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大众媒介舆论功能对思政教育的影响

● 陆 地 《 新闻战线 》(

    现代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不仅有着较快的传播速度,还有着广阔的覆盖面,其非凡的影响力与渗透力深入地影响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大众传媒的舆论功能对当今社会的各方各面有巨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同样也决定着人们的思想道德以及政治态度的形成。

    大众传播媒介成思政教育主渠道

    大众传播媒介是较为专业的媒介组织通过先进的产业化手段和传播技术,通过期刊、报纸、广播、电影以及网络等载体提供相关的大量信息和活动服务于社会大众。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有四种类型: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等新兴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对大众传播媒介相关手段的借用,能有效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一般而言,大众传播媒介有着主导舆论、快捷传播以及广泛覆盖等特点。大众传播媒介在其传播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认知、审美趣味以及政治立场。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大众传媒与受者可即时互动。大众传播媒介同样也有着广泛的覆盖性,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传播渠道多元化,尤其是借助网络平台,从根本上实现了信息的快捷、有效传递。

    媒介舆论功能对思政教育影响的双向性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其信息传递量相对较大,同时又有着相对较广的覆盖面和较强的导向性,影响着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双向的影响。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传播媒介这一载体在对信息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仅将其信息快速渗透到世界的每一角落中,同时其特殊化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类型以及理论观点对于人们的某些行为有直接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人民群众往往有较多的时间花费在不同报刊、电视、广播及网络等新媒体上,而我国的报刊、广电以及网络等有着相对较广的覆盖面和较大的影响力,他们宣传的内容能产生深远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功能不仅仅表现在客观反映社会环境,以新闻的形式加以传递;同时对政策进行宣传,对社会舆论加以引导。大众传播媒介有着传播快、辐射远以及受众多的优点,其多样化的手段以及灵活的形式在受众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当今多元化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阅读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尤其是借助网络平台,人们的思想以及行为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舆论主要是对社会事件以及人物的某些观点的直接表露。往往有着一定的持续性、强烈度与一致性,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有着直接影响。舆论作为一种正义的化身和一面透明的镜子,是对某种共同社会心理以及社会思潮的间接反映,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调控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一般而言,舆论的形成过程,有着无形的力量,其产生的过程是一种自发行为,在对公众意志的表达过程中,难免将各种偏见和短见加以涵盖。在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正确引导,在某种程度上使不良的思想观念、政治倾向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进而将某种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通过精心的处理以某种形式推向社会,从而取得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积极效果。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大众传播媒介的积极作用,从传播的角度而言,主要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发展过程,同时其思想政治教育中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作用更是一个相对特定的信息工作,在实际的新闻传播、商业传播以及知识传播过程中,其信息的传播逐渐趋向于价值观念上的传播,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受教育者,而大众传播媒介舆论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应用,对于其教育的效果有着直接的积极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报刊以及网络进行传播时,对党的路线、政策、方针以及法规等有着更为透彻的认知,当采用新颖有趣的教育方式时,人们的政治思想观念就会被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活动有着良好的效果,对于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树立有着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社会正气的弘扬以及对社会时弊的针砭,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对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

    虽然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功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在对信息进行传递时,其信息有时出现失真。以至于其内容缺乏一定的纯洁性和真实性,尤其是在信息容量相对较大的网络信息传播空间中,虽然其传播的信息总体来说是正向的,但负面内容还是使思政教育的难度逐渐加大。因为,在实际传播过程中,难免存在不健康的信息,这使得政治观念和正常的轨道相脱离,并使思想政治教育经常面临负效应的尴尬局面。

    当主流精神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某些物质文化的冲击时,其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有不利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时,部分的异质文化对于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有着直接的威胁作用,以至于相关的基本形态以及价值观念受到怀疑与挑战。

    总而言之,大众传播媒介舆论作为一种主体意识的化身,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直接性的关联,要想从根本上做好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立足于当前,从实际出发,提高对大众传播媒介舆论功能的重视度,进而合理有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终实现我国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如何应对大众媒介对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

    为了更好地发挥大众传播媒介舆论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避免其消极作用的出现,就要立足于当前,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

    第一,正确引导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提高对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视度,并突出经济宣传的内容,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借助于舆论功能的力量,及时为人们排忧解难,全面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不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培养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第二,对人们的政治态度和道德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加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大力宣传我国悠久的历史及如火如荼开展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现状,进而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自强信念。  

    第三,加强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引导,借助于法律的手段,对人们以及社会和个人之间的某种行为进行合理地规范处理,逐渐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并充分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时做好公民个人的道德教育,借助正确的舆论对人的某些思想以及某些行为加以引导,塑造人们高尚的精神品格。

    总而言之,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功能更应该本着科学合理的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正面的导向,加强公民的道德的培养,进而服务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结语 

    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功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有着正面的导向作用,同时在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其信息的良莠不齐,同样为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实质性的难度,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应该将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加以挖掘,并逐渐克服其消极影响,进而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杨芳秀

    参考文献:

    ①张高桢:《传播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第5期。

    ②李宏博:《现代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李东东:《继承老传统 实现新飞跃——在〈新闻战线〉创刊5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闻战线》2008年第1期。

媒体问政的传播效果分析
法制新闻报道中的法律关系问题研究
我国体育传媒的国际化程度剖析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现代传播能力浅析
新媒体视角下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基于微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与资源共享
新闻发言人用语策略解读
企业管理与传播学关系探究
旅游新闻报道与城市旅游形象打造
电视艺术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