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试析网络时代传媒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 刘 颖 文 雅 《 新闻战线 》(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凭借其前所未有的优势,迅速走入人们的生活。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时代的大众传媒拥有传播迅速、操作简便、视听兼备、参与性强等诸多优势。它不仅使人们能够更为直观、真实、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还为人们提供了表达自我的有效平台。人们前所未有地依赖着传媒。在网络时代,随着人们对传媒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大众传媒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世界。

    网络时代传媒在思想教育中具有的优势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传播媒介的发展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以及电子媒介四个阶段。而电子媒介的出现则成为大众传媒一次里程碑式的变革。它不仅使大众传媒自身的传播效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改变了广大受众的生存方式、思想意识及心理结构。

    网络的迅猛发展则使传媒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作为思想教育的有力渠道,网络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具有以下传播优势:

    传播方式的双向交互性。网络传播一改以往的单项信息输出,实现了完全意义的双向交流。在这里传受双方都有权利在网络中对话,以各种方式宣传自己的思想。在思想教育中,网络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电子邮件、BBS、微博等网络工具以及类似的民意调查、网上政务评议等网络栏目早已被广泛运用。通过这些方式,一方面可以广泛、准确、透明地传递各类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大众的沟通、交流,及时获得信息反馈,从而调整各类方针、政策,调动广大民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提高广大民众的政治素养。

    传播手段的多媒体化。作为全新的传播方式,网络实现了传播手段的多媒体性,可以说集报纸、书籍、广播、电视于一体。它不光具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一切传播手段,而且能够有选择地对大众、群体、组织、个人等不同受众群体传播。灵活多变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及网络信息的易检索性,使网络可以在短时期内,有效聚集公众的注意力,使广大受众通过理性和感性两个层面接受各类思想教育信息并产生共鸣。

    网络传播时空的无限性。网络传播使地球真正变成了“村”,实现了全球信息的即时共享。网络无处不在,它将整个世界“融于股掌之中”,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资讯。它在拓宽受众视野的同时,使广大民众通过对多元化意识形态的了解、认知,理性分析、看待不同国家、地区发展现状,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

    网络传播者的平民性和隐匿性无限延伸了网络传媒的社会领域。网络传播主体范围无限扩大,任何人都有权利、有可能成为网络传播主体。匿名化则使得所有人都可以毫无顾虑地在网络中直接表达个人观点。传播主体的平民性和匿名性一方面使弱势群体拥有了平等的发言权,另一方面使民众的话语空间更加自由。

    传媒给思想教育带来的弊端

    作为思想传播的有效途径,网络传媒成为广大青少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对他们的生活模式、价值观、思维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网络传媒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人们为善,又可以使人们为恶。当前网络传媒在思想教育中产生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放性传播导致价值冲突。开放使网络超越了民族和世界,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但是由于网络缺乏有力的监控机制,当各种思想在网络中“汇聚一堂”“百花齐放”时,多元化意识形态的泛滥也在某种程度上扭曲着当代中国网络受众的思想世界。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少年,一方面具有求知欲旺、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快等特点,另一方面又缺乏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错误的宣传很容易使他们混淆真善美和假恶丑,形成错误的思想意识。

    网络欺诈导致社会诚信危机。虚拟空间中各种各样的欺诈行为让网络受众“防不胜防”。 “网友”的出现,让很多网民“悲喜交加”。“不见面的朋友”为人们抒发、宣泄情感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人们可以在这里做最真实的自己,最放松的交友聊天。但同时谁都不知道与自己“真诚”交往的对方是否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是否会一不小心掉入对方的陷阱之中。

    网络购物中造假、伪劣、以次充好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网络还成为滋生诈骗行为的温床,网络钓鱼、黑客、网银升级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频频发生。诚信问题早已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近些年虚拟世界中诚信的缺乏,网络欺诈行为的高发,都使人们对于网络欺骗“见怪不怪”。网络世界诚信认知度的下降则必然导致现实社会诚信危机的加深。

    过度依赖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网络时代,大众传媒可以说全方位“袭击”人们的生活。只要愿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沉浸”于各种大众传媒之中。借助网络,广大受众在交流的过程中既可以发表言论又能够获得信息反馈,产生共鸣,满足认同感需求。此外网络几乎能够满足受众知识、情感、娱乐等所有需求。正是由于网络时代大众传媒的全方位“服务”,受众对于传媒的依赖与日俱增,甚至形成传媒崇拜,过分依赖、认同、轻信、盲从大众传媒。传媒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思想,很多人由于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导致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更好的学习、工作,甚至出现生活能力下降、人际交往淡漠、身体素质降低等问题。更为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涣散、意志消沉,最终陷入孤独、迷茫、抑郁甚至走上轻生之路。

    网络时代大众传媒在思想教育中作用的提升

    加强大众传媒的道德自律。网络时代由于公众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无限加强,传媒的道德自律相比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重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传媒机构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传媒从业人员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他们的言行必须和党和国家的各类大政方针时刻保持高度一致。不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我们今天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大众传媒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国家提升广大民众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的重要阵地。因此作为大众传媒机构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拥有确保传播信息方向正确的能力。其次,传媒从业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经得起各种利益的诱惑。市场经济时代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都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重考验。传媒从业人员能否经得住各种利益诱惑将决定大众传媒的准确、真实,对于社会公众能否形成对党和政府的正确认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强大众传媒的内容建设。大众传媒对于受众的影响作用主要源自于其传播内容。增强大众传媒在思想教育中的正向功能,一定要加强传播内容的建设。一方面传播内容要更多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教育广大受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中的所有节目包括各类娱乐节目都应以凸显知识性、趣味性、宣扬积极、健康的正能量为主要内容。只要传播内容能够被有效控制,网络时代的大众传媒将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教育做出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由于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情感共鸣,因此在大众传媒的耳濡目染中不断提升的公民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更为牢固。

    加强大众传媒的监督管理。随着我国社会进入市场经济,很多报纸、书籍、电视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一味响应受众追求,难免传播一些不积极向上、不健康甚至带有一些低级趣味的内容。网络传播更是如此。为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很多机构和个人在网络中随意发表一些色情、暴力、低级、下流的视频及反动、极端、消极言论等思想垃圾,污染网络环境。面对这种情况,大力加强大众传媒的监督管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在现有监管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网络监管。一方面各级监管部门要出台更为细致的管理标准,让网络传播有据可依,使所有网站能够自觉在规定框架下进行传播,另一方面管理部门一定要形成层层监管,责任到人的监督机制,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本文是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阶段性论文,项目编号:yjsz03)

    (作者单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

    责任编辑:易  方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

    ②蔡连玉:《论大众传媒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③孔燕:《构建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2期。 

    ④刘东建、刘俐莉:《论大众传媒的发展与现代公民教育》,《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媒体问政的传播效果分析
法制新闻报道中的法律关系问题研究
我国体育传媒的国际化程度剖析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现代传播能力浅析
新媒体视角下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基于微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与资源共享
新闻发言人用语策略解读
企业管理与传播学关系探究
旅游新闻报道与城市旅游形象打造
电视艺术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