爱偏好,更加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服务。报纸专栏、版面、活动,都可以围绕特定人群予以细分,形成“报纸专栏+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线下活动+主题俱乐部”的营销产业链。通过这一切,勾连党报的受众,使党报受众既是党报内容的生产者,又是党报内容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党报内容的传播者、党报活动的参与者。

    三是队伍。过去讲内容为王、渠道为王、品牌为王,现在“为王”的东西太多,核心的一条只能是“人为王”。一切结果都是人的作为和成果。必须有一支过硬的多媒体采集、数字化传播、数据化分析和品牌化营销的人才队伍。我们既要通过组织的转型来带动员工个人的转型,又要善于通过员工个人的突破促进整个组织的转型。对于员工而言,转型意味着更多的技能要求和更多的任务体现。记者转型:由单任务型向多任务型转变(由单独的文字或图片采访“进化”为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采访),由动态报道型向深度报道型转变,由文件摘抄型向调研调查型转变,由跟着干部转向跟着群众走转型,由跑机关型向下基层型转变。这些转变的目的在于增强我们报道的区域性、独创性和深度,这是在网络传播中保持优势的重要一条。编辑转型:文字编辑向网络编辑、网络版主的角色、身份、理念和意识转变。熟悉、掌握网络传播的规律和要求,由单向的资讯供应者向互动的发起者转变,由稿件的编审者向稿件的组织者转变,由版面的制造者向话题的制造者、推送者转变。编委会转型:由新闻采集出版事务的管理者向服务者、协调者转型,服务党报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项目设计、资源调配、考核考查等工作,通过转型升级工程的实施,强化编委会新闻执政能力建设。

    党报创新工程是面对传播新形势新格局的必然动作,是党报直面改革发展、应对形势挑战、满足受众需求的必然选择。完成这一重大改革目标,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融合的精神要求,深刻领会报网融合对传统报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从细从严地制定推进报网融合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要以党报特色项目建设为龙头,大胆地试、勇敢地闯,打出拳头产品;并根据报网融合的新需要新情况,及时调整相关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以及考核奖惩机制,因需设岗,因岗用人,确保融合出活力、融合出竞争力、融合出创新力。

    (作者系徐州日报常务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祝晓虎

立足三个导向 加速深度融合
党报创新:形、质、态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