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跨界融合:全媒体人才的需求与培养路径

● 马 凓 郝红霞 《 新闻战线 》(

    未来十年是中国转型发展的关键十年,也是中国传媒转型发展的关键十年,更是新闻教育激进变革的重要十年。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S.Shyam sungar所说,“没有哪一个领域像新闻传播学一样如此认真对待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我们的课程必须紧跟最新技术的发展。”遗憾的是,在全媒体背景下,国内新闻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与行业发展需求相距甚远,传媒人才市场的供求失衡日益显现,人才需求与培养的错位成为制约我国传媒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从经济学供求理论出发,我们需从“供方”角度,分析全媒体环境下,传媒人才需求产生了哪些变化?新闻教育应适时做出怎样调整满足未来媒体发展需要?专业培养如何解人才之困?

    传媒人才市场的供求矛盾与错位现象

    传媒人才市场机制运行要素分析

    一般来说,人才市场机制运作要求具备六个要素:

    一是传媒人才市场主体。即人才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供给方主要以全国各层次新闻传播院校的毕业生为主体,同时涵盖具有中文、计算机、财经等专业背景有志于从事传媒工作的群体;需求方则包括新闻媒体及有宣传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

    二是传媒人才商品本身。这主要指凝聚在人身上的复杂劳动能力,也就是传媒人才市场供求对象的质量与水准。

    三是传媒人才市场价格。即工资,传媒人才工资水平与地域、人才等级、工种、传媒市场大环境有紧密的联系。

    四是传媒人才市场信息。主要指传媒人才商品的性质、数量、等级乃至供求关系,这些都要靠传媒市场手段来反映或实现。

    五是传媒人才市场中介。由于媒体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其发布招聘信息一般借助于自身网站、纸媒等平台。当然,传媒英才网、51job、智联招聘等专业招聘网站也扮演着市场中介的作用。

    六是传媒人才市场的相关条件。比如,传媒市场环境的全媒体化转型、媒介融合趋势、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等都是影响传媒人才市场的相关条件。

    传媒人才市场机制的运作就是以上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传媒人才市场信息是市场主体从事供求活动的必要条件;传媒人才市场中介是人才供求的有效桥梁;传媒人才市场的相关条件是影响供求活动的重要因素;人才市场价格是反映人才市场供求双方情况的信号。同时,所有影响因素作为杠杆,调节着供过于求的传媒人才通过市场中介和职业培训等渠道,向供不应求的人才转换,同时也调节着教育部门增加供不应求人才的产出,如此在动态中趋向人才市场供求的均衡(见图1)。

    传媒人才市场的供求失衡现象分析

    从供求数量看,传媒传统人才市场“供过于求”

    全国各报刊、电视台的招聘人数逐年下降,传统媒体呈现萎缩之势。数据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新闻院系已发展为850余家,与每年新闻单位的人才需求相比,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同时,现在全国高校新闻院系毕业生进入传媒业的学生不到30%。包括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知名新闻院系分布较为集中的城市,新闻学类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从供需数量看,传媒传统人才市场“供过于求”。

    从供求内涵标准看,传媒人才市场“供不应求”

    (1)从传媒人才价格看,以新媒体为核心的传媒人才“供不应求”。近几年,越来越多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因薪酬原因纷纷跳槽到新媒体。根据《全国新闻从业人员现状分析——以“60后”、“70后”、“80后”的代际比较为视角》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薪资水平成为制约新闻队伍发展的不利因素。部分资深从业者反映,新闻行业的整体收入水平已经从1990年代的“高级白领”滑落为目前的“低端白领”。可见,在媒体转型大环境下,适应需求的以新媒体为核心的紧缺人才仍“供不应求”。

    (2)从传媒人才市场信息看,企事业单位宣传岗位“供不应求”。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环境发展,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意识到宣传工作是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树立和推广的重要环节。从传媒人才市场信息变化看,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等不再是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唯一出路。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许多大型企业、公务员单位和事业单位都需要新闻学专业人才来负责公共关系处理和对内对外宣传。

    从供求对象看,传媒人才培养“供不应求”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的巨大鸿沟,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许多新闻院校面对传媒技术变革反应迟缓,传统的新闻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已经陈旧过时,无法应对新闻界不断发生的急剧变化,不能满足培养未来新闻人才的需要。比如,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专业技能的界限亦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将成为未来新闻人才的首选。在我国能够胜任这种多媒体报道工作的全能型新闻人才还极其匮乏, 新闻院校也往往停留在单一技能新闻人才的培养上。因此,从供求对象看,新闻专业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新媒体运作能力较弱,无法满足需求。

    以招聘信息为切入口,分析传媒人才需求变革特点

    人才市场招聘信息是反映传媒市场供需变化最直观的一手资料。因此本调查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传媒英才网、51job、智联招聘、媒体官方网站提供的2012年~2014年传媒相关岗位的人员招聘信息进行抽样调查、定量分析比较,着力研究传媒环境变革是否造成人才需求的转变。经过约1000多条招聘信息的综合数据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转型加大了新媒体人员的招聘比例。自2012年“全媒体”、“云传播”成为关键词以来,各报业集团加快全媒体进程。比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发布“全媒体战略行动计划”,表示将投入20亿元人民币,用5年时间推进以新媒体为核心的全媒体转型,并且强调在其发展进程中一件重大事项就是:实施全媒体行动计划,打造浙报传媒梦工场,培养适应互联网技术浪潮的团队。至2014年,我国报业集团招聘新媒体人才的案例更向广度扩展,越来越多的报业集团开始重视对新媒体人才的招聘。

    新闻工作岗位与工种进一步细分化、多样化。   随着全媒体转型和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新闻工作岗位与工种进一步细分化、多样化。除了网络编辑、新媒体编辑岗位外,出现新媒体产品运营、视觉设计、数据库研发人员、网络频道研发人员、客户端微博微信编辑、新媒体视频编辑这些细分化的工种,并且每个工种都有详细的岗位职责。

    新媒体采编人才缺口大,需求涵盖多元化企事业单位。曾有业内专家预测,未来3到5年内,中国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在60万到80万人之多。在51job网站上,2014年3月15日共发布关于“新媒体”相关职业的招聘信息达1008个,具体职位包括新媒体编辑、新媒体运营专员、新媒体营销、新媒体内容编辑、新媒体内容制作等。新媒体采编人才缺口大,需求涵盖多元化企事业单位,尤其民营公司比重最大。

    职业素养成传媒业招聘重要考核标准。在招聘传媒人才的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对他们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潜力的考察。比如,中国经济时报社招聘记者时强调需热爱新闻事业,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度;具有良好的理解、沟通能力,较强的洞察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承压能力和团队精神。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招聘客户端原创编辑、客户端内容编辑等新媒体人才时,同样强调需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度。

    能本管理理论下的专业培养路径

    所谓“能本管理”,是一种以人的能力为本的管理。这里的“能力”,其内在结构是由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构成的。知识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体现,智力是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技能是智慧在工作实践中的一种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是以知识、智力、技能为基础的改造世界的能力。

    将能本管理理论运用到全媒体人才这一问题上,在专业培养路径上提出以下四条策略。

    知识层面上,课程设置应离行业需求更近

    新闻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除去传统的采写编评基础课程外,应离行业需求更近,一方面着力打造新媒体课程群,另一方面要应对岗位细分化,在课程设置实现“跨媒融合”。

    1.根据新媒体内容传播流程,打造新媒体课程群。

    第一阶段以《新媒体传播》课程为基础,讲授微博、微信、户外新媒体、移动新媒体、网络广播等等新媒体类型的基本特征,以及新媒体传播规律、特性与社会发展关系等,赋予对新媒体环境变迁的整体宏观认识。

    第二阶段则从新闻采编与内容创作角度设计课程。如“新媒体新闻采写”,阐释新媒体新闻采写与传统新闻采写的区别与联系,适当加入微信、微博写作要点、QQ空间文案写作特点等内容;“新媒体内容创意与策划”则是应对新媒体已从“搬运工”到“建筑工”的变化现状,加入新媒体内容编创课程,重点放置在新媒体节目创意策划、微视频编创课程等方向。

    第三阶段以“新媒体营销”课程为核心,讲述微信营销、微博及论坛营销、视频语音营销、QQ空间运营等等。这一课程设置是大势所趋,不仅新兴行业,连传统行业、企业已经将巨量的广告费用,转移到了新媒体营销方向。 

    2.应对岗位细分化,课程设置实现跨界融合与数字化传播。

    新闻传播岗位出现了新媒体产品运营、视觉设计、数据库研发人员,网络频道研发人员,客户端微博微信编辑,新媒体视频编辑这些细分化的工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创造性开设课程,满足跨界融合趋势,实现数字化传播。

    智力层面上,供需对接,培养全媒体思维

    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供需对接,实现全媒体知识体系重构后,关键是要转变思路,培养人才全媒体思维能力。

    1.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作为全媒体人才,需要打破原有的传统媒体思维定式,形成媒介融合意识,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提供个性化需求的差异化定制信息服务内容。要求全媒体记者具备更丰富灵活、更深刻的思维能力,善于开掘信息的深度,善于把握不同媒介质新闻产品的特长,灵活转换新闻产品的形式,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2.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全媒体背景下,职业记者的核心价值已不再是简单的采集信息并将其报道出去,而是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合理筛选、鉴别、评价真正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将这些杂乱的信息进行有逻辑地整合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向受众提供有价值的解释和观点,帮助受众更加真实、系统、深刻地了解和把握社会动态。此时,新闻工作者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新闻报道的深度质量以及舆论引导的水平。   

    技能层面上,提升全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在传播全媒体新闻时,新闻工作者需要利用音频剪辑软件如Cool Edit Pro、GoldWave等编辑声音,需要利用Adobe Premiere、FinalCut Express、Edius等视频制作软件来编辑视频,需要利用Photoshop、Fireworks等图片制作软件来美化版面。可见,掌握媒体运用技能,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是对未来传媒人才的必备要求。  

    实践创新能力上,跨界融合锻造职业素养

    具有创新能力的记者,善于涉足未知领域,善于从尽人皆知、微不足道的现象中寻觅到有价值的新闻,善于用新的视角、新的手法报道事物。因此,创新能力教育在传媒人才培养上也应该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新闻学教育要“跳出新闻学新闻”,在传媒教育上要迎合跨界融合趋势,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加强人文素养和跨专业知识的学习。

    本文系上海市民办高校重点(重大内涵建设)科研项目“基于云计算的全媒体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沪教委民[2013]6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马凓系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讲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郝红霞系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祝晓虎

    参考文献:

    ①《人才市场机制运行的要素》,中国文化人才网2011年10月31日。

    ②董广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新闻战线》2009年第4期。

    ③沈世纬:《新闻记者:如何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力》,《青年记者》2013年第7期。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治理体系的构建
@人民日报新浪微博文本分析
跨界融合:全媒体人才的需求与培养路径
公共舆论偏差的分析与矫正
浅析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性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体育新闻传播中的人文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